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点公益林如何进行抚育采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育采伐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保留木抗性,改善林分内卫生状况,增强和发挥森林的多种有益功能,提升林木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开展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  相似文献   

2.
抚育伐是一种常用的采伐方式。抚育伐应慎重处理抚育与利用的关系。适时抚育采伐,对林分生长、对林内环境、对林分的稳定性、木材质量都有影响。对落叶松而言,应适度合理抚育伐,以达到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早期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抚育伐是一种常用的采伐方式。适时抚育采伐,对林分生长、对林内环境、对林分的稳定性、木材质量都有影响。对落叶松而言,应适度合理抚育伐,以达到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早期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抚育间伐,又称抚育采伐,指在末成熟的林分中,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为了结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而适时适量采伐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的一种营林措施。是以采伐部分林木为手段,改善林内光照条件,为保留木增加营养面积,同时进行人工选择,以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培育目的。在系统经营的森林中,抚育采伐是定期重复地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孙剑 《农村科技》2010,(7):99-100
<正>抚育采伐是从幼林郁闭开始,至主伐前一个龄级为止,为改善林分质量,促进林木生长,需定期采伐一部分林木。由于抚育采伐是在林分未达到成熟时采伐部分林木加以利用,所以又称间伐。通过间伐可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和  相似文献   

6.
李班 《新农业》2013,(15):40
抚育间伐又称中间采伐,是从幼林郁闭到成熟林主伐前定期采伐部分林木的经营措施。通过合理抚育间伐,能够保证目的树种及优良林木的主导地位,改善林分卫生条件,提高林木品质,缩短森林培育期限,增强森林防护功能,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此外,抚育间伐可获得大量的中、小径材,提高林地经营效益。一、依据林龄抚育间伐当人工幼龄林或天然幼龄林郁  相似文献   

7.
论森林抚育的意义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抚育是培育森林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定期的伐除部分林木,促进保留木生长,缩短成熟期,改善森林卫生状况,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增强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维护生态平衡。并通过抚育伐(生长抚育)可以获得一部分木材,所以说森林抚育具有双重意义,即是培育森林的方法,又是获得木材的手段。因此人们称森林抚育是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提供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我国生态建设目标的不断进取,推动森林生态保护,林业科学更加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商品杉木中幼林由于各种不同原因,林分生长差异很大,给抚育采伐设计株树、蓄积控制造成困惑。本文从林分起源、立地、经营不同的杉木林抚育间伐分析,提出抚育间伐应该以保留株数确定采伐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中幼龄林抚育间伐是指从幼龄林到壮龄林末的一段时期内,在森林中定期重复地对部分林木进行的采伐。其目的是确保森林由目的树种和优良树种组成,改善林分卫生状况,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品质,增强林木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目前将中幼龄林的抚育间伐分为透光抚育和生长抚育。  相似文献   

10.
森林抚育间伐的五大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育间伐,即从幼林郁闭到成熟林主伐前一个龄级期间内,定期采伐部分林木的经营措施,又称中间采伐。抚育间伐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目的树种及优良林木的主导地位,改善林分卫生条件,提高林木品质,缩短森林培育期限,增强森林防护功能,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抚育间伐也可提供大量的中、小径材,为此抚育间伐也是中间利用的手段。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证明,在森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适  相似文献   

11.
抚育间伐是在林分郁闭后直至主伐期间,对未成熟林分定期而重复地采伐部分林木,为留存林木创造良好生长条件,促进留存木生长发育,并是采伐木得到利用的作业。其意义在于育林过程中应疏间林木;育林期中可以得到部分中、小径材及薪材,即所谓中间利用。因此,间伐既是培育林木的方法,又是在育林早期利用林木的方法。次生林抚育间伐有两点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揭示了大连地区森林经营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问题原因和结症,认为当前需要尽快实施森林经营抚育工程,并将抚育采伐措施纳入林分生长的各个阶段。同时,阐述了森林抚育采伐基本原理、技术手段和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森林抚育采伐主要指的是从幼林郁闭到成熟林主伐前一个龄级期间定期采伐部分林木的经营措施,其又被称之为抚育间伐以及中间采伐等。抚育采伐的目的在于确保树种与林木所处的优势地位,提高林木品质;促进林木生长,缩短工艺成熟年龄;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木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加强森林防护及其他有益的效应。抚育采伐既是培育森林的措施,又是获得木材的手段,具有双重意义。一、林场树木的抚育采伐技术种类  相似文献   

14.
林场树木的抚育、采伐等技术的发展与实施直接影响到林场的发展情况,所以在林场的发展过程中,要对其树木的抚育采伐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要保证林木的自然稀疏与分化,调整单位面积内的林木种植数量,确保林木能够很好的适应各种环境因素,从而提升林场树木的种植数量及质量。本文从林场树木的抚育采伐技术着手,简要了解了抚育采伐技术的种类,并且分析了林场树木抚育采伐的具体方法,为提高林场种植质量,促进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大兴安岭用材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抚育采伐强度不同的20块样地,以未采伐样地为对照,研究不同采伐强度对林分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经过对采伐后样地内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兴安岭林区采用强度为20.9%~25.5%的中等强度抚育采伐方式,有利于林分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森林防火抚育技术,包括修枝、割灌除草与定株、抚育采伐、间苗、剩余物清理、防火隔离带设置等,以期有效提高林分质量,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初始期及强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樟子松林分质量,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研究樟子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初始期及强度。结果表明:在林木出现竞争影响生长时,一般在14~15 a,胸径达到8 cm左右时,进行间伐,能起到调整密度,改善林分生长环境,保持良好林分结构,缩短培育周期,提高生产力的目的。间伐强度采伐株数16%~25%,每公顷保留株数1 350~1 500株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的影响,为杉木林分生长状况的改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主要以茅栗坑山场9块样地为试验地,以1/3、1/4、1/5 3种抚育间伐强度各做3次重复的抚育管理,对2018、2019年样地内单株进行每木检尺,研究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杉木胸经、树高、蓄积、单株林积的影响。[结果]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加,林分的平均胸径、单株材积、蓄积的相对增长量也随之增加,其中1/3抚育间伐强度下增长最多,分别达到9.97%、27.64%、27.78%;平均树高相对增长量先下降后增加,在1/3抚育间伐强度下增长最多,达到4.88%。[结论]抚育间伐可以促进林分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可以实现木材的早期利用及总利用量。  相似文献   

19.
<正>商洛市商州区和山阳县早期的油松飞播林大部分已进入幼龄林的生长高峰期,林木生长迅速,分化激烈,急需进行间伐。1间伐的概念及任务1.1间伐的概念。间伐是在林分郁闭直到主伐期间,对未成熟林分定期而重复采伐部分林木,为留存林木创造良好生活条件,促进留存木生长发育并使采伐木得到利用的作业。间伐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生长良好、形质健全的主伐木材。1.2间伐的任务。(1)清除劣质林木,提高树木质量;(2)调整林分密度,促进快速生  相似文献   

20.
验证以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四元分布作为林分结构调整依据的有效性,为林分结构调整及抚育采伐中合理选择采伐木提供理论依据。以延吉地区金沟岭林场的云冷杉红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0块距离较远的标准样地,调查记录林分的基本特征并使用混交度、角尺度、密集度及大小比数4种空间结构参数来描述林分的空间结构,根据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四元分布的特点确定采伐目标树,按采伐优先级进行模拟采伐,比较伐前伐后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伐后林分中树种的重要值未产生明显变化,林分的空间结构参数在均值分布上亦无明显变化,在一元分布上体现为密集度和大小比数减小,即林分的分布更为稀疏,林木的生长环境得到改善,在四元分布上体现为满足更优林分结构(C=0.0,W=0.5,M=1.0,U=0.0)的林木占比增加。研究表明,按照林分空间参数多元分布确定采伐木并进行采伐,对林分的空间结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使林分的空间结构更接近理想状态,更加符合结构化森林经营的林分目标结构,同时不会对林分的树种组成造成较大影响,可以为森林的经营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