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森林清查资料的福建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定量核算福建省森林碳汇潜力对碳循环研究从区域尺度向全国尺度转换,协调能源需求与碳排放之间的矛盾都具有深远意义。采用森林清查资料着重探讨福建省不同林分类型、林龄结构和土地权属变化对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从1978年到2008年,森林面积从8.55×106hm2增加到11.50×106hm2,森林植被碳储量从136.51 Tg增加到229.31 Tg,森林植被碳储量随着林分类型、林龄结构和土地权属的变化而变化。结果表明,可以通过选择林分类型和林龄结构来实现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增减,可通过增加成熟林、阔叶林和国有林的比例来进一步提升福建森林的碳汇能力。  相似文献   

2.
施玉龙 《新农业》2022,(17):43-44
森林工作技术可以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原材料,而提高森林播种与培育技术则可以提高我国现代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从而为国家的发展与壮大打下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森林育苗技术的基本要点,并对现代的先进造林技术做出阐述,力求提高我国森林技术发展的速度与品质,并为林业工作者提供必要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也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一、植树造林的目标及规划 植树造林对于人类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植树造林步伐,是我国林业建设上的一项重要任务。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植树造林,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并制订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促进和保障了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在以后的道路上,坚持以保护和自然修复为基础,依托林业重点工程,进一步推进全社会办林业,全加大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力度,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蓄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森林效能,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木材等林产品供给,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兴林富民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是氧气的天然制造厂、气候的天然调节器,可以降低气温、涵养水源、增加湿度、净化环境,起着防风、固沙、保土的作用。城市需要森林,应该让森林走进城市。创建森林城市,要合理利用和开发气候资源,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在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做到科学植树造林,科学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科学防治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5.
作为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森林资源不但可以净化空气,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可以形成独特的生态圈,为各类动植物提供居住场所。想要保证树木的整体成活率,展开良好的整地工作极为重要,也是进一步提高植树造林质量的关键措施。通过造林整地和应用植树造林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植被的生长环境和扩大森林面积,并有效改善西北环境恶劣地区和植被遭到破坏地区的生态环境情况,减少风沙天气和水土流失的发生。造林整地的方法改进和植树造林的技术发展,是当前我国提高森林培育水平和扩大森林覆盖面积的有效措施。从造林整地、选择树种、造林的密度和配置、整地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干旱荒漠区纯黏土地补植造林的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乐都县植树造林常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本文介绍了乐都县植树造林常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承担着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对保障国土安全以及农牧业丰产丰收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建设高质量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摆在林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各种迹地类型的造林特点根据生态学、造林学并结合森林经营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介绍青海省乐都县植树造林常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森林不仅可以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抵御洪灾台风等自然灾害,而且还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物种的多元化。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对森林的滥砍滥伐现象也不断加剧,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各地已经意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也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国有林场的兴起,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在对本省目前植树造林进行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对黑龙江省的植树造林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0.
珍贵树种示范基地造林不仅具有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保护生物多样性、预防森林病虫害、预防森林火灾等优点,比一般采伐迹地造林生长能力强、郁闭速度快,还能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林分与森林资源结构,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打造高质量森林资源培育水平。基于此,概述了珍贵树种示范基地造林作业技术标准,介绍了后期幼林抚育措施,深入探索了森林经营技术模式和管理机制应用,为高效开展森林经营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我国植树造林技术,以期提高造林水平和我国森林覆盖率,供林业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保护水土的重要工具。近年来,我国的林业事业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在人工造林面积方面,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一。荒山地区的清理与造林是保证提高森林覆盖率的重要部份,随着森林覆盖率的提高生态环境有所改观。正因为这样,我国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1、造林地清理分析1.1林地清理的作用林地清理对造林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林地进行清理可以改善林地上的卫生状况,能够为造林工作提供更好的土壤支持,为植树造林工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从而为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林地上存留的剩余物应该进行及时清理。  相似文献   

13.
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将来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造林。如果面积很小,将来不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植树。造林的基本措施包括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适当密植,抚育保护,工具改革以及可能的灌水、施肥。  相似文献   

14.
大力宣传碳汇事业,积极倡导国内外企业、组织、团体和个人,通过捐资加入以积累碳汇为目的的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等活动,增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整体碳汇功能,加快中国森林恢复进程,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相似文献   

15.
虽然我国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但是并没有将自然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作为重点,这就使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日益减少。想要改善这一问题,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进行规划选林。在这一过程中,造林技术等一定会有其自身的问题和盲目性。本文针对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经济中,生态技术一直是技术创新最重要的环节.从研发到上市,生态技术的创新可以让整个连接变得更好,这得益于生态技术的加持.它提供了经济和生态效益,并以更加协调的方式促进了社会发展.生态林业建设越来越依赖于森林科技的发展,同时,森林科技进一步推动了生态林业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林业创新技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相似文献   

17.
基于NbS的北京市乔木林固碳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乔木林生物质碳汇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森林的固碳潜力一直被广泛关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不同的林业活动对乔木碳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北京市森林资源设计调查数据,利用IPCC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北京市乔木林碳储量,分析了2009—2014年北京市在森林转化、造林以及森林经营3种自然方案下碳储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  (1)2009—2014年北京市森林面积净增长8.35 × 104 hm2,碳储量净增量约1.45 × 109 kg,年均碳固持量为0.29 × 109 kg/a。(2)2014年北京市人工林总碳储量高于天然林,且碳密度高于天然林。当前北京市森林龄级结构偏低龄化,随着森林的自然生长,仍有较大的碳固持潜力。在各个优势树种(组)中,人工杨树林的固碳效率尤为突出,远远高于其他优势树种。(3)山地森林活动强度较小,森林经营区域占比较大,城市森林变化剧烈,受造林与森林转化等措施影响较大。2009—2014年北京市由于森林转化为其他土地造成了1.06 × 109 kg的碳损失,造林带来了2.10 × 109 kg的碳固持,森林经营过程中有1.62 × 109 kg的碳固持与1.21 × 109 kg的碳损失,森林经营活动的总碳储量净增量0.41 × 109 kg,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带来1.17 × 109 kg的碳汇。  结论  增加乔木林的固碳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凭借较小的森林面积贡献较大的碳汇,是一种低成本且效果显著的增汇方案。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林业生产要想长远地发展下去,森林资源对其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冰川融化、沙土流失,同样对森林也造成了重要的危害。在夏季雨季造林可以加快荒山荒地绿化,每年的夏季是降水最集中的多雨季节,通常温度高、湿度大,是造林的最好时机。  相似文献   

19.
吴珍 《现代农业科技》2014,(16):161-161
介绍森林的功能,总结人工造林技术,以为森林的培育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营林造林过程中,为了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效率,保障林木健康茁壮成长,加快林业建设步伐,提升林业建设水平,要注重营林措施的完善和优化。然而,当前在很多地区由于不能对营林造林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尽职尽责、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理",因而难以控制和治理病虫害的发生,导致病虫害反复发作,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威胁。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分析了森林病虫害的特点,阐释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论述了营林措施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有效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