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豫农白猪Ⅱ系及其杂交商品猪的胴体品质及肉质。四世代豫农白猪Ⅱ系瘦肉率6 6 .14 % ,眼肌面积4 4.0 3cm2 ;肌肉pH值、肉色、大理石纹,系水力(% )分别为6 .0 5 ,3.2 0 ,3.13,84 .96。用杜洛克与豫农白猪Ⅱ系杂交,其杂交商品猪胴体瘦肉率6 7.71% ,眼肌面积4 0 .4 9cm2 ,肌肉pH值、肉色、大理石纹、系水力(% )分别为6 .0 2 ,3.11,2 .97,84 .16。结果表明,豫农白猪Ⅱ系胴体及肉质取得了较好的选育进展,其杂交商品猪在瘦肉率提高的同时,肉质保持正常。  相似文献   

2.
半胱胺对育肥后期猪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将 12 0头育肥后期杜× (长×梅 )去势三元杂交商品猪均分为 3组 ,分别饲喂基础日粮 (组Ⅰ )、基础日粮 + 30 0mg·kg-1半胱胺 (组Ⅱ )、基础日粮 + 6 0 0mg·kg-1半胱胺 (组Ⅲ )。结果表明 ,组Ⅲ胴体瘦肉率比组Ⅰ和组Ⅱ分别高 1 5 2和 1 77个百分点 ,胴体中骨骼比率高 1 5 6和 0 5 3个百分点 ,脂肪比率低 2 6 5和 2 6 9个百分点 ,6和 7肋膘厚降低 0 5 9和 0 2 9cm ,差异均显著 (P <0 0 5 )。饲料中添加半胱胺可改善肉色 ,而肌肉PH1值、嫩度、肌内脂和系水力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提示 :在育肥后期猪日粮中添加半胱胺可提高胴体瘦肉率和骨骼比率 ,降低脂肪比率 ,改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3.
对山西瘦肉型新品系SD-Ⅱ系的选择效应进行了分析。经过5个世纪的选育,公、母猪70-180日龄平均日增重由0世代的427.4g和431.6g提高到5世纪的534.6g和574.3g;背膘厚度分别由0世代的2.83cm和2.96cm下降到5世纪的1.23cm和1.24cm;其它性状都有很大的提高,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如背膘厚度)变异系数较其它性状大,各性状变异系数随世代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说明加性遗传方差减小,遗传性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应用动物模型BLUP方法估计猪个体育种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华中农业大学养猪科学研究所的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Ⅳ系 1986~ 1992年期间测定资料 1747条、繁殖性能资料 5 2 0条和系谱资料 ,对日增重、背膘厚、边膘厚、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 6个性状进行了详细的遗传统计分析。用非求导的REML方法 (MTDFREML软件 )估计了这些性状的不同遗传模型条件下的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和表型相关系数。用BLUP方法 (PEST软件 )估计这些性状的育种值 ,并计算遗传进展。日增重、背膘厚和边膘厚遗传力分别为 0 .41、0 .47和 0 .42 ,日增重和背膘厚两性状间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分别为 0 .0 2和 - 0 .0 2 ,背膘厚和边膘厚遗传相关为 0 .99。而繁殖性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的遗传力分别是 0 .0 9、0 .12和 0 .2 1。日增重、背膘厚、边膘厚、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遗传进展分别为 3g/d、- 0 .14mm、- 0 .13mm、0 .0 13头、0 .0 2头和 0 .0 3kg。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Ⅳ系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 ,经 6个世代的选育 ,主要性能指标均取得一定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5.
组建6个血统12头公猪、100头母猪的长白猪核心选育群,开展高性能专门化品系选育。通过种猪场内测定,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策略,应用GBS育种软件估计育种值,根据综合指数高低排序选留。经过5年3个世代的选育,三世代与零世代相比:达100kg日龄平均下降了8.51d,下降5.20%(P0.05);达100kg日龄EBV值有显著的缩短(P0.05);100kg体重的活体平均背膘厚从零世代13.55mm下降到12.16mm,下降了10.26%(P0.05),活体背膘厚EBV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6.
地方猪种胴体瘦肉率预测及分级指标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购地方品种商品猪92头,分别测其瘦肉率、热胴体重、背膘厚度等指标。以瘦肉率为因变量,其他指标为自变量,采用SAS8.2软件建立了预测地方猪种胴体瘦肉率不同变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方程y=51.305 0-0.191 7x4-0.285 3F 0.253 8M(R2=0.800 5,RMSE=1.927 0)能较好地拟合地方类型猪种的胴体瘦肉率,x4(6~7肋间膘厚)、F(臀中肌处离背中线的最薄腰厚)、M(臀中肌末端到脊髓管边缘处距离)被选为地方土猪类型商品猪分级中3个需要测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经过8个世代的选育,农科杜洛克专门化父系NK111的主要性状均达到或超过了选育目标.公、母猪的日增重2007年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110.68 g(14.5%)和97.04 g(13.5%),平均每世代提高了15.8 g和13.9 g;公、母猪的平均背膘厚分别降低了2.30 mm(15.1%)和2.33 mm(13.9%),平均每世代降低了0.33 mm和0.33 mm.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将群体巾应激敏感基因的n基因频率降低至5%以下,消除了PSE肉现象.选育后的杜洛克猪生长快、背膘薄、瘦肉率高、遗传稳定、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8.
苏姜猪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6世代苏姜猪肥育猪及其与长白猪、大白猪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苏姜猪第6世代肥育猪25~ 9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667.26 g,料肉比3.18:1,90 kg屠宰时的屠宰率达73.19%,胴体瘦肉率56.28%,眼肌面积33.93 cm2,肌内脂肪含量达3.11%.苏姜猪与长白猪、大白猪杂交生产的商品猪也体现了较好的杂种优势,达到了优质瘦肉型猪的要求.试验数据表明,苏姜猪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杂交母本.  相似文献   

9.
《江西农业学报》2022,(2):126-129
选择57月龄左右阉割的土种杂交商品猪111头,分别测其瘦肉率、热胴体重、背膘厚度等指标。分析了猪胴体的基本性状及其相关性,并以瘦肉率(y)为因变量,其它指标为自变量,建立了胴体瘦肉率的回归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方程y=60.453+0.0971x10-0.2551x9-0.2432x5(R2=0.7342,RMSE=1.55238)能较好地预测胴体瘦肉率,倒数37月龄左右阉割的土种杂交商品猪111头,分别测其瘦肉率、热胴体重、背膘厚度等指标。分析了猪胴体的基本性状及其相关性,并以瘦肉率(y)为因变量,其它指标为自变量,建立了胴体瘦肉率的回归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方程y=60.453+0.0971x10-0.2551x9-0.2432x5(R2=0.7342,RMSE=1.55238)能较好地预测胴体瘦肉率,倒数34肋背膘厚(x5)、臀中肌垂直至背中线的最薄处膘厚(x9)、臀中肌末端垂直到脊髓管边缘处膘厚(x10)被选入方程,经实际生产验证,此模型准确度较高,方程可靠。  相似文献   

10.
选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 (梅山猪血缘比例为 0 ,1/ 8,1/ 4,3/ 8,1/ 2 ,1)的杂种仔猪 6 8头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在同一营养水平 (DE :前期 14 2 1MJ/kg ,后期 13 79MJ/kg ;CP :15 % ,13% ;Lys:0 75 % ,0 6 5 % )下 ,研究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对不同体重阶段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 (平均日增重、饲料 /增重 )和胴体品质 (平均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等 )的影响。结果表明 :梅山猪与国外猪种杂交后 ,1/ 2梅山 ,1/ 4梅山 ,1/ 8梅山杂种猪各阶段生产性能显著高于纯种梅山猪 (P <0 0 1) ,90kg屠宰时 ,其瘦肉率分别比梅山猪提高 10 0 3% ,12 14% ,14 0 4% ;眼肌面积分别提高40 9% ,5 1 75 % ,5 2 6 % ;平均膘厚分别降低 3 3% ,2 8% ,18 2 5 % ;与杜洛克×大白 (下称杜大 )杂种猪生产性能相比 ,试验前期 (2 0~ 5 5kg)的差异小于试验后期 (5 5~ 90kg) ;整个试验期 ,杜大杂种猪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与纯种梅山及其杂种猪差异极显著 (P <0 0 1) ,随梅山猪血缘增加 ,杂种猪的生产性能、瘦肉率和眼肌面积逐渐降低 ,背部 4点平均膘厚和皮脂率则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合作猪、迪庆藏猪和成华猪的血清运铁蛋白多型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平板淀粉凝胶电泳法测定了55头合作猪、52头迪庆藏猪和40头成华猪的皿清运铁蛋白座位的多型性,将所测结果与其它39个亚欧非地方猪群体相比较发现,TfB基因在所有地方猪群体中都存在,TfA基因在中国地方猪群体中常见,TfC基因在亚洲地方猪群体中有从北到南逐渐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种猪选育是指通过性能测定,选择表现优异的种猪个体进入核心群,配种后产生后代,并将优秀的遗传品质传给下一代的过程。选育的性状包括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质量性状比较稳定,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它在群体内的分布是不连续的,杂交后代的个体可以进行明确分组,从而可以计算杂交子代各组个体的比率。数量性状易受环境的影响,在群体内的分布是连续的,它受微效多基因影响,也可能其中有主(效)基因。研究选择的性状大多属于具有经济价值的数量性状,品种选育就是一个加性效应的积累和促使对经济性状有利的基因纯合的过程。本文将从种猪性能测定的重要性出发,介绍种猪场内个体性能测定的技术,以期为种猪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A fasting pig     
  相似文献   

14.
从江香猪、环江香猪内脏器官测定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香猪是我国著名的小型地方猪种,国家一级保护畜种。具有体型矮小、肉质优良、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抗逆性强等特点。香猪产于黔桂两省交界的九万大山之中,受地理条件限制,饲粮不足,猪自繁自养,长期高度近交繁殖形成了具有上述特点的小型猪。  相似文献   

15.
野猪与南阳黑猪杂交试验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野猪与南阳黑猪杂交生产野家杂交猪的可能性 ,通过野猪与南阳黑猪杂交所生产的野家杂交一代猪的饲养与育肥试验 ,对野家杂交猪的饲养管理和育肥屠宰性能进行了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野家杂交猪保留了野猪明显的野性和耐粗饲性 ,瘦肉率、后腿比率和屠宰率等性能方面高于南阳黑猪 ,脂肪比例低于南阳黑猪 ,但生长速度低于南阳黑猪  相似文献   

16.
合作猪和迪庆猪的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5个微卫星位点对合作猪和迪庆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个猪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510 4,3.069 6;位点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771 3,0.602 2;位点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40 2,0.565 6;估计的群体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0.115 2,0.091 3。表明合作猪和迪庆猪遗传多样性高,近交程度低。  相似文献   

17.
1吃好 1.1断奶采用高床限喂栏分娩的猪场,多采用一次性断奶法,即在仔猪28日龄时,将母猪赶回待配舍,仔猪留原栏饲养1周;采用地面平养分娩的猪场,最好采用逐渐断奶或分批断奶,一般5天内完成断奶工作;小规模饲养方式的仔猪可一直饲养到出栏仍在原栏.仔猪28日龄断奶,35日龄转群,30~60龄在保育舍.  相似文献   

18.
鉴于猪的经济重要性以及医学研究价值,许多有关猪的研究计划被先后掀起,其中猪的基因组是研究热点和重点.从猪的基因定位、基因图谱、QTL定位、候选基因分析、测序进展、功能分析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等方面综述了猪基因组研究取得的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猪基因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金华猪新品系生长肥育猪生长曲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头金华猪新品系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曲线进行了Logistic和Gompertz方程的拟合,同时建立日增重对日龄的非线性方程.结果表明,Logistic和Gompertz方程均可拟合金华猪生长曲线(P<0.0001).但Logistic 方程的拟合度(0.9987)比eompertz(0.9982)稍高,生长肥育猪在141日龄体重48kg时日增重最高达659.6g.  相似文献   

20.
ATPase activity of pig erythrocytes depends on age, G-strophanthin, and concentration of Na+ and K+ ions. Potassium ions play the main regulatory role in enzyme activity, and sodium ions have an insignificant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