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农作物病(虫)害调查软件包由九个程序构成,分四类。第一类,一种病(虫)害调查程序(SJG-C-1)和两种病(虫)害同时调查程序 (SJG-C-2),其功能为一次采集250个处理、九个分级水平数据,能顺序加号、自动记数、达到规定样本数蜂鸣提醒转向下一处理和不足样本数时按9键自动转向下一处理和暂停,调查数据修改,计算发病率和指数。第二类,数据整理窄行打印清本程序(SJG-B-1)和数据整理宽行打印程序(SJE-B-2),可依硬件配制情况打印出英文表头与计算出发生率和指数的宽、窄行清本。第三类,数据磁带存贮程序(SJG-L-1)和数据通讯程序(SJG-L-2),可将采样数据输入磁带或其它计算机中。第四卷,PC-1500与长城0520A机通讯程序(LLL3)、表格汉字化打印程序(SJG-B-3)和多项目汉字化表格打印程序(SJG-B-4),它能将PC1500计算机与长城0520A型计算机联机,并整理打印出中文常规清本或多项目清本。  相似文献   

2.
棉花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这是我国棉花收购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整个国民经济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实行合同定购,以定购指导生产,安排收购,有利于计划种植,减少棉花生产发展中的盲目性,有利于国家根据需要收购,保证国内供应和外贸出口。合同定购中,国家对棉农实行优惠的收购政策,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种棉积极性。按  相似文献   

3.
1当前主要做法1 .1推广优良品种 ,提高棉花遗传品质1 .1 .1加大优新品种引育力度。一是搞好品比试验。为尽快从不断推陈出新的众多优新品种中筛选出最适宜江西省推广种植的新品种。江西省根据棉区地形地貌复杂等实际情况 ,建立了多个生态试验、示范基地 ,每年年初都安排一定数量的棉花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 ,秋季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考评 ,并依据考评结果确定翌年主推品种。二是加快品种培育。近年来江西省在引进外地优良品种的同时 ,加大了本省棉花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成立了以省棉花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为龙头的“棉花新品种选育”科技攻…  相似文献   

4.
我场几年来在场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在上级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一些茶叶科学试验工作,尤其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后茶叶试验工作有了一定发展。建立建全茶叶科研组织,加强了领导,以工区为单位建立三结合的二个茶叶试验小组,每个小组由3一5人组成。全场七个茶叶生产队都有指定一人兼管试验工作。全年订出科研试验计划,下达有关的试验计划任务,每月  相似文献   

5.
皖东至县2012年棉花3414肥料效应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安徽省东至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安排与土壤肥力水平情况,在棉花主产区大渡口镇的缺氮高磷中钾棉田进行了"3414"14个处理不设重复的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在东至县缺氮高磷中钾棉田获得最佳皮棉产量1645.5 kg/hm2的优化施肥方案是N为350.70 kg/hm2、P2O5为30.00 kg/hm2、K2O为180.00 kg/hm2。通过试验确定了项目区主要土壤类型与主推作物品种的各个施肥单元和氮磷钾施肥配比,为东至县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查询模块、Excel输出模块、打印报表模块、分析图模块介绍了甘蔗品质分析系统的功能内容,同时也介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甘蔗品质检测中的应用优势,为甘蔗品质自动分析系统相关软件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江苏大丰棉花3414施肥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江 《江西棉花》2009,31(5):37-38
试验采用3414回归方案,用N、P、K3因子、4个用肥水平设计14个处理,以探讨江苏大丰市棉花的需肥规律性,也是当前多重试验中适宜计算机分析的一种试验方法。江苏省大丰市小海镇在市土站的指导下,于2008年在棉花上落实了本试验,旨在探索棉花需肥规律,指导棉花配方施肥工作。现将试验有关内容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从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查询模块、Excel输出模块、打印报表模块、分析图模块介绍了甘蔗品质分析系统的功能内容,同时也介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甘蔗品质检测中的应用优势,为甘蔗品质自动分析系统相关软件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七综合栽培技术是在常规种植三七的基础上应用一些新技术、新措施来规范其栽培的一种方式。为探索这种方式对栽培三七的适应性 ,先后在不同地区类型进行了试验示范。通过 3年的试验示范 ,这种方式栽培 ,不仅提高了三七的产量和内在质量 ,而且还降低种植成本 ,通过试验示范初步摸索出一套三七规范化栽培技术 ,为三七规范化栽培 (GAP)奠定了基础 ,现已在三七产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示范点的布局根据课题要求和结合产区三七生产实际 ,试验示范主要安排在主产三七的文山、砚山以、马关三个县 ,种植三七最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10.
棉花是常异交作物,其异交率常因环境条件不同,而有相当大的变化。对棉种的安排利用应和自然作物不同,同一个自然地区种植的品种,应以少为宜,以免因天然杂交和机械混杂,导致劣变退化,为生产带来损失。我省常年植棉面积约110万亩左右,分布在平原、丘陵、岗地。经济条件、自然因素、栽培制度和栽培方式等都有差异。因而对棉种的生育特性也有不同要求。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对棉种的不同需要,挖掘不同地区的棉花增产潜力,应本着一县2—3个品种、一个自然地区或一个乡一个品种的原则,根据各个不同自然地区的具体情况和试验示范结果,恰当安排具有不同特点的品种。当前全省种植的棉种较杂,一个县一个乡几乎都有5—10个品种,有的棉种  相似文献   

11.
不论在田间或大田生产中,任何一个用于比较几种试验处理(如作物品种或肥料的不同配比)效果的试验都需要作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必须包括如下资料:小区大小;相邻小区之间的空档(即走道);试验总面积;方位;小区的排列;每小区试验处理的代号;说明及标题;小区数等.图1为一个典型的手工画出的试验设计图.如果处理代号或小区号出现一个差错都会对试验造成很大损失.小区数上百个,处理因子6个以上的试验是屡见不鲜的,而且通常在一  相似文献   

12.
茶叶的种植自古就是我国经济作物种植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基础工作,在传统的茶叶种植中嫁接当下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我国茶叶种植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重点对我国茶叶种植主要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还针对当下茶叶种植中运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了深入总结,探讨了农业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茶叶种植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对我国茶叶种植的科技化和现代化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 前 言马铃薯是一种生育期短、适应性广、产量高、便于运销、粮菜饲兼用的粮食作物。从试验示范结果来看 ,马铃薯块茎在适温适湿的条件下 ,只要能遮光就能迅速生长 ,根据这种原理 ,2 0 0 1年我们从中国水稻研究所引进了一种省工、省力、简便易行、成本低、效益高的种植新技术。这就是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引进这种新技术后 ,我们安排在鹤溪镇上张春、英川镇王宅和金钟乡交背洋三个村种植 ,试验示范面积为 0 5 5hm2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不同厚度稻草覆盖、不同密度和不同播种期覆盖稻草种植马铃薯的试验 ,…  相似文献   

14.
正针对近年来晚熟水稻品种种植面积较大,晚播啤酒大麦增多的实际情况,为了探索水稻茬晚播啤酒大麦(11月10日左右播种)较好的氮肥运筹模式,为指导大面积晚播稻茬啤酒大麦施氮提供科学试验数据,从而实现晚播啤酒大麦增产增效的目标,2012至2013年度我们做了本试验。1试验设计试验地设在苏垦农发淮海分公司农科所渠北29号地,土地平整,肥力均匀。种植品种为港啤1号,共设4个处理:处理1为氮肥只施基肥(大麦  相似文献   

15.
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在水稻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曾昭华 《中国稻米》2002,8(1):29-29
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 (下简称助长器) ,是由南昌纳米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农用高科技产品 ,1999年通过省级鉴定。我县从1999年开始在水稻上试验示范 ,每年表现均为明显增产。为进一步探讨该助长器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2001年我县继续开展了试验示范工作 ,现将有关结果归纳如下。一、试验示范方法1.小区对比试验试验安排在于田镇于田村周明恩责任田中进行 ,早稻组合为优I402,二晚组合为金优77。设3个处理 :处理1为用助长器浸种催芽和大田灌水 ,处理2为用助长器浸种催芽 ,处理3为对照 (CK)。小区…  相似文献   

16.
信阳地区是红麻主产区之一,也种植有大麻、黄麻。红麻产业在豫南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麻农一年只种一茬造成了土地闲置、效益不佳。笔者通过3年大田试验,设计3个不同接茬时间(6月10日、6月20日、6月30日),安排大麻和黄/红麻接茬种植,其净收益、产投比与单茬常规种植均有增加,其中6月20日接茬净收益和产投比最高。因此,在耕地日益紧张的今天,通过茬口的合理安排,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麻农的收入,经济、社会效益比较突出,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详细总结了豫南地区大麻-黄/红麻接茬栽培技术,以期为麻农接茬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钵体大小及覆膜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育苗移栽已成为延长棉花有效生育期、提高复种指数、节省用种、提高种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近几年在抗虫杂交棉制种工作中,已成为提高棉花单产的重要措施。本试验目的是通过不同钵体大小、盖膜与否对棉苗素质、缓苗时间及对棉花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探讨棉花育苗移栽改进措施,为进一步创高产提供理论依据。1试验处理及管理措施试验田安排在惠民县大王营街责任田,种植品种为鲁棉研15号。设钵体大小及栽后盖膜与露地4个处理。钵体分小钵(直径×高)4cm×6cm和大钵6cm×12cm两种。4月3日打钵播种覆膜,5月6日移栽。移栽密度每公顷3.9…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 ,临安市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已成为发展效益农业、进行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物之一。为了探索鲜食玉米高产的最佳栽培密度 ,充分发挥群体和个体之间的互作效应 ,为鲜食玉米的优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2 0 0 1年 ,在省农业厅农作局的安排下 ,进行了最适种植株数的密度试验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试验设 82 5 0 0、75 0 0 0、6 75 0 0、6 0 0 0 0、5 2 5 0 0株 /hm2 5个处理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 3次 ,共 15个小区。小区长 10m ,宽 2 .6 7m ,小区面积 2 6 .7m2 。每小区栽玉米 5行 ,行距 5 3.4cm。株距…  相似文献   

19.
在棉花枯萎病重病地,改种一年薄荷之后连续种植棉花九年,枯萎病仍未再发展起来。根据这一现象,笔者在进行了薄荷根泌物对土壤棉花枯萎病菌抑制作用和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之后,又开始进行薄荷草粗制剂及其提取物——薄荷油对棉花枯萎病菌抑制作用的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以期探讨药用植物薄荷在棉花枯萎病的防治中,除轮作之外其他可能应用的方面。现将得到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将严重感染棉枯萎病菌的人工病土(在适宜条件下,一个月可致感病棉花品种80%幼苗感病),经薄荷草粉碎物或薄荷油用不同方法处理之后作为不同试验处理,以未径处理的人工病土为对照。每处理3或4次重复,即将同一处理的病土分别装入3或4个  相似文献   

20.
为鉴定杂交中稻新组合的适应性和栽培特点,选出适合福建省种植的优质、高产新组合.武夷山市种子管理站2004年承担了省种子总站安排的8个中稻新组合生产试验任务,经过一年的示范,对各组合的特征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将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