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查了广东桑324份材料染色体数,获得三倍体桑15份;建立了应用秋水仙素处理广东桑杂种实生苗(有性系)诱导四倍体的技术程序,提出“苗期选择法”,从4个生态型中选择,可提高诱导率1.33倍,选出的高产、优质材料也提高1.83倍;研究了其主要性状,选出具有优质、高产、种子量多的种质资源一批,克服了从白桑、山桑、鲁桑等桑种的无性系获得的四倍体桑生长缓慢、生产量少、孕性差等缺点。利用四倍体桑为亲本,初步育  相似文献   

2.
南昌白猪是用含有滨湖黑猪血统的混血杂种母猪与大约克杂交,经五个世代选育而成的母本新品种。五世代头胎产仔10.28头,60日龄窝重157.27kg,经产母猪产仔12.36头,60日龄窝重172.45kg;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95.88kg,日增重630.94g,三点均膘2.28cm,料重比2.99∶1;后备母猪6月龄体重85.63kg,日增重560.27g,三点均膘2.45cm;同胞(半同胞)肥育测定,日增重651g,料重比3.12∶1,屠宰测定瘦肉率58.89%。肉色鲜红,系水力强,无PSE和DFD肉,贮藏损失少,熟肉力高,肌纤维密度和肌纤维直径优于大约克、长白、杜洛克,肌内脂肪达3.21%,超过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继承了滨湖黑猪肉质优良的特点。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日增重697g,料重比3.02∶1,优势率分别为10.63%和-6.2%,胴体瘦肉率62.41%,接近双亲均值,窝产瘦肉量484.3kg。已育成4个品种和1个支系,经DNA指纹图谱分析,证实南昌白猪4个品系遗传纯度达到定型品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CS87促进猪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用10头大约克×二花脸杂种猪(实验1)和16头长白×大约克杂种猪(实验2)分别研究口服CS(87)(生长抑素抑制剂)对猪生产性能和血浆生长抑素(SS)、生长激素(GH)水平的影响。实验1和2的猪均按性别、体重、遗传基础配对,分为实验、对照两组。实验期分别为32和30d。在实验1和2口服CS(87)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2.70%(P<0.05)和5.73%(P<0.05);饲料转化效率提高10.54%和6.67%;血浆SS水平降低66.80%(P<0.05)和25.93%(P<0.01);血浆脲氮含量降低3.67%和13.17%。实验2CS(87)组猪血浆GH平均升高84.87%(P<0.05)。结果表明,CS(87)可通过降低血浆SS水平影响猪血浆GH水平和体内氮代谢,加速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化学药剂诱导春小麦孤雌生殖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种化学药剂对品种、杂种F2代和太谷核不育小麦(Tal)不育穗分别进行诱导处理,诱导孤雌单性结实。结果表明:A药液的诱导结实率及年际间重复性最好,结实率为7.5%~12.5%;在4种不同施药方法中,喷雾和全穗浸泡的诱导结实率最高,分别为11.4%和11.3%;不同材料间的诱导结实率以品种、杂种F2代高于Tal小麦不育穗。  相似文献   

5.
利用D1-5-2-5-4和H1-6-1-1-10两个不同球型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作亲本,于1991年育成新的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延春”。其具有早熟,丰产、优质、叶球紧实、不易先期抽薹等优良性状。该品种4月中旬开始采收,单位面积产量可达37500-48000kg/hm^2,,比原主栽品种“急春”增产10%。适于中国黄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露地越冬栽培。1994年12月通过上海市农业科学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应用5mg.kg^-1(I)、10mg.kg^-1(Ⅱ)和20mg.kg^-1(Ⅲ)3个剂量的弗吉尼亚霉素,并设20mg.kg^-1杆菌肽锌(Ⅳ)组和空白对照(Ⅴ)组,对900只AA肉鸡进行对比饲养试验。在整个试验期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试验Ⅰ、Ⅱ、Ⅲ和Ⅳ组肉鸡的增重分别提高了2.23%,5.42%,5.15%和2.52%;饲料/增重分别降低了1.30%,4.35%,4.35%和1.30%;  相似文献   

7.
采用秋水仙素茎尖处理技术,对二倍体白菜进行了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并结合细胞学观察,对诱变一代和二代的减数分裂行为与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用0.1%的秋水仙素药液在气温10℃下处理幼苗生长点72h,诱变效果最好,幼苗存活率为86%,植株的变异率达42%。(2)变异株的自交后代经染以体数目鉴定,有85.7%的株系为同源四倍体,加倍成功率为35.74%。(3)四倍体的结籽率与小孢子母  相似文献   

8.
栽培大麦与球茎大麦(4X)杂种F1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栽培大麦与球茎大麦(4X)种间杂种F1的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根尖细胞染色体数2n=21。C-带带型分析展示,7条为母本栽培大麦染色体;14条为父本球茎大麦染色体,与预期结果相符。杂种F1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数平均为20.61。构型为:单价体平均5.86;同型二价体平均5.77;异型二价体平均0.21;三价体平均1.02,有时还由三价体再结合成六价体。用C-带分析异型联会染色体,结果表明,在异型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28日龄断奶的大长杂种仔猪144头,分为4组每组36头,Ⅰ组为对照,日粮中不加酸,Ⅱ、Ⅲ、Ⅳ组在断奶前10d和断奶后10d日粮中分别添加1.5%柠檬酸、1.5%富马酸和1.5%331复合酸,以观察对提高早期断奶仔猪抗应激能力和生产性能,以及防制或减少WSD的效果。试验结果:(1)Ⅰ,Ⅱ,Ⅲ,Ⅳ组在断奶后试验期间(28~58日龄),WSD发病率分别为77.77%,44.44%,22.22%和16.66%;死亡率分别为13.88%,8.33%,5.55%和5.55%;存活率分别为86.12%,91.67%,94.45%和94.45%.结果表明,柠檬酸、富马酸和331复合酸都有抗应激和防制WSD的效果,其中以富马酸和331复合酸效果最佳。(2)在断奶后试验期间,Ⅰ,Ⅱ,Ⅲ,Ⅳ组体重分别增重10.59kg,11.32kg,12.11kg和12.97kg,Ⅱ,Ⅲ,Ⅳ组比Ⅰ组分别增重6.89%,14.35%和22.47%.结果表明,柠檬酸、富马酸和331复合酸都有酸化日粮、促进消化吸收和提高早期断奶后仔猪的生产性能,其中以331复合酸和富马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全国统一的8个寄主鉴定结果,仍以叶1(26),叶2(360)和洛10小种群为主要优势小种(群)。在洛10小种中仍以361,261,363和377出现频率较高。近年来,叶1,叶2出现频率在逐年增长,叶3在下降。用新鉴别寄主鉴定的小种,以V1,9-12,15-16;V1,9-12,15-16;V1,9-16;V1,9-12,14-16;V1,9-13;15-16出现频率较高。用毒力频率分析,IRN66—331,Redman6068,百农3217和丰抗13抗性较好,而东方红3号,丰产3号等品种高度感病,能侵染洛10品种小种在逐年上升,毒力频率均达83.33%。这为抗锈育种寻找抗源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选用20头平均体重203.05kg,14-18月龄的利×延杂种一代末去势公牛。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经60天的试验,其结果:平均日增重试验组A、B、C分别为1.216kg、1.002kg、1.146kg,比对照组D的0.894kg分别提高36.02%、12.08%、28.19%,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效果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世界著名的乳,肉,役兼用优良品种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取得取了明显的效果。1岁西黄杂一代公,母牛体重比本地黄牛分别提高22.6%和27.12%;成年牛屠后后胴体重,净肉重和屠宰率,净肉率,杂交牛比本地牛分别提高51.6kg,50.4kg和5.37%,7.25%;杂交牛平均泌乳量F1为1026kg,F2为2023.5kg,F33900kg;在役用性能上,杂交牛亦略优于本地牛。  相似文献   

13.
豌豆新品系87505 是以75131作母本、8031 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1993~1995 年的定西地区豌豆新品种(系)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1 3845 kg/hm 2,比对照品种绿豌豆增产334% ,居6 个参试品种(系)之首;在全区6 个点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1675 kg/hm 2,比对照品种绿豌豆增产104% 。该品系平均株高586 cm ,生育期91 d;白花、白粒,千粒重224 g;抗旱、抗根腐病,适宜在年降水量350~450 m m 、海拔1 800~2 300 m 的半干旱坡地、梯田地、川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水稻体细胞同源四倍体的人工诱导及遗传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4种基因型水稻灿粳杂种二倍体为材料,在幼穗离体培养过程和种子发芽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愈伤组织和发芽种子,诱变获得水稻同源四倍体。结果表明,秋水仙素300mg/l和500mg/l的浓度处理愈伤组织,四倍体最高诱导率分别达到45.5%和56.3%,平均诱导率比种子发芽期的四倍体诱导率提高10倍左右。种子发芽期为250-500mg/l较低浓度的秋水仙素诱导效果较好,四倍体诱导率为2.9-5.  相似文献   

15.
以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发生的主导因素为依据.提出了防治此病的主要途径:(1)选用抗性强的杨 树品种、品系.适地适树造林;(2)采用链霉素( 600 mg/kg)、水基杨酸( 10 mmol/L)、乙酸苯汞( 100 mg/kg)和灭活的成团泛氏菌(Pantoea agglomerans=Erwinia.herbicola)等诱导剂浸泡杨树插穗进行育苗、有 明显的诱导抗病效果.平均诱导效果达70%以上;(3)将插穗进行沙藏处理和地膜覆盖育苗可避免霜冻害和旱 害.减轻杨树冰核细菌的侵染、又能提高苗木的生长.平均提高生长率达30%以上;(4)在早春杨树萌芽前喷 洒链霉素( 600 mg/kg)+防冻保护剂( 100 ×)对该病有一定防治效果、平均达万. 83%。  相似文献   

16.
在抗芜菁花叶病毒和霜霉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杂种优势育种技术,以SW-13自交不亲和系为母本,V-126和X-189自交系为父本,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矮抗五号和矮抗六号新品种。其特点:(1)丰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达57.2和63.6t/hm^2,比对照矮抗一号分别增加12.8%和25.3%;(2)抗病;两品种TuMV,霜霉病,黑斑病人工鉴定病情指数分别为4.01(HR),12.96(R)和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采用国产新型驱虫抗生素——越霉素A作为饲料添加剂,设20mg·kg-1,10mg·kg-1和5mg·kg-1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对200头2~2.5月龄粪检确定有蛔虫和鞭虫感染的北京黑仔猪,分组进行了8周的对比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组的虫卵转阴率为100%,对照组无变化;对各组猪随机抽样迫宰作虫体检查,高、中剂量组检出率为0,低剂量组为20%,对照组为100%。同时,高、中、低剂量组的猪与对照组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2.62%、7.71%(Ρ<0.05)和1.57%(Ρ>0.05);饲料干重/增重分别降低7.46%、6.22%(Ρ<0.05)和2.24%(Ρ>0.05)。综上所述,国产越霉素A不仅对仔猪蛔虫和鞭虫有良好的驱虫效果,而且还有促仔猪快长,提高饲料报酬的作用。建议在牲猪生产中使用国产越霉素A,推荐剂量为10~20mgkg-1。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山西农大棉花远缘杂交育种组创育的异源四倍体亚比棉(A2A2G1G1)和栽培四倍体海岛棉(AADD)2为亲本杂交,组成三交种异源四倍体(AAGD)为材料,对其亲本及杂种F1的三种器官(叶片、叶柄、花器)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两亲本有各自的特定酶带。(2)杂种F1的酶谱是双亲的不完全互补型,即杂种酶带均来自双亲(包括父母共有的,母本或父本特有的),酶带的一部分。(3)同种棉属在不同的器官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叶柄酶谱最为丰富,清晰;叶片次之,花器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冀红小豆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冀红小豆4号以是天津红小豆为母本,日本大钠言为父本,通过多年多次异地定抽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集早熟、直立、优质、高产于一体、一般产量2400kg/hm^2,较对照冀红小豆1号平均增产26.34%,最高产量可达4122kg/hm^2;生育期d;朱高45cm;籽粒短圆、鲜红、有光泽、饱满整齐一致,百粒重14.5g。该品种具有良好的商品品质,1992-1996年在我省及其它7省市推广面积达10.53万h  相似文献   

20.
1992~1994年,在杭州对大麦(HordeumsativumL.)进行烯效唑(S3307)的多种处理,结果表明:①91-46等4个品种(系)经烯效唑(40mg/kg)在20~25℃浸种处理20h后,幼苗植株比对照矮壮,叶色浓绿;对浙农大6号进行浸种(0,1,10,20mg/kg)的幼苗叶片均比对照短而宽厚,叶宽/叶长(W/L)显著增大.此外,烯效唑处理还提高了幼苗的抗旱力,但播在田间(10~15℃)出苗率却较低.②浙农大6号等4个品种拔节初期经烯效唑3个浓度(20,40,60mg/kg)喷施处理后,株高比对照下降显著;由于缩短了基部节间,茎粗增大,茎横切面显微结构观察,发现茎壁厚度增加,薄壁细胞层数增加,维管束增大.烯效唑加钾处理可强化烯效唑降矮作用;加外源赤霉素可以逆转烯效唑的降矮作用.烯效唑的降矮作用与抑制细胞内源赤霉素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