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抛秧栽培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同品种、同时、同方法、同步调查观察,结果表明,抛秧稻、移栽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基本相同,发生量和危害程度有较大差异,多种病虫发生和危害程度为抛秧稻重于移栽稻。初步分析了抛秧栽培病虫较重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监测,适时早治、狠治三化螟、纹枯病,科学用药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水稻播种期和移栽期对主要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的影响,2006—2007年在浙江北部嘉兴单季稻区进行了4个移栽稻播种、移栽期和3个直播稻播种期对本地越冬的病虫(二化螟、灰飞虱和纹枯病)种群动态和为害程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播种期是影响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的重要因子,随着单季晚稻播种期的推迟,二化螟、灰飞虱和纹枯病的发生和为害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均明显减轻。适期播种(5月底至6月初)是控制本地越冬的二化螟、灰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不采取病虫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抛秧田病虫总体发生要重于插秧田.稻纹枯病发生从重到轻依次为:常规抛秧、免耕抛秧、常规插秧;稻飞虱的发生从重到轻依次为:常规抛秧、常规插秧、免耕抛秧;稻纵卷叶螟以常规抛秧区发生最重,常规插秧和免耕抛秧相当.本文针对三种栽培方式病虫发生的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系统调查了免耕直播--再生稻、免耕抛秧--再生稻田主要病虫害(二化螟、纹枯病、纵卷叶螟、飞虱)的发生为害情况,并与翻耕直播、移栽晚稻田的调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免耕栽培中稻--再生稻田二化螟、纹枯病、纵卷叶螟等的发生为害具有明显的特点:(1)二化螟。头季稻一代二化螟发生较轻,二代二化螟发生、为害较一代重;再生季三代二化螟发生轻,没有为害。(2)纹枯病。免耕栽培田重于翻耕栽培田。(3)稻纵卷叶螟。免耕栽培田轻于翻耕栽培田。因此,防治重点是头季稻的二代二化和纹枯病。  相似文献   

5.
水稻不同栽插方式对稻田主要害虫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江苏响水地区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秧等不同栽插方式水稻田的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稻田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和常规育秧手插移栽田相比,在分蘖末期,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田灰飞虱分别降低46.6%、44.7%和33.4%,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无大变化;在抽穗期,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田褐飞虱分别降低10.6%、3.6%和25.7%,稻纵卷叶螟分别减轻了34.9%、46.2%和62.5%。说明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等轻型栽培方式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的主要害虫发生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斯里兰卡进行水稻抛秧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抛秧可比直播稻增产30%以上,与移栽稻产量相当或更高;可比直播稻节省用种78%,比移栽稻省种614%;还可节约除草用工80%左右。塑料软盘播种方式以种子、细土分层撒播为好,本田经济最佳抛秧密度为50苗/m2(相当于用种量22kg/hm2)。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3000万hm2,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3,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5%。生物灾害是影响中国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国每年因水稻病虫害为害虽经防治仍然造成经济损失400~500万t。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是中国水稻生产上为害严重的几种重要的病虫害,2001—2004年全国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超过8500khm2次,其中2003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的72.5%。近年来水稻病虫在全国的发生特点表现为:一、大部地区病虫害发生较重,重大病虫暴发强度大。发生危害严重的病虫有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发生程度中等以上的有稻飞虱、水稻纹枯病;二、次要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一些过去偶发性的次要病虫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或正逐渐上升为重要病虫害;三、发生面积较大,波及面广。2004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厄尔尼诺事件将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近年来,随着粮食种植效益的提高,早稻面积将继续回升,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将进一步加大,对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有利;部分地区部分高产、优质但易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种植,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斯里兰卡进行水稻抛秧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抛秧可比直播稻增产30%以上,与移栽稻产量相当或更高;可比直播稻节省用种78%,比移比移载省种61.4%;还可节约除草用工80%左右。塑料软盘播种方式以种子、细土分层撒播为好,本田经济最佳抛秧密度为50苗/m^2。  相似文献   

9.
直播稻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采用直播的方式具备省水、省田、省工、省本等优点,深受广大稻农喜爱,在我省扩展迅速.面积已由2005年的380万亩扩展到2008年的1040万亩。由于直播稻的前期水肥管理方式及生育期与传统的移栽稻存在一定差别,其主要病虫发生危害规律也与移栽稻不同,为明确我市直播稻田主要病虫发生危害规律,为及时有效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7年、2008年开展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水稻迁飞性害虫、螟虫等内源性害虫病毒病、真菌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以及种传病虫害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了直播稻与移栽稻的病虫发生特点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一些与之相适应的病虫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杂草稻和假稻这"两稻"在湖南直播稻田发生危害有加重趋势,在"两稻"发生危害较重的田块,采取直播改移栽等方式(包括人工栽插、抛秧、机插秧等),能有效控制田间"两稻"危害。直播改移栽后,耕整后的水稻田  相似文献   

12.
今年我市条纹叶枯病大发生,其发生危害程度历史罕见,自然发病率达80%.据近几年调查,同一品种的不同栽培方式之间差异较大,2005年尤为明显,其发生程度依次为:麦套稻、大麦油菜后直播稻、水育秧移栽稻、旱育秧移栽稻、蟹田稻、抛秧稻、小麦后直播稻、机插秧.在系统调查灰飞虱虫量的基础上,对其发病轻重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客观面对直播稻的迅速发展 研究掌握直播稻的稳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我国水稻种植方式演变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就当前江苏省直播稻不推自广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对策探讨。我国水稻育苗移栽始见于东汉,普及于唐宋以后;育苗移栽取代水稻直播,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杂草为害,而且增加了复种,缓解了稻麦两熟季节紧的矛盾,并一直成为主流的植稻方式;但是直播稻并没有完全消失,尤其是在人少地多或劳力缺乏的情况下,直播仍是首选方式。近年来江苏省直播稻迅速扩大,这与农村劳动力不足、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以及种稻效益低下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也有除草剂应用突破和直播稻栽培技术的进步等促进作用。麦后直播水稻(简化了育秧程序,播种期推迟)安全生长期缩短,因此对江苏省里下河麦稻两熟热量资源偏紧地区则必须对水稻品种类型的调整和适宜直播稻品种的选用以及最迟播期等都须进行深入研究和严格界定;对淮北地区一定要引导农民服从自然规律并迅速从盲目扩种直播稻的误区中走出来,若该类地区劳力资源不足且机插条件又不许可,则可适度推行抛秧稻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旱育摆栽、手工栽插、小苗机插、直播4种栽培方式下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苗机插中、后期稻飞虱的发生量低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直播田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的发生程度重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直播、旱育摆栽、小苗机插方式的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危害率高于手工栽插方式,3种栽培方式之间的发生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指导单季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障水稻的优质高产、卫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对移栽和直播两种单季稻的病虫发生危害特点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直播稻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水稻迁飞性害虫、真菌性、病毒、种传及生理性病害以及螟虫等内源性害虫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了直播稻与移栽稻的病虫发生特点及其原因,并针对直播稻病虫的发生特点,提出了一些与之相适应的病虫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省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水稻害虫,主要为稻螟虫(主要为二化螟和三化螟,大螟和褐边螟只在局部地区为害严重)、稻飞虱、稻浮尘子、稻苞虫、稻椿象、稻纵卷叶虫、稻象鼻虫等七种。水稻病害,主要为稻瘟、稻胡麻斑病、稻恶苗病、稻白叶枯病等四种。 消灭病虫害,应根据各地水稻栽培制度和病虫发生为害特点,抓住关键,采用农业技术和化学药剂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排水条件良好水田直播栽培水稻的生长习性,比较了水稻品种“花成”在直播和移栽情况下的生理生态特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直播稻较移栽稻低,从分蘖到抽穗阶段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性直播稻较多栽稻低,而在抽穗后15天则高于机栽稻,专化叶面积从分蘖到抽穗前15天机械移栽稻(下译为机栽稻)高于直播稻,从抽穗到抽穗后15天机栽稻同低于直播稻,除剑叶和第一节间外,叶柄和节间工度直播稻长机栽稻,机栽稻的地上部分干重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我市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近年来,市郊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粮食总产逐年增产,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目前,随农村种植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市郊生产水稻种植模式有了较大的变革,有直播稻、移栽稻和抛秧稻等多种种植方式。由于稻田生态发生了变动,导致了  相似文献   

20.
水稻穗期病虫害总体防治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稻穗期常遭受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多种病虫害并发为害,于水稻破口抽穗初期适时选用有效药剂采取总体防治,可同时控制多种病虫发生与为害,还可降低农业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