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安徽升金湖淡水森林湿地适生树种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安徽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水陆过渡带种植15种木本植物,测试各树种的耐水性。结果表明:1)本土树种枫香、垂柳、金丝垂柳、中山杉、乌桕、水杉、江南桤木和枫杨成活率分别为98.9%,98.3%,91.3%,51.2%,50.0%,7.3%,4.0%和1.8%;引进树种美洲黑杨、池杉、彩叶杞柳、日本甜柿、落羽杉、美国山核桃和水紫树成活率分别为79.7%,72.4%,56.8%,55.7%,34.6%,15.8%和6.3%;2)垂柳、枫香、美洲黑杨和池杉在持续淹水第60~90天(淹水深度为81.7cm),其淹水成活率分别为100%,100%,100%和95.2%;金丝垂柳和中山杉在持续淹水第60~90天(淹水深度65.9cm),其成活率分别为97.7%和93.8%。初步筛选出垂柳、枫香、金丝垂柳、池杉、美洲黑杨和中山杉这6个树种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森林湿地植被恢复和重建的适生树种。  相似文献   

2.
7种栎树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7种引种栎树在山东地区的适应性,本文对引进栎树进行了移栽成活率、生长量、抗病虫能力及耐寒性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湿地栗栎和柳叶栎的移栽成活率较低,鲜红栎耐寒性稍差,美国灰栎易发生褐斑病和栎粉舟蛾,均不适宜在我省进行种植,而‘加州白栎’和大果栎不仅移栽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且抗性强,是最适合在我省进行引种的栎树。  相似文献   

3.
在杉木采伐迹地上 ,引进秃杉、江南桤木进行造林试验 ,结果表明 :2个树种都很适合引种区的生态环境 ,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秃杉、江南桤木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平均达到 98%以上 ,两项指标与杉木 (对照 )相比 ,平均高出 34.1~ 4 0 .6个百分点 ;试验还表明 ,江南桤木年平均树高生长达到 1.5m、秃杉达到 0 .5m以上 ;平均胸径生长也分别达到 0 .98cm和 0 .4 4cm ,而同期营造的杉木平均树高与平均胸径仅为 0 .3m和 0 .16cm ;由于江南桤木年凋落物总量可达 16 .2t·hm-2 ,为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林两种结构调整改造模式—“带状采伐+补阔”改造林分(采伐带与保留带均为8m,补植阔叶树为桤木、香椿、香樟、喜树)、“生态疏伐”改造林分(按蓄积疏伐强度为25%~30%)和对照林分以及天然次生栎柏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生物多样性、乔木生长、灌草盖度和林下更新幼苗数量,结果表明:(1)乔木层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栎柏混交林,其次是“带状改造+补阔”改造林分。灌、草丰富度均以栎柏混交林最高,其次是“生态疏伐”改造林分;灌木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生态疏伐”改造林分,其次是栎柏混交林;草本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栎柏混交林,其次是“生态疏伐”改造林分。对照林分乔灌草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最低。(2)乔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按大小排列分别为:“生态疏伐”改造林分>“带状采伐+补阔”改造林分>栎柏混交林>对照,栎柏混交林>“带状采伐+补阔”改造林分>“生态疏伐”改造林分>对照。(3)灌草盖度第一、第二均是带状采伐+补阔”改造林分和栎柏混交林,对照最小。(4)林下更新幼苗以栎柏混交林最多,最...  相似文献   

5.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新引种园林彩叶乔木10指标层因素递阶层结构,对太原市引种的6种彩叶树种作出引种适应性综合分析评价,引种效果依次分别是紫叶红栌、金叶复叶槭、"金蝴蝶"构树、"秋火焰"槭树、银槭和北美枫香。  相似文献   

6.
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绽放于夏季,满树金黄色的花朵向阳开放,给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和颜色单调的夏季增添了不少新意,也突显出它独特的观赏价值。本文在对海滨木槿的成活率、新稍长、叶片大小、叶片数量及物候期等指标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树种在上海地区的生长开花及适应性,发现海滨木槿的造林成活率在96%以上;4月16日开始展叶,年生叶片10枚以上;4月16日至6月11日为新稍生长快速期,6月25日后新稍生长基本停止;花期为6月25日至9月10日,盛花期为7月2日至30日,长达28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以作为夏季观赏树种在上海绿化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2016年7月19日至7月20日太子山境内普降特大暴雨。受其影响,太子山林场管理局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合作引种的彩叶栎类试验林严重受积。为对引种的彩叶栎类抗涝性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对今后引种栽植作一些合理化建议,灾后,2016年8月16日对试验林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进行方差显著性分析研究。发现彩叶栎类各树种之间抗涝性有极显著差异,与各树种适应性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琴叶栎、松江白栎受涝灾影响最少,最抗涝。沼生栎、美洲白栎抗涝性最差。分析中还发现,叶色受影响与涝灾至死相关性极弱或没有显著关系,有些叶大部发黄以至焦枯,但不致于彻底死亡。在以后引种栽植这些彩叶栎类时应根据栎类抗捞性特点考虑选地适树问题。  相似文献   

8.
海岛耐盐碱9树种适应性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9个树种进行海岛盐碱土壤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刚毛柽柳、黄杨、海滨木槿能在含盐量0.5的土壤中生长,其中刚毛柽柳生长最好;苦槛蓝、夹竹桃、木麻黄能在含盐量0.35%的土壤中生长,其中苦槛蓝生长最好;女贞能在含盐量0.25%的土壤中生长;黄连木、海桐只能在含盐量0.15%的土壤中生长.  相似文献   

9.
峦大杉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峦大杉与黄山木兰、桤木混交造林与营造峦大杉、杉木纯林对比 ,进行峦大杉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福建省三明市适宜峦大杉生长。峦大杉、黄山木兰混交造林效果最好 ,峦×兰混交林比纯林中峦大杉的树高、年抽高、地径、冠幅分别高 10 7%、114 %、114 %、10 8%。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红叶杨(Populus deltoids cv.Zhonghua hongye)是否能够在太原地区成功引种推广,将河南引种的红叶杨移植至太钢植物园,并对其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引种定植后的红叶杨在太原地区成活率较高、物候期正常、生长健壮、具有一定的抗逆性、未出现明显返祖现象,能够适应太原地区的生长环境,可以在太原市进行广泛引种栽培,并作为彩叶乔木在园林景观绿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木本饲料植物,进行了贵州木本饲料植物资源分析及评价,提出了贵州木本饲料植物资源发展战略及综合开发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辽宁省海岸带1 km内木本植物进行的统计,确定该区域共有木本植物40科75属127种,隶属于中国种子植物在世界上属的15个大分布区类型中的13个分布类型,占86.7%,说明辽宁省海岸带木本植物属的分布十分丰富,其中温带分布类型在辽宁省海岸带中占绝对优势,达65%以上;而热带分布仅占一定的比例,为20.0%。分析表明辽宁省海岸带温带性质占主导成分,同时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起源古老。  相似文献   

13.
木本植物扦插繁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扦插繁殖是根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 采用植物的茎、叶、根等器官进行无性繁殖的重要技术, 在苗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论述了木本植物扦插繁殖的重要意义及其在快速育苗中存在的优缺点, 对影响扦插成活的内在因素如树种遗传性差异、插穗年龄、插穗规格、插穗部位、插穗下切口形状, 以及外在因素如扦插时间、插穗的化学和物理处理方法、扦插基质状况、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等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提高木本植物扦插成活率的技术方法和所取得的成果, 对应用前景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国内外木本植物扦插繁殖相关技术的总结和分析, 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园林木本植物原产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市园林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为:该市园林木本植物共有339种以上,其中原产于广州市的有54种,占总种数的15.9%,其它均为引种,主要引自于亚洲、中美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该市园林木本植物所属的科、种及其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为:原产区分为12类,根据原产区的类型,我国自然分布的有150种,占总种数的44.2%;从国外引进的种(我国不产)有163种,占总种数的48.1%;杂交种和栽培变种有26种,占总种数的7.7%.在分析原产地的基础上,就今后的引种栽培工作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山西省树种资源概况,全省树木种类共有89科,224属,924种或变种、变型。并对需要重点开发和保护的果树、木本花卉(包括城乡园林绿化树木)、珍稀树木、古树等资源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Herbivory pressure on a forest stand and each plant individual may be affected b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nspecific and allospecific plants on the site; whether the plants are standing in solitary or groupwise settings; or b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reference of plants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southwest Sweden, where 120 plots (1508?m2) were visited and 1280 individual woody plants evaluated and measured.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preferred woody plants can protect unpreferred conspecific and allospecific woody species against herbivory in a system with one dominant, generalist herbivore, the fallow deer (Dama L.), and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protection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relative preference of the neighboring conspecific and allospecific woody species placed in conspecific groups or standing solitary.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preferred woody plants can protect unpreferred conspecific and allospecific woody species against herbivory in the case of Picea abies dominating stands.  相似文献   

17.
叶蛋白是从植物茎叶中提取的高质量蛋白浓缩物,其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均衡,是一种高营养蛋白。到2020年,预计我国畜牧业总需蛋白将有50%的缺口,而叶蛋白是世界上最大的蛋白质来源,对我国来源广、基数大的木本植物资源进行叶蛋白提取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介绍木本植物新鲜叶片和干燥叶片叶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其副产品的利用方式,指出我国叶蛋白现有提取工艺研究概念上的混淆和操作上的不足,提出对浸提方法和析出方法进行拆分式优化、区分所用木本植物品种及收割期的建议,展望包括培育新品种、加强生物方法高速浸提研究在内的木本植物叶蛋白提取研究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对于木本植物叶蛋白的提取研究,国外研究报道较少,我国也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叶蛋白提取工艺较为复杂,诸多因素对其结果均有影响。针对木本植物固有的生物特性,找到对应的提取工艺,对其进一步加工及工业化生产利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临沂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参考,对临沂地区主要垂枝型木本植物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临沂地区园林中应用的垂枝型木本植物共有10种,隶属于7科9属,其中乔木2种、灌木8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收集并保存优良垂枝型木本植物10种,并开展垂枝型木本植物种质资源评价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点面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广州市木本绿化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以及资源应用和原产地来源类型进行广泛调查,并运用Shannon信息论定量分析广州市木本绿化植物应用格局.结果表明:广州市现有木本绿化植物共2512种;按原产地来源分类,10种不同来源类型植物的Shannon信息量大小排序为澳洲植物>北美温带植物>亚洲热带>西亚...  相似文献   

20.
古树名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既是不可再生的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在科研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古树名木衰弱及死亡的原因、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技术、表征古树衰老生理指标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