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3.
不同品系糯小麦粉品质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6个糯小麦品系、8个非糯小麦品种和4个部分糯小麦品种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糯小麦粉的降落值为64~77 8.远低于非糯小麦和部分糯小麦,各品系间差异较小;而吸水力较部分糯小麦和非糯小麦强,最高达73.5%,并具有较高的公差指数、较低的粉质质量指数、较短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因此流变学特性较弱;总淀粉含最与非糯小麦及部分糯小麦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糯质突变没有影响到籽粒中总淀粉含量;糯小麦的糊化温度和峰值温度分别介于60.7~63.6℃和67.3~72.6℃之间,都低于部分糯小麦和非糯小麦;还具有高崩解值、低峰值黏度和回生值.此外,糯小麦粉的降落值与α-淀粉酶活性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云南壮族大多集中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源于古代越人,是农耕稻作文化的开创者,也是糯稻最早的种植者。从古至今,壮族在糯稻种植、糯米饮食、糯食习俗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链,是中国糯米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介绍云南广南县八宝镇壮族的糯食文化、糯食制作以及相关的糯食习俗,来探讨糯食文化的内涵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特种稻苏御糯、龙睛糯的矮化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种稻苏御糯、龙睛糯品质极佳,以其色、香、糯等享誉省内外。但两品种植株较高易倒,感病,产量偏低,应用上受到限制。本研究在保持苏御糯和龙睛糯原有质优、香浓、色紫等特色的基础上,对两品种进行了矮化抗倒、提高单产选育,取得了显著效果。选育后的矮秆苏御糯、龙睛糯品系,株高矮化30厘米左右,亩产水平提高100千克左右,并明显提高了对白叶枯病、稻瘟病的抗性。经省内外多点示范试种,均获成功,可在南方稻区作为搭配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桂糯541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NBW4112为母本,以YL6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纯糯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的选育以“甜味糯”型糯玉米为目标,采用了软质胚乳型糯玉米×硬质胚乳型糯玉米的杂交模式,融合了北方糯玉米和广西糯玉米的优良特性,在品质上具有皮薄、柔嫩性好、甜度较高、风味佳、果穗外观好、籽粒饱满平整等优点,同时在产量和抗性上表现优秀,是鲜食和加工两用的新品种,于2022年参加广西鲜食糯玉米区试,并通过了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本文阐述了桂糯541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为今后利用软质胚乳型糯玉米×硬质胚乳型糯玉米的杂交模式选育“甜味糯”玉米新品种提供例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早籼糯越糯3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糯3号熟期适中,丰产性好,株型紧凑,苗期耐寒性强,分薛蘖力较强,耐肥抗倒,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优良,糯性较好,可以酿制绍兴加饭等黄酒。栽培上应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用肥,注意病虫草害防治,及时收获,防止暴晒、暴烘。适宜在南方稻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8.
糯小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综述了糯小麦的遗传、Wx蛋白的区分与Wx基因的分子标记、选育、用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绍糯9714是绍兴市农科所育成的半矮生型中熟晚粳糯新品种,2002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米质优,产量高,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晚粳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宁糯605系宁德地区农科所用多亲本聚合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糯新品种,通过几年区试鉴定和示范试种,表现产量高,较抗稻瘟病,适应性广,1993年3月通过地区审定。宁糯605主要特征是分薛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在宁德地区区试中比对照种宁糯717增产14.11%,比119增产10.19%;1997年在省区试中单产6231.3Kg/hm^2,居第二位,比119增产7.21%,该品种易栽培,用途广,经济效  相似文献   

11.
12.
皖稻51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高产550公斤以上,被群众誉为“千斤糯”和“杂交糯”。具有高产、糯性好、多抗、适应广等优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糯麦新品系临糯7387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糯小麦是一种新型小麦,籽粒几乎不含直链淀粉,理化特性明显不同于普通小麦,在食品工业和非食品工业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近年来,我国育种家加强了糯小麦育种研究,利用多种方法开展了糯小麦品种选育研究。研究利用生产骨干品种与糯小麦杂交,通过糯性鉴定后进行1次回交,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混合选择和株系选择相结合的选育方法,对选择的稳定品系进行异地多点鉴定,筛选出糯麦新品系临糯7387,初步探明该育种方法能有效地改善选育品系的农艺特性和生产特性。  相似文献   

14.
高产优质多抗中粳糯新品种淮糯12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糯12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9516/淮9508选育出来的迟熟中粳糯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较好,高抗条纹叶枯病,适宜于苏中及江淮稻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糯小麦新品种临糯8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糯88是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2006年以wx(京糯)/晋麦47号纯糯中间材料为母本、以临抗13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糯性小麦新品种。2013、2014年连续2 a参加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试验田小区品比试验,2015、2016年参加多地5点次品种对比试验,均表现优质、稳产。2016—201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组特色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4 738.5 kg,比对照晋麦99号增产19.4%;2017—2018年度继续参加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4 114.75 kg,比对照晋麦99号增产5.30%;2 a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4 426.5 kg,比对照晋麦99号增产12.4%。其支链淀粉(占淀粉)含量100%、糯性优良。201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或相同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糯性小麦材料,研究糯性小麦籽粒的出现频率,明确各分离群体的Wx基因型,使筛选的糯性与非糯性材料呈现出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统一,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普通小麦品种克旱16、克春5号为母本,糯性小麦品种宁糯1号、南农09P18为父本4个杂交组合的F2代分离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半籽粒碘染色与分子检测法为研究手段,对F2分离群体进行糯与非糯性材料鉴定与筛选。结果表明:组合克旱16/宁糯1号、克春5号/宁糯1号、克旱16/南农09P18、克春5号/南农09P18糯性小麦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1%、1.4%、1.4%、1.3%;从4个组合的F2群体100个单株中筛选到了共11株Waxy基因全缺型的植株,与碘染色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对22份蓝粒糯小麦和22份紫粒糯小麦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蓝、紫粒糯小麦的单株穗数变异系数分别达到15.76%和18.52%;穗下节间长变异系数分别达到14.55%和15.68%。通过对蓝、紫、白粒糯小麦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蓝、紫粒糯小麦与其他3种类型小麦在千粒质量和主穗粒质量方面差异显著。对8种参数标准化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蓝、紫粒糯小麦成各自聚类趋势,表明蓝、紫粒糯小麦为不同的类群。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晚粳糯春江糯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春江糯2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晚粳糯新品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茎秆粗壮,耐肥抗倒;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稻瘟病,糯性好,酿制的绍兴黄酒品质优良。其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适宜在浙江省单、双季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越糯1号是绍兴市农科所选育的中熟早灿糯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株型紧凑,分蘖中等,较耐肥抗倒,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糯米品质较优,经1998年大批缇冬酸,可以酬谢制绍兴加饭酒。其栽培要点;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足苗落田,加强肥水管理,注意病虫害和杂草防治。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早籼糯越糯2号酿制绍兴"加饭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糯2号是绍兴市农科所选育的中熟早籼糯新品种,具有丰产、熟期适中、中抗稻瘟病、米质优良等特点,于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用早籼糯越糯2号酿制的绍兴"加饭酒"其酒精度、糖度、酸度等主要质量技术指标均符合绍兴酒的国家标准,样品酒请专家评委品评,一致认为:口味清爽,酒体协调,风味好.该项研究已通过省级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