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离子色谱法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能实现多组分同时测定等优点,已成为离子型化合物分析的常用方法。本文综述了离子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近年来离子色谱法在茶叶中阴离子、阳离子、有机酸、糖类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农药残留和非法添加物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叶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止茶叶受病虫危害并提高茶叶产量等,农药在茶叶栽培中被广泛使用,但茶叶中残留的农药极大地危害了人们身体健康。本文阐述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的特点,介绍了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危害,综述了近几年气相色谱法检测茶叶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应用,展望了气相色谱法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气相色谱法的更好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日本北关茶叶种植场通过多年的研究表明,由于茶树是属于喜铝性木本植物,故对茶树施用特制的碱性铝微量元素肥料,可使茶叶增产40%左右。这种特制的肥料除含有碱性铝盐外,还含有少量草酸、丙二酸、琥珀酸和马来酸等有机酸盐。添加这些有机酸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主流烟气中3种有害物质释放量与有机酸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硫酸与甲醇混合溶液进行甲酯化衍生的前处理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有机酸含量,利用离子色谱法、连续流动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流烟气中氨、氢氰酸和苯酚含量。[结果]在卷烟中加入3种有机酸后,卷烟主流烟气中单位质量的氢氰酸含量上升,其中苹果酸对其影响最大,达到显著水平;主流烟气中单位质量氨含量降低,但所加入的3种有机酸对其影响均不显著;主流烟气中单位质量苯酚含量降低,3种有机酸对其影响均呈显著,其中苹果酸影响极显著。[结论]该研究为降低卷烟烟气有害物质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茶叶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方法和色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使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相关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实例解析,从而为茶叶的品质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法在测定茶叶农药残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今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茶叶卫生质量的检测,我国也把茶叶列为主要监控的食品之一,对茶叶中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噻嗪酮等各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国内的研究文献,综述近几年来气相色谱法在测定这些茶叶农药残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有机酸是水果、蔬菜的特有成分,它的存在可影响水果和蔬菜的色、香、味及品质的好坏。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对水果、蔬菜中有机酸成分的研究日益重视。在我国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多种有机酸成分的方法尚未见报导,因此我们根据现有条件,初步摸索出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水果及蔬菜中多种有机酸十余种,如乳酸、草酸、丙二  相似文献   

8.
缺磷白羽扇豆根系分泌物收集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法和溶液培养收集法在分析缺磷白羽扇豆 (L upi-nus albus L .)幼苗根系分泌有机酸时的优劣性 ,同时分析了相应根组织、木质部伤流液和韧皮部汁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 :2种收集方法所获得的有机酸种类和数量并不完全相同。原位收集法能获得白羽扇豆不同根段分泌有机酸的状况 ,即排根主要分泌苹果酸、柠檬酸和反丁烯二酸 ,根尖主要分泌苹果酸、乳酸、反丁烯二酸 ,且所反映的有机酸分泌状况与相应根组织以及木质部伤流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溶液培养收集法可获得白羽扇豆整个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状况 ,在其根系收集液中含有酒石酸、苹果酸、乳酸、顺丁烯二酸、柠檬酸、反丁烯二酸 ,但该方法在根系分泌物的收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入了去离子水对根系的胁迫作用 ,增加了微生物的污染环节。  相似文献   

9.
以紫红肉火龙果为试验材料,对影响有机酸分离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最终建立了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同时快速测定火龙果果实中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乙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7种有机酸及Vc含量的方法。采用色谱条件为:柱温30℃,流速1 m L/min,色谱柱为Kromasil柱(250 mm×4.6 mm),波长215 nm,缓冲液0.05 mol/L H3PO4-Na2HPO4;测定结果显示,供试火龙果含有7种有机酸和Vc,苹果酸是其最主要的有机酸、其次是柠檬酸。此方法可以在10 min内完成1次测定,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为果实中有机酸及Vc的测定及相关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解磷细菌溶解难溶性磷酸盐及溶磷过程中有机酸的作用。【方法】对P7、P13、P15、P18四株解磷菌进行培养,并对其进行动态观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机酸种类及含量,研究其解磷量与有机酸之间的关系。【结果】4株解磷菌溶解磷酸三钙能力有显著差异,解磷能力大小依次是P15P13P18P7。4株解磷菌产生有机酸的含量差异很大,并且同一株解磷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种类也会不同。经分析发现有机酸对速效磷的直接影响由强至弱排序依次是:丙酮酸、酒石酸、乳酸、乙酸、草酸。【结论】解磷能力最强的是P15菌株,丙酮酸对溶解磷酸三钙的直接影响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