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二种母猪初乳组分和繁殖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和比较了 15头二花脸母猪和 10头大约克母猪初乳中乳糖、乳脂、乳蛋白、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I)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含量 ;同时比较了两种母猪的产活仔数、仔猪初生重、窝重和 2 0日龄窝重等繁殖性能。结果显示 ,二花脸猪初乳中乳糖、胰岛素和EGF显著低于大约克猪 (P <0 .0 5 ) ,乳脂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 (P <0 .0 1)。两种猪的乳蛋白和IGF I差异不显著 (P >0 .0 5 )。二花脸母猪的产活仔数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 (P <0 .0 1) ,而仔猪初生重和 2 0日龄窝重显著低于大约克猪 (P <0 .0 5或P <0 .0 1)。两种猪的窝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2.
利用二花、大约克及其F1、F2和回交世代的最小二乘均数,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程序,猪的产仔数主要组分性状的基因效应进行了研究。组分性状包括卵巢体积、总卵泡数、未成熟卵泡数、排卵数、卵泡成熟率和妊娠胚胎数。结果表明,加性效应是民代间遗传变异的主导因素。在卵巢体积、总卵泡数和未成熟卵泡数方面,大约克对二花脸加性效应值依次为5.3480cm^2,5.3402枚和8.0539枚;在排卵数、卵泡成熟率和妊娠胎数  相似文献   

3.
对二花脸猪、大白猪及其杂交一代3个群体共计1 686窝生产力性状资料进行了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交配类型、胎次、分娩年份、分娩季节、分娩年份×分娩季节和产活仔数极显著影响初生窝重、初生仔猪平均重、20日龄窝重、20日龄仔猪平均重、45日龄窝重和45日龄仔猪平均重.母猪生产力性状各固定效应都具有极显著(P<0.0001)的最小二乘均值.与大白猪相比,二花脸猪抚育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慢.夏季分娩的母猪具有最高的初生窝重和初生仔猪平均重;春季和冬季分娩的母猪具有最高的20日龄窝重和20日龄仔猪平均重;冬季分娩的母猪具有最高的45日龄窝重和45日龄仔猪平均重.窝重性状最小二乘均值随产活仔数增加而明显增加,仔猪平均重性状最小二乘均值随产活仔数增加而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哺乳期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猪的育种和仔猪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实验农场种猪场1998-2002年生产的1871头长白种猪和140头大约克种猪的初生重、20日龄体重、60日龄体重(断奶重)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利用累积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生长系数等度量生长发育速度和强度的指标对长白猪和大约克猪两个品种的仔猪及同一品种内不同性别的仔猪在哺乳期的生长发育速度和强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用长白仔猪、大约克仔猪的测定结果对其初生重、生长系数、绝对生长采用单因子二水平组内重复数不等资料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长白仔猪的平均初生重比大约克猪低1.6%,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在出生后20日龄、60日龄两个阶段长白猪的生长发育速度(绝对生长)、生长强度(相对生长)均高于大约克猪,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显著(P<0.05);而同一品种内,公猪的平均初生重大于母猪,20日龄时公猪的生长发育速度高于母猪,而至60日龄(即断奶时)时母猪的生长发育速度超过公猪,在20日龄、60日龄时公猪的生长发育强度均小于母猪。  相似文献   

5.
野公猪与鄂西黑母猪杂交一代猪与2种家猪生长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17头杂交野猪(野公猪×鄂西黑母猪)、21头长白猪和22头大约克猪的初生重、30日龄重及平均日增重以及杂交野猪从出生到6月龄各阶段的体重及平均日增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杂交野猪的公猪和母猪的初生重、30日龄重及平均日增重均分别低于长白猪的公猪和母猪,也低于大约克猪的公猪和母猪,且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野公猪的初生重、30日龄重和60日龄重均与杂交野母猪差异不显著(P>0.05),但6月龄重低于杂交野母猪,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母体效应对长白猪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的影响。以温氏长白种猪W51为研究对象,选取初生重、达到30 kg体重日龄和达到100 kg体重日龄3个与生长性能相关的数量性状,利用包含和不包含母体效应的2种数学模型进行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结果表明使用包含母体效应的模型对生长性状的解释更加合理。当模型中不包含母体效应时,遗传力的估计值明显偏高,育种值估计偏离也较大。随着猪只日龄的增加,母体效应方差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直接加性遗传方差的比重逐渐上升,说明母体效应对猪生长后期的影响在逐渐变小。在建立动物生长性状模型时,需要考虑母体效应对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南昌白猪是用含有滨湖黑猪血统的混血杂种母猪与大约克杂交,经五个世代选育而成的母本新品种。五世代头胎产仔10.28头,60日龄窝重157.27kg,经产母猪产仔12.36头,60日龄窝重172.45kg;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95.88kg,日增重630.94g,三点均膘2.28cm,料重比2.99∶1;后备母猪6月龄体重85.63kg,日增重560.27g,三点均膘2.45cm;同胞(半同胞)肥育测定,日增重651g,料重比3.12∶1,屠宰测定瘦肉率58.89%。肉色鲜红,系水力强,无PSE和DFD肉,贮藏损失少,熟肉力高,肌纤维密度和肌纤维直径优于大约克、长白、杜洛克,肌内脂肪达3.21%,超过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继承了滨湖黑猪肉质优良的特点。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日增重697g,料重比3.02∶1,优势率分别为10.63%和-6.2%,胴体瘦肉率62.41%,接近双亲均值,窝产瘦肉量484.3kg。已育成4个品种和1个支系,经DNA指纹图谱分析,证实南昌白猪4个品系遗传纯度达到定型品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二花脸猪、大白猪、杂交1代和回交1代4个群体共计338窝产仔数的资料进行了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以及基因效应的研究。联合尺度检验法的结果表明:猪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的群体平均值分别为12.78%和12.21,二花脸猪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基因加性值比大白猪分别高2.78头和2.53头,二花脸猪高的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基因对大白猪等位基因均为显性,显性度分别为0.92和0.95。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窝产仔数(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9.
选择长白猪、杜洛克猪和可乐猪3个猪品种为父本,以大约克猪纯繁(大约克×大约克)和杜洛克猪纯繁(杜洛克×杜洛克)组为对照,研究大约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可乐猪为父本时,大约克母猪的妊娠期缩短了2d,仔猪的有效乳头数略有下降,但产活仔数(11.0±1.41)头/窝、断奶仔猪数(9.7±1.45)头/窝、断奶育成率(94.41±2.826)%均为最高(P〈0.05),死胎数(O.3±0.25)头/窝和死胎率(3.25±3.250)%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总产仔数最高(11.3±1.81)头/窝,说明有良好适应性的可乐猪为父本可明显提高后代的成活率;从窝重上采看,可×大杂交组的初生窝重(14.850±2.4432)ks/窝、20日龄窝重(45.700±12.3641)ks/窝、断奶窝重(67.500±9.5657)kg/窝均高于其他试验组。相关性分析显示,死胎数影响仔猪的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及断奶窝重。这些结果说明以可乐猪为父本,可明显改善大约克猪的繁殖力,值得在毕节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研究大白猪和二花脸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和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n)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及性别间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白猪公猪Myostatin mRNA表达水平在20日龄时达到高峰且显著高于相同日龄二花脸公猪(P〈0.05),而二花脸公猪在45日龄时才显著升高,其他日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二花脸公猪和母猪出生后Myostatin mRNA表达水平均表现为上升,45日龄时达到高峰,120日龄时公母猪间差异显著(P〈0.05)。二花脸公猪与大白猪公猪Myogenin mRNA的表达发育模式基本相同,均在20日龄达到最高值,品种问差异不显著。90日龄二花脸母猪Myogenin mRNA表达水平较公猪显著下调(P〈0.05)。结果提示,猪背最长肌中Myostatin和Myogenin基因表达水平在猪出生后早期均较高,但没有出现随着日龄的增加而一直升高或降低的趋势;两种基因的表达在20日龄出现品种间差异;性成熟前后二花脸公母猪间表达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用五种分别含酒糟0、5、10、15和20%的等能(DE 13.0—13.3MJ/kg)等氨(CP14%)饲粮研究酒糟使用比例对46—96kg长白×成华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五种饲粮使用同一酒糟专用添加剂预混料。结果表明,60kg前及60kg后二阶段猪的生产性能均以5%酒糟组为最高。在使用酒糟专用添加剂预混料后,生长肥育猪饲粮酒糟用量,前期以5—10%为宜,后期可用到15—20%。  相似文献   

12.
饲粮理想蛋白水平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猪肉的色泽、多汁性、风味和嫩度是影响猪肉消费的重要感官品质。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研究饲粮氨基酸模式相同的 5个不同理想蛋白质水平对猪肉品质的影响。饲粮理想蛋白水平按猪体重分 3个阶段 2 0~ 35kg(8%、11%、14 %、17%、2 0 % )、35~ 6 0kg(8%、11%、14 %、17%、2 0 % )、6 0~ 10 0kg(7 5 %、10 %、12 %、15 %、17 5 % )配制 ,3个阶段饲粮的Dlys/CP分别为 5 0 %、4 75 %和 4 5 7%。试验用大白×长白杂交猪 6 0头 ,按体重随机分配到各处理 ,每个处理 4个重复 ,每个重复 3头。试验从 2 0kg体重开始 ,至 10 0kg体重结束 ,每个处理屠宰 3头 ,用于测定猪的屠宰性能和肉质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提高饲粮理想蛋白水平可显著提高猪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眼肌面积和瘦肉率趋于增加 ,皮脂率和背膘厚趋于下降 ,肌肉 (尤其是鲜肉 )脂肪含量和大理石纹评分显著下降 ,对肌肉 pH值、肉色评分、滴水损失和失水率无明显影响。生长肥育猪 6 0kg重前后饲粮的理想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 %和 12 % ,可获得较好的猪肉品质 ,在此基础上 ,适当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改善猪肉的风味和嫩度 ,但进一步提高蛋白质水平 ,则可能影响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3.
 选刚出生的雄性纯种二花脸猪和雄性纯种大白猪各 2 8头 ,前者按中国地方猪种饲养标准饲养 ,后者按美国NRC标准饲养。测定不同发育阶段平均日增重 (BWG) ,并分别于 0、3、2 0、30、90、12 0、180日龄宰杀取样 ,用相对定量RT PCR方法 ,以 18SrRNA作内标 ,测肝脏生长激素受体 (GHR)mRNA丰度。结果发现 ,(1)从出生到 180日龄大白猪体重和BWG均显著高于二花脸猪。 (2 )大白猪和二花脸猪肝脏GHR基因表达发育性变化趋势相同 ,肝脏中GHR基因表达在出生时较低 ,随后表达逐渐增加 ,12 0日龄时达峰值 ,随后维持在较高水平 ,其发育性变化与BWG显著相关 (二花脸猪R =0 .6 8,P <0 .0 1,大白猪R =0 .96 ,P <0 .0 1)。双因子分析表明 ,大白猪肝脏GHR的表达极显著高于二花脸猪 (P <0 .0 1) ,其中从初生到 30日龄品种间差异不明显 ,在 90日龄到 180日龄大白猪肝脏GHR表达明显高于二花脸猪。提示 ,肝脏中GHR基因表达具有显著的年龄依赖性和明显的品种特征 ,肝脏中GHR基因表达对动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长白猪×雅南猪(L.Ya)、汉普夏×雅南猪(H.Ya)、杜洛克×雅南猪(D.Ya)、大白猪×雅南猪(W.Ya)、长白猪×(杜洛克×雅南猪)(L.DYa)、汉普夏×(杜洛克×雅南(H.Dya)和大白猪×(杜洛克×雅南猪)(W.Dya)7个杂交组合共196头试猪,在前期(20-50千克)饲喂低能(2.8兆卡/千克)高蛋白(17-18%)、后期(50-90千克)低能(2.8兆卡/千克)低蛋白(12-13%)饲粮,前敞后限条件下,L.Ya、H.Ya、D.Ya、L.DYa和H.DYa是较优的5个杂交组合,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79克、592克、581克、597克和573克,每千克增重耗料分别为3.71、3.56、3.68、3.50和3.28(千克),胴体瘦肉率分别是53.8、53.3、54.3、56.8和57.5(%)。平均日增重分别比相应的对照组低4.8、8.8、2.2、1.4和10.1(%),胴体瘦肉率分别比相应对照组增加2.8、1.0、1.51.1和0.8个百分点。W.Ya和W.Dya表现出较上述杂交组合积脂力更强的特点,瘦肉率试验组分别为52.4%和54.0%,对照组分别为49.1%和52.5%,各组合的各项肉质?  相似文献   

15.
The genetic study of characters concerning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of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tages, plant and ear height was carried out from 5 temperate tropical combinations by using P1, P2, F1,F2, BC1, BC2 generations mea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quare sums of additive, of dominance and of epistatic gene effects contributed to total genetic variance were 11.3 -53.6 %, 36.0 -78.6 % and 5.5 -27.0% respectively for five traits of the insensitive× insensitive combination to photoperiod, which suggested dominance gene effec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among various gene effects. In insensitive × sensitive combination to photoperiod, the square sums of additive gene effect with 66.9 - 84.5 %, of dominance gene effect with 11.6 -30.7% and of epistatic gene effect with 1.4 -5.2% were found for five tested traits, which showed additive gene effect held a dominant position, and dominance and epistatic gene effects were reduced compared with insensitive× insensitive combination. The differences existed among different insensitive × sensitive combinations. The proportion of the genetic component among the insensitive × sensitive crossbreed offspring in the temperate zone had a certain dosage effect on fading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reaction. The sensitivity of BC1, with 25 % of the tropical genetic component, is extremely weak, but with high application valu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梯度低聚木糖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35±2日龄体型基本一致的断奶仔猪30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处理1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2、3、4、5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50 mg/kg、100 mg/kg、150 mg/kg、200 mg/kg低聚木糖。(结果)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低聚木糖,可降低仔猪的腹泻率(p<0.05),同时对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也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低聚木糖添加组明显增加了乳酸菌的含量(p<0.05),对乳酸菌/沙门氏菌,乳酸菌/大肠杆菌比值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乳酸菌/对芽胞杆菌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试验结果证明,低聚木糖对仔猪的生产性能有提高的趋势,可以增加仔猪肠道有益菌的数目,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  相似文献   

17.
松辽黑猪雌激素受体基因对部分繁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辽黑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s方法检测其雌激素受体(ESR)基因的PvuⅡ多态性,分析了该基因与产仔数及其他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SR基因型间总产仔数(TNB)和产活仔数(NBA)差异显著(P<0.05),BB和AA纯合子间TNB和NBA分别相差2.395和2.250头;各基因型在初生窝重、20日龄重、60日龄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7个性状差異较大的玉米自交系组成4个杂交第1代(F_1)以及B_1B_2和F_2,采用世代均数分析法,以最适模型或六参数模型的效应值为数量指标,对玉米主要性状的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基因效应与优势表现和衰退的关系,结果表明:1.穗长、穗直径、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单穗粒重和百粒重等,显性作用明显,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作用程度的大小因组合而異;2.根的抗拉力、叶而积、叶向值,株高和吐丝期的叶绿素含量等,显性作用明显,上位性效应因组合不同而大小各異,加性效应作用最小;3.叶片数和果位高的加性效应在所有组合中均达到显著水平,其效应值的高低因组合而異,上位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在多数组合中作用明显;4.根的抗拉力和百粒重的遗传,参试的所有组合均符合加性,显他和上位性双基因互作模型,其中根的抗拉力符合重复互作类型,5.基因效应的分析结果与杂种优势的表现和衰退基本一致。杂种优势的表现和衰退是显性效应或显性与上位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