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噻虫嗪不同施用技术对水稻苗期生长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2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估了30%噻虫嗪FS单用种子处理和与25 g/L咯菌腈FS混用种子处理及喷雾处理对水稻出苗、成苗及早期秧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0%噻虫嗪FS处理水稻种子,无论是先包衣、后浸种催芽,还是先浸种催芽、后包衣,对出苗率、成苗率及对成苗后的水稻秧苗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0%噻虫嗪FS与25 g/L咯菌腈FS混用浸种包衣处理或喷雾处理,对水稻苗期生长均无不良影响。以上结果说明30%噻虫嗪FS对水稻的安全性好,可用于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2.
用30%噻虫嗪FS对晚稻种子进行拌种处理,检验其对稻蓟马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30%噻虫嗪FS 1~3mL/kg拌种处理对防治稻蓟马的效果明显,且持效性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秧苗的出苗率、成苗率,并且处理后的秧苗株高、茎基宽及地上部分鲜重有明显增加。药后20 d,1~3 mL/kg的制剂用量对稻蓟马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药后30 d防治效果仍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70%噻虫嗪WS不同处理方式对水稻的壮苗效果及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以期获得该药剂对水稻种子的最佳处理剂量和处理方法,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0%噻虫嗪WS:水稻种子按照20 g:100kg、40 g:100 kg和80 g:100 kg分别采用先包衣后浸种和先浸种后包衣的处理方式,以空白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方式水稻种子发芽率、稻根长、叶片宽度、根数及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70%噻虫嗪WS按照药剂/种子为40 g/100kg,采用先包衣后浸种处理方式的综合效果最佳,处理后4d室内发芽率稳定为96.00%,30 d平均根长为4.93 cm,40 d水稻1~5叶位叶片宽度明显较对照宽,45 d的平均根数为54.0条,处理后15、30、45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高于96.00%.[结论]采用70%噻虫嗪WS按照药剂/种子为40 g/100 kg先包衣后浸种的处理方式对水稻秧苗及稻飞虱的综合效果最好,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70%噻虫嗪WS不同处理方式对水稻的壮苗效果及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以期获得该药剂对水稻种子的最佳处理剂量和处理方法,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0%噻虫嗪WS:水稻种子按照20 g:100kg、40 g:100 kg和80 g:100 kg分别采用先包衣后浸种和先浸种后包衣的处理方式,以空白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方式水稻种子发芽率、稻根长、叶片宽度、根数及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70%噻虫嗪WS按照药剂/种子为40 g/100kg,采用先包衣后浸种处理方式的综合效果最佳,处理后4d室内发芽率稳定为96.00%,30 d平均根长为4.93 cm,40 d水稻1~5叶位叶片宽度明显较对照宽,45 d的平均根数为54.0条,处理后15、30、45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高于96.00%.[结论]采用70%噻虫嗪WS按照药剂/种子为40 g/100 kg先包衣后浸种的处理方式对水稻秧苗及稻飞虱的综合效果最好,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种衣剂包衣具有防病治虫效果,药效持久,使用安全,经济方便,保苗增产效果显著,近年来在我地发展较快。通过对70%锐胜(噻虫嗪)分散粉剂和高巧(吡虫啉)600克/升悬浮种衣剂试验对比,总结出70%锐胜(噻虫嗪)分散粉剂试验结果比高巧(吡虫啉)600克/升悬浮种衣剂略高。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锐胜70WS药剂包衣后的水稻在苗期控制稻蓟马和灰飞虱的效果,同时对水稻秧苗是否有壮苗作用以及对水稻出苗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锐胜70WS药后30d对稻蓟马和灰飞虱的防效分别为84.05%和76.1%,同时有显著的壮苗效果,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以进一步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水稻包衣种子药效防控研究结果表明,70%噻虫嗪种子处理分散粉剂(锐胜)2 g对水20~40 mL直接混合搅拌包衣1 kg稻种可以起到壮秧和增产效果,同时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用噻虫嗪与咪鲜胺、丁硫克百威处理水稻种子后,对水稻秧苗的影响及早期害虫的防控效果,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用噻虫嗪与咪鲜胺、丁硫克百威处理水稻种子后,对白背飞虱、稻蓟马防治效果显著,且对水稻秧苗安全.  相似文献   

9.
采用种子处理法防治油菜害虫,结果表明:5‰的噻虫嗪防治油菜跳甲和茎象甲为最佳剂量,防治效果分别达86.7%和93%。用70%噻虫嗪可分散性种子处理剂逐步取代甲拌磷是可行的。使用噻虫嗪进行种子包衣应在播前3个月内拌种为宜。噻虫嗪拌种对油菜生长无任何不利影响。70%噻虫嗪5‰剂量对油菜生长发育表现安全。  相似文献   

10.
27%苯醚·咯·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稻蓟马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27%苯醚·咯·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和稻蓟马的防治效果,开展了27%苯醚·咯·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稻蓟马的防效及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27%苯醚·咯·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400~500 mL拌种子100 kg处理对稻蓟马的整体防治效果较好,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1.
采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室内测定发芽率、盆钵旱育秧对秧苗生长的影响以及秧田期防治稻蓟马的效果。结果表明,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淮稻5号、扬籼优22和大华香糯3个水稻品种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后包衣,100 kg种子有效用量70~560 g,药后4 d和5 d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钵栽水稻秧苗的出苗率没有明显影响,药后15 d秧苗的株高和鲜质量与空白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当100 kg种子有效用量提高至840 g时,药后4 d 3个水稻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比空白对照处理的发芽率降低了6.21%、4.32%和2.46%,出苗率分别降低了5.30%、5.92%和5.29%。100 kg种子有效用量为70~560 g时,秧田期对稻蓟马的控制效果在91.20%~99.33%之间,保苗效果在95%以上,持效期20 d以上。  相似文献   

12.
水稻蓟马是枞阳县水稻秧苗期主要害虫之一。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SC)拌种防治水稻蓟马试验表明,在水稻浸种沥干后、播种前用其拌种,对水稻蓟马防治效果好,且对作物和环境安全,使用剂量为0.2~0.3L/100kg种子。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锐胜350FS和亮盾525g/L FS处理种子后对水稻秧苗期蓟马、飞虱等害虫和恶苗病、立枯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2012年在安徽省广德县进行锐胜350FS水稻种子包衣水育秧田示范工作。示范表明:用锐胜350FS+亮盾525g/L FS处理过的种子,在水育秧田内与其它处理相比,对虫害防效较好,能明显促进水稻的生长,成苗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安徽农业科学》2020,(4):125-127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处理棉种对出苗及苗期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与杀菌剂(戊唑·嘧菌酯、多菌灵、枯草芽孢杆菌)等复配成6个处理,通过浸种或拌种等方式对棉种进行处理,以20%福美双·甲基立枯磷悬浮种衣剂包衣、清水浸种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棉种室内萌发、苗床出苗影响及对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结果] 20%噻虫嗪350倍液+80%多菌灵100倍液浸种对种子出苗影响不大,其他5个处理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6个处理均对苗期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处理①~④防控效果为85.53%~95.57%,处理⑤~⑥播种21 d后防控效果也在64.14%~79.31%;仅从危害症状上看,含有吡虫啉的处理①~③对棉盲蝽的防治效果高于噻虫嗪。[结论]生产上可根据需要选用处理①~④处理棉种,可有效控制棉田初期病虫害。  相似文献   

15.
江曲  王可  潘求一  谈应才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134-135,162
用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进行水稻拌种,明确其对水稻稻蓟马和恶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对水稻稻蓟马、恶苗病具有较好防效,2.50 g/kg(种子)处理对水稻稻蓟马、恶苗病防效均可达91%以上;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防治水稻稻蓟马适宜用量为2.50~5.00 g/kg(种子).  相似文献   

16.
胡先文  孙俊铭 《安徽农业科学》2023,(12):128-131+202
[目的]明确水稻种子肟菌·异噻胺包衣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秧苗素质、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稻种子肟菌·异噻胺包衣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效果。[结果] 24.1%肟菌·异噻胺FS 15~20mL+成膜剂2mL/kg干种子包衣处理对直播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好,24.1%肟菌·异噻胺FS 20~25mL+成膜剂2mL/kg干种子包衣处理对水稻机插秧苗恶苗病、立枯病防治效果好,对水稻秧苗均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增产效果明显。[结论]防治水稻恶苗病、立枯病用24.1%肟菌·异噻胺FS 20 mL+成膜剂2 mL/kg干种子包衣。  相似文献   

17.
荞麦是世界上一种重要杂粮作物,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是荞麦上的主要害虫。本文研究了70%噻虫嗪可分散粉剂拌种荞麦种子对花蓟马的防治效果及药剂对荞麦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噻虫嗪拌种在荞麦花期对花蓟马的防治效果为35.59%~62.50%,拌种可降低荞麦种子的发芽率,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其中5.0 g/kg剂量拌种处理可显著提高荞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噻虫嗪拌种对荞麦生长发育有影响,出苗2周后荞麦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比对照都有增加,剂量越大影响越大。噻虫嗪5.0 g/kg拌种处理显著提高了荞麦植株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荞麦出苗前2周,7.5 g/kg噻虫嗪拌种显著降低了荞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5.0 g/kg处理在前3周显著提高了SOD的活性,2.5 g/kg在测定时间内对SOD活性无显著影响。噻虫嗪拌种后荞麦丙二醛(MDA)的含量随着噻虫嗪拌种量的增加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第5周时MDA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噻虫嗪可以作为拌种剂有效防治荞麦花蓟马,并且改良荞麦生长状态及提高荞麦体内防御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药剂带药移栽防治水稻前期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移栽前3 d使用不同药剂带药移栽试验,明确了不同药剂对水稻前期害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水稻促苗分蘖的影响。结果表明,40%氯虫·噻虫嗪40 g、20%氯虫苯甲酰胺40 mL和10%四氯虫酰胺120 mL对水稻有明显的促进分蘖作用,安全性较好;不同药剂组合对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在移栽后30 d药剂防效明显下降;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建议水稻带药下田每667 m2秧田使用40%氯虫·噻虫嗪40 g或20%氯虫苯甲酰胺40 mL+35%吡虫啉60 mL,可有效控制水稻前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主要害虫,并有促苗增加分蘖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70%锐胜可散性粉剂、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对油菜三甲和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00mL/100kg+70%锐胜可散性粉剂500g/100kg混合包衣,可促进油菜的生长,产量明显增加,可收到病虫兼治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应用25%噻虫嗪SC在水稻苗期以不同处理方式(灌根、叶面喷雾)、不同浓度(500~1500倍液)施用1次防治苗期稻蓟马、大田期稻飞虱,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水稻苗期蓟马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苗前一次施药控制大田期稻飞虱效果一般。对提高秧苗素质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