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张掖市种子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和前景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国有种子企业改制步伐;尽快组建种业集团,实现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实施名牌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基地建设,优化种子产业结构;注重市场开拓,广辟销售渠道;发展种子产业化经营,发挥种子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产销衔接;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强化种子执法,为种子产业创造良好发展空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阐述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对策是:彻底将政企分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相关组织间的有机结合;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国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3.
运用SWOT分析法对福建省杂交水稻种子产业进行态势分析,系统阐明福建省发展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及应对的挑战,并进一步提出新形势下福建省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着重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2)重视种子法制建设;(3)加快种子管理体制改革;(4)加强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建设;(5)实行积极的产业发展政策;(6)重视种子的科研育种工作;(7)发挥种子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8)努力拓宽杂交水稻种子国际市场;(9)协助组建国际型种业集团。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浙江省粮食作物的生产特点及水稻种子产业化现状,剖析了种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种子产业的发展对策。即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骨干种子龙头企业为载体、以专业化生产为手段,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稳定水稻制种基地;运用“黄箱”政策,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建立风险基金,保障粮食种子生产安全;加强科研育种(自育品种)的扶持力度;培育种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种子加工业,积极推进粮食作物种子产业化进程,为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依靠创新促进我区种子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种子产业发展要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市场信息创新,文章论述了种子产业必须以科技为先导,增强种业发展后劲,加大种子产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依靠机制创新,种子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秩序,提高种子产业稳定发展的凝聚力;依靠信息创新解决信息流通问题,使信息结构网络化、现代化,增加种子产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种子法》的颁布,使青海省种子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种子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青海省种子市场发育程度低,随着青海省种子销售等环节的放开,种子经营者数量不断增加,种子经营企业质量意识淡薄,加之,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大,种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必须提高种子企业质量意识;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提高宣传力度;推行种子认证制度;提高检验人员素质,才能保证种子产业和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日本种子法现状及对我国保护种子产业成长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产业系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高、自身经济效益低的高风险基础性产业,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种子产业保护,推进种子产业化进程,是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经过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已成为世界种业的较发达的国家,在政策法规、宏观管理、科学研究、市场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借日本依法保护种子产业的经验,对保护和发展我国品牌种子产业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省种子产业为研究对象,联系国际、国内种子产业化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浙江省种子产业在市场、品种、技术、生产条件和经济实力等各方面优势和差距,提出了浙江省种子产业化基本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种子发展空间;加大生产与科研单位联合力度,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加大种子公司联合力度,实现经营集团化;调整种子基地布局,增加基地投入,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力度,促进种子产业化;增加投  相似文献   

9.
美国种子产业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对种子立法、科研、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考察,分析了美国种子产业成功的主要因素。比较浙江种业现状,提出做强浙江省种子产业的对策建议。即加快种子地方立法,加强种子事前管理,推进育繁推一体化进程,加强种质资源和新品种保护,强化协会功能,促进浙江种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我国实施种子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种子产业化的主要对策:健全种子工作体系,建立种子产业投入多元化体重体系,建成稳固的种子繁育基础,突破性地发展种子加工业,推进种子产业育繁销一体化进程;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种子管理制度,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提高种子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提出了宁夏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1)深化体制改革,转换运行机制,推动宁夏种子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3)提高种子质量和服务水平,实施名牌战略;(4)培养和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5)依法加强种子行政管理,净化市场经营环境;(6)加快种子基地建设,强化技术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7)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强化种子管理体制与甘肃种业发展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城德  李锦龙  岳云 《甘肃农业》2011,(4):70-71,74
制种产业是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产业,本文结合甘肃制种产业发展的现状,通过对种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全面分析,指出加强种子产业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种子产业开发力度,增强发展后劲;继续探索适合本省种业发展的经营模式;严格种子执法和监管,促进种子市场运作进一步规范;加强种子管理服务功能;完善种子管理体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加大科研投入,保障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种子协会作用,培植诚信文化,提升企业自律机制,建立良好的种子生产秩序;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提高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乾清  王健 《甘肃农业》2007,(12):45-46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与实施,为种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个级管理部门依法加强对种子市场进行管理和规范、保障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种子管理部门应针对种子经营中从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委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农作物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强种子行政执法工作已经成为种子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种子市场存在的多种违法行为及种子市场主体、种子管理主体在种子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为种子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种子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积极创新执法管理方法,主动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形成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是加强种子行业行政执法的必行之路。1加强种子行政执法是农作物种子产业发展的迫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及其对种业技术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总结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及产业化新进展,新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其对种子产业各方面影响和带来的深刻变化;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和种子产业存在问题,提出促进我国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和加速种子产业技术进步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葛启福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205-205,211
分析了种子产业的首要风险,指出了种子质量风险管理是种子企业管理的基础,提出了规范和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的措施,以期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古浪县2005-2007年实施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做法与成效。其具体做法是: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强化监督管理;加强良种繁育,保证种子质量;加强技术服务工作,确保效益发挥;做好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其成效表现在小麦良种覆盖率提高;促进了小麦区域化布局和标准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种子企业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技推广》2006,22(10):19-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五年多来,我国农作物种子(以下简称种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子管理存在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一些地区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因此,改革和完善种子管理体制,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9.
种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种子市场的管理,只有确保种子市场管理质量才能进一步促进种子产业发展。但是,目前的种子市场管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管理质量及种子产业发展,本文分析了种子市场发展现状,探究了加强种子管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了根据种子产业化的近期目标和种子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叙述了种子现代化的途径和我市种子产业化的基本特征;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建设高科技的现代化种子产业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