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海洋渔业资源是海洋生态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海洋渔业生产的劳动对象;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自古至今,一直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过去,由于经济落后,后,捕捞能力低下,海洋渔业资源对人类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捕捞能力越来越强;加之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膨胀,对水产品需求的大大增加,更刺激了捕  相似文献   

2.
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其中绝大部分是海水。海洋是地球生物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哺育着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海洋生物作为可再生资源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食品、药品和工业原料,并且对维护整个地球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基础是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然而,人们在向海洋索取的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破坏了海洋环境。目前海洋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正承受着一场…  相似文献   

3.
一、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意义。生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未来发展的不可复得的宝贵资源基础。近几十年来,人类对生物资源的需求愈来愈多,但由于盲目地开发,世界各地环境的恶化使大量物种陷入濒危乃至灭绝的境地。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环境和资源问题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产生,也需要通过人类的自我控制来解决。当前,一个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中心的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海洋渔业 迎接海洋经济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海洋是生命的发祥地,是资源的宝库,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当一直以陆地为主要活动舞台的人类进入20世纪末,全球正面临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压力,人类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覆盖地球表面71%的蓝色海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在海洋,21世纪是海洋时代,这是全球人类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提供了广阔空间。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既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现代文明国家、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单一的陆地经济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寻找增强地球承载力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关系人类能否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前提下生存的关键。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撑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由于海洋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已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重视。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的一大优势,也是社会经济建设最具有潜力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序 海洋一个永恒的主题。海洋孕育了生命,造化于天地,垂青着人类。数百万年来,海洋呵护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它温柔而娴静的性格,使得人类在悠久地进化史中将自己塑造的如此完美;他狂躁而张扬的脾气使得人类在自我完善中变得更加聪慧;  相似文献   

8.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天地。占地球总面积70%以上的海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和油气资源,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将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资源和宝贵财富。由于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极其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支撑条件。我国几十年来一直把开发和利用海洋渔业资源作为一项重大国策来抓。对此,笔者认为:一、主要影响因素据统计,2000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4278.99万吨。其中,海水养殖1061.28万吨,内陆养殖为151…  相似文献   

9.
长江下游靖江段鱼类栖息地人工修复取得初步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过度捕捞、水域污染、水利工程等人类干扰活动的日益加剧,鱼类资源已呈现出严重透支和持续衰退的局面。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承担灌溉、航运、发电等多项重要经济功能,而长江三角洲则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所属水域生态系统的人类活动最频繁,遭受的人为干扰作用最强烈,鱼类资源保护也最迫切。人类活动引起的鱼类栖息地丧失和破坏是导致鱼类资源衰竭的重要原因。栖息地是指鱼类能够正常生活、生  相似文献   

10.
水生生物资源属于自然资源的一部分,丰富的水生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食物蛋白来源和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水生生物为主体的水生生态系统,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净化环境、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养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对促进天津渔业可持续发展,把天津  相似文献   

11.
陈英波 《水产养殖》2010,31(3):24-26
<正>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一直是以发展池塘养殖占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人类生存需求的发展,以提高自然资源生态利用和与环境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大水面养殖开发越来越受到  相似文献   

12.
水生生物资源属于自然资源的一部分,丰富的水生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食物蛋白来源和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水生生物为主体的水生生态系统,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净化环境、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养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对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类不能脱离其生存的生物环境而孤立发展,生物多样性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森林、海洋)之一,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  相似文献   

15.
牧场化--现代海洋渔业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世界性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认识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1 9世纪以前流行的是资源无限论 ;限制性捕捞的概念是 2 0世纪 2 0年代前后提出来的 ,二战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 972年在联合国召开的第一届人类与环境会议上 ,提出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新观念 ,首次把海洋渔业资源与海洋生态环境联系起来 ,保护渔业资源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份 ;1 992年的第二届人类与环境会议上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尽管专家学者的认识已提高到一个…  相似文献   

16.
辽阔的海洋孕育了难以计数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是地球生物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最大保存库,也是人类食物和药物的重要来源, 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海洋还给予人类以舟楫之利,以及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陆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量的逐渐减少,海洋环境及其资源必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公里, 拥有及管辖的海域面积达473万多平方公里。对于一个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各类资源,是今后人类生存的依托,是源泉,是人类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其内容分:1、从历史看对海洋资源的开发;2、现代高科技对海洋资源的一切;3、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大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在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又日益提高的今天,更是如此。但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认识上的差距,加上管理不当,决策失误,保护不力,不仅造成资源低效利用现象,也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并对人类生存的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比如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土地的过度开垦,毁林开荒、围湖造田、滩涂改良等,导致生态环境系统变得脆弱,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上建筑垃圾、工业废水、生活垃圾、污水大量进入江、河、湖、海中,使得河…  相似文献   

19.
正水生野生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是宝贵的海洋生物资源,更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随着社会城市化的发展及人口的不断攀升,环境污染、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受破坏,我国水生野生动物的数量、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许多种类正在急剧减少,处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发展信息相关。地球上的生物来自海洋,大海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祖先的发源地,早已被古生物学家(PaleontoIogist)、古地理学家(Paleogeograher)的研究所证实。目前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今天,人类在各方面都越来越依赖海洋。当今世界已进入全面开发海洋的时代,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正大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我们的出路在哪里?我看出路在海洋,希望在于海洋”。中国老教授协会海洋分会与海口市政府、海南省科技厅、海洋厅联合举办的“科技兴海项目交易会”之际,结合海南渔业生态环境及丰富的渔业资源,如何开发海南渔业?就大力发展“三网”养殖业,进一步发展观赏渔业及发展药用渔业等,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供海南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