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环境监测农田土壤取样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土壤质量监测是农业环境监测的组成部分,农田土壤取样是农田土壤质量监测过程的基础。取样的规范操作,保证了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尽可能地反映所监测范围的土壤状况,以掌握农田生产区域质量状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用水环境监测是农业环境监测的组成部分,农用水取样是农用水质量监测过程的基础。取样的规范操作,保证了农用水样品的代表性,尽可能地反映所监测范围的农用水环境状况,以掌握农田生产区域质量状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吴国玺  赵新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58-8660
在农区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利用、乡村工业的发展等原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气环境污染、污水横流、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问题,使农业生产和农区经济发展不可持续。为促进农区经济合理、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确立资源消耗低的产业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农区环境保护的有效机制;加强行政管理,提高对环境的监测能力,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4.
4.农业环境监测的内容与布点 在我国具体情况下,我们经常遇到的农业环境监测工作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①为了评价一定农业区域范围内农村生活与农业生产环境质量状况而进行的监测,例如对一个污水(或污泥、垃圾等)土地利用地区进行的监测。对于这类监测,观察的项目、内容通常要求多一些、全面一些,而且定点、定时与长期连续观测是需要的。我国利用城市污水、污泥、垃圾的农区分布在  相似文献   

5.
基于农业生产函数模型,采用岭回归方法,以黑龙江省垦区和普通农区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对不同类型农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黑龙江垦区投入要素弹性系数均高于普通农区,科技进步速度快于普通农区,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优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2)劳动、资本、土地等投入要素对垦区及普通农区农业产出影响均有显著作用,垦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普通农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3)科技进步对垦区与普通农区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3%、42.5%,是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垦区应发挥其科技、管理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周边普通农区的合作,因地制宜培育和形成合理的场县(市)合作模式;普通农区应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 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质量监测是及时了解和掌握耕地质量状况,促进耕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公益性、基础性工作,也是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土壤测试、植株分析、田间作业记载等方法,对农区主要类型的耕地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产潜力进行动态监测,提出耕地土壤改良与耕地质量建设科学建议,为制定农业生产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统计土壤墒情监测采样优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类似区域墒情监测的合理取样数目和取样位置提供参考价值,通过合理的取样数目和挑选有代表性的取样方法,获得最佳的墒情监测结果,以此了解整个研究区内的墒情状况,为区域内墒情(旱情)监测站点的建设和旱情的预测提供基础依据,并根据旱情程度来指导节水灌溉。对曲靖珠江流域地区30hm~2烟田范围内选择的有代表性的15个土壤水分监测实验点的土壤墒情数据进行了地理统计分析,分别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协方差相关系数法来研究实验区内干旱采样在空间(平面和垂向)的优化布局。结果表明:地面上最终选定9个监测站点,垂向上取地面以下10cm、30cm、60cm这三个深度的墒情监测,即可满足研究区内旱情监测、指导灌溉和农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长沙县通过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采取农药化肥减量化施用,推广病虫害绿色控防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开展农产品产地安全现状普查全面掌握全县农产品产地土壤、灌溉水和农区大气的安全状况.编写全县农产品产地安全状况普查报告,进行农业环境评价,科学指导农业产业规划。  相似文献   

9.
对早胜牛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养牛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养牛的区域和生产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养牛生产中心从牧区向农区转移,农区养牛生产也从役用向肉用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以中小规模育肥场为辅的肉牛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常规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的标准大气模式仅适合表征大尺度区域的大气特征,难以精确刻画局地大气特性的动态变化,这会对局地地表温度、土壤湿度等参数的反演和验证精度造成影响,从而限制了这些参数在农业生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方法]文章利用1973-2019年的UWYO大气探空廓线构建了中国五大气候区的局地大气模...  相似文献   

11.
从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指标入手,系统分析慈溪市土壤、大气和灌溉水环境的状况。结果表明,慈溪市绝大多数土壤符合生产有机农产品的要求,东部和中部原来种植水稻区域的土壤相对风险高,建议发展有机农业应尽量避开这些区域。东部、南部山区空气质量较好,发展有机农业应优先考虑这些区域。水环境对慈溪发展有机农业不存在较大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即加强对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监测和服务工作,规划有机农业发展引导区,依托环境条件发展特色有机农业,扶持针对有机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南涧县绿色烟叶生产基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导则》(NY/T 1054-2006)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各植烟乡镇的土壤、大气、灌溉水进行了采样、监测和分析,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植烟区土壤、大气、灌溉水单项污染指数总体小于1;土壤、大气综合质量状况达到国家Ⅱ级标准,灌溉水综合质量状况达到国家Ⅰ级标准。说明该区域环境总体状况符合绿色食品A级产地环境标准,适宜发展绿色烟叶生产。  相似文献   

13.
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源产排污系数监测方法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了太湖、巢湖、滇池和三峡库区4个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测算监测方法研究工作。研究结果为:在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框架下,明确了农村生活源产排污系数相关定义;确定了农村生活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测算监测方法、技术路线与监测内容;提出了包括以县为基本单元,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结构、自然条件、生活习惯等影响因素划分类似区域,并将农户根据收入高低及有无下水道分为6种类型,重点农户每月取样,一般农户每季度取样,每次连续取样3d等内容的监测方法。该监测方法分区域对不同农户采用实地、定点、连续监测,解决了当前产排污系数不准确的问题,为完成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测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农区鼠害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灾害,不仅威胁农业生产安全,也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降低鼠密度,确保粮食作物丰收,根据农业部农作物病虫鼠害疫情监测与防治项目及《农业植物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余庆县关兴镇组织开展了春、秋两季农区统一灭鼠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了重大病虫鼠害的统防统治。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的发挥农业技术示范效果效益,将驻村实际工作和农业科研专业技术相结合,为实现西藏农业发展和持续效益,提供技术支撑与技术参考,为农区发展畜牧业生产积累科学数据,我们引入饲草新品种试验,目的就是为了在农区生产中,利用可利用的牧草种植区域、可开发的荒地、农牧户自留地上筛选出等适宜种植饲草品种,从而为农区开展奶牛养殖、牲畜短期育肥提供优质的饲草栽培方法,生产出产量高、质量优的饲草,达到在农区增加奶牛养殖中、促进牲畜短期育肥,提高牲畜出栏的质量和数量,实现农牧民收入增加,农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刘清臻  高更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54-13457
中部农区作为我国的人口密集区、农业人口密集区、农业比较发达但非农产业比较落后的地区,其发展状况影响着整个中部崛起的进程,也制约着中部乃至全国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基于此,分析了中部农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人口多,农区发展压力较大;二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三是教育水平较低;四是农区基础设施落后;五是非农产业发展落后。为了加速中部崛起,促进中部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大农区建设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二是大力兴办多层次的农村教育;三是加强农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强化政府的管理功能;五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技推广》2008,24(11):37-39
1前言 近数十年来,由于大量施用化学肥料,选用良种,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以及扩大灌溉面积,中国农业生产获得巨大的发展。但当前,由于集约化的农业管理。增施不含硫、有效成分高的化肥和减少大气中硫的污染,中国主要农区缺硫现象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8.
德州市作为传统农区,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面临劳动力大量流失、耕地不足及浪费现象、农业生产经营受到信息限制、农户生产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德州市传统农区农户生产经营状况,正确引导传统农业农户生产经营,促进新农村建设,采用发放调研问卷、实地调查访问、对比描述的方法在德州市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对制约德州市农业发展的因素、土地流转、耕地非粮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调研结果表明:德州市劳动力向城镇流失,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发展不同步,农户生产投入比例失调导致农户生产积极性下降,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相似文献   

19.
田鼠是危害农作物的重要有害生物,也是传播多种疾病的生物媒介,及时有效控制农区害鼠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群众身体健康。农区灭鼠既是植保减灾防灾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理念的具体行动。因此,做好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工作,是促进我市农业安全生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防灾减灾措施,是涉及保护公共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耕地定位监测点的监测,找到耕地质量和产能变化的特点,探索提升耕地质量方法,增加土地产能,指导农业生产。[方法]对全市范围内建立的监测点取样,监测耕地肥力、耕地环境等因素的变化。[结果]德州市耕地质量整体状况良好,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的长效机制,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尤其重要。长期坚持对耕地质量和数量的监测,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安全和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实现保护耕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