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将改革户籍制度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已确定新的思路。一是取消户口按照商品粮为标准来划分农户和非农户的“二元结构”,以居地和职业来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员。二是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户口三种管理形式为基础的登记制度。三是逐步实现居民身份证为主的证件化...  相似文献   

2.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核心,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舒适自然的生活环境,由此,将森林引入城市便成为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城市林业发展滞后,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坚持走协调发展的城市林业之路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是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提高的基础上实施的,我国退耕还林是在1998年洪灾后进行决策的,它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退耕还林成功的经验是通过退耕还林使土地集中化、经营集约化、产权明晰化,并通过退耕还林的补偿机制使农村劳动力迅速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计划通过10年时间完成退耕还林1.33亿公顷。其退耕还林的主要宗旨是生态取向,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加速贫困…  相似文献   

4.
就业结构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本文论述了劳动力必然转移的理论以及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一般理论。并将二者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劳动力转移的时候才会带来大量需求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导致聚集经济的出现最终形成城市。所以城市化的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直接的关系。那么要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就必然要求促进劳动力的转移,而只有农村经济的发展才会导致这一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前,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都在迅速增长,但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快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城乡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缩小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首先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统计资料,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出一些关键因素,最后根据关键因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推进中国城镇化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农村城镇化的本质是农业现代化。只有打破常规,充分利用我国现阶段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启动需求的机遇,集中财力,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线,求得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切实依靠农村政治、经济制度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以农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移,使我国广大农村从传统的自给和半自给的小农经济跃上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新台阶;以此奠定城镇的经济基础,切实推进中国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不但可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使我国城镇化得以有序健康地发展,而且也可以使生机勃勃的农村经济板块驱动城市经济板块,形成彼此互动、并驾齐驱的崭新格局,使我们摆脱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困境,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和繁荣。  相似文献   

7.
就业结构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本文论述了劳动力必然转移的理论以及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一般理论。并将二者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劳动力转移的时候才会带来大量需求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导致聚集经济的出现最终形成城市。所以城市化的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直接的关系。那么要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就必然要求促进劳动力的转移,而只有农村经济的发展才会导致这一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英国城市森林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最为稠密的国家之一,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完成了城市化过程。由于城市化和农业的开垦使英国的森林面积急剧下降。森林覆盖率不到20%,是欧洲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国家。过去,英国城市居民要到森林中去休闲是不容易的事,现在由于城市森林的建设,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许多休闲场所。改善了生存环境,同时在城市森林的建设和管理中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城市森林的建设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APEC的胜利召开,市场经济下的农业经济使农业科技面临着新的环境,这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考验,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大胆改革,积极探索。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转换农技推广体制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问题,也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必须面对这一现实,迎接这一机遇和挑战。1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刻,我国正面临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民生活从温饱向小康转变的时期,发展目标的压力和需要已…  相似文献   

10.
从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看,暴露出的一个显著问题是,1998~2003年的六年来,农民增收完全不来源于农业。导致农业不能增收的主要原因是两个:首先,农民的转移速度明显滞后于农业在GDP中的下降速度。目前,我国农业在GDP中的份额已经不足15%,但农业的从业人员却还占到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的50%。其次,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所引起的消费结构变化,使居民的因格尔系数快速下降,农产品市场难以扩大,导致农产品市场价格长期低迷。如果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注意保障农业的利益,使农民长期不能从农业中获益,那就一定会导致农产品供给的逐步下降,从而推…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宁夏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耿峻发明的"果实收割机"获得国家专利认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如今的农村很难在找到45周岁以下的壮劳动力,农业的劳动力价格也在逐年攀升。而摘果子是很费人工和资金的一项成本,(目前已达到每亩1300元)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雇不起工人,将果子烂在树上的事情。市场急需一种成本低廉,高效耐用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生产方式和农业技术相对落后,使农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残酷的竞争。如何改变当前农村较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益,加快近郊农村的发展?现代都市生态园的示范与运营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较为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迫在眉睫。着重分析了城乡一体化这一重要的概念,并指出了其三种不同的涵义。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给出了四种不同的路径,即农村社区化、社区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并给与每种途径具体的做法。只有成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林业的范围主要在农村,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大力发展乡村林业,凸显其服务性地位,这既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劳动力的转移,妇女在农村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我国农村已逐步出现“农业女性化现象”,即男性主要从事建筑业、工业等第二产业,女性主要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发展林业促进农业新华社特约评论员发展林业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最近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到本世纪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任务,一是增加农产品产量,保证有效供给;二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林业既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的城市化看城市森林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的城市化看城市森林的发展桂来庭(林业部中南院长沙市410014)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大潮加速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发展给城市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工业污染、城市“三废”、噪声等治理工作越来越繁重。城市森林的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它不仅是当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统筹城乡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有利于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生态市县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阵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协入点。 为此。我们约请部分省市林业部门负责人和市县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就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撰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上活质量、品位及生态环保意识逐步提高,城市绿化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城市建设中较为活跃的居住区绿化更是热点中的焦点。它最广泛地受到城市居民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住宅区环境绿化问题备受关注。我国城市居民住宅区环境绿化发展走过弯路,当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充分发挥绿化对改善居住区环境的良好功能,必须找准对策,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城市居民住宅区环境绿化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