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了桃属(Amygdalus L. ) 8个野生种的ITS序列, 并结合GenBank中已有的3个近缘属(李属、杏属和樱属) 18个代表种的ITS数据, 组成数据距阵, 应用PAUP程序中的最大简约法构建了核果类果树桃李杏梅樱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 基因树上, 桃李杏梅樱类植物被分成2大分支, 樱属(Cerasus Mill. ) 各个种构成一单系分支(CladeⅠ) , 并与其余各属构成另一单系分支, 形成姊妹群关系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基部, 自展支持率分别为68%; 而李属( Prunus L. ) 、杏属(Armeniaca Mill. ) 和桃属(Amygdalus L. ) 聚在一起构成另一个单系分支(CladeⅡ) , 得到了Bootstrap值的有力支持(100% ) , 表明它们三属之间可能存在很近的亲缘关系或具有共同的起源。在CladeⅡ分支内又分成两支, 一支为桃属, 一支为李属和杏属, 其自展支持率为100%和54%。最后根据ITS基因树并结合各属的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讨论了核果类果树的进化和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分子标记对桃、李、杏、梅、樱类植物系统发育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RAPD技术,利用从2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的22个随机引物对桃、李、杏、梅、樱类植物中的223个试材进行了DNA扩增分析。结果表明:每个随机引物都能在桃、李、杏、梅、樱类植物的DNA扩增带中找到多态,但每类植物没有能区别其他类别的共有特征带。对22个随机引物180个位点上的RAPD带进行聚类分析,结合前人从形态学、细胞学、孢粉学和酶学的研究结果,认为桃、李、杏、梅、樱类植物可划分为桃属、李属、杏属和樱属。  相似文献   

3.
以采自云南省昆明、迪庆、大理、玉溪、曲靖、楚雄、文山等地的美味牛肝菌子实体为试材,采用ITS、LSU保守区段克隆测序和序列同源性比对的方法,将从GenBank中获得的部分牛肝菌属物种ITS和LSU序列与美味牛肝菌通过邻接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基于ITS系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美味牛肝菌与Boletus reticulatus和Boletus aereus间序列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以76%的支持率聚为一簇;基于LSU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美味牛肝菌独立成为一枝,且除样品DJ外,其余样品以96%的支持率聚为一簇,表明它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蛭石为基质,采用盆栽模拟法,对家榆、桃叶卫矛、旱柳、稠李、水曲柳及紫椴6种北方乔木植物净化污水中总磷(TP)、总氮(TN)、污染物净化率(COD)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植物对污染物均表现出较好的净化效果;总体来看,对TP的净化能力,旱柳水曲柳家榆紫椴稠李桃叶卫矛;对TN的净化能力,旱柳稠李水曲柳紫椴桃叶卫矛家榆;对COD的净化能力,稠李旱柳紫椴水曲柳家榆桃叶卫矛;随生长时间延长,各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率呈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最后,对供试植物及基质净化污水的作用进行了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葡萄科内各属间系统发育关系,为该科植物的研究提供分子系统学方面的资料。【方法】以葡萄科14个属共计103个样品基于trnL-F的序列为材料,用Clustalx1.83软件分析各属的分子特征;并以五桠果属(Dillenia L.)为外类群,分别使用Mega,Paup,Phylip常用的系统分析软件进行葡萄科各属间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GC含量方面,火筒树属含量最高,为35.12%~35.44%,葡萄属含量最低,为32.98%~33.63%;葡萄科各属的trnL-F序列间存在着不同的序列差异,部分属具有显著的分子特征,可用于属间鉴定。【结论】应用Mega、Phylip和Paup系统分析软件的聚类结果表明,3种软件分析均支持将葡萄科分为5个分支,而其中Paup和Phylip软件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较符合葡萄科基于形态学的系统学关系。  相似文献   

6.
扁桃又名巴旦杏,蔷薇科李亚科桃属植物,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种仁营养价值极高,是不可多得的滋补佳品及防止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材,其花朵艳丽,花桃红色,叶色翠绿,树姿优美,观赏效果与桃、碧桃相似.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引种扁桃的可行性及适宜区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扁桃(Amygdalus communis)属蔷薇科李亚科,桃属hina扁桃亚属植物。原产于亚热带干燥气候区的西亚及中亚山区,经过自然界优胜劣汰的长期选择,使扁桃具备了极强的抗旱性和耐寒性。因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有很强的适应性。由于其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便于加工的特点,使之广泛应用于  相似文献   

8.
江西樱属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属(Cerasus Mill.)属蔷薇科梅亚科,全世界共约120种,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地区,我国有约45种(不包括栽培种),江西有12种2变种。现对江西樱属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主要探讨了江西樱属植物与全国樱属植物的关系,并分析其分类特征、地理与海拔分布、园艺应用等特点。结果表明:江西樱属植物主要分布在赣北、赣南、赣东、赣西各大山脉海拔400~600m的地区,并具有与阔叶林群落伴生的特点;江西樱属植物可能由云贵高原地区起源,然后经华中地区和滇黔桂地区散布到华东地区如江西、台湾等地;江西樱属植物中,各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这些是樱属植物野生驯化、选育新品种的关注点;樱属植物在园林、果树、药用、加工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应用。江西樱属植物种类丰富,其中钟花樱桃、郁李、毛柱樱、长尾毛柱樱、华中樱桃适宜在长江以南城市栽培,而南昌以北地区可采用迎春樱桃、尾叶樱桃、樱桃、浙闽樱桃、山樱花、毛叶山樱花等作为选育材料培育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重建核果类果树的系统发育,选择桃、李、梅、杏、樱桃各4~5个主要种或变种,共24个基因型,测定了其叶绿体非编码区atpB-rbcL序列。以桂樱为外种群,用PAUP软件计算数据集的得分,Modeltest筛选最佳模型和参数,Mega计算遗传距离、变异,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atpB-rbcL在核果类果树各组间分子进化速率不同,差异公布不均衡;2)樱桃较其他核果类果树原始;李、梅、杏亲缘关系较近,梅、杏关系最近。核果类果树是一个单系群,由一个共同的祖先沿着2个方向进化,一枝进化为樱桃,另一枝沿不同的途径产生桃、李、梅、杏等核果类果树。  相似文献   

10.
按照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梨属(Pyrus L.)植物属于蔷薇科的苹果亚科。近年来的蔷薇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将蔷薇科的亚科分为蔷薇亚科(Rosoideae)、桃亚科(Amygdaloideae)和仙女木亚科(Dryadoideae)。在新的蔷薇科分类系统下,梨属被归于桃亚科下苹果族Maleae的苹果亚族Malinae。梨属植物的分布横跨欧亚大陆,天山和兴都库什山以东分布的梨属植物种为东方梨,以西的称为西方梨。利用多个叶绿体和核DNA序列的梨属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表明,梨属植物的主要进化方式为快速辐射进化和网状进化,支持东西方梨独立进化的观点。在系统树上只有P.mamorensis、P.gharbiana、P.cossonii、P.regelii和P.betulaefolia等5个梨属种为单源。被当作梨属植物原种后代的豆梨(P.calleryana)被证明为杜梨和川梨的可疑杂种。国内外多个研究小组利用不同DNA标记的研究表明,东亚主栽的中国砂梨、白梨和日本梨地方品种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野生砂梨,但不同品种群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所在地域梨属种的基因渐渗。基于新的研究结果和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则,我们提出了白梨品种群的新名称:Pyrus pyrifolia White Pear Group。最新研究证实秋子梨品种起源于野生秋子梨与白梨/砂梨品种的杂交。未来需要收集更多相关的野生梨样品,采用新的研究策略重建梨属系统发育关系,阐明主要栽培梨系统的起源演化。  相似文献   

11.
扁桃(Amygdalus Gommumis L.)属蔷薇科李亚科桃属扁桃亚属植物.又名巴旦杏.维吾尔语称巴旦姆。为世界著名的千果树种。起源子中亚细亚.约有6000年的栽培历史。大面积栽培始手19世纪后期。目前.美国的栽培面积及产量居世界之首。  相似文献   

12.
15个美国扁桃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扁桃(Amygdalus communis)属蔷薇科,李亚科,桃属,落叶乔木,其商品名为"美国大杏仁",我国又称巴旦杏,是优良的制干树种和木本油料树种.  相似文献   

13.
以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内的6种园林植物紫叶稠李(Padus virginiana)、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紫叶矮樱(Prunus×cistena)、蓝叶忍冬(Lonicera korolkowii)、红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和紫枝玫瑰(Rosa rugosa"Zi Zhi")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基质和不同生根剂浓度对植物扦插生根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种植物最适宜的扦插基质均为商品育苗基质,各处理之间的成活率、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等指标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生根剂处理下各指标的差异也均达到显著水平,紫叶稠李、紫叶矮樱和紫枝玫瑰最适宜的生根剂浓度为100mg/kg,贴梗海棠、蓝叶忍冬和红叶小檗最适宜的生根剂浓度为200mg/kg。  相似文献   

14.
桃梅李杏四种主要核果类果树RAPD指纹图谱初探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采用 10个随机引物对桃、李、梅、杏 4种核果类果树的代表品种进行RAPD扩增 ,获得了几个树种的RAPD指纹图谱。结果表明 :应用单一引物可区别核果类果树的不同种乃至品种 ;10个引物的扩增产物聚类结果能很好地反映种间亲缘关系 ,梅和杏的亲缘关系最近 ,桃次之 ,李最远 ,从而在基因水平上支持梅和杏为同一亚属 ,李、桃各为一亚属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15.
王珏  王燕  张静  陈涛  王磊  陈清  汤浩茹  王小蓉 《园艺学报》2020,47(1):98-110
对栽培和野生中国樱桃进行De novo基因组测序和比对,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筛选出50 617个InDel位点,并挑选均匀分布的200个标记进行验证,其中,27个标记在中国樱桃种内表现出多态性。利用多态性标记,对不同来源的192份中国樱桃(168份栽培和24份野生)种质进行基因型分型,共检测到60个等位基因(Na),平均每个标记2.2个;基因多样性指数(Hs)为0.010 ~ 0.500,平均0.23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010 ~ 0.375,平均0.198,表明中国樱桃遗传基础相对狭窄。根据聚类结果和地理分布将192份中国樱桃种质大致划分为5个群体。筛选出在蔷薇科李亚科樱属、李属、桃属、杏属、苹果亚科梨属、苹果属和蔷薇亚科草莓属、悬钩子属等重要果树共8个属156个个体中表现出较好通用性标记34个。物种与中国樱桃亲缘关系越近,InDel标记的多态性越高。  相似文献   

16.
《园艺学报》2007,34(6):1597-1608
第1期(2007年2月)1叶籽银杏拟胚珠的形态发育及变异特性李士美李保进邢世岩王芳7人心果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观察研究陈树思11龙眼花蜜腺的形态结构和发育宁熙平吴鸿罗诗赖永超17中国普通杏种质资源若干生物学性状的频度分布何天明陈学森张大海徐麟刘宁高疆生许正23基于ITS序列探讨核果类果树桃、李、杏、梅、樱的系统发育关系刘艳玲徐立铭程中平29桃远缘杂种的获得及杂种胚抢救技术刘文陈学森刘冠军吴燕35盆栽樱桃植株的光合特性秦嗣军吕德国刘国成李作轩39柿花发育相关的MADS-box基因克隆与表达丁燕韩振海许雪峰李天忠43控释氮肥对土壤…  相似文献   

17.
以古老孑遗植物蒙古扁桃为试材,基于Illumina HiSeq XTen平台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蒙古扁桃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和系统发育情况,以期为蒙古扁桃和近缘种物种鉴定、系统发育地位以及早春观赏植物和西北荒漠草地植物的育种培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蒙古扁桃叶绿体基因组为四分体式结构。其蛋白编码基因共编码26 428个密码子,有29种是偏好密码子。密码子UUU数目最多,达1 034个;密码子GCG数目最少,为137个。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数目最多(2 637个),占总量的9.98%;编码色氨酸的密码子数目最少(531个)仅占到1.94%。根据设置参数,发现蒙古扁桃叶绿体基因组中串联重复有16个,SSR位点有31个。SSR大多位于基因间区IGS和LSC区域。SSR中未检测到三核苷酸重复。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发现蒙古扁桃与桃亚属的桃和甘肃桃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8.
陈璋 《花木盆景》2008,(3):9-10
樱花是著名的木本观赏花卉,隶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usodea)樱属(Cerasus),共有120余种,为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尤其是在日本,樱花被誉为国花,遍植日本全国各地。每当春天来临,樱花盛开之时,许多日本民众便会倾家而出,陶醉在樱花的海洋里,年年乐此不疲,形成了独特的樱花文化。但因日本樱花喜温畏热,并不适宜我国南方炎热地区栽培。相比之下,原产于我国的许多樱属植物却鲜为人知,多数物种至今仍处于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野生、半野生状态。  相似文献   

19.
植物基因活化剂"奇茵"在巴旦杏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旦杏,又名扁桃,是一种珍贵的干果,也是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属蔷薇科李亚科桃属植物。原产于西亚和中亚山区。我国栽培于唐代之前,目前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尤其是新疆天山以南的阿克苏、喀什、和田栽培较多。但在实际生产中,巴旦杏存在着产量偏低的问题,管理水平较高的果园产量可达120~150kg/666.7m2,管理水平一般的只有几十公斤。重庆市优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植物基因活化剂“奇茵”,无毒、无害,能促进、诱导植物的优良生长基因和抗逆基因的传递,调动和激活植物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加强防御反应,增加免疫功能,提高抗…  相似文献   

20.
桃野生种和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AFLP技术对94份野生桃种质资源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64对E+2/M+3引物组合中筛选出9对引物用于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清晰可辨的236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141个,多态性检出率为59.9%。UPGMA聚类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约为0.3267时,普通桃、陕甘山桃、光核桃3个种被聚为一类,与这3个种相近的为新疆桃,其次为甘肃桃,最远为山桃(白花山桃、红花山桃)。在遗传距离0.2178处,五月鲜扁干、白黏胡桃和珲春桃3份材料各自聚为一类。在遗传距离约0.1997处,普通桃又可明显分为4个组:组I包括原产于南方和西北地区的地方品种,且大部分南方蟠桃主要聚在此类;组II仅有油桃(甘肃酒泉)一个野生材料;组III包括野生毛桃和大部分原产于北方的地方品种,北方硬肉桃主要聚在这一类;组IV由白碧桃和白花山碧桃2个观赏桃品种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