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雄性不育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马小定  邢朝柱 《棉花学报》2006,18(5):309-314
综述了棉花雄性不育类型、不育机理和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状况,着重讨论了棉花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对本领域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作物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质雄性不育,即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是细胞质与细胞核相互作用产生的,是作物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自本世纪初,随着多种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现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开展,人们对于雄性不育细胞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这个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主要综述水稻和小麦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俊兴 《种子》1992,(2):71-71
1983年~1990年,我区棉花核雄性不育“一系两用”累计制种2000余亩,生产杂交一代种40余万斤,推广种植7万余亩。生产实践证明:棉花核雄性不育“一系两用”杂交种,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区今后取得棉花生产重大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棉花雄性不育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从四个方面对棉花的雄性不育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棉花雄性不育系及不育性遗传;(2)棉花雄性不育性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研究;(3)雄性不育性与生理生化指标;(4)雄性不育系在棉花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并育成了一批核不育杂交种。为了促进核不育研究的深入及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对双隐性核不育和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2种类型的核不育系统的遗传模式、相关基因定位以及其不育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成果在将来油菜杂交育种中的利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粮、棉、油作物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水稻、甘蓝型油菜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列居世界领先地位。玉米杂交种的推广面积已达到全国玉米总面积的80%以上,杂交小麦和杂交棉的研究历经20~30年,至今不衰。但有关的基础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需急起直追才能适应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国内外对这5种怍物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的基  相似文献   

7.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与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棉花杂种优势和雄性不育这一棉花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棉花杂种优势的应用概况、棉花雄性不育的主要类型、单隐性核不育研究进展、其它不育类型的创造与发现以及雄性不育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棉花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棉花质核不育材料晋A的发现与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钧  张铎 《华北农学报》1996,11(4):29-32
发现并系统观察了棉花雄性不育材料晋A。通过镜检、自交、测交、回交、开放授粉和网罩试验表明,此材料不育性完全而稳定,陆地棉品种可作其完全保持系,海岛棉品种可使其育性恢复,是我国新发现的又一质核不育材料。其不育胞质来自陆地棉,但与其它胞质系不同,这一发现为棉花三系配套、实现产量上的突破提供了新的胞质基因源。  相似文献   

9.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及改良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本文就棉花“三系”杂种棉育种中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专题综述。介绍了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种质及利用,不育性的遗传方式,及不育系细胞质对杂种后代的遗传效应,不育花药的细胞学和生理生化代谢特征等。评述了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合报道了南京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室等单位开展棉花雄性不育种质的收集,整理,研究,利用的结果,它包括雄性不育种质的收集和雄性不育系的遗传学,细胞学,生理生化等多学科的研究及雄性不育种质在杂种棉选育中的应用三部分,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棉花雄性不育系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钱章强 《作物杂志》1991,7(3):23-25
一、高粱雄性不育的类型1948~1952年期间,美国的Stephens和Holland以双重矮生黄快熟买罗为母本,德克萨斯黑壳卡佛尔为父本,通过杂交、回交,育成了第一个买罗(Milo)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197A,这种来源于买罗细胞质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又称A1型不育系。50年代末,3197A引入我国,并转育了一批高梁雄性不育系,但细胞质并没有更换均属A1型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2.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的淀粉酶与碳水化合物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中淀粉酶同工酶的缺失及其酶活性的降低影响花药中淀粉的水解。不育花药花丝输导组织较差或退化,花粉母细胞对可溶性糖需求的降低使花药中缺乏淀粉的积累。不育花药中缺乏淀粉的积累和淀粉酶同工酶的缺失与花粉母细胞的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棉花晋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黄晋玲  杨鹏  李炳林 《棉花学报》2004,16(4):229-232
酶活性的变化与育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与线粒体有关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进行了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花粉发育的各个时期晋A不育系的酶活性比其保持系明显要低。这表明了不育系与其保持系之间体内代谢强度的差异,也说明酶活性的变化与雄性不育现象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乙烯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玉米Mo17核背景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T、C、S)系及正常可育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不同阶段花药组织的乙烯释放量,发现不育系小孢子败育前的一、二个时期内花药组织乙烯释放量显著增加。同时设计的乙烯利及其合成抑制剂外源喷施实验也表明了其对雄性育性的逆转效应。讨论了植物激素对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敏  张瑞茂  安万雄 《种子》2003,(2):13-15
广恢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RMcms)在开花后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微量花粉发生,主要分布于花序的上部,在同一植株上,其微粉发生的程度次序为主花序>一次分枝>二次分枝;微量花粉发生与开花前18天、19天或20天的平均日最高温和平均日均温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平均日最高温稳定通过20℃、平均日均温>14.5℃时所开花朵即有不同程度微量花粉发生,说明该类型不育材料属高温敏感型。该类型不育系的不育性因细胞质的来源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同一不育系群体中的不同植株的不育性也存在不同程度差别。  相似文献   

16.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开辟了两系法利用小麦杂种优势的新途径。由于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性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敏感型遗传现象,其遗传行为既受内部基因控制,又受外部光、温等环境因子的调节,遗传机制非常复杂。因此,加强小麦光温敏不育系遗传机制的研究,明确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控制的方式,将为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鉴定,以及充分利用两系杂交小麦的杂种优势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对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类型与理论、不育性遗传机制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不育系的选育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棉花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具体表现在产量、纤维品质、抗病虫等性状上。杂交种子生产是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由于人工杂交制种成本逐年提高,简化、高效、低成本的制种技术已经成为未来杂交棉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实践表明,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仅能简化制种方法还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目前已成为作物杂种优势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不育细胞质对棉花形态建成、花药发育、产量形成和纤维发育等均有一定影响,并且存在不利于棉花生长发育的负效应,从而限制了“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杂交棉的进一步推广利用。为此,综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对棉花主要性状的影响及其负效应产生的分子基础,并初步探讨了克服棉花不育细胞质负效应的潜在途径,以期为生产上选育和改良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和强优势“三系”杂交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及育性恢复(restorer of fertility,Rf)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由线粒体不育基因和核恢复基因互作产生。本文综述了水稻CMS和Rf基因的来源及其分子遗传机理,并展望了水稻CMS和Rf系统在水稻育种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棉花核雄性不育“两系法”制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慧明  杜毓晰 《种子》1994,(5):71-72
棉花核雄性不育“两系法”制种技术,在江苏省首家由东台市种子公司于1989年从四川省棉花所引进,通过3年的试制种实践,逐步探索和积累了一些符合沿海棉区棉花生态、栽培特性的大面积制种技术,为沿海棉区杂种棉的开发利用迈出了第一步。1杂种棉制种区的选择“两系法”制种较人工去雄法制种在用工、栽培。“产量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虽然用工省、制种产量高”,但毕竟仍是一种用工集中、操作烦琐、延续时间长的密集型劳动,制种区的选择应考虑土地、劳动力资源及经济发展状况,群众植棉水平和积极性以及行政领导的组织工作等众多因素。我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