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索南方地区中国荷斯坦牛DGAT1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上海光明乳业集团金山奶牛场30个公牛家系的605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法分析DGAT1基因K232A位点遗传多态性,采用混合动物模型分析DGAT1基因K232A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 d校正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7个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共检测到KK、KA和AA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918、0.1917和0.0165,等位基因K和A的频率分别为0.8876和0.1124。该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 d校正产奶量、乳蛋白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乳脂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乳中体细胞评分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表明,KK和KA型测定日产奶量、305 d校正产奶量和乳蛋白量极显著高于AA型(P<0.01),AA型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KK和KA型(P<0.01)。【结论】DGAT1基因K232A位点突变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其泌乳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2.
通过SAS 8.2软件分析了20头胎次相同、泌乳期相近荷斯坦泌乳牛产奶量与乳成分中乳蛋白质率、乳脂率、干物质、体细胞数和乳中尿素氮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产奶量与乳成分的单项指标回归分析表明,产奶量与乳脂率、体细胞数和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性的负相关,而与乳蛋白率和乳中尿素氮差异不显著;从产奶量与乳成分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乳蛋白率、乳脂率和干物质含量对产奶量的影响高于体细胞数和乳中尿素氮,同时乳蛋白率、乳脂率、体细胞数和乳中尿素氮与产奶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探索CXCR1(Chemokine(C-X-C motif)receptor 1)基因编码区SNPs与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及部分繁殖性状间关系。用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865头荷斯坦牛CXCR1基因编码区c.642 AG、c.816 CA、c.980 AG和c.1068 GA 4个SNPs位点,同时收集采样牛2010年12月至2012年7月繁殖指标和2010年至2014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记录。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CXCR1基因CDS区SNPs基因型与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泌乳性状和产犊间隔、产后首配泌乳天数、配种次数和妊娠泌乳天数关系。结果表明,CXCR1-642 AG和CXCR1-980 AG对乳中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影响显著(P0.05),c.642 AG、c.816 CA、c.980 AG和c.1068 GA对乳中乳脂率、蛋白率和总固体影响显著(P0.05)。CXCR1-980 AG和CXCR1-1068 GA位点AA型个体测定日产奶量显著高于AG和GG型(P0.05),但CXCR1-980 AG AA型乳蛋白率、SCS和总固体显著低于AG和GG型(P0.05)。CXCR1-816 CA位点对产犊间隔影响达显著水平(P=0.033),AC基因型个体产犊间隔显著低于AA型个体。而CXCR1-642 AG、CXCR1-980 AG和CXCR1-1068 GA位点对产犊间隔、产后首配泌乳天数、配种次数以及妊娠泌乳天数均无显著性关联(P0.05)。CXCR1-980 AG和CXCR1-1068 GA对荷斯坦牛产奶量和乳品质存在显著遗传效应,CXCR1 c.816 CA位点对产犊间隔影响显著。CXCR1基因CDS区SNP可作为提高产奶量和乳品质、缩短产犊间隔候选分子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4.
采用PIRA-PCR和RFLP法检测204头中国荷斯坦母牛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基因F279Y突变,并分析其与产奶性状的关系。结果在中国荷斯坦母牛中检测到GHR基因F279Y突变,3种基因型TT、TA和AA的频率分别为0.461、0.495和0.044,等位基因T和A的频率分别为0.708和0.292。分析表明,AA基因型个体305天产奶量显著高于TA和TT基因型(P0.05);TT基因型个体乳脂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TA和AA基因型个体(P0.01)。A等位基因对305天产奶量有正加性效应,显性度相对较高;而对其他4个乳成分性状有负加性效应,显性度相对较低。等位基因A具有提高产奶量的效应,等位基因T具有提高乳成分的效应。本研究初步表明F279Y突变可以用于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物模型BLUP法在估计新疆地区荷斯坦牛育种值中的应用,为荷斯坦牛的选种选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新疆呼图壁种牛场牧一场、牧二场及牧三场1996~2010年共15 a荷斯坦牛生产性能记录资料,运用动物模型BLUP法,对荷斯坦牛进行单性状育种值估计.[结果]估计得到公牛产奶量育种值、乳脂率育种值、乳蛋白率育种值排名第一的分别为94166、8466、11100120号;母牛产奶量育种值、乳脂率育种值、乳蛋白率育种值排名第一的分别为120030103、120040007、320030159号;并根据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育种值制定了荷斯坦牛总性能指数公式(TPI).[结论]为使种牛评定更准确,需综合考虑产奶量和乳成分等性状,制定荷斯坦奶牛总性能指数公式.  相似文献   

6.
牛POU1F1蛋白对牛乳腺发育有重要作用。哺乳动物上已有很多关于POU1F1基因的研究,但未见该基因对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能影响的相关报道。作者采用PCR-RFLP技术对182头中国荷斯坦牛POU1F1基因第6外显子的A/G变异进行分析,得到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34、0.451和0.115。2χ检验后显示,样本群体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利用POPgene32软件进行分析表明,该位点多态信息含量属于中度多态。应用SAS 8.1软件的GLM程序进行POU1F1多态性与产奶性状(包括90 d和305 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关联分析,结果显示GG基因型牛与AA和AG型牛相比,有更高的乳蛋白率(P<0.05);而该位点对乳脂率和产奶量影响不显著(P>0.05)。因此,POU1F1基因的SNP初步可以作为影响中国荷斯坦牛乳蛋白率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查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中国荷斯坦牛产奶和健康性状的关联性,为未来培育高产优质健康奶牛提供可用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DNA测序、PCR-RFLP和CRS-PCR技术,对576头中国荷斯坦牛转铁蛋白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研究,运用SAS 软件分析其与乳品质和乳腺炎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在Tf基因5´调控区、外显子8和内含子8处发现了g.-1748G>A、g.13942T>C和g.14037A>G共3个新的SNPs;关联分析表明,g.-1748 G>A位点与305 d产奶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g.13942T>C位点与体细胞评分显著相关,CC基因型个体体细胞评分显著高于TT和 TC个体(P<0.05);g.14037A>G位点AA基因型个体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AG个体(P<0.05),AG基因型个体乳蛋白率显著高于GG个体(P<0.05)。共构建出8种单倍型,发现了19种单倍型组合;H4H4单倍型组合个体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最高;H2H5单倍型组合个体305 d产奶量最高;H3H4单倍型组合个体体细胞评分最低。【结论】Tf基因不同基因型和单倍型组合与中国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与乳脂率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RFLP对奶牛嗜乳脂蛋白基因的第7外显子进行了扩增,并用HaeⅢ进行酶切,产生了2个等位基因A(331+170 bp)和B(295+201 bp).分析不同基因型对个体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干物质和305 d产奶成年当量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在所试的4个群体巾都较高(>60%),从基因型奶牛的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同时乳固形物含量和乳糖的含量也高于BB基因型,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另外,AA 基因型奶牛的305 d产奶成年当量则显著低于BB基因型(P<0.05).对305 d成年当量、乳脂率、乳蛋白质含量、乳干物质含量和乳糖含量A基因的加性效应分别为-M5.34 kg/,胎次、0.07%、0.09%、0.09%和0.07%,A等位基因的显性效应分别为187.72 kg/胎次、0.007%、0.08%、0.04%和0.04%.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白细胞介素8基因(IL8)在浙江省内不同牛种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情况,应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中国荷斯坦牛、温岭高峰牛和温州水牛IL8基因3'UTR的多态性。PCR-SSCP和测序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和温岭高峰牛在IL8基因3'非翻译区存在3个完全连锁的SNP(g.2831A/G,g.2904 T/C,g.3030 G/A)构成的单倍域,温州水牛在这些位点均表现为突变纯合型。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IL8基因3'UTR的3个SNPs对中国荷斯坦牛305 d校正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率及体细胞评分的影响,发现这些SNPs可显著影响中国荷斯坦牛305 d校正产奶量(P0.01)和乳脂率(P0.05)。  相似文献   

10.
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产奶量和乳成分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牛乳中体细胞数对产奶量和乳汁成分的影响,采集西安草滩奶牛三场2004年处于泌乳盛期(2~4胎)的荷斯坦牛的奶样,测定体细胞数、乳脂率、乳蛋白率、日产奶量、胎次、泌乳阶段,共测341个样本。运用直线相关与回归方法,确定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与产奶量、乳脂率及乳蛋白率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体细胞数与产奶量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14,P0.01),与乳脂率无显著相关关系(r=-0.045,P0.05),与乳蛋白率无显著相关关系(r=0.035,P0.05)。说明体细胞数越高,奶量损失越大,当体细胞数超过110万/mL时,奶量损失达24.6%。因此,要充分利用奶牛牛群改良项目(dairy herd i m-provement,DHI)报表,加强对体细胞数的监控,及时预防和发现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减小经济损失,提高牛群的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