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锦鲤简介     
锦鲤,顾名思义:是一种有色彩花纹的鲤鱼,属鲤形目(Cyprini(ormcs,鲤科(Cypriaidae),鲤属(Cyprinus).早在约18世纪初,由日本新泻县山古志村的渔民经人工培育而成.……  相似文献   

2.
锦鲤是游姿高雅、体形优美,身上带有艳丽色彩和灿烂斑纹的、具有高观赏价值的鲤鱼。 锦鲤是日本人培育出来的。然而日本原来并没有鲤鱼,大约一千年以前作为食用鱼的优良品种。鲤鱼才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在日本文化、文政时代(1804-1829年)新泻县中部山区山古志村附近的二十几个村庄(现在的小千古市),人们发现了一种淡红色的鲤鱼,  相似文献   

3.
锦鲤是鲤鱼的变种 ,其色彩斑烂、神态雍容华贵 ,极具观赏价值。相传 1 0 0 0多年以前 ,我国的鲤鱼经朝鲜传入日本。大约在 1 8世纪初 ,日本新泻县山古老村的养鲤人为保护鲤鱼安全过冬 ,将鲤移置在屋檐下饲养。在漫长的冬季里冰水断断续续滴入养鱼的盛器中 ,低温刺激了亲鲤的生殖腺 ,引起了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 ,使子代出现了绯黄、浅黄等色彩上的变化 ,当时称之为“花鲤”;后来又经过百余年不断选择 ,精心组配 ,反复杂交 ,获得了“大正”、“昭和”、“银鳞”、“黄金鲤”、“皮光鲤”等多种品系。因外观华丽 ,被称为锦鲤 ;又因源于日本 …  相似文献   

4.
锦鲤随谈     
小露 《海鲜世界》2008,(2):9-10
锦鲤,在日本又称福寿鱼,是一种名贵的大型观赏鱼,有着“观赏鱼之王”、“好运鱼”、“风水鱼”、“水中活宝石”等种种美誉,它的祖先就是我们常见的食用鲤。据史料记载,鲤鱼的原产地为位居中亚的波斯,后经中国、朝鲜传入日本。大约在公元1804~1829年间,日本新泻县的山间饲养的食用鲤中出现具颜色的突变种,人们进而将其改良为绯鲤、浅黄、别光等锦鲤,并逐渐被接受和欣赏。当时在日本,锦鲤以“红白”、“大正三色”为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俗称“御三家”,其他如黄金鲤、德国鲤、绯鲤及其他变种鲤都可称为锦鲤。  相似文献   

5.
<正>锦鲤也称绯鲤,在生物学上隶属鲤形目、鲤科、鲤属,是野生食用鲤鱼的突变种,原产于日本北部沿海的新泻县,鱼体呈现鲜艳似锦的色彩、变幻多姿的斑纹,具观赏和食用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6.
水中活宝石——锦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锦鲤于1804年发祥于日本越后地区新泻县的山古志村,历经200余年的杂交选育、品种改良与养殖实践,目前已形成13个品系119种,并确立了亲鱼选择、幼鱼选育、成鱼色扬、疾病防治、越冬池设计为核心的配套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日本锦鲤体态优雅高贵,有大正三色,红白锦鲤等品系,隶属鲤形目、鲤科、鲤鱼属,为鲤鱼的变种,原产于我国,16世纪传入日本,经日本人数百年选育,成为名贵大型观赏鱼类之一。随着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日本锦鲤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提升,已是休闲观赏渔业的当家品种。本文着重介绍日本锦鲤的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锦鲤是一种彩色鲤鱼,因其鱼体表面色彩鲜艳、花色似锦,故得其名。锦鲤是红色鲤鱼的变种,我国饲养红鲤作为观赏鱼在明代已非常普及。红鲤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在饲养过程中发现这种鲤鱼会发生色变,根据红鲤容易变异的特点,经过选种,人工改良,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初称“色鲤”、“花鲤”,后改称“锦鲤”。日本饲养锦鲤有200多年的历史,至今已培养出100多个品种的各色锦鲤。1973年作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使者的日本锦鲤在我国安家落户。锦鲤源于中国,兴于日本,又回到中国。一、生物学特性锦鲤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是广温性鱼类。适水温度5~30…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民间象征着吉祥、幸福和美好未来的鲤鱼,是夏朝以前由波斯传入的。但唐朝时,因皇帝姓李,与“鲤”音相近,法律规定不准吃鲤鱼,直至宋朝后鲤鱼才重新成为人们喜爱的养殖鱼类。日本最早养殖鲤鱼的小千古地区,是一千年前由我国经朝鲜传入的,后在距今约160年前,新泻县的山古志村,因气候严寒,人们便把露天饲养的缸,盆移到屋檐下,而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地区锦鲤的饲养和抗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进的日本原种锦鲤在黑龙江地区土池(富营养)饲养,采用与食用鲤鱼相同的养殖条件,对锦鲤一龄鱼,二龄鱼,三龄鱼,四龄鱼和亲鱼的成活率测定,分别达77%,85%,95%,94%,100%,得出锦鲤适合黑龙江地区的土池养殖。进行原种锦鲤,杂交种锦鲤一龄鱼,二龄鱼和三龄鱼室内和自然条件下赵冬成活率的比较,原种锦鲤在水温11℃的室内越冬成活率较高。在高寒地区自然越冬条件下成活率接近0,抗寒能力极差,但与荷包红鲤抗寒品系交的杂交种锦鲤,一龄鱼,二龄鱼和三龄鱼和在自然条件下越冬成活率分别达56.6%,86%和81.1%。抗寒性状可通过与荷包红鲤抗寒品系杂交遗传给杂交种锦鲤,并对自交种,杂交种的后代较好体色的锦鲤进行了统计,自交后代为35%,同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杂交种后代为6%,杂交种后代体色较好的锦鲤明显低于自交种。  相似文献   

11.
据文献记载,日本的鲤鱼是从中国引入的,日本人在长期饲养中发现鲤鱼经过变异形成斑斓的体色。在十九世纪初,日本贵族将这种鲤鱼移入庭院的水池中养殖,以供观赏,因此,锦鲤又称“贵族鲤”。日本人根据鲤鱼容易变异这一特点,采取人工选择、交配、培育等多种方法,选育出许多新品种。1906年引进德国的无鳞“草鲤”和“镜鲤”,与日本原有的锦鲤杂交,选育出品种繁多的锦鲤。可以说“锦鲤”是日本人创造的一种艺术品,被誉为日本的“国鱼”。“锦鲤”被日本人视为和平、友谊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日本锦鲤繁育技术及高产高效养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锦鲤,是由野生食用鲤通过人工选择、杂交、培育而成的一种名贵大型观赏鱼。它体态优雅高贵,有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锦鲤品系,隶属鲤形目、鲤科、鲤属,为鲤的变种,原产于我国,16世纪传入日本,经日本人数百年选育,成为名贵大型观赏鱼类之一,日本锦鲤因此得名。随着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日本锦鲤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提升,已是休闲观赏渔业的当家品种,越来越博得广六养鱼爱好者和观赏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锦鲤是一种高贵的大型观赏鱼,其色彩艳丽多姿,花纹千变万化,体型健美有力,堪称“水中活宝石”、“观赏鱼之王”。锦鲤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其生物学特性与普通鲤鱼基本一样。锦鲤的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早期经我国传入日本,经日本人的长期人工选育,改良为现在观赏用的锦鲤。据史料记载,大约1804~1829年,日本贵族最早将锦鲤放养于池中供观赏,早期的锦鲤被称为“色鲤”、“花鲤”。因“色”、“花”等字眼被日本人认为涵意过于暖昧软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适合时局,因此才改称为“锦鲤”。由于锦鲤个性刚强有力,游姿雄健,即使被置…  相似文献   

14.
锦锂系由鲤鱼突变并经人工选育而成,鲤鱼虽是由中国传入日本,但锦鲤是日本人民从十八世纪起逐渐选育出来的。由于其雍容华贵、色彩斑澜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喜欢。称之为“水中的活宝石”,日本、台湾、东南亚和欧洲等很多国家相继出现了锦鲤养殖、赏析、贸易等热潮,使锦鲤已成为世界性的观赏品种。  相似文献   

15.
日本锦鲤色彩缤纷,可供食用及观赏。据传,锦鲤起源于中国广西龙州锦鲤、江西兴国红鲤、浙江杭州金鲤,经日本水产专家长期培育杂交而来,现已有100多个品系。长鳍鲤的鳍条较长,体色鲜艳,亦具有食用和观赏价值。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杂交方法,(?)锦(?)的尾鳍由短叉型趋向于长鳍型,以提高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早在300多年前的清代,江门就已培育出颇有观赏价值的变种鲤鱼——红鲤,是典型的锦鲤祖宗。上个世纪80年代,江门达兴锦鲤场从日本引进锦鲤进行培育,江门养殖高档观赏鱼的序幕真正拉开。然而,江门锦鲤产业的迅猛发展则是发生在近十年的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基因相对纯和、性状更为优良的锦鲤新品系,采用超大的亲本群体对锦鲤"御三家"进行了三代的体型、体色选育,并在此基础上与荷包红鲤抗寒品系杂交,得到了锦鲤"御三家"抗寒新品系。结果表明:育成的红白锦鲤、大正三色锦鲤新品系F3代中全红鲤所占比例降低了16.3%、21.5%,全白鲤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降低了15.7%、14.5%,淡黑色鲤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降低了8.8%;昭和三色锦鲤的新品系F3代中青黄色鲤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降低了47.2%;各选育品系中畸形鲤所占的比例也较对照组有所降低,新品系F3代中长体型个体占总样本的比例增加到83.6%、79.7%、74.9%。  相似文献   

18.
锦鲤是从鲤鱼突变品系中选育而成的一种名贵观赏鱼类,它有绚丽的色彩和变幻多姿的花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养殖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9.
锦鲤是鲤鱼突变品系经人工选育而成的,因其拥有鲜艳似锦的色彩,变幻多姿的斑纹,故而得名并享有“水中活宝石”的美誉。锦鲤源于中国,制种改良于日本,历经多年的杂交选育,目前已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一些种类。该鱼具有适应性强,耐严寒酷热,食性杂,易饲养,喜欢与人亲近等优点,常被人们用来点缀公园和庭院。其实锦鲤除了主要用于观赏外,  相似文献   

20.
锦鲤学名:Cyprinus carpio koi,英文名:Colored carp,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Cyprinidae),鲤科是所有鱼种中极大的一科,有1400种以上的鱼种,凡具有色彩、有斑纹以供人观赏的鲤鱼都可以称之为锦鲤,它并非自然演化出来的物种,而是鲤鱼经由人工长年慢慢配种选育而来,其鲤种来源分别有绯鲤、革鲤和镜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