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为探讨雏鸡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采用胶原酶重复多次消化心肌组织,收集每次消化的上清液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终止消化,离心沉淀细胞后再加入培养基混悬细胞.采用差速贴壁法和化学法纯化心肌细胞后置CO2培养箱孵育,并对培养的心肌细胞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显示,未贴壁时心肌细胞呈圆形,培养12~24 h心肌细胞开始贴壁生长,细胞伸出伪足呈梭形、多角形,3~4 d后形成细胞簇,5~7 d后细胞汇合成片.免疫组化结果表明α-SA抗原表达阳性,证明培养的细胞为心肌细胞,应用酶消化法可简便、快速地获得大量活力高的雏鸡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2.
鸡心肌细胞培养及免疫组化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肌细胞是研究心脏肥大、心脏衰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自由基损伤等病理过程发生发展的主要环节。心肌细胞的培养有助于深入研究心脏疾病的病理机制。在人类医学中培养心肌细胞进行研究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研究的主要手段[1,5~ 7] 。随着对禽类心血管系统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 ,以培养的心肌细胞为材料进行研究将占重要地位[2 ,3,8] 。鸡胚心肌细胞培养方法已经成熟 ,但有些禽类疾病如肉鸡腹水综合征 ,利用疾病高发日龄 ( 2 7~ 45天 )鸡的心肌细胞进行研究应该更能够准确地反映该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心肌细胞的病理机制。因此 ,需要探索出…  相似文献   

3.
乳仔猪腹泻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最常见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也是实际生产中对乳仔猪危害最大的,能引起乳仔猪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但时常不能准确、全面的分析。作者主要从营养、疾病和环境3方面对乳仔猪腹泻的发生进行阐述,并对乳仔猪腹泻发生的一般规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取新生24 h内的Wistar大鼠心肌组织,无菌剪碎后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逐日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于培养后48 h即可观察到部分细胞搏动;72 h后,细胞逐渐展开,搏动频率在60~70次/min,从而初步确立培养的细胞为心肌细胞;进一步采用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cTnT)抗体和α肌动蛋白(α-actin)单克隆抗体分别对培养的心肌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均呈阳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简便、高效的仔猪小肠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试验材料,采用组织贴块法和酶消化法进行原代培养,胰酶消化传代,并应用倒置显微镜和SABC试剂盒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采用组织块贴块法培养的仔猪肠平滑肌细胞有90%的组织块接种存活,初次传代后的平滑肌细胞纯度达95%以上。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胞浆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而酶消化法培养的仔猪肠平滑肌细胞,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表明组织块贴块法是为简便、可靠,短期内可获大量高纯度的仔猪小肠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洋姜治疗仔猪贫血,通过检测血清铁、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转铁蛋白、网织红细胞数等指标的变化,验证该药对仔猪贫血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饲喂洋姜7d后,试验组中血清铁和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饲喂15d后,试验组仔猪血清铁、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转铁蛋白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试验期内2组间网织红细胞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洋姜能显著提高血液中铁离子、血红蛋白水平,有效增加转铁蛋白饱和度,对治疗仔猪贫血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仔猪红、黄、白痢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制约着饲养者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临床症状,观察分析发病原因,提出了预防为主,科学饲养管理及药物治疗的综合防治方法,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鼠心肌细胞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是心血管相关研究方面、以及细胞生理方面广泛应用的研究工具,目前已是多门学科研究的热点。心肌细胞培养的相关报道方法很多,由于各实验室所解决的问题、实验室具体条件的不同,所采用的培养方法也不尽相同。如何建立一种比较简单、快速,并且尽可能地获得较高的细胞存活率、较高的细胞活力,仍是心肌细胞培养模型制作中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借鉴前人的经验,采用比较完善的方法培养出纯度较高、活力较强的新生SD大鼠的原代心肌细胞,足以满足相关科研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探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并培养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 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PASMC)的方法。将1~7日龄雏鸡的肺动脉中膜剪成小于1 mm2的组织块,0.1%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PASMC并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对培养细胞进行HE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采用抗α-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α-Smooth muscle actin)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胞浆内α-肌动蛋白的表达,用以鉴定所培养的细胞。结果表明,倒置显微镜下细胞为长梭形,呈典型的"峰—谷"状,未见明显异型细胞。α-actin胞浆染色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97%以上。因此,胶原酶消化法可用于分离培养肉鸡PASMC,且有方法简单,成活细胞数多、传代周期短的特点,可用于肉鸡心血管疾病如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构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凤芹 《猪业科学》2006,23(9):54-55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包括仔猪出生后一周内所发生的仔猪黄痢,2~3周龄发生的仔猪白痢和6~15周龄发生的仔猪水肿病。该病流行面广,终年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由于大肠杆菌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同时血清型较多,难于进行免疫。因此,一旦猪场传染上该病很难根除,即使耐过,仔猪常因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山东省阳谷县某猪场饲养种猪200余头,2005年3~4,9间,部分10~20日龄仔猪发病,发病率50%~70%,呈群体性(整窝)发病。经临床诊断为仔猪大肠杆菌病,我们对发病猪进行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菌进行了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有效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对细毛羊毛囊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进行初步研究,建立细毛羊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采用两步酶消化法、机械分离法和两步酶消化法+机械分离法3种方法分离培养细毛羊毛囊干细胞,通过测定毛囊干细胞的数量、克隆形成率及毛囊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等综合评估3种培养方法的优劣,寻求既能方便获得大量毛囊干细胞,又能减少其分化的理想培养条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3种培养方法获得的细胞均为铺路石状,均表达角蛋白K19和整合素β1,表明成功获得细毛羊毛囊干细胞,建立体外培养体系。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和机械分离法"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2.
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中起殴丶缘淖饔?应用体外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不仅广泛应用于微循环系统对不同生理或病理刺激的反应,也可阐明伴随微血管功能障碍和组织损伤的某些疾病的病理机制,所以分离培养动物及人各个器官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报道日渐增多.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方法主要有3种,包括酶消化法、机械分离法和磁珠分离法,每种方法各有利弊.微血管内皮细胞一般通过其表面的血管紧张素酶、摄取乙酰基低密度脂蛋白和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进行鉴定.目前从不同组织器官分离培养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已经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13.
饲养层细胞对胚胎干细胞的影响及其分离培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胚胎干细胞及其相关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中最有活力、最有影响力、最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它与遗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相结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饲养层细胞在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的过程中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作者结合实践经验就饲养层细胞对胚胎干细胞的影响进行了概述,介绍了饲养层细胞的分类,并分析了饲养层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胎盘屏障是营养物质、药物、病毒等从母体进入胎儿的必经之路,与反复自然流产等多种产科疾病有关.滋养层细胞是胎盘屏障的重要组成成分,而滋养层细胞具有内分泌的功能,其增殖、功能调节失常与多种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为了揭示产科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建立滋养层细胞体外培养的模型是必要的,论文就滋养层细胞分离及培养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周婵  朱勇  徐水 《动物营养学报》2011,23(2):203-209
细胞原代培养是科学研究中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的基本方法.无脊椎动物包括水生无脊椎动物和陆生无脊椎动物,虽然它们均属于变温动物,但在生物学特性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故,对于来自不同类群动物的细胞的原代培养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本文对无脊椎动物细胞原代培养中的培养条件、培养基成分、培养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常见问题和策略进行了阐述,以...  相似文献   

16.
大鼠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一种简单而又高效的分离大鼠表皮干细胞(ESCs)的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对大鼠表皮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并用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筛选大鼠表皮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K15、P63、β1-integrin和α6-integrin表达情况;同时,测定ESCs单细胞克隆与克隆形成率及表皮干细胞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均能分离得到大鼠表皮干细胞,获得的细胞生长良好,具有较高的克隆形成率,前者可传至第6代,而后者传至3代~4代便分化;干细胞标记物CK15、P63、β2-integrin和α6-integrin均呈阳性;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均能成功地分离、纯化和培养大鼠表皮干细胞,组织块法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讨IgA和IgG分泌细胞在断奶仔猪胃肠道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和规律。选取8头断奶24 d的仔猪,采集胃底部、胃体部、胃幽门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组织样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肠道中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变化。结果显示:IgA和IgG分泌细胞在胃肠道中具有类似的分布特点和规律,即2种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中,其数量沿着胃肠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IgA和IgG分泌细胞在胃幽门部和小肠分布最多。结果表明仔猪的胃幽门部和小肠前段可能是发挥黏膜免疫反应和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位点。  相似文献   

18.
猪雄性生殖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索猪雄性生殖干细胞(mGSCs)体外分离、培养的适宜条件,建立猪雄性生殖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对新生小猪睾丸生殖干细胞进行了体外分离和初步的培养鉴定,并利用层黏连蛋白和明胶的不同贴壁特性,比较2种差易贴壁分选方法的富集效果,并对传代后的干细胞培养1周后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培养细胞是否表达干细胞标志蛋白OCT-4。试验结果表明,层黏连蛋白更适用于猪生殖干细胞的富集、培养,细胞分选效率及增殖生长明显优于采用明胶分选的方法。培养的mGSCs拥有与小鼠mGSCs相同的形态、增殖及表达特征。鉴定结果显示,生长细胞克隆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支持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阴性;培养的生殖干细胞克隆表达转录蛋白OCT-4,而饲养层支持细胞OCT-4抗体染色则呈阴性。结果表明培养的干细胞克隆仍保持较好的干细胞活性,保持正常的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初步建立了生殖干细胞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鸡小肠上皮细胞的分离及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而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在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转运、消化酶分泌及肠道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体外培养方法分离培养IEC为研究其分化增殖、凋亡等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手段。作者综述了培养组织样的选择、分离IEC的常用方法、影响IEC培养的因素及IEC的鉴定方法等鸡IEC体外分离培养过程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