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地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染色体倍性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安徽蚌埠,湖北荆州,上海崇明、南汇、松江、金山6地的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血液细胞和成熟精巢进行了染色体倍性检测,并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二倍体DNA相对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二倍体是泥鳅最主要的倍性形式,四倍体泥鳅出现的频率仅占总样本的1.12%,雄性和雌性泥鳅都发现了四倍体,这表明四倍体倍性与性别无关,与地域有关;②实验检测的四倍体均为泥鳅。未检测到大鳞副泥鳅存在四倍体,各地均未检测到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天然三倍体;③由于同一地域的泥鳅存在不同的倍性,故不能认为出自某一地域的泥鳅就仅有某种特定的倍性形式;④有部分样本流式细胞仪检测的DNA相对含量介于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之间,这可能是由于在自然环境下,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杂交,染色体发生交换所致。  相似文献   

2.
采用形态学测定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和测定泥鳅♀×大鳞副泥鳅♂(D×P)和大鳞副泥鳅♀×泥鳅♂(P×D)及其亲本的形态差异、可数性状及可量性状,研究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杂交子代及其亲本的形态差异。结果显示,正反交子代(D×P和P×D)外观相似,同时具有双亲的一些特征,如尾柄处皮褶发达,与大鳞副泥鳅相似,而身体上的花纹与泥鳅更相似,大多为圆形斑点,兼有少部分条纹。在体型方面,2种杂交子代体型介于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之间,较大鳞副泥鳅更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2种杂交泥鳅形态相近,均与大鳞副泥鳅更相似。判别分析综合准确率达到94.1%,可以有效鉴别这2种泥鳅和它们的杂交种。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正反交均可获得存活子代,且孵化率、畸形率和早期存活率与自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苏州地区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鳞片作为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年龄鉴定材料,并对两种鱼进行了常规生物学测定.结果显示,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体长与鳞径均呈直线相关,其相关式分别为泥鳅L=99.577R + 9.743 5(r=0.997);大鳞副泥鳅L=74.445R + 9.644 2(r=0.995).两种鱼体长与体重均呈幂函数关系,相关式分别为泥鳅W =0.011 8L2.8644(r=0.899)和大鳞副泥鳅W=0.014 6L2.8135(r = 0.923).体长、体重的生长规律能较好地用von Bertalanffy方程进行拟合(P<0.01),其表达式分别为泥鳅:Lt=25.90[1-e-0.191(t+0.806)],Wt=135.90[1-e-0.191(t+0.806)]3;大鳞副泥鳅:Lt =25.59[1-e-0.201(t+0.731)];Wt =169.45[1-e-0.201(t+0.731)]3.3龄以前两种鱼的体长生长速度较快,两种鱼的体重生长拐点年龄分别为4.95龄和4.73龄.  相似文献   

4.
当泥鳅自交时,其后代染色体数为2n=100;如果泥鳅卵子与大鳞副泥鳅精子授精,其染色体来源于两种泥鳅,染色体数为2n=74,未发现有染色体丢失现象。当泥鳅卵子经紫外线辐射后与大鳞副泥鳅精子授精,如果不进行二倍化处理,86%的胚胎染色体完全来源于父本大鳞副泥鳅,为雄核发育单倍体n=24,经过二倍化处理后所获得的二倍体为大鳞副泥鳅雄核发育纯合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48。  相似文献   

5.
基于判别分析的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元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64-564,568
[目的]为科学识别形态特征相似的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方法]在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形态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经逐步判别分析,筛选颌须/头长、皮褶长/体长、体高/体长3项形态指标建立识别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判别函数。[结果]结果表明:该函数的判别正确率达94%。[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只需测量颌须、皮褶长、体高、体长4项形态指标,利用判别函数就能快速、简便地确定类别的归属;利用形态指标建立鱼体的判别函数实现对鱼类别的科学、快速判别是可行的,对于指导生产实践以及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微卫星标记快速鉴别幼鱼阶段的泥鳅与大鳞副泥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DDBJ数据库中选取已发表的47个泥鳅微卫星标记,在采自湖北省的大鳞副泥鳅群体中进行跨种扩增,发现有44个微卫星标记能在该群体获得扩增产物,另外有3个微卫星标记(即Mac31、Mac63和Mac541)完全不能获得扩增产物。以湖北省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自交子代幼鱼DNA为模板,采用Mac31、Mac63和Mac541这3个微卫星标记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在以泥鳅自交子代幼鱼DNA为模板的体系中能扩增出目的条带,在以大鳞副泥鳅自交子代幼鱼DNA为模板的体系中完全不能扩增出目的条带。因此,Mac31、Mac63和Mac541这3个微卫星标记可用来鉴别幼鱼阶段的泥鳅与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7.
两种泥鳅不同核质关系下EST和MDH同工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聚丙烯酰胺胶不连续系统电泳方法分析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不同组合、不同核质关系下,胚胎改良阶段(0-145h)酯酶(EST)和要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的分化表达谱式。EST同工酶随细胞质、细胞不同及胚胎发育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个体发育谱式。以泥鳅卵子为细胞质环境的Ⅰ、Ⅱ两组,杂交组(Ⅱ)的EST同工酶基因在受精后3min至原肠中期,雄核原因参与表达与调控。以大鳞副泥鳅为细胞质环境的Ⅲ、Ⅳ两组,各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musa dabryanus)胃、肠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会影响泥鳅、大鳞副泥鳅小肠和胃蛋白水解酶活性.在DH值7.5时,泥鳅及大鳞副泥鳅的胃最适温度都为45℃,蛋白水解酶活性分别为1 005.23、975.6μg·min-1;泥鳅的肠最适温度为40℃,其酶活性为48.7μg·min-1,大鳞副泥鳅的肠最适温度为45℃.其酶活性为78.23μg·min-1.  相似文献   

9.
泥鳅与大鳞副泥鳅群体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从100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4种引物对自然群体中的泥鳅,大鳞副泥鳅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4种引物(S29,S96,S97,S99)分析得到泥鳅种教员人遗传的纯度分别为0.5449,0.4946,05926,0.6420,大鳞副泥鳅遗传纯度分别为0.449,0.4304,0.5159,0.524;两者间遗传距离依闪为0.5385,0.5714,0.5024,0.5266;泥鳅特征带1.0k  相似文献   

10.
程玮玮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128-129
该文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对大鳞副泥鳅和真泥鳅胚胎发育的影响.实验表明,大鳞副泥鳅的胚胎在18~30℃都能孵化发育,在32℃时致死率达93%,适宜发育温度为24~26℃;真泥鳅的胚胎可耐受水温为1 8~30℃,在32℃时致死率达72%.适宜发育温度为26~28℃.  相似文献   

11.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泥蚶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核行为进行了系统地细胞学观察。泥蚶成熟未受精卵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精卵混合后,精子迅速附着于卵子周围,受精后3 min左右精子入卵,启动成熟分裂,9~12 min排出第一极体、18~20 min排出第二极体,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成熟分裂;受精后25 min左右雌、雄性原核形成;受精后30 min左右雌、雄原核以原核联合的方式结合;受精后35 min左右第一次卵裂结束,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卵裂球;受精后45 min左右第二次卵裂结束,形成1大3小4个卵裂球。本研究发现了多精入卵现象,多个精子入卵可启动成熟分裂,排出第一、第二极体,形成多个雄性原核并与雌性原核联合,染色体分离紊乱形成多极纺锤体;对多精入卵的成因、发育结局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连续切片显微观察的方法对索氏六须鲶成熟卵的受精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精子入卵刺激卵细胞形成胚盘,精子头部在胚盘中逐渐核化,形成雄性原核;卵母细胞放出第二极体,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雌性原核,两性原核结合成合子核;合子核膜消失,产生第一次卵裂,受精全过程历时50min。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研究饥饿胁迫下鱼类的生理生化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传统瑞氏染色法研究饥饿胁迫下大鳞副泥鳅外周红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大鳞副泥鳅的成熟红细胞逐渐发生变化,先出现核膜溶解,然后出现细胞形变,接着出现核质扩散和细胞膜溶解,最后整个成熟红细胞膜完全溶解,核染色反应由紫黑色变为紫红色最后变为粉红色。大鳞副泥鳅的幼稚红细胞则明显增多。[结论]在饥饿胁迫下大鳞副泥鳅外周红细胞出现核异常,主要表现为核膜溶解和核质扩散,因此红细胞核异常可以作为饥饿胁迫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Tram U  Sullivan W 《Science (New York, N.Y.)》2002,296(5570):1124-1126
The bacterium Wolbachia manipulates reproduction in millions of insects worldwide; the most common effect is 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 (CI). We found that CI resulted from delayed nuclear envelope breakdown of the male pronucleus in Nasonia vitripennis. This caused asynchrony between the male and female pronuclei and, ultimately, loss of paternal chromosomes at the first mitosis. When Wolbachia were present in the egg, synchrony was restored, which explains suppression of CI in these cross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Wolbachia target cell cycle regulatory proteins. A striking consequence of CI is that it alters the normal pattern of reciprocal centrosome inheritance in Nasoni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大鳞副泥鳅雌雄个体的形态特征。[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与t检验方法,比较了大鳞副泥鳅雌雄个体的10个外部形态特征。[结果]t检验结果表明10个比值性状中有3个比值性状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1个比值性状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1.151%、18.844%、12.324%和10.169%,4个主成分的积累贡献率为72.487%,雌雄个体在主成分分析图上存在重叠交错态势,差异不显著,与t检验结论相一致。[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紫外线遗传灭活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作激活源,经6-DMAP加倍诱导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运用荧光显微技术,对雌核发育二倍体卵子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核相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紫外线处理过的精子入卵后发生一次轻微膨胀,形成雄性原核,但不形成染色体,而是浓缩为致密的染色质小体(DCB),DCB或滞留于两卵裂球的分裂沟上或进入其一的细胞质中,不与雌原核融合;雌核发育胚胎的发育速度明显滞缓,经6-DMAP处理后胚胎发育速度加快,发育同步化;在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过程中,还观察到杂交体、异源三倍体、雌核发育单倍体、雌核发育四倍体。结果为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提供了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紫外线遗传灭活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作激活源,经6-DMAP加倍诱导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运用荧光显微技术,对雌核发育二倍体卵子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核相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紫外线处理过的精子入卵后发生一次轻微膨胀,形成雄性原核,但不形成染色体,而是浓缩为致密的染色质小体(DCB),DCB或滞留于两卵裂球的分裂沟上或进入其一的细胞质中,不与雌原核融合;雌核发育胚胎的发育速度明显滞缓,经6-DMAP处理后胚胎发育速度加快,发育同步化;在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过程中,还观察到杂交体、异源三倍体、雌核发育单倍体、雌核发育四倍体。结果为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提供了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查明引起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发病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常规方法对患病达氏鲟的鳃、心脏、肝脏和肠道等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与16S rR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明确病原菌的致病性及其病理组织学特征,并以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达氏鲟的肝脏组织中分离获得一株优势菌株(AD-AV201606),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最终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以维氏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达氏鲟,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临床症状,感染引起的死亡率为50%~80%,且病鱼集中在感染后1~3d死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达氏鲟维氏气单胞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头孢呋辛等7种抗生素敏感,对青霉素和利福平已产生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对达氏鲟造成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肝脏、肠道及鳃组织.[结论]维氏气单胞菌对达氏鲟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引起肝脏、肠道及鳃等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而造成机体损伤甚至死亡,生产上可选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以大鳞副泥鳅为试验动物,设置甲醛对其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生理毒性试验,研究甲醛对大鳞副泥鳅的半致死浓度、红细胞DNA损伤大小及对其肝脏GPT和GO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醛对大鳞副泥鳅具有明显的毒性,其96 h的LD50为368.71 mg/L;试验各组的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与处理浓度和染毒时间呈正相关;同时酶活力与处理浓度和染毒时间则呈负相关。结论:甲醛具有较强的环境毒性,并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