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人工飼料中添加桑叶粉末的数量与蚕儿摄食、成长及发育的关系。堀江保宏、伊藤智夫,日本蚕絲学杂志1962、31[2]61—67。分別加入不同比例(0%、2%、4%—10%)桑叶粉末的人工飼料养蚕,研究人工飼料中添加桑叶粉末的数量对蚕儿摄食、成长及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桑蚕复盖育     
由于廣泛推廣高产量的白繭蚕品种,保留大量五龄期(較其他齡期經过久些)用飼料基地是很重要的。为此,应当早在稚蚕期間就加以注意,在稚蚕期合理收獲桑叶可以保証蚕兒五齡时桑樹最大的桑叶生長量,同时应当合理組織稚蚕飼育,節省在此期間飼料的消耗。  相似文献   

3.
利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于农业,特别是畜牧业,近十年来在各國已广泛应用。無論在促进畜类及植物的生活,防止植物病害,降低畜類死亡率,提高飼料利用率,增加單位产量等均有了一定成绩和发展。就家蚕方面亦做了不少工作,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如蘇聯集体农莊採用小苏打(即炭酸氢鈉)硫酸鎂作补助飼料对蚕儿膿病纸抗提高两倍,因而稳定蚕造,增加产茧量。印度學者(M.R.V.Murthy)利用抗生素添食、証明金霉棠与氯霉素对蚕儿絲貭的合成起了一定的作用。我國近年來亦开始进行試驗。如化  相似文献   

4.
养蚕地区的蚕粪、桑渣是非常有价值的猪、羊飼料。蚕粪就是蚕的排泄物,桑渣是餵蚕吃剩的残叶,它不仅可以充作肥料,也是生猪最好的蛋白质补充飼料。据营养分析,蚕粪含粗蛋白質高达20%以上,矿物質佔7%以上,比小麦、大麦、玉米、燕麦等精料的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蚕造的稳定决定于飼养技术和饲料品质,飼料品质的好坏受土壤、自然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影响,飼料品质是由飼料中所含营养物质的成份所决定,因此研究飼料物貭的成份組成以及对动植物的影响是当前深入研究工作的重要途徑。有机体組成成份分有机成份和無机成份两类,因此研究叶质成份时,  相似文献   

6.
1959年,許村公社党委領导、技术員、联盟生产队飼养員三結合的夏蚕高产試驗,获得每張76.75斤的高額丰产。試驗蚕品种为沄文×华十,飼养蟻量14克,在6月19日上午6时收蟻,到7月9日上午11时上簇完毕,全龄飼育經过20天,共产鮮茧  相似文献   

7.
廉江县石角公社油房大队今年大种木茨、大种蓖麻、大建房屋,組织专业队伍,集体飼养原蚕。該大队的特点是:人多、田少,木茨滿山遍野。全大队种植木茨1,740畝,蓖麻90畝,(旱田、坡地45畝、垦荒地35亩,零星种植10畝),木茨比去年扩大一倍,蓖麻全是新种的。最近大队进行木茨生产检查評  相似文献   

8.
溫度作为一生态因子,直接影响到家蚕的生育及行为。飼育溫度对蚕儿的生理及蚕病方面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广东蚕区常因高溫及其他因素的协同作用,釀成暴发生軟化病。制种场亦反映在夏秋季担茧制种量減少,因此,研究高溫对蚕儿摄食、消化及生长发育的关系,刘增强体質预防蚕病有一定作用。飼育溫度与家蚕软化病的关系。藤井(1936)在家蚕軟化病有关生化問題的研究中,曾調查22℃、26℃、30℃三种不同飼育溫度对蚕儿的經过、体重、減蚕率、食下率、消化率及呼吸等的影响。結果認为在30℃时五龄蚕儿对蛋白、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較少;存留在蚕內的糖元及蛋白亦少,因而大量发生軟化病,尤以晚秋蚕为甚。同氏認为高溫直接抑制淀粉酶及胰白分解酶的活性有关。蔣天驥(1957)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为了增加每年蚕繭的生产數量,和提高桑园蚕室蚕具的利用率,繼春蚕之后來繼續飼养夏秋蚕晚秋蚕或晚晚秋蚕,確实是有利的措施。但是飼养秋蚕或晚秋蚕,困难是会比春蚕多些,第一气候条件一般不如春蚕好;第二飼料条件——桑叶叶質不及春叶优良。因此秋季养蚕,到不是一件輕而易举的事情。几年來由于秋季气候变化很大,致秋季蚕繭生產有丰歉之別。我个人認为主要的原因,是秋季养蚕時期,是有重行考慮的必要。茲对飼养秋蚕時期提出一點意見,供与專家們和蚕桑技術工作者商討。或許有助于秋蚕生產上有一些裨益吧。  相似文献   

10.
苏联选种工作者在培育桑蚕的新品种时。非常重視其生活力。为此用生活率較高的交什种作原始材料。用种蛾多次交配的方法来提高后代的生活力(B.A.斯托洛尼柯夫)。提出在不同的条件下分批培育选种材料,同时还淘汰产卵后10天內死亡蚕蛾所产之卵,以及剔出最后出蛾、生活力較低的蚕蛾(H.B.舒尔绥柯娃,1952年)。在这种工作中还在蚕儿各个发育阶段中淘汰体弱的蚕,这工作获得了巨大的效果。同吋这种措施大部分的有效性直接在于飼育工作的范围,因为选种家飼育蚕儿越多,则淘汰体弱的蚕越要严格。但是选种飼育一股以100—150組蚕为限,  相似文献   

11.
低溫冲击会引起家蚕膿病及软化病,近年來屡有报导,但发生的蚕病却不尽相同,而这些试验大多數是在普通条件下饲育,不排除微量病毒感染的可能性。1963年錢元駿等在灭菌条件下飼蚕,五龄期虽經低溫冲击或福尔馬林添食,均很少或不发生膿病。但蚕儿經低溫冲击后对病毒的抵抗力大为減低。本試驗在广东的条件下以多化性蚕作材料进行灭菌育飼养,观察低溫冲击与膿病及軟化病发生的关系,及冲击前后添食病毒对蚕儿抵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蓖麻蚕是原產印度的一种絹絲昆虫,在昆虫学上属:鱗翅目、蚕蛾亞目、天蚕蛾科、Philosamia屬、Cynthia种、Ricini亞种。学名: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Boisduval。解放前,虽曾多次引种到我國(廣东、江苏鎮江、浒墅關、上海)試养,但由於这种蚕无滞育期,而且在我國江浙地區,冬季蓖麻落叶,蚕兒缺乏飼料而致絕种。1951年5月中國科学院实驗生物研究所再度引進蓖麻蚕試养,几年來,在我  相似文献   

13.
从野生植物中找尋养猪精飼料以代替粮食,应該是“来源广、采集易、效果好”,才能迅速推广。笔者年來系統的調查研究了野生植物有30多种,包括根莖叶果实各都能利用作养猪精飼料、且能适合上述三个原则的,有以下几种值得重视,茲将試肘隋况介紹出来,供畜牧兽医工作者及飼养員同志們参考。 1.地瓜藤Ficus foveolata 这是西南地区分布最广的一种原野蔓生桑科无花果属植物,在四川又有“血藤”、“木連葛”等称呼。地瓜藤的叶部可以代替桑叶飼蚕;根部是“土药大夫”常用的壮气补血药;莖蔓在嫩软时历来就供作猪飼料,老靱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本省为我国著名水稻产区,每年由稻谷加工所获得的米糠有大宗出产,其次山区及丘陵区的薯类、玉米、高梁、穇子、麦类、豆类以及棉麻油料茶經济作物产量亦丰,因此根茎类、糟渣类、油餅类飼料来源丰富。本省气候溫和,无霜期达266—290天,常年有充足青綠多汁飼料,除人工栽培的高产青飼料外,野生及水生青飼料資源也极为丰富,为我  相似文献   

15.
在通常的条件下催青蚕卵和飼养蚕儿。将研究的各种物貭溶液添食給試驗区蚕儿。研究了这些物質对蚕儿的成长和化學成份及茧的數量、大小和茧絲率的影响。結果如下: 1、純苯甲酸及其配合維生素A或叶酸对蚕儿影响不大,但減少萤絲率。 2、维生素B_6不論对蚕兒或蚕茧都無显示任何影响,只有在較多用劑量时稍为降低其茧絲率。 3、維生素B_(12)能促使蚕儿蛋白質含量的增加,但不利地反映在茧絲率方面。  相似文献   

16.
用甲状腺碘質(T)2:100,000、4:100,000以及8:100,000濃度的溶液醮湿桑叶,然后在19~23℃下每昼夜餵养三次,用这些桑叶飼养过的蚕儿,熟蚕体重較重,蚕茧量亦較重;因此,各試驗区的总产茧量較对照区高。夏期飼养的蚕儿,經甲状腺碘質添食后,总收茧量較高,上茧率也較多。試驗区的蚕茧繅絲良好,添食第1、2种濃度的(T)溶液的試驗区,其茧絲长增长,在某些試驗方面,生絲率亦有增加。  相似文献   

17.
在飼蚕中所出現的不吐絲蚕,其中大部分是由于中部絲腺的中区发生異常所致;在催青和餵育中的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对产生不吐丝蚕有着显著的影响。以上这些事实虽早已有报告,但是,作者最近阐明了在飼育中特别在第3~4龄期中(尤其在第4龄期里)有无光线存在对不吐絲蚕的产生有着显著的影响。首先,在30℃条件下將1、2、3、4、5龄的蚕分别地放在明处飼养,而在其他龄期都是放在暗处飼养。結果发现,3、4齡期放在明处飼养的不吐丝蚕要比全龄期都放在明处飼养的要多;其他齡期的不吐絲蚕出現率是少的。其次,將各龄期蚕兒分別放在明  相似文献   

18.
清远县六甲洞队在1958年第六造破除迷信,大胆飼育二化性白茧蚕种,獲得了成功。六甲洞队8月26日开始飼育華十x沄文蚕种5張,9月17日熟蚕,共经过23天,食桑2045斤,平均单張食桑589斤,共产鮮茧218.5斤,平均单張产茧43.7斤,担桑产茧7.4斤,主要的經驗是: 1.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消毒,为蚕儿創造优良环境。收蚁前7天用福尔馬林漂白粉、石灰等进行蚕房蚕具、彻底消毒,給桑除沙前先洗手給桑,除沙后洒水扫地,蚕室內外經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午和替屎吋进行开窗換气,使蚕儿有清洁空气,新鮮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卢全有 《中国蚕业》2004,25(2):45-47
蓖麻蚕是原产印度的一种半野生多化性的蚕,以蓖麻叶为主要食物.细胞学家朱冼将其引入我国并驯化成功,为蓖麻蚕的多功能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蓖麻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能深入土壤深层吸收水分和残留的养分,对土壤的适应能力比较强,耐瘠薄,耐旱但不耐淹,一般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良好.本文主要论述蚕用蓖麻即以收获叶子为主要目的的蓖麻的栽培与管理,围绕获得高产优质的叶子进行的关键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省現行推广家蚕品种其中占最大量的就是二化性瀛文和華十,多化性115南和九白海等的一代交什种,此外还有少量本地大造,輪月系統的黄茧种,和近年来引进的二化性钲系苏系新品种,但这只能說是试行推广的蚕种还未为农村的普遍採用。由于我省养蚕季节雨多、湿重、溫度變化大,同一蚕期在不同的地区飼育同一品种,收成有丯有歉,即在同一地区飼育也有丯歉的收成,在同一蚕期飼育不同品种或不同蚕期飼育同一品种,則更不在說了,特別是饲育原种有些地方或某些人养好瀛文或115南,不一定养好花十或九白海,或养好華十或九白海也不一定养好瀛文或115南,这是可以理解的,就是各个品种对气溫环境和飼料的適应要求,始終还存在很大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