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劲松 《中国蜂业》2009,60(5):23-24
东北黑蜂是我国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东北黑蜂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从乌苏里江东的俄罗斯引入前我国的远东黑蜂,是中俄罗斯蜂(欧洲黑蜂的一个地理宗)和卡尼鄂拉蜂的过渡类型,并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中心产区在黑龙江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在上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2.
1857年中俄爱辉条约签署之后,随着沙俄势力的深入扩张大量移民入境并将远东蜜蜂带入了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3.
自1980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下达东北黑蜂保护令以来,饶河县科技部门和业务单位,组织委托有关科技人员和蜜蜂育种组织对饶河县境内的东北黑蜂进行了长期系统地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4.
2000年10月24日 ,从东北装笼的159群东北黑蜂运到了海南省定安县南海农场中学实验蜂场冬繁 ,现发育良好 ,繁殖很快。黑龙江省巴彦县东胜乡韩庆祥蜂场159群东北黑蜂于10月22日装笼 ,23日运至哈尔滨机场 ,上午8:50上飞机 ,下午3:00多运到海南岛美兰机场 ,下午5:30用汽车分运到南海农场中学实验蜂场。当晚7:00开始过箱 ,10:00过箱完毕。经检查 ,这次空运过程中 ,除了2群特大蜂群(3.5kg/笼)有部分蜜蜂闷死而蜂王存活外 ,其他蜂群一切正常 ,而且在整个运输过程中 ,没有一只蜜蜂飞逃 ,也没发生…  相似文献   

5.
东北黑蜂是百余年在特定地理环境中辅以人工选育、进化一个地方新品系。从生物进化论、昆虫遗传学理论和辩证法角度看,东北黑蜂作为一个变异的地方优良蜂种,它目前的优良品性是相对的,退化或进化都是绝对的。不可一谈东北黑蜂的优良而偏颇其他蜂种,更不能沾沾自喜而不求探索。笔者认为:东北黑蜂原生境近几十年变化很大,其杂化和退化也非常显著,东北黑蜂的某些优良性状也悄然发生变化。加强保护区管理,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加大保种力度,长期保持东北黑蜂优良品牌,是一项永恒的课题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东北黑蜂习性点滴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饶河县有东北黑蜂四万多群,过去的国营蜂场,现有大型蜂产品加工厂,是国家指定的东北黑蜂原种基地,不让外来蜂种入境内放养以防蜂种混杂。东北黑蜂可维持大群,适应大箱饲养(75公分长、宽、高各50公分),就是书刊上所提到的饶河大蜂箱,性情温顺,不爱蜇人,检查时不用戴蜂帽,耐寒力较强,最适应东北高寒地区饲养,户外过冬,只要箱子好,用草培起来可以了。由于黑蜂个体大,在椴树大流蜜时同别的蜂种相比,可提高30%产量,但是采秋蜜不如别的蜂种(意蜂),零星蜜源比别的蜂种强。七台河市我二弟家饲养了意蜂,后来又从我处引进黑蜂蜂种。2000年没有…  相似文献   

7.
7月28日,来自浙江、北京、吉林、黑龙江等省市15位养蜂界的专家、教授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对东北黑蜂的采集力、性状、种源、早春繁殖等进行了认真审议。一致认为,经过长期实践证明饶河县的东北黑蜂遗传性稳定;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良好的生产性能;有别于其它蜂种,是一个良好的育种素材。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存蜂种资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于1980年将饶河、虎林、宝清三县划为东北黑蜂保护区。饶河县是东北黑蜂保存完好、数量集中的县,现有东北黑蜂约5,000群。饶河县的东北黑蜂是在引入西方蜜蜂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形成的对于当地蜜源、气候等自然条件都十分适应的具有地方特点的一种类型。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利用这一优良蜂种,对东北黑蜂的性状进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省饶河县地处于我国东北部边陲,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交通不便。正是因为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繁育出了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蜜蜂品种——东北黑蜂。蜜源植物是养蜂人的根本,在东  相似文献   

10.
2018年2月6日,来自保护区内的20位养蜂代表参加了会议,黑蜂管理局诸位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关树平副局长主持。李长春副局长宣读了《管理区责任制度》;关树平副局长宣布饶河黑蜂保护区被划分为20个管理责任区,以及每个管理区的负责人和局里对接人员名单;付刚局长为20个管理区负责人颁发聘书;20个管理区负责人代表区内养蜂员反应养蜂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东北黑蜂是一个地方优良蜂种.1918年早春3月,饶河养蜂先辈邹兆云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越过乌苏里江,用马驮回远东黑色蜜蜂,在饶河县乌苏里江岸边的一个叫苇子沟的地方饲养,开启了东北黑蜂养殖和繁育的历程.经过百余年,遍布那丹哈达拉岭和三江平原,达到5万群的规模,已成为地方特色品种,从此饶河有了靓丽的名片——东北黑蜂.  相似文献   

12.
东北黑蜂是我国的宝贵蜂种资源,集中分布在我国的黑龙江省完达山脉饶河地区。经过多年饲养和自然选择对该地的气候、蜜源都有很强的适应性,已成为我省的当家蜂种。据考察30年前的黑蜂,既纯又优,具有采集力强、产蜜量高、繁殖力强、抗病、抗寒力强和能维持大群等优点。但是,由于未重视选育,普遍发生退化,特别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正东北的春、夏季是养蜂生产的主要季节,应加强蜂群的管理,让蜂群群势快速增长,培育大量适龄采集蜂,夺得高产、稳产。1春季1.1蜂群出窖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根据当年的气温,室外最高温度达到10℃左右,晴暖无风,蜂场场地积雪化干净的时候即可出窖。出窖前蜂场场地进行彻底消毒,用生石灰匀撒或二氧化氯消毒片对水喷洒都可以。清晨,将蜂箱抬至蜂场,打开巢门,场地要选在向阳、高、干燥处,待温度达到10℃左右时,蜜蜂  相似文献   

14.
东北黑蜂作为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其抗寒性能突出,但关于东北黑蜂抗寒性的系统研究鲜有报道,东北黑蜂抗寒能力的强弱以及抗寒机制等均不清楚。而蜜蜂体内的自由水含量和游离脂肪含量影响反映其抗寒性能,因此本研究对东北黑蜂和东北地区的意大利蜂的自由水和游离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抗寒相关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以期为东北黑蜂的抗寒机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东北黑蜂的自由水含量与东北地区意大利蜂的自由水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东北黑蜂的游离脂肪含量与东北地区意大利蜂的游离脂肪含量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寒相关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东北黑蜂HSP60和Hsc70-4基因的表达量与东北地区的意大利蜂差异不显著。说明长期生存在东北地区的意大利蜂也形成了一定的抗寒能力,推测东北黑蜂的抗寒性是其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蜜蜂的抗寒能力可能受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在祖国东北边陲有一个小城叫饶河,乌苏里江宛如一条苍穹飘落的彩带在她的身旁静静流淌,清澈的江水,绵延起伏的完达山,茂密的森林,肥沃的黑土地,滋养一方生灵。这里就是国家级东北黑蜂保护区,也是为保护地方优良蜂种而设立的亚洲第一个国家级保护区。1918年早春,东北黑蜂引种驯化前辈邹兆云,从俄罗斯的海参崴分3批引进黑蜂40群余,在饶河乌苏里江畔的苇子沟定点饲养,历时27年。百年后的今天,其种群数量已超过4万群,定点饲养  相似文献   

16.
用直径1cm粗,长15cm的木棒修成一头粗一头稍细的圆尖形,使蘸出的蜡碗能套在一起,用木棒两头各蘸一个2cm深的蜡碗,套在一起呈自然王台状。模仿自然王台,装入蜂王后,在稍细头扎一个3mm小洞,然后涂上点蜂蜜。轻轻掀开覆布,  相似文献   

17.
王贵江 《蜜蜂杂志》2014,34(11):44-44
<正>饶河县位于小兴安岭余脉完达山地带,这里一直保持原始森林风貌,野生蜜源植物有400多种,是东北黑蜂的发源地。这里的主要蜜源是椴树。椴树主要分为紫椴(小叶椴)和槺椴(大口椴)2种,每年东北黑蜂采集的椴树蜜销售到全国各地,因为东北黑蜂的原因,饶河县——这座边境小城也出了名。随着东北黑蜂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饶河县相关产业的发展。多年来,当地政府很重视东北黑蜂产业的发展,如今,又规划建立了东北黑蜂对俄出口产  相似文献   

18.
刘胜范  王娜 《中国蜂业》2023,(12):52-53
<正>东北黑蜂是上个世纪初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引进的品种,百余年来,在饶河林区独特优越的近似封闭自然环境里,经过自然选择和几代养蜂人精心驯化培育,形成具有采集力强、耐寒性强、抗病和抗逆性强、遗传性能稳定、繁殖扩群能力强等优良特征。为保护东北黑蜂优良物种基因和种质遗传资源,199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饶河县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农业部批准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种质遗传资源保护区。  相似文献   

19.
东北黑蜂保护区的主要蜜源植物是紫椴和糠椴,数量、树龄、分布直接决定东北黑蜂种群的延续.影响椴树流蜜量的因子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部分,内因主要是椴树的养分种类及含量;外因是环境因素,包括温度、降水、土壤、光照、风向、风速、海拔、坡向、虫口密度等.应该说,椴树流蜜量受内外因素互动影响,椴树养分消耗和积累是主要因素,形成椴树开...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东北黑蜂产业发展现状、制约东北黑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保护区资源现状、东北黑蜂产业发展等提出建议,为东北黑蜂生产规模化、数字化、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