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冻王浆诱王法笔者在1995年4月17日组织了一批交尾核群,18日诱入成熟王台,19日新处女王出房,24日处女王试飞。这期间利用强群在继箱中储备了10只老产卵王,老王全部用竹丝王笼装入放在铁纱副盖下的蜜脾框梁上面,准备在交尾核群和继箱换王群处女王婚飞...  相似文献   

2.
王治容 《中国蜂业》2013,(25):21-22
一、新王取蜜,老王繁殖4月中旬柑橘开花育王,4月下旬或5月初组织巢继箱双王群,巢箱子脾与继箱巢脾对调,培育的王台成熟后向继箱介绍王台,5月中旬处女王交尾成功,老王在巢箱产卵,新王在继箱产卵。由于巢继箱之间空间大,新老产卵王不受限制,能充分发挥双王的产卵能力,这一个半月可大量繁育采集蜂。1.柑橘流蜜后期,平箱只要达到6框足  相似文献   

3.
<正>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白天查交尾群查找处女王是件不容易的事。首先,出台处女王非常不好找。处女王出生后吃饱喝足蜜后就去巡脾,它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将原有老王消灭,将未出房的王台一个个破坏,然后交工蜂处置。因此,如果脾多蜂厚,此时要在蜂群中找到身体比较瘦小的处女王还真不容易。此后,处女王要外出交尾。有时,开箱也会惊动蜂王,开箱的一刹那蜂王飞出,特别是新出房的处女王,  相似文献   

4.
换王四法     
<正>换王、诱王和介王是初学养蜂者最大的难题,经常出现换王失败,影响蜜蜂繁殖和生产。为了能更好地换王,下面介绍的四种换王方法,不受条件限制,简单易行,利用自然交替和幼蜂换王。一、直接介入用新产卵王直接换掉处女王。找到处女王,处理掉,将新产卵王直接放在原处女王爬行的位置即可。二、幼蜂换王继箱内放正出房的老子脾,把继箱和巢箱中间用覆布隔严,继箱开后巢门。外勤蜂回到巢箱,继箱全部剩下幼蜂,保证饲料充足,将新王、老王、处女王放入即可。利用幼蜂介王和换王,方法简单,成功率高。三、老王介入先将老王囚禁,放到它群代管。将交尾群所有巢脾抖蜂与它群无子脾对换,2小时后发现交尾群大量工蜂混乱振翅,将老王直接放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中旬,笔者购进一只种王,是一个月前产卵的新王.11月初开始用该种王所产的幼虫育一批王,准备在越冬前更换老王.11月20日分配成熟王台到交尾群.最后剩下一个王台,便留在种王群的继箱内组织交尾群.用一张铁纱隔在巢继箱之间,两者的巢门错开180度.种王保留在巢箱里.11月21日,继箱内处女王出房.12月1日检查处女王交尾情况时,发现处女王失踪.于是就抽出隔在巢继箱之间的铁纱,合并了蜂群.  相似文献   

6.
在蜜源缺乏的季节培养新王,交尾小群易遭盗蜂的袭击。交尾小群基本没有防卫能力,其中一群被盗,则其他小群相继遭殃,致使养王失败,对交尾小群盗蜂的预防和制止,我们进行了一些摸索,仅供同行参考。一、预防1.选用的人工王台,先安排在拟抽脾组织交尾群的大群继箱内。新王出台后的第二天,快速抽出一框有较多新蜂的老熟子脾和一框粉蜜脾组成交尾群。新王已出房的交尾群,容易留住部分青年蜂,能较快地产生防卫能力。新王在大群内出房,还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养蜂实践证明:欲要夺高产,必须组织好采蜜群。笔者从认真总结养蜂经验入手,将意蜂和中蜂的组群技术分述如下:1意蜂组群发现巢箱内蜂群拥挤,工蜂已达8~9框时,即应添加第一继箱。将育虫箱内2张带蜂的成熟封盖子脾提入继箱,再用2张空脾填补巢箱空位,巢箱上加隔王板;继箱内的子脾应集中于中央,两侧分别加1张蜜脾和1张空脾,外夹隔板。气候尚冷时应在两侧空处铺粗布,填上稻草,以适当保温。提上继箱的子脾应在第8天彻底检查一次,毁除改造王台,以免处女王出房发生事故。视群势发展情况陆续按上述方法添加巢脾。继箱或横卧式蜂箱贮蜜区巢脾的距离可…  相似文献   

8.
继箱群交尾处女王蜂巢的布置处女王直接在继箱群中交尾,可免去向强群介绍新王的麻烦。处女王交尾期间,巢内哺育负担减轻,蜂群采集力增强,在大流蜜期就能增加蜂蜜产量;转地蜂场可减少携带交尾箱的数量,是一项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措施。但用继箱群交尾处女王,存在着成功...  相似文献   

9.
<正>在王台未成熟仍在封盖王台内,群内多次调进各种日龄卵虫脾,不影响处女王台出和以后的出巢交尾,还能增加群内幼蜂数。在处女王交尾期间,养蜂者为了充分利用交尾群内蜜蜂哺育幼虫的潜在能力而向交尾蜂群内调进子脾或卵脾,群内断子多日后,蜂群突然出现蜂卵成片,易产生错觉误认为群内有产卵蜂王,从而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都知道,GN箱加隔王板隔离蜂王在巢箱后,继箱无王区爱造王台。这一点对于要养强群不想分蜂的蜂友来说,需经常查台除台很麻烦,一大意可能就出现了处女王。我于2018年5月在一6脾群中用GN箱加隔王板取板栗蜜,因为群势不强,没往造台方面想,提的子脾中下部有卵和小幼虫也没注意,板栗蜜少粉多,只取了1次蜜,取蜜时也忘了查王台。结果十多天后拆隔王板时发现继箱中竟然有1只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养蜂生产中普遍使用的交尾箱最多可容纳4只处女王,组织交尾群时一度失去外勤蜂,有一个恢复外勤蜂的过程。每个小交尾群需要2张脾。我介绍一种利用标准箱改成的交尾箱,此箱可用于育种场或大型养蜂场。因为使用原箱群改造,不用移动蜂群位置,可使蜂群处于安静稳定的环境。一个箱体可放6只处女王。每只处女王只要用一脾蜂。处女王一出王台,工蜂就处于积极工作状态,有利于处女王交尾。方法如下:1.新蜂箱组合前,在蜂箱两侧下部前后开小巢门。2.标准箱前巢门不变,后面中间开1个小巢门。3.蜂箱两侧各2个,前后各一个,共6个巢门。  相似文献   

12.
我的分群法     
于力耕 《中国蜂业》2003,54(4):16-16
我在张家口市养蜂 ,这里与别的地方不同 ,每年主要蜜源在夏秋季 ,春繁时间长 ,所以我的分群法是在搞好春繁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正常气候条件下 ,每年在 5~ 6月间进行 ,前后 6 0天左右。具体分群的方法有三种形式 :1、一个生产大群一分为二适时春繁的生产群 ,当发展到加继箱 ,巢继箱都满脾 ,脾脾足蜂 ,卵虫蛹多时 ,先在巢继箱之间加隔王板 ,让蜂王留在巢箱 ,继箱开后门。等工蜂上下分别出入习惯了 ,撤去隔王板 ,换成隔蜂板 (三合板 ) ,形成两群。给继箱群介绍优良的成熟王台或人工育王的王台。处女王出房、交尾、产卵后 ,将继箱群移放在原巢…  相似文献   

13.
养蜂人每次换王,为防处女王交尾失落,育第一批王台1周后又育第二批王台作补充,但仍有处女王交尾失落.若在关王越冬前10天按所需育一批王台,关王2天时,将即将出房的王台安在所需的巢箱内,处女王婚飞成功率比以往要高得多. 因各地气候差别较大,各个蜂场蜂群强弱不一,每年各位养蜂人关王越冬的时间不会一致.在我地,大多数蜂友从10月上旬到10月下旬均有人关王越冬,也有蜂友利用11月份的野菊花作秋繁的最后努力.  相似文献   

14.
在组织交尾群时 ,通常是用 1框正出房的封盖子脾加 1框蜜脾 ,这样待青壮年蜂飞回原群后 ,剩下的幼蜂就可作交尾群用 ,这在有蜜源的情况下 ,处女王交尾成功率高 ;但若在蜜源缺乏时 ,这种交尾群巢门前冷冷清清 ,处女王往往交尾不成 ,即使给予奖励饲喂 ,作用也不大。若设置固定交尾群 ,在上一批蜂王交尾失败后补上 1只处女王 ,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若过了交尾期再重新补 1只 ,成功率可能也不高。但若这个交尾群蜂王育成功了 ,诱入生产群 ,原交尾群再放入成熟王台 ,处女王出房 ,情况则相反 ,成功率则会高得多。前者为何死气沉沉 ,屡屡失败 ;后者为…  相似文献   

15.
在饲养蜜蜂过程中,培育新王更换老王是每年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按照习惯的做法,一般是在强群中培育王台,用交尾箱组织交尾群,等交尾成功后再介绍给生产群。因此,一个中型以上的蜂场不但要准备一二十个交尾箱,而且在向生产群介绍新产卵王的过程中还经常遇到围王、失王等现象,给管理上增添了不少麻烦。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摸索出了全场一次性换王技术,并在部分蜂友中进行了推广。这一技术的优点是:能有足够的处女王供给交尾,交尾成功率有保障;无需使用交尾箱,节约生产成本,也减少了介绍蜂王的麻烦;由于处女王是在生产群里进行交尾,蜂量…  相似文献   

16.
笔者养蜂30余年,采用了一种换王方法,经多年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给蜂友们。把巢箱中的所有封盖子脾提到继箱上,打开继箱后巢门,隔王板上面放1块覆布,第二天治完螨后放1个将要出房的王台。待封盖子脾大部分出齐,新王交尾成功后再治螨(用水剂喷)1~2次;子脾出齐后抽出老脾化蜡。新王产卵后,把隔王板上面的覆布去掉,提出巢箱中的老王,根据产卵情况或除掉或组织成小群繁殖,也可组成双王群;如不组成双王群,可把新王调到巢箱后关掉继箱后巢门。这种方法可在刺槐花期后采用,繁殖越冬蜂时采用效果更佳。这种换王方法既换了王,治了螨,又抽出了老脾,而…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地一些蜂友用处女王培育生产用蜂王,效果不错.与用王台培育蜂王相比较,用处女王培育蜂王的优点,一是劣质蜂王早被淘汰,处女王一出台,是否健壮看得一清二楚;侏儒王、残王等不健壮的,在出台之初就可以除掉,不必在交尾群的脾上查找.二是育王时间可以缩短:处女王出台后,在交尾群中需要几天的成熟期才能出巢婚飞交尾,用处女王育王可以把处女王放在育台群中呆上五六天,成熟后介入交尾群,即可婚飞交尾.  相似文献   

18.
交尾群连续使用是指,提走新产卵王后经过技术处理跟着诱入成熟王台或处女王继续培养新王。根据需要可多次使用甚至保留全年。交尾群连续使用好处很多:避免组织时老蜂回飞引起盗蜂,早春晚秋冻伤子脾,幼蜂乱爬造成的损失;因老交尾群具备各日龄蜂,有一定采集能力,因此新王交尾快,新王质量好;老交尾群中有一定数量老蜂,有防卫能力,缺蜜期也不易发生盗蜂事故;根据情况,可用于贮存蜂王,也可发展为生产群。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中旬,笔购进一只种王,是一个月前产卵的新王。11月初开始用该种王所产的幼虫育一批王,准备在越冬前更换老王。11月20日分配成熟王台到交尾群。最后剩下一个王台,便留在种王群的继箱内组织交尾群。用一张铁纱隔在巢继箱之间,两的巢门错开180度。种王保留在巢箱里。11月21日,继箱内处女王出房。  相似文献   

20.
<正>换王是养蜂生产中必须做好的工作,方法多种,同箱换王可节省交尾群,从而节约场地及费用。省去了诱入的麻烦,并缩短断子时间。现将做法介绍如下:一、利用本群中的自然王台蜂群旺盛起来或蜂王产卵差时,群中出现自然王台。选一个大的留下,提入继箱中(可提脾,也可取下王台),等其快出房时将王台装入可抽拉的塑料王笼内。这时原群中蜂王仍在巢箱产卵,如怕老王分蜂分逃,可将其翅膀剪去三分之一。处女王出房七、八天后将产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