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邦春 《蜜蜂杂志》2020,40(12):36-36
巢虫是危害赣南中蜂的主要病虫害之一。据我观察,巢虫危害赣南中蜂,主要与群势、贮蜜、季节、蜂脾4者息息相关。1群势巢虫危害赣南中蜂,具有“欺弱怕强”的特性。即弱群危害严重,强群危害轻或者几乎无巢虫危害。原因何在?强群蜜蜂密集,隔板、箱底、覆布皆布满蜜蜂,清巢能力强,抗巢虫能力自然强。因此,巢虫即使在箱内,也难以“下手”和“兴风作浪”,所以危害轻或者几乎不危害。  相似文献   

2.
《蜜蜂杂志》2021,41(6)
正赣南中蜂在20世纪80年代,一般可维持8个标准框左右的群势,是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分蜂性弱、维持强群能力强、蜂蜜产量高、采集能力强、抗逆性强、盗性弱等优点。然而,近年来这些优良性能退化,乃至散失,而不利于生产管理的缺点(如分蜂性强)等日益突出,经笔者梳理分析,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  相似文献   

3.
<正>分蜂若发生在流蜜期间,将导致群势削弱、采集力下降,影响蜂产品的产量。因此,要饲养能维持强群的蜂种,利用产卵力旺盛的新王。由于《蜜蜂杂志》的读者中,不断涌现出新的养蜂爱好者,因此想与初学养蜂者作如下交流。1人工分蜂  相似文献   

4.
戴元高 《中国蜂业》2007,58(8):21-21
"碗碗蜂"即分蜂季节由原群分出来的弱小群或飞逃群,蜂量一般在1脾以下或半脾蜂,群势极弱,广东农村一般称"碗仔蜂",这种蜂的特点是饥饿、老蜂多、子脾中断。给管理上带来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进行云南中蜂资源考察过程中,为了对中蜂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与生产有关的几个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和访问。现将结果总结报道,供有关同志志参考。一、群势云南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了各地中蜂维持正常生活的群势有所不同。一般规律是:随纬度北移和海拔增高,群势逐渐增大,分蜂性也就逐渐减弱。生活在低纬度和低海拔的滇南山地中蜂,分蜂性较强,最大群势只能维持6脾左右,一般群势3—5  相似文献   

6.
郭成志 《蜜蜂杂志》2005,25(4):21-21
我干养蜂这行才5年,规模由买来4群蜂发展到120群,而且5年蜂蜜单产都比较高。因为一开始我就订阅了《蜜蜂杂志》,虚心向同行学习。为了感谢《蜜蜂杂志》对我的启迪和帮助,现借《蜜蜂杂志》一角,介绍我快速繁蜂的方法,供爱好者参考。我场地处黑龙江省东部的完达山区,春迟温低,温差很大。但辅助蜜粉源都比较好,主要有冰了花、柳树、槭树、茶条、黄柏。主要蜜源椴树7月5~25日流蜜,从开繁至椴花初开只有90天,繁蜂任务就限定在这90天之内完成。快速繁蜂应具备以下5个条件:a. 开繁之初,要求群势达到5~6框蜂;b. 蜂群无病,有1只优质蜂王;c. 有较好…  相似文献   

7.
杨多福 《蜜蜂杂志》2009,29(6):19-20
<蜜蜂杂志>2007年第12期<再谈蜜蜂哺育极限与工蜂寿命>(以下简称"<谈>文")中说:9脾蜂群以后最大群势理论上应有34.65脾蜂,而实际10脾蜂群以后最大群势只有18脾蜂,其原因就是工蜂哺育负担过重寿命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8.
中蜂分蜂漫谈四川省邻水县凉山中心校(635313)邹小红中蜂自来就爱分蜂。有的分蜂性强者5框左右也闹分蜂。这不但影响了群势的恢复,而且影响了蜂蜜产量。怎样分蜂才能既增殖群势又不误蜂蜜产量?就几年来的尝试谈一点陋识,望同行指正。一、自然分蜂与人工分蛛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科技组提出的《关于发展养蜂业和推进养蜂现代化的建议》的精神,农牧渔业部畜牧局于今年1月12~14日在北京召开了笼蜂生产实验座谈会。一、座谈会讨论了笼蜂在养蜂生产上的现实意义。一致认为,用轻便的木架纱笼运蜂群,其重量只有普通蜂箱的1/10,从而节省了运输力和运费;当前开巢门运蜂既削弱了群势,又影响到车站的作业,可以从强群中分出一部分蜜蜂装笼运输;笼蜂除了为调剂南北方蜜源  相似文献   

10.
春季,群势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分蜂,对群势的继续发展不利,而且还会错过生产良机,影响全年收入。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分蜂的发生。1.破坏王台。每隔6~8天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早毁掉所有王台。这样往往会影响工蜂的积极性,并对产卵和采集均不利,一般不提倡使用。2.以强补弱。繁殖期适当控制群势,对充分发挥工蜂的哺育力有好处,并可控制分蜂。春季群势发展不平衡,若抽强补弱,保持中等群势,繁殖可稳步发展,而且为迎接流蜜期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徐祖荫  孙启跃 《中国蜂业》1992,(6):15-17,43
在贵阳地区组织9群意蜂按L_9(3~4)正交表进行早春繁殖试验,对不同始繁日期、始繁群势和单、双王群的繁殖效果进行考察。试验表明,1月上旬开始早春繁殖为好,4框以上群势双王繁殖,流蜜盛期可达12~16框的群势投入采集,单群春蜜产量达50公斤;如以单王繁殖,则起繁群势至少应达4.8框足蜂以上,单群春蜜产量可达24.6公斤以上。文中还探讨了始繁日期、始繁群势、蜂王数等3因素对群势增长、取蜜数量的主次效应和相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陈道泽 《蜜蜂杂志》2022,(11):38-39
<正>外界的蜜源、气候等诸要素一切正常,这边的群势却在下降(即退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何遏制急剧跌落的群势?如何做到繁殖与生产两不误?1退蜂原因简析1.1品种问题当群势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蜂王产卵量便从最高峰向下滑落,产卵率会下降,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3群以上的蜂群,想分蜂时可采用此法。如果蜂群群势3~8框时,想增加群数,可在3群蜂中,每群抽出1框蜂,直接合并到一起,介绍一蜂王,使成分蜂群。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5,(7):27-29
<正>蜜蜂在蜜粉源丰富、气候适宜、蜂群强盛时,原群蜂王与一半以上的工蜂以及部分雄蜂飞离原巢,另择新居的群体活动,称为自然分蜂,简称分蜂。分蜂能扩大蜜蜂群体,是蜂群自然增殖的惟一方式。分蜂活动可使蜂群数量增加和分布区域扩大,促进蜜蜂种群繁荣。但是,分蜂对养蜂生产影响很大。在分蜂准备期间蜂群呈怠工状态,减少采集、造脾和育虫,限制蜂王产卵,蜂群的这种"怠工"状态在蜂学术语中称为分蜂热。如果分蜂发生,将使原群的群势损失一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3月上旬至4月上旬是越冬蜂交替期,也是调整群势的关键时期。许多养蜂人调整群势时不考虑天气因素,有的在气温低时仍在检查蜂群,有的在上午气温未回升前开始工作,其结果是引起爬蜂。笔者观察,查蜂次数多的蜂群引发爬蜂的比率较高。开始出现爬蜂时为"中风型"爬蜂病,不排除老龄工蜂腹部积有大量病菌,因养蜂人开箱调整蜂群,巢内温度降至35℃以下,蜜蜂为了提高巢温需要多消耗蜂蜜。春季爬蜂并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3群以上的蜂群,想分蜂时可采用此法。如果蜂群群势3~8框时,想增加群数,可在3群蜂中,每群抽出1框蜂,直接合并到一起,介绍一蜂王,使成分蜂群。  相似文献   

17.
正"蜂疗"是利用蜜蜂和它的产品为人们进行养生和医疗保健的一门颇具特点的学科,称为蜜蜂医疗学,简称"蜂疗"。人类从野生蜂群和家养蜂群中获取蜂产品时,难免遭受蜂蜇。蜂蜇会使人体出现局部或者全身反应,有时也可治愈了多种慢性疾病。蜂疗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一直在民间流传。《五十病方》、《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及藏、傣等少数民族的古代医书都大量记载了利用蜜蜂及其产品进行治疗保健的验方。黄帝内经中有"生病与内其治宜毒药"的治疗原则,俗称"以毒攻毒"。我国是养蜂大国,应该发展蜂疗技术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人们常说蜜蜂是人类的"药剂师",蜂毒对疾病具有广谱的治疗效果。鉴于某些化学合成药品对  相似文献   

18.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的优良蜂种,分布广、数量多。我省是全国中蜂主要产区之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中蜂资源也较丰富,约有二万多群。中蜂对高原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蜜源分散等自然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具有外来蜂种不可取代的许多优良性状。但也有群势大小不齐、分蜂性强、易飞逃、抗囊状幼虫病能力差等缺点。为了选育群势大、抗病力强、具有高度适应性的黔南中蜂,我们于1979年以教学蜂场为基地,进行了中蜂地方纯系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最近闲暇无事翻阅杂志,看到赵国英先生发表在《蜜蜂杂志》2009年第10期上的《谈群味的利用》一文.他在此文第三段中谈到:"《蜜蜂杂志》2009年第4期刊登了甘筱中、甘霖2位先生的文章,说出了盗蜂在被盗群巢门留下了‘信息素’,并说用水冲洗便可制止盗蜂.我认为养蜂同仁都要感谢他们,这是养蜂管理上的重大发现.……问题解决了,用水冲走盗蜂群的群味,盗蜂便被制止了,就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20.
宋廷洲 《中国蜂业》2003,54(5):20-20
在断蜜和少蜜源的季节里 ,特别在芝麻花期结束后 ,在蜂群管理上稍有疏忽就会引发盗蜂 ,一旦发生盗蜂 ,就很难制止。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 ,轻则造成损失 ,重则全军覆没。在制止盗蜂方面 ,我采用过多种方法 ,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止盗作用 ,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2 0 0 0年秋 ,芝麻花期结束后 ,为了培育好越冬蜂 ,我隔天奖励饲喂 ,喂蜂是在晚上 7点半钟进行 ,有一次喂蜂不慎 ,第 2天引发 2群蜂发生盗蜂。盗蜂来势凶猛 ,象潮水一样扑向巢门 ,大有踏平被盗群之势 ,因为是芝麻花期刚结束 ,群势强大 ,老蜂又多 ,才有此势 ,我当时手忙脚乱 ,在情急之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