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玉溪地区鸽子弓形虫的感染情况,为鸽子弓形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本文运用IHA和巢式PCR两种检测方法,对采自玉溪地区的207份鸽子血液样品进行抗体和抗原的检测。结果显示,IHA检测的血清阳性率为6.28%,巢式PCR检测的阳性率为7.69%;从年龄分析,成年鸽(3.23%)和幼年鸽(6.28%)的血清阳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4700.05)。结果表明,该地鸽子存在弓形虫感染,但IHA检测结果仅能为弓形虫病血清学检测提供参考依据,并不能完全确定被检鸽子是否携带弓形虫病原体。将两种检测方法结合使用能更准确地掌握鸽子弓形虫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刚地弓形虫在伊宁市宠物犬猫、流浪犬、散养猫中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方法]分别采用动物弓形虫Ig 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弓形虫抗体快速诊断试纸(免疫色谱分析法)对不同生活状态、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的440份犬猫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阳性率为20.23%(89/440),宠物犬阳性率为15.50%(31/200),宠物猫阳性率为10.00%(2/20),流浪犬阳性率为24.00%(48/200),流浪猫阳性率为40.00%(8/20),流浪犬阳性率显著高于宠物犬(P0.05),散养猫阳性率显著高于宠物猫(P0.05);第二季度犬的感染率最高,为27.00%(27/100),与第一季度差异显著(P0.05);1岁以内犬组与6岁以上犬组差异极显著(P0.01),1~3岁与6岁以上犬组差异显著(P0.05);弓形虫抗体快速诊断试纸(免疫色谱分析法)检测阳性率为21.14%,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伊宁市犬猫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阳性率高低与犬猫年龄、生活状态以及季节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调查泰州地区宠物犬猫弓形虫感染流行现状,随机采集泰州地区不同来源犬与猫的血液样本,采用弓形虫抗体ELISA试剂盒与弓形虫抗体胶体金试纸条2种方法对该地区犬猫弓形虫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597份宠物血清样本经ELISA试剂盒与胶体金试纸条2种方法检测出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06%(犬8.05%,猫19.34%)、11.60%(犬7.79%,猫18.40%);且农村散养犬和猪与流浪犬和猫的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最高;成年犬和猫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幼年犬和猫;春季采集的犬和猫血清样本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最高;阳性样本宠物主人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8.57%;对于具有临床症状的感染犬猫通过综合治疗措施,治愈率达81.82%。同时数据显示,ELISA试剂盒检测敏感性高于胶体金试纸条,但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盛廷智  李鹏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13-6713,6766
[目的]为兽医临床上疾病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高原型牦牛血清钾、钠、钙、镁浓度,并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血清无机磷浓度,采用硝酸汞滴定法测定血清氯浓度。[结果]不同年龄高原型牦牛血清常量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除成年公牦牛的血清钙和磷含量高于母牦牛外,不同性别高原型牦牛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研究可为高原型牦牛的补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饲养管理对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5个不同饲养管理条件的波尔山羊种羊场对体况较好和较差的69只母羊超排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体质较差羊群的母羊实施超排处理时,回收卵平均数和可用胚平均数均低于体质较好的母羊群。虽然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但有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羊场使用同品种受体奶山羊进行胚胎移植试验结果表明,饲养管理条件差的羊场Ⅱ,一月龄羔羊存活率为81.7%(76/93),显著低于其他的场,羊场Ⅰ、羊场Ⅲ、羊场Ⅴ分别为98.9%(87/88)、96.6%(197/204)、97.8%(89/91);羊场Ⅱ胚胎成羔率为49.2%(93/189),显著低于羊场Ⅲ和羊场Ⅴ,其分别为60.5%(204/337)、67.9%(91/134)。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牦牛支原体血清抗体检测及流行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全面了解牛支原体在我国青藏高原牦牛群中的分布与感染状况。【方法】本研究对先后采集于青藏高原的959份牦牛血清(其中四川56份、甘肃243份、西藏436份、青海224份)应用ELISA法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我国青藏高原牦牛群中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48.70%;若从各省(区)分布来看,四川、甘肃、西藏、青海的抗体阳性率依次为64.29%、53.09%、46.10%、45.09%;若从感染年龄来看,1岁以下者为55.70%,1~2岁者为46.20%,3~6岁者为45.23%,6岁以上者为49.70%;若从感染性别来看,雄性阳性率为45.71%,雌性阳性率为50.24%。经SPSS21.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四川与甘肃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却与青海、西藏差异均显著(P0.05),但甘肃、西藏、青海差异均不显著(P0.05);感染年龄4省(区)均差异不显著(P0.05);感染性别四川、甘肃、青海的雌性均高于雄性,但四川和青海差异不显著(P0.05),仅甘肃差异显著(P0.05),而西藏雄性高于雌性,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牛支原体在我国青藏高原牦牛群中广泛存在与流行,尤其在四川、西藏和青海省呈现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调查延吉市场犬胴体的弓形虫感染情况,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了来自延吉市某狗场的72份被检血清。结果显示:在72份血清样本中,共检出11份阳性血清,血清弓形虫抗体总阳性率为15.28%。在40份雄性犬血清中,检出7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17.5%;在32份雌性血清中,检出4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12.5%,但两者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本调查首次证实了延吉市场的犬胴体存在弓形虫感染,这将对人畜造成潜在的威胁,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昌台牦牛的产肉性能,了解昌台牦牛种质资源特性,对8头(5公3母)成年昌台牦牛进行了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成年昌台公、母牦牛宰前重分别为364.32、266.83 kg,差异极显著(P0.01);胴体重分别为186.60、125.67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骨重分别为39.74、25.00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重分别为147.84、100.83 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分别为51.15%、49.34%,差异显著(P0.05);净肉率分别为40.54%、37.66%,差异显著(P0.05);胴体产肉率分别为79.29%、80.24%,差异不显著(P0.05);骨肉比分别为1∶3.73、1∶4.03,差异极显著(P0.01)。昌台牦牛生长发育性能较好,产肉性能潜力大,应当进一步挖掘选育,加快其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新疆南疆地区犬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情况及流行特点,为其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新疆南疆地区采集的160份犬血清进行HEV IgG抗体检测,并比较不同来源、品种、年龄及性别犬HEV IgG抗体的阳性率差异。结果表明:160份被检血清中有21份HEV IgG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13.13%。其中,农村饲养犬的阳性率为25.46%(14/55),城市家养犬为6.67%(7/105),差异极显著(P0.01);5岁以上、2~5岁和2岁以下犬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71%、16.84%和5.41%,差异显著(P0.05);贵宾犬、金毛猎犬、京巴犬、牧羊犬和其他品种犬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71%、6.52%、7.90%、0%和18.18%,金毛猎犬和金巴犬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雄性犬和雌性犬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77%和5.41%,差异极显著(P0.01)。新疆南疆地区犬已受到HEV感染,应加强人犬之间的公共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昌台牦牛的产肉性能,了解昌台牦牛种质资源特性,对8头(5公3母)成年昌台牦牛进行了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成年昌台公、母牦牛宰前重分别为364.32、266.83 kg,差异极显著(P0.01);胴体重分别为186.60、125.67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骨重分别为39.74、25.00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重分别为147.84、100.83 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分别为51.15%、49.34%,差异显著(P0.05);净肉率分别为40.54%、37.66%,差异显著(P0.05);胴体产肉率分别为79.29%、80.24%,差异不显著(P0.05);骨肉比分别为1∶3.73、1∶4.03,差异极显著(P0.01)。昌台牦牛生长发育性能较好,产肉性能潜力大,应当进一步挖掘选育,加快其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HvnANT1基因在青稞粒色形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模式,以紫粒青稞‘涅如姆扎’和白粒青稞‘昆仑10号’为试材,利用简化基因组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对青稞紫粒进行基因定位,克隆到HvnANT1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在7H染色体的84.30—86.00cM获得1个MYB类转录因子,命名为HvnANT1。2)该基因长1 033bp,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762bp,编码253个氨基酸。HvnANT1蛋白分子量为27.14kU,是亲水性的不稳定碱性蛋白且不存在跨膜结构,无信号肽。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是由无规卷曲、α-螺旋、延伸链和β-转角组成,具有2个SANT结构域(分别位于第13—第63个;第66—第114个氨基酸)。3)同源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青稞HvnANT1蛋白与大麦、乌拉尔图小麦、高梁、玉米、二型花、小米、水稻、土瓶草、车轴草和杨梅10种植物的ANT1蛋白序列相似性分别为100.00%、88.85%、54.64%、60.95%、60.82%、58.46%、57.61%、37.76%、36.05%和36.33%;这些序列都具...  相似文献   

12.
岚皋魔芋软腐病病原细菌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岚皋魔芋软腐病病原细菌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魔芋软腐病球茎及叶柄中的致病菌,通过魔芋球茎、胡萝卜及马铃薯块的侵染试验初步确定其致病性,再利用魔芋球茎侵染致病及盆栽致病性试验确认其致病性;经菌落与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RNA序列测定确定病原菌的类型。【结果】从魔芋软腐病球茎及叶柄中共分离获得16株细菌,侵染试验表明,其中CDS1-B1、CDS1-B2、CDS2-B1、CDS2-B2、CZS-B4和CZS-B6共6株细菌可使魔芋球茎表现软腐症状,并导致盆栽魔芋发病;6株细菌的菌落与细胞形态均存在差异;在魔芋、胡萝卜及马铃薯块上的侵染能力不同;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CDS1-B1、CDS1-B2、CDS2-B1及CDS2-B2均与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亲缘关系最近,菌株CZS-B4与菊欧文氏菌(Dickeya dadantii)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为98.8%,菌株CZS-B6与菊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的相似度达99.9%。【结论】导致岚皋县魔芋软腐病的致病细菌存在生物多样性,其致病性也存在差异,其中新发现的魔芋软腐病原菌菊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致病性最强,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和菊欧文氏菌(Dickeya dadantii)致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4种丛生竹:撑篙竹、花吊丝竹、粉单竹和马蹄竹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横切面维管束分布特征以及主要物理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粉单竹维管束分布较为紧密,维管束密度最大,撑篙竹、花吊丝竹维管束分布较为分散,马蹄竹维管束密度最小;粉单竹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以及力学特性在4种丛生竹中最大,其次是花吊丝竹,撑篙竹与马蹄竹物理力学特性相近。研究发现,粉单竹材性最好,可进行工业化加工利用,花吊丝竹、撑篙竹及马蹄竹可分离出竹青部分再进行高效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危害陕西茶区茶树的小绿叶蝉进行鉴定,明确陕西茶区该类害虫的学名和特征,并对危害我国茶树的小绿叶蝉种类进行了探讨。【方法】运用网捕法采集小绿叶蝉成虫,用显微照相机(CCD)拍摄成虫照片,在解剖镜下观察其一般形态和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并对小绿叶蝉种类进行鉴定。【结果】采自陕西茶区茶园的小绿叶蝉的外部形态和雄性外生殖器特征与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相同,而与该地已有报道的小绿叶蝉的特征不同。【结论】危害陕西茶区茶树的小绿叶蝉应为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我国茶树小绿叶蝉的种名有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陕西菜田烟粉虱和白粉虱的数量结构,为粉虱风险评估和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定点调查与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关中、陕南和陕北不同生态区、不同季节、不同蔬菜作物以及不同菜田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种群分布和组成进行研究,并结合mtDNA-CO1标记基因实现对陕西菜田烟粉虱的生物型鉴定。结果表明,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分布和种群组成因地区、季节、作物种植模式不同而异。其中烟粉虱均呈现优势分布,并占到种群数量的67.2%~100%。采用标记基因技术、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研究,明确了陕西菜田烟粉虱生物型为Q型烟粉虱。  相似文献   

16.
旨在对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璃眼蜱属的蜱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了解其分布情况。采集新疆南疆部分地区蜱,通过形态学鉴定将璃眼蜱属蜱作为样本,通过12SrDNA和16SrDNA基因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进行蜱种类鉴定。13个采样点共559只璃眼蜱属蜱,鉴定为3种,分别为小亚璃眼蜱、亚洲璃眼蜱和残缘璃眼蜱。  相似文献   

17.
稳定性是一个评价群落结构与功能的指标,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据林分地上部分指标建立稳定体系,对苏州近郊4种人工林分,应用数学生态学方法,分析冬青针阔混交林、栎树针阔叶混交林、湿地松林和木荷林的林分稳定性。结果表明,多样性并不完全能够代表稳定性;4种林分群落稳定性主要因林分密度不同而异;稳定性依次为湿地松林>冬青湿地松林>栎树湿地松林>木荷林。其中湿地松林可能会发展成为针阔混交林;木荷林中在生长过程中会因竞争产生限制,可能演替形成栎树—木荷混交林;2种针阔混交林在未来演替也可能向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发展;该地区木荷林密度过大,稳定性较弱,应采取适当的抚育措施,提高其林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转基因苜蓿植株根、茎、叶和体细胞胚中外源GUS的表达情况,为外源蛋白在苜蓿体细胞胚中的积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加拿大广泛种植的N4.4.2紫花苜蓿品种的叶柄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GV3101介导的苜蓿遗传转化,将感染的苜蓿叶柄外植体置于不同的转化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了适合于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苜蓿植株,将其用于转基因体细胞胚的诱导。采用PCR方法筛选阳性株系,并对其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对转基因植株根、茎、叶和体细胞胚进行荧光定量分析。【结果】以苜蓿叶柄为外植体成功获得11株阳性转基因植物,转化效率为30.6%。GUS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体细胞胚中GUS外源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根、茎和叶,是其表达量的3~6倍;根、茎和叶中GUS表达量较低,且三者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苜蓿体细胞胚能积累相对高的外源蛋白,是外源蛋白表达的最佳材料,为外源蛋白大量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等植物花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鱼草和拟南芥菜为例,介绍近年高等植物花发育的研究进展。TFL和CEN基因具有维持花序分生组织特性的功能;DCLV1基因在营养型分生组织向生殖型分生组织转化中起调节作用;LEY、AP1、CAL和FLO控制花分生组织形态特征;AP1/SQUA、AP2作用于A功能区,控制萼片和花瓣的发育;AP3/DEF、PI/GLO执行B功能控制花瓣和雄蕊的发育;AG/PLE对应于C功能区控制雄蕊和心皮的发育;A、B、C三个功能区共同作用控制整个花器官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鳜类遗传变异特征及其多样性水平,基于PCR扩增与测序技术对大眼鳜、斑鳜和中国少鳞鳜3个群体97尾鱼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大眼鳜序列长度为843 bp,无变异位点,只有1种单倍型,斑鳜有852 bp和856 bp两种序列,28个多态位点和11个单倍型,中国少鳞鳜也有845 bp和846 bp两种长度,5个多态位点和5个单倍型;大眼鳜、斑鳜和中国少鳞鳜3种鳜鱼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 000 0、0. 008 7±0. 002 0和0. 002 0±0. 000 9,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0. 000 0、0. 859 9、0. 736 7和0. 000 0、0. 008 7、0. 002 0。分析表明,3种鳜鱼在终止序列区和保守序列区存在种或属间差异,锦江斑鳜是一个遗传变异大,多样性丰富的稳定种群;中国少鳞鳜虽然单倍型多样度丰富,但遭受过瓶颈效应,导致其核苷酸多样性偏低;大眼鳜遗传组成单一,多样性十分贫乏,推测可能有入侵的养殖群体。锦江系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最大的河流,历史上鳜类资源丰富,但已遭严重的破坏,加强其鳜类遗传资源的研究与保护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