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栗蚕(Dictypoea japonica)是珍贵的野生泌丝昆虫资源。对解除滞育的栗蚕卵分别通过15、18、21、24℃恒温处理暖种,测定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2±0.6)℃、孵化有效积温为(181.7±11.6)℃.d,表明一旦给予越冬后解除滞育的栗蚕卵9.6℃以上的温度条件,就可能使其开始发育,当有效积温达到170℃.d时便可孵化。该结果可作为栗蚕卵的人工越冬保护及暖种技术处理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桑红叶螨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测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红叶螨是我省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省部份蚕区发生日趋严重,给蚕茧的产量、质量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由于我省地理条件复杂,该虫世代经过短,繁殖系数大,有效防治时间短,且很难准确地掌握预治适期,导致防治效果极差。为了使各地能有效地根据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准确地掌握防治时期,我们从1998年至2001年连续多次对桑红叶螨的卵幼螨、前期若螨、后期若螨进行了发育有效积温及起点温度测定,并对结果进行了中试验证,准确程度较高,为有效防治桑红叶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余虹  周勤  陈卫国 《蚕业科学》2001,27(4):310-312
研究了桑青尺蠖各个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 (C)和有效积温 (K) ,结果表明 ,该虫卵、幼虫、蛹、成虫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8 38、11 34、2 81、14 77和 11 6 3℃ ,有效积温分别为 86 0 5、341 86、197 90、48 5 3和 5 5 0 34日度  相似文献   

4.
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开发利用野生泌丝昆虫资源的目的,在19、21、23和25℃4种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樗蚕(Samia cynthia cynthia)卵发育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结果表明,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364±1.53)℃,有效积温为(156.12±15.93)d.℃。  相似文献   

5.
王珏  王俊梅 《草业科学》1999,16(4):62-65
在甘肃荒漠草原对专白刺的猖獗害虫白刺夜蛾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卵期C=13.2±1.6(℃),K=115.4±16.7(日度);幼虫期C=17.5±1.5(℃),K=161.1±28.3(日度),蛹期C=17.5±2.3(℃),K=111.7±27.7(日度)。  相似文献   

6.
栗蚕卵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恒温处理对解除滞育的栗蚕卵进行加温暖种试验,以期测得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为栗蚕的人工驯养及暖种提供依据.试验结果:初步测得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7℃(±2.6℃),孵化有效积温为194.5℃(±27.5℃),并发现在18℃、21℃、24℃恒温条件下,随区段温度升高,栗蚕卵孵化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狭翅雏蝗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长仲  吴栋国 《四川草原》1997,(4):49-51,54
在室外自然条件下用无芒雀麦(Bromusinermis)叶片饲喂狭翅雏蝗Chorthippusdubius(Zubovsky)Uvrov,分别以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法计算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与实际发生情况作了初步验证。全蝗蝻期发育起点温度为9.17℃(直线回归法)或9.41℃(直接最优法),有效积温为190.70日度(直线回归法)或175.44日度(直接最优法)。测定结果直接最优法计算结果较直线回归法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自然变温的条件下,利用有效积温法则公式和“最小二乘法”公式统计分析得出中华真地鳖(Eupolphaga sinensisWalker)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中华真地鳖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2℃,有效积温为807.51℃/d,有效积温预测式为N=(807.51±69.73)/[T-(13.20±1.36)],据此简要的叙述了在孵化中华真地鳖卵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方文富  梁铁军 《中国蜂业》2007,58(6):10-11,14
本文在37℃、35℃、33℃和31℃,相对湿度为40%~50%的条件下,对不同温度对中华蜜蜂工蜂封盖子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①中蜂工蜂封盖子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②中蜂工蜂封盖子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9.678℃;③中蜂工蜂封盖子的有效积温为4296.584677h℃;④封盖子的发育期(h)的预测算式为N=4296.58467(7/T-19.678)。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29℃、31℃、33℃、35℃和37℃,相对湿度40%~60%下,对意大利蜜蜂蜂王封盖子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①蜂王封盖子的发育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②发育起点温度为22.05℃,有效积温为2367.324h℃;③蜂王封盖子的发育期(h)的预测式为N=2367.324/(T-22.05)。  相似文献   

11.
李润红  刘长仲 《草业学报》2017,26(3):111-120
为了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绿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应用CO2人工气候箱,CO2浓度设置中等浓度[(550±27) μL/L]和高浓度[(750±37) μL/L],并以当前浓度[(375±18) μL/L]为对照,观察并记录了饲养在蚕豆上的连续3代绿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连续3代绿色型豌豆蚜发育历期均缩短,初产若蚜体重、成蚜体重、体质量差和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均呈增加趋势;各世代的繁殖期延长,平均产蚜量和最大产蚜量均增加;各世代的净增殖率(R0)增大,平均世代周期(T)延长,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均减小。因此,绿色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随着CO2浓度升高而下降,故推测未来大气CO2浓度的升高可能不利于豌豆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温度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在12~32℃ 6个温度条件下研究了2种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表。结果显示: 2种色型豌豆蚜在32℃时,不能发育至成虫。2种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在12~20℃时均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升高,在16和20℃,红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显著高于绿色型(P<0.05)。在24℃时,红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显著低于16和20℃时同色型(P<0.05),而绿色型豌豆蚜显著高于12~20℃时同色型,红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显著低于绿色型(P<0.05)。到28℃时,2种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均显著低于12~20℃时同色型。在12~24℃条件下,2种色型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红色型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与绿色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28℃,红色型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显著低于绿色型豌豆蚜(P<0.05)。表明红色型豌豆蚜在较低温度条件下适应性较强,而绿色型豌豆蚜更适合较高温度。  相似文献   

13.
七星瓢虫对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七星瓢虫控制苜蓿上豌豆蚜的能力,在实验室智能人工气候箱,于培养皿中放入其不同龄幼虫和不同头数进行培养,最后测定了七星瓢虫各龄幼虫及雌雄成虫对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七星瓢虫4个龄期幼虫和雌雄成虫的功能反应均符合功能反映曲线Holling-Ⅱ型;七星瓢虫雌成虫的攻击率最大,处置时间最短;同一发育时期的七星瓢虫在豌豆蚜不同密度时的捕食量差异显著;根据捕食功能反应数据,该模型预测了七星瓢虫1~4龄幼虫及雄、雌成虫对豌豆蚜的最大捕食量分别是5.7、11.5、32.1、59.5、57.1和76.9头/d。  相似文献   

14.
以感蚜指数和抗蚜株率为指标,评价28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的田间抗蚜性。结果表明:感蚜指数以中苜1号最高为82.48,阿尔刚金最低为26.00;抗蚜株率阿尔刚金最高为93.50,猎人河最低为2.36。28个苜蓿品种中甘农5号、三得利、阿尔刚金等16个为高抗品种;金皇后、甘农3号等6个为抗性品种;Cropper nine、天水、75-43为中抗品种;渭南为低抗品种;猎人河和中苜1号为感虫品种。  相似文献   

15.
豌豆蚜为害对苜蓿品种酶活性和营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苜蓿(Medicago sativa)对蚜虫取食防御反应的生化机制,本研究通过室内人工接虫,研究了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取食后苜蓿体内防御性酶活性、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豌豆蚜为害7 d后,与低抗品种(惊喜、WL343HQ和德宝)相比,抗虫品种(三得利、MF4020、皇后、皇冠和SR4030)的苜蓿幼苗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可溶性糖活性变化总体上显著增高(P0.01),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显著降低(P0.01),中抗品种(柏拉图、甘农4号、先行者和中苜3号)介于其间,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量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6.
宁夏主栽苜蓿品种(系)对豌豆蚜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蚜量比值法和模糊识别法,对12个宁夏主栽苜蓿品种(系)进行了田间和室内抗蚜评价试验。田间蚜虫种类以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为主,占混合种群数量的80%以上。田间和室内结果综合分析表明:供试12个苜蓿品种(品系)中,惊喜、WL343HQ和德宝3个品种为高感品种,其蚜量比值均大于1.25,并与其他品种间差异极显著;柏拉图、中苜3号、甘农4号等3个品种为感蚜品种,其蚜量比值位于0.76~1.25之间;先行者为中抗品种,蚜量比值为0.51,位于0.51~0.75之间;皇冠、三得利、皇后、SR4030和MF40205等5个品种为抗蚜品种,其蚜量比值 0.26~0.50之间。同时,本研究也提出了室内和田间苜蓿抗蚜鉴定方法分别为模糊识别法和蚜量比值法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不同苜蓿品种对豌豆蚜的生化抗性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锰酸钾法测定了不同抗蚜性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受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为害胁迫后叶片内叶绿素(Chl)、可溶性蛋白、总酚含量及防御性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以期明确各项生理指标与抗虫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蚜虫刺吸诱导过程中,4个品种的PPO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接蚜前抗虫品种甘农5号(G5)PPO活性高于感虫品种猎人河(Hu)和低抗品种甘农3号(G3)、金皇后(JH),接蚜后迅速下降,其活性低于感虫品种;抗虫品种甘农5号CAT活性和总酚含量始终高于低抗品种和感虫品种;感虫品种(Hu)Chl含量高于低抗品种(G3,JH),但低于抗虫品种(G5);感虫品种和抗虫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低抗品种(除第3 d高于G3);4个品种的CAT活性、Chl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因此,苜蓿品种的Chl、可溶性蛋白、PPO与其对豌豆蚜抗性的相关性不明确,而总酚、CAT与抗蚜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杨巧燕  陈威  孙小玲  刘长仲 《草业科学》2016,33(7):1418-1425
为了明确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e)捕食功能的影响,为害虫综合防治中有效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研究采用胃毒和触杀两种受药方式,分析了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3种杀虫剂的亚致死剂量对多异瓢虫捕食量、捕食功能反应模型、捕食速率以及寻找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多异瓢虫捕食作用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吡虫啉。在杀虫剂亚致死剂量下,多异瓢虫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的结构没有变化,还是典型的Holling-Ⅱ型,但模型参数发生了改变。其中,瞬时攻击率下降6.01%~25.81%,处理猎物时间延长17.32%~71.82%,最大理论捕食量降低14.75%~41.80%。此外,捕食量、捕食速率和寻找效应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降低6.71%~37.36%、9.81%~29.45%和29.58%~7.85%。以上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多异瓢虫捕食功能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秋眠级数的4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第1茬干物质生长与≥5 ℃有效积温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各器官干物质生长趋势一致,干物质生产潜力、最大生长速率、干物质生长盛期的平均生长速率均表现为全株>茎>叶,但是最大生长速率和平均生长速率所对应的有效积温值范围有差异。全株、茎和叶干物质最大生长速率分别出现在5 ℃初日后有效积温达504.72~609.45 ℃、574.47~643.91 ℃、444.53~543.25 ℃之时;平均生长速率转折点所对应的有效积温值范围为总干物质为384.61~716.54 ℃;茎干物质为424.48~773.36 ℃;叶干物质为320.42~642.48 ℃。2)不同苜蓿品种间干物质生长存在差异。半秋眠性品种路宝、牧歌401和美国杂交熊全株、茎、叶的干物质潜力大,最大生长速率较大,生长盛期内的平均生长速率较大,各转折点所对应的有效积温值相对较高,且其迟滞期的有效积温值也相对较高,秋眠性品种超级13R则相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甘农5号(G5)、甘农3号(G3)、金皇后(JH)和猎人河(Hu)4种不同抗蚜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受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胁迫后其叶片内丙二醛(MDA)和单宁含量及防御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动态变化研究,以期明确各项生理指标与抗虫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蚜虫刺吸诱导过程中,抗虫品种(G5)的MDA含量低于低抗品种(G3)和感虫品种(JH),抗虫品种和感虫品种的单宁含量高于低抗品种,感虫品种的SOD和POD活性低于抗虫品种和低抗品种,且所有品种的SOD和POD活性均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MDA和单宁含量变化无规律。因此,MDA,SOD和POD活性的变化与苜蓿的抗蚜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苜蓿抗蚜性生理指标,而单宁与苜蓿抗蚜性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