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牛白血病病毒检定的一种新方法,合胞体检出是以被感染牛和羊的淋巴细胞来评价的。只有当采用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牛和BL实验感染羊的淋巴细胞时,始在指示细胞中诱发合体形成。合胞体形成数与BLV—感染牛接种淋巴细胞数显示一种用量的正比反应关系。成熟型淋巴肉瘤牛的胚淋巴细胞用抗BLV血清处理能抑制合胞体形成,然而用牛合胞体病毒的抗血清或用散发性淋巴肉瘤牛血清均不能引起抑制。这些结果表明这种检出方法对BLV感染的检定是特异性的和有用的。关于牛白血病病毒的作用与在数个指示细胞上可形成合胞体已有报导[2,6,7],在其试验体系中,正常牛胚胎细胞和变态细胞被用作指示细胞。已往的研究已经确认合胞体检出(SA)对定量BLV的感染性是一种简易、可靠的技术。了解具有抗BLV抗体的牛是否在它们的淋巴细胞中携带有BLV是很重要的。电子显微镜及合胞体检出揭示了在具有BLV抗体牛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培养中病毒复制物已有产生。[4,10] 这篇论文是关于用BLV所感染的牛和羊的淋巴细胞测定SA的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2.
作者分别在1977—1978年用免疫扩散试验对北海道(Hokkaido)和青森县Towada地区的奶牛和肉牛检查了抗白血病抗体的存在情况。这次检查发现抗体阳性牛的百分率高于以前在这里调查的百分率,(北海道为8.8%,以前是3.3%;Towada地区为44.2%,以前是32.2%)。表明牛白血病传染在日本这些区域逐年增加。为了阐明在牛体内存在白血病病毒与抗牛白血病抗体之间的关系,从带有(或没有)白血病抗体的牛体采取淋巴细胞进行了合胞体检查。当用牛脾细胞作指示细胞时,所有带白血病抗体的牛对合胞体检查呈阳性;当用牛的胸腺细胞作指示细胞时,它们中的71.4%是阳性。这些结果指出:当适宜的细胞被用作指示细胞时,用合胞体检查法几乎能从全部带白血病抗体的牛体检出白血病病毒。当用牛胸腺细胞作为指示细胞时,在不带白血病抗体的牛中只有15%能诱使形成合胞体,用牛脾细胞检查时,17.6%能形成合胞体。在已接种了淋巴细胞的指示细胞中既看不到蚀斑也看不到包涵体。这种合胞体检查呈阳性而抗体呈阴性的牛只被认为已感染了白血病病毒。  相似文献   

3.
(三)牛白血病牛白血病在全世界呈地方性流行病,所以又称地方流行性牛白血病(Enzootic bovi-ne leukosis),常招致亚临床感染,而且,在病原学上常和成年牛的多发性淋巴肉瘤并存。最常见的成年奶牛的恶性感染,可根据临床及病理学上瘤肿分布型的肉眼以及组织学病理变化而取得诊断。目前,临床及亚临床感染则采取从牛白血球分离牛白血病病毒(BLV),用琼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以及接种细胞培养物检测是否形成合胞体或进行合胞体减少试验。最近还发展用放射免疫测定(RIA),以及用免疫酶方法检查血清抗体或抗原。  相似文献   

4.
正牛白血病又称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牛淋巴肉瘤、牛白细胞增生病等,是侵害牛的最普通的肿瘤性疾病。1流行病学自然感染的动物主要是牛。人工感染除牛外,绵羊和山羊最易感染,黑猩猩、猪、鼠和兔也能感染。病牛和带病毒的牛是传染源。在感染初期,感染牛出现病毒血症,不断排出病毒,可引起同群牛感染。当病毒中和抗体出现、病毒血症消失后,由于中和抗体并不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因此病毒能在淋巴细胞中传递,  相似文献   

5.
牛白血病病毒(BLV)是一种 C 型致白血病病毒。大多数感染 BLV 的牛均是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并不发生淋巴肉瘤或持久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据美国检验,约有60%的牛群和25%以上的乳牛,乳中都曾检出该病毒。许多国家对进口的牛和精液,都要求经过 BLV 的检验。据估计,每年每头乳牛因乳房炎而造成的损失可达200美元。本文介绍  相似文献   

6.
牛白血病也称为牛病毒型造血细胞组织增生症或牛淋巴肉瘤等,其病原为牛白血病病毒,被感染的牛表现为淋巴细胞增多症和异常淋巴细胞的症状.本文介绍了牛白血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牛白血病病毒(BLV)是一种致瘤性的反转录病毒,能引起牛持续性的淋巴细胞增多症和淋巴肉瘤。控制BLV的重要方法是对犊牛进行适当处理以预防感染,主要是将病毒的传播降至最小范围。  相似文献   

8.
家兔在接种白血病病毒感染牛的淋巴细胞或FLK—BLV细胞林后1—4个月出现了抗牛白血病病毒抗体,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仓鼠和豚鼠接种白血病感染牛的淋巴细胞或通过0.45μm微孔过滤后的淋巴细胞培养液  相似文献   

9.
牛白血病是肿瘤性传染病,其病原为牛白血病病毒。它表现淋巴样细胞明显增生性的淋巴生成紊乱和外周血液的淋巴细胞增多。白血病时淋巴细胞的机能特性异常。现时,主要着重于综合检查免疫系统的形态和机能因素的 T、B 淋巴细胞,以研究正常和白血病时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0.
牛白血病     
<正> 引言所谓牛白血病一般是指淋巴肉瘤(LS)和持续性淋巴细胞增多症(PL)。牛白血病分为散发性和地方流行性两类,散发型以零星散在发生,多见于青年牛,尚无传染因子引起该病的证据;相反,成年牛多数易患白血病并且大量流行。由于牛白血病病毒的鉴定和敏感血清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了解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牛群中牛白血病毒的感染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微量元素钴,铬,镉和铅与地方流行性牛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淋巴肉瘤牛与对照牛(各15头),以及牛白血病病毒感染率相近但淋巴肉瘤发生率不同的三个牧场奶牛被毛中微量元素钴、铬、镉和铅的含量。结果表明:(1)淋巴肉瘤牛被毛中钴、铬和镉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牛(P<0.05,P<0.01和P<0.05)。(2)三个牧场奶牛被毛中钴和铬的含量与这三个场牛白血病病毒感染牛的淋巴内瘤发生率呈显著相关(钴r=0.9210,铬r=0.8721)。本试验提示微量元素钴和铬增加了奶牛对牛白血病病毒诱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地方流行性牛白血病病毒(BLV)感染绵羊胎肺细胞已至第65代。在传代过程中,与国外带毒细胞株——FLK/BLV(下称国外株)进行了多项对比试验。结果,除对裸鼠致癌性有明显不同外,其余各项试验结果均与国外株一致:电镜下见有BLVC型病毒粒子、有较好的抗原性、200个细胞即可感染绵羊、在指示细胞中能形成合胞体和有明显的BLV逆转录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自然患淋巴白血病的病牛自细胞感染实验犊牛为材料,阐明了牛白血病病毒感染的早期表现,证明了动物体内存在分子量为24000道尔顿的牛自血病病毒主要内蛋白(P24),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种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牛呼吸道合胞体(BRS)病毒IgM抗体的捕获ELISA。以针对牛IgM的第一单克隆抗体用作捕获抗体,而第二单克隆抗体用来测定特异性抗病毒抗体,用实验感染和自然感染动物的血清样品来评价这一方法。结果,用临床病症出现后5-10天的血清样品可论断出IBR和BRS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5.
用呼吸道合胞体病毒从鼻腔内或兼用鼻腔内和气管内接种方式接种犊牛。在接种后1—14天屠宰。用免疫荧光法检查接种后2—10天屠宰的犊牛鼻咽粘腠细胞,并查出病毒抗原。用免疫荧光法和病毒分离法查出由上述两种方式接种的犊牛其气管和肺脏受到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仅鼻腔内接种的犊牛中则未查出。在肺脏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观察到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抗原。在接种犊牛中查出的唯一病毒是呼吸道合胞体病毒。除1头犊牛之外,其余所有接种犊牛其下呼吸道中没有分离出细菌和支原体,接种后5天内,屠宰的犊牛中未查出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接种后10—13天期间,屠宰的5头未吃初奶犊牛中有4头有抗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抗体。而从母体获得的原育抗体量不能保护犊牛免受感染。从现象看,在接种犊牛中看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损害是由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曾认为犊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与呼吸道疾病流行有关,后者的特点常有严重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但是,用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实验接种犊牛而引起较轻的疾病,下呼吸道仅有轻微病理变化。本报告的宗旨是记述接种一株当地分离到的牛呼吸合胞体病毒所致临床发病,并有广泛肺炎病犊呼吸道的微生物学和免疫荧光所见。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观察,在另一篇专文中描述。  相似文献   

16.
<正> 牛白血病病毒(BLV)是一种致病性后病毒(retrovirus),它能使牛只引起持续性淋巴细胞增生和淋巴肉瘤。控制BLV过程中有个重要问题需要思考,即是通过适当的犊牛管理,以预防感染,其原则目的是使该病毒的传播尽可能地压缩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7.
在牛白血病病毒(以下简称 BLV)传递给绵羊的模拟机械传播试验中,应用下列蚊种:野生疟蚊(Anopheles freeborni)、史氏疟蚊(A.step-hensi)、四斑疟蚊(A.quadrimaculatus)和白魔疟蚊(A.albimanus)。从一头感染 BLV 患慢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的牛采血喂蚊。饲喂后,立即取下蚊子的头和口器,放于 RPMI 1640溶液中,然后给绵羊皮下接种。将37至122只蚊子的口器和头接种于9头绵羊,用血清学确定是否感染。每月采一次血,共三次。应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查 BLV 抗体的存在。三个月内,琼脂免疫扩散试验阴性的绵羊血清再用放射免疫法硷查。放射免疫试验结果与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结果一致。9头绵羊中有4头出现 BLV 抗体。甚至接种了54只蚊子的口器和头就能使绵羊出现血清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疑似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犊牛进行病原鉴定,本研究采用常规病毒经细菌分离鉴定和PCR方法分别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株能在BT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特征性合胞体形态的细胞病变;无血凝性和血吸附特性;能被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标准阳性血清中和;分离的病毒经RT-PCR鉴定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根据菌落形态、细菌染色特性及生化特性,鉴定分离的细菌为巴氏杆菌。提示,该牛场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9.
牛白血病病毒是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的病原体,牛白血病病毒在世界各牛养殖国广泛存在和传播。虽然大多数国家已成功制定实施了牛白血病的有效根除计划,但世界范围内牛群中牛白血病病毒感染率仍然很高。牛白血病病毒在自然状态下可感染牛导致持续感染,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牛白血病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并将DNA中间体作为原病毒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因此,接触感染牛白血病病毒牛的淋巴细胞污染的生物体液可能会传播病毒。在患病母牛子宫内或分娩期间可能发生垂直传播,因此由于母牛患病造成大约10%犊牛感染牛白血病病毒。另一种最常见的情况是犊牛通过摄入受感染奶牛的初乳或牛奶而感染。因此,虽然牛白血病不是新生期犊牛特有的疾病,但在此期间小牛特别容易受到感染,这种情况在奶牛场更为常见。在出生后第一周就感染的小牛可以在牛白血病病毒向易感动物的早期传播中发挥重要的传播作用。本综述讨论了导致奶牛群新生犊牛感染牛白血病的主要因素,以及在此期间可以实施以降低牛白血病病毒传播风险的不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绵羊慢病毒北疆株自然感染新疆美利奴羊的病理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绵羊慢病毒 ( ovine lentivirus,Ov LV)有 3型。1型为溶解型 ,主要有流行于欧洲的梅迪 -维斯纳病毒( maedi- visna virus,MVV) ,即原型病毒冰岛株 ,以及美国的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 ( ovine progressivepneumonia virus,OPPV) ,即 Ov LV美国株等。1型可引起淋巴组织样间质性肺炎 ( lymphoid intersti-tial pneumonia,LIP)与淋巴滤泡形成、淋巴细胞性乳腺炎和非化脓性脑 (白质 )炎 ,OPPV及某些MVV株还可引起非化脓性关节炎。2型为非溶解型或持久感染型 ,持久感染细胞培养但不溶解细胞单层 ,只形成极少量的合胞体。 2型可引起轻度 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