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植物提取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香蕉枯萎病菌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20种植物不同部分水粗提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离体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植物水粗提液浓度为200 ml·L~(-1)时,韭菜、向日葵和油麦菜对供试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中,全株水粗提液的抑制效果最佳的植物是韭菜,抑制率高达93.6%,其次为向日葵87.0%和油麦菜83.9%;根部水粗提液的抑制效果最佳的植物是向日葵,抑制率达88.5%,其次为油麦菜75.5%和韭菜66.7%;3种植物的茎叶提取液抑菌活性较差,抑菌率均未超过56%。10种抑菌效果好的供试植物全株水粗提取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水粗提液与孢子悬浮液等体积混合时,以韭菜抑制效果最佳,其次是向日葵和油麦菜,向日葵与韭菜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讨入侵植物胜红蓟的化感作用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运用室内种子萌发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胜红蓟水提液对甘蓝和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胜红蓟水提液对甘蓝和油菜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均有抑制作用,且随水提液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更明显;对幼苗的根长、茎长以及根冠比的影响与对发芽率的影响相似,却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茎和根的鲜重,相对而言,对甘蓝的影响更大,且根系对胜红蓟水提液比地上部更敏感。[结论]胜红蓟水提液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3.
胜红蓟挥发物对杂草和蔬菜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潮汕地区重要外来入侵物种胜红蓟的入侵机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胜红蓟地上部分的挥发油,以稗草、黑麦草、三叶鬼针草3种杂草和白菜、油菜、萝卜3种蔬菜的种子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测定胜红蓟挥发油和茎叶自然挥发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胜红蓟的茎叶在密闭系统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6种受体植物的幼苗生长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根生长的抑制更为明显。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所得的挥发油在未直接接触受体的条件下对6种植物的幼苗生长也表现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挥发油用量的增加而增强。胜红蓟挥发物具有化感作用,这可能是其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胜红蓟和三叶鬼针草根、茎、叶水浸液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0.25和0.50 g/mL时的幼苗根长、苗高和鲜重,研究胜红蓟和三叶鬼针草的自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胜红蓟和三叶鬼针草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水浸液对自身幼苗根的伸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苗高的影响则呈现低...  相似文献   

5.
用留兰香7种不同的配比水浸提液,分别对4种细菌和4种霉菌进行抑菌试验,根据抑菌环的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留兰香对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好,痢疾杆菌次之,蜡样芽孢杆菌最差;对霉菌也有抑制作用,其中对根霉的抑制效果最好,青霉次之,曲霉再次;对毛霉没有抑制作用;抑菌作用随着留兰香水浸液浓度的降低抑菌作用逐渐降低;对比研究发现留兰香水浸提液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比霉菌好.  相似文献   

6.
入侵物种胜红蓟挥发物和渣液对蔬菜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南地区重要外来入侵物种胜红蓟挥发物及其渣液的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以揭示该物种的入侵机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胜红蓟地上部分的挥发油,以白菜、油菜和萝卜3种蔬菜种子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测定了胜红蓟挥发物及其渣液的化感作用活性。结果表明,胜红蓟的茎叶在密闭系统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白菜、油菜和萝卜的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白菜根长、苗高和鲜质量分别比对照减少10.8%,5.6%和9.1%,油菜分别比对照减少26.7%,15.7%和8.3%,萝卜分别比对照减少24.1%,19.2%和9.8%。不同浓度的渣液对白菜、油菜和萝卜的幼苗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当渣液浓度为0.01,0.10,1.00g/mL时,与对照相比,白菜根长分别减少48.1%,81.2%和100.0%,苗高分别减少1.7%,5.1%和100.0%,鲜质量分别减少11.1%,16.7%和100.0%。油菜根长分别减少30.2%,83.1%和100.0%,苗高分别减少4.2%,9.7%和100.0%,鲜质量分别减少8.3%,25.0%和100.0%。萝卜根长分别减少48.4%,81.0%和100.0%,苗高分别减少29.7%,34.1%和100.0%,鲜质量分别减少24.6%,36.2%和100.0%。胜红蓟挥发物及其渣液具有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明核桃叶水浸提液对白术、板蓝根、远志和丹参4种药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为林-药复合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生物测定,研究核桃叶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对4种不同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及幼苗鲜重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浸提液对板蓝根种子的发芽势呈抑制作用,对白术种子的发芽率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双重效应,而远志在整个种子萌发过程中对浸提液有很好的适应性。核桃叶水浸提液中的水溶性化感物质对受体植物的幼根比幼苗更为敏感,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丹参根长生长抑制作用增强。【结论】核桃叶水浸提液的化感效应和化感作用强度因受体植物种类的不同而表现出选择性和专一性,初步确定远志为核桃间作的适合药材品种。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浸提的方式对人工栽培和野生雷公藤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通过萝卜种子发芽实验进行生物检测,结果表明:生境的改变对雷公藤化感物质的表达可能有重大影响,野生雷公藤水浸液大多对萝卜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而人工栽培雷公藤水浸液大多对萝卜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根和鲜叶水浸提液的抑制效果最为强烈,因此在雷公藤田间栽培推广中应慎重与萝卜间作、轮作或者混交。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防除乳浆大戟提供理论参考,也为紫茎泽兰新型仿生农药先导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化感性强的紫茎泽兰和乳浆大戟为供、受体材料,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不同部位和不同浓度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乳浆大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乳浆大戟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与水浸提液浓度和生长部位无关;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乳浆大戟种子萌发幼苗的影响是抑制其胚根和胚芽生长,且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胚芽。【结论】乳浆大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紫茎泽兰影响较大,需通过进一步对紫茎泽兰水溶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乳浆大戟的物质成分及浓度,实现“以草治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防除乳浆大戟提供理论参考,也为紫茎泽兰新型仿生农药先导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化感性强的紫茎泽兰和乳浆大戟为供、受体材料,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不同部位和不同浓度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乳浆大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乳浆大戟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与水浸提液浓度和生长部位无关;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乳浆大戟种子萌发幼苗的影响是抑制其胚根和胚芽生长,且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胚芽。【结论】乳浆大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紫茎泽兰影响较大,需通过进一步对紫茎泽兰水溶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乳浆大戟的物质成分及浓度,实现“以草治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在临床样本能够同时检测猪种、牛种、羊种、绵羊种布鲁菌的多重PCR方法,根据NCBI已收录的布鲁菌全基因,设计并合成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的反应条件,建立能够同时检测4种布鲁菌的多重PCR诊断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可以从4种布鲁菌以及4种细菌混合物中扩增出大小分别为276、494、733和976bp的特异性条带,对照组的检测结果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对4种病原菌基因组DNA的检出量为猪种32.2pg、牛种21.3pg、羊种27.5pg、绵羊种43.2pg;人工模拟感染样本检测结果表明,能从混合感染的病料中特异地检测出4种病原菌。应用该方法对200份临床奶山羊乳样进行检测,结果检出4份阳性。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检测4种布鲁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将白菜型油菜不同栽培种‘红菜薹’和‘黄芽白’进行正反交获得杂种一代,再经过多代自交获得高世代杂种。观察杂种后代形态学特征(叶型、株高、分枝数等)、育性特征(花粉育性、自交结实率)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特征。结果表明经过多代自交,杂种后代各性状趋于稳定,正反交杂种形态有较大差异,而高世代杂种与杂种一代相比,形态没有明显变化。杂种后代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率都比较高,花粉可育率均达到90%以上,但与双亲相比仍然稍差。杂种后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比较正常,但仍有少数细胞出现异常染色体行为。杂种后代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联会主要以形成环状和棒状的二价体为主,但也形成四价体等其他染色体构型。杂种后代中平均形成二价体的数目在6.7~8.2,最多全部20条染色体形成10个二价体,其中形成环状二价体和棒状二价体的比例相差不大。除了形成二价体外,部分花粉母细胞还形成少数四价体。与亲本相比,杂种后代染色体联会出现较多的非同源联会,平均每个细胞形成二价体的数目比亲本少,而形成四价体的数目比亲本多。在减数分裂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减数分裂后期Ⅱ,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形成四分体。在此过程中,绝大多细胞染色体行为正常,但有个别细胞出现后期Ⅰ染色体不均等分离,有些细胞同源染色体分开时形成染色体桥;有些细胞在减数分裂Ⅱ中期和后期出现落后染色体。此杂种后代减数分裂过程较正常,探明杂种后代的减数分裂特征可为白菜型油菜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结球甘蓝类钙调蛋白(CMLs)响应不同胁迫时的功能,丰富CMLs参与钙信号网络调控,为CMLs参与植物逆境途径及其功能的研究提供依据。以结球甘蓝ZG为材料,克隆得到 CML48 CML5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 CML48开放阅读框(ORF)为672 bp,含4个内含子,编码223 aa,分子量为25.28 ku; CML50开放阅读框ORF为1 095 bp,编码364 aa,分子量为38.06 ku,含3个内含子;均为亲水蛋白,均含有2个EF-hand结构域;系统发育树表明 CML48 CML50均与甘蓝处于同一进化枝,与白菜、油菜的亲缘关系最近。qPCR表明 CML48 CML50在干旱(PEG6000)、盐胁迫(NaCl)、低温(4 ℃)、高温(37 ℃)、H2O2、脱落酸(ABA)、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A)等不同胁迫处理下,在叶和根中的表达均有上调,且 CML50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 CML48, CML48在茎尖中高度响应高温胁迫,而在根中不响应高温和H2O2胁迫。初步说明 CML48 CML50在根和叶中均可响应上述8种非生物胁迫。  相似文献   

14.
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灭活菌苗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鸡沙门氏菌株C79-13和C79-20及新疆分离株AS97-19和AS96-4四株菌,经自制的改良硫代硫酸钠培养基,通气搅拌培养,甲醛灭活制成氢氧化铝佐剂苗,经免疫接种健康鸡,免疫后21d抗体水平达到最高,经ANAE方法和T淋巴细胞E花环方法检测,免疫组的细胞免疫水平明显高于非免疫对照组,差异极显著,10LD剂量强毒株攻菌试验,死亡保护率达94.7%,免疫组分离菌率为3.1%。表明该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of the petroleum ether-, chloroform-, ethyl acetate-, and water-soluble fractions of the methanolic extract of Ficus sarmentosa var. henryi were assayed against Musca domestica adults. The chloroform- and ethyl acetate-soluble fractions were the most active with 92.6 and 88.9% mortalities (24 h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two fractions were combined and four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the fractions by activity-guided fractionation, were elucidated as 7-hydroxycoumarin, apigenin, eriodictyol, and quercetin by spectroscopic method and displayed excellent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against adults of M. domestica and 4th instar larva of Aedes albopictus. Among those, 7-hydroxycoumarin showed the strongest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with lethal concentrations (LC50) values of 72.13 μg g−1 sugar and 4.87 μg mL−1 (48 h after treatment) against the test insects respectively. The cytoxicities of these compounds on BTI-Tn-5Bl-4 cell were also investigated for the insecticidal mechanism and found that quercetin represented superior inhibitory activity with MTT assay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gainst BTI-Tn-5Bl-4 cell, but slightly weaker than that of the positive control (azadirachtin) and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negative control (DMSO only). Meanwhile, eriodictyol demonstrated the strongest effect on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s (MMP). In conclusion, based on their comparative toxicities to commercial insecticides and their cytotoxic effects, some of the compounds from the F. sarmentosa have potential as botanical insecticides.  相似文献   

16.
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鉴定短颌鲚、湖鲚和刀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快速区分长江流域各水体中的鲚属鱼类,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对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湖鲚(C. nasus taihuensis)和刀鲚(C. nasus)进行物种鉴定。从120个在短颌鲚和刀鲚之间分化指数(Fst)为1的SNP位点中随机挑选出20个用于引物设计,从21个在湖鲚和刀鲚之间分化指数较高的SNP位点中随机挑选出10个设计引物。随机挑20尾短颌鲚、20尾湖鲚和12尾刀鲚用设计的引物扩增、测序。结果表明:洞庭湖和鄱阳湖的短颌鲚与刀鲚可以使用以上19个SNP分子标记中的任何一个完全分开,剩下1个SNP标记在所扩增的样本中没有发现多样性变异而被弃用。用于区分湖鲚与刀鲚的10个SNP分子标记中有8个在所测样本中可以扩增并用于物种鉴定。其中单独使用Ct-Cn_wtap位点时,湖鲚和刀鲚的基因频率相差最大,当使用Ct-Cn_wtap和Ct-Cn_eif2b4位点时,对湖鲚和刀鲚的鉴别准确率可以达到100%。本研究提供了稳定、高效和低成本识别短颌鲚和刀鲚、湖鲚和刀鲚的方法,为今后鲚属鱼类的物种鉴定和资源保护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兰州百合及有斑百合的染色体核型。【方法】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的方法,对兰州百合和有斑百合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兰州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m+6st+14t,相对长度为6.35%~12.07%,核型不对称系数为83.25%,染色体相对差异较大。有斑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x=24=4m+12st+8t,相对长度为6.11%~12.90%,核型不对称系数为80.11%。【结论】兰州百合的核型类型属于3A型,有斑百合的核型类型为3B型,以有斑百合核型的进化较高,可见不同居群的百合间核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构建表达细粒棘球蚴Eg95-Eg.ferritin融合蛋白的重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活载体疫苗株并评价其生物学特性。将细粒棘球蚴Eg95-Eg.ferritin融合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YA3341中,构建重组质粒pYA3341-Eg95-Eg.ferritin,将重组质粒分别电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X3770和X4550,获得重组疫苗菌株St-Eg95-Eg.ferritin,对重组菌的稳定性、生长状态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PCR和酶切鉴定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YA3341-Eg95-Eg.ferritin,Western blot检测Eg95-Eg.ferritin蛋白在重组菌中获得表达;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可稳定存在,且不影响重组菌的生长状态,小鼠口服试验证实,重组菌安全无毒性。成功构建能稳定表达细粒棘球蚴Eg95-Eg.ferritin融合蛋白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活载体疫苗株,将为研究包虫病口服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美洲棘蓟马体内共生菌Wolbachia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蓟马体内Wolbachia的进化位置,为进一步探讨Wolbachia对其生殖作用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wsp基因为目的基因,对美洲棘蓟马体内的共生菌Wolbachia进行特异性扩增和测序,使用Clustal X 1.83软件对所得DNA序列进行比对;在MEGA 4.0软件中采用邻接法对Wolbachia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利用ws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从美洲棘蓟马体内扩增出了632 bp的Wolbachiawsp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JN315668),580 bp的Wolbachia A群的wsp基因片段和405 bp的Mel亚群的wsp基因片段。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美洲棘蓟马体内的Wolbachia与黑腹果蝇亲缘关系较近。【结论】美洲棘蓟马体内感染的Wolbachia属于A群Mel亚群。  相似文献   

20.
筛选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有致死作用的内生真菌。从苦楝(Melia azedarach)健康组织(茎、叶、果实)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菌株采用摇瓶培养,发酵液和菌丝体分别用乙酸乙酯萃取制备胞外和胞内代谢产物,采用浸渍法进行杀线虫活性筛选。共计分离纯化31株内生真菌,其中菌株J352-03的发酵液对松材线虫有显著的毒杀活性,在2 mg·mL-1质量浓度下处理48 h,菌株J352-03胞内、胞外的次生代谢产物对松材线虫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LC50值分别为0.46 mg·mL-1、0.42 mg·mL-1;对松材线虫卵的孵化抑制率分别为66.54%、76.04%,松材线虫体内三磷酸腺苷酶(ATP酶)、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菌株J352-03经形态学与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为间座壳属一未知种Diaporthe sp.。综上所述,菌株J352-03对松材线虫有良好的生防潜力,具有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