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褐天牛、褐梗天牛是松树重要蛀干害虫,单独发生亦能引起松树枯萎并致死。松褐天牛在松材线虫的扩散侵染过程中起着携带传播、协助病原侵入寄主的关键性作用,褐梗天牛是继松褐天牛之后携带拟松材线虫能力最强的蛀干害虫。防治松褐天牛是切断松材线虫病传播蔓延危害的主要方法。2017年,长岛自然保护区应用APF-I型松褐天牛高效诱捕设备进行监测防治,效果较好。本文详细总结了防治方法、技术要求、应用结果,供其它地区开展监测防治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松材线虫病的细菌参与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松材线虫病是由松褐天牛为媒介者携带病原体松材线虫而引起的一种松树的传染病。因此,其防治对策应基于松树、松材线虫、松褐天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松褐天牛是危害松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分布面广,危害严重,是松树产区的一大生物灾害。过去多采取化学农药防治,效果较差,对于保护环境还不利。本文就采用花绒寄甲防控松褐天牛的研究和林间防治的效果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在广东地区,应用A-3型松褐天牛引诱剂连续3年监测松褐天牛及其它松树主要蛀干害虫的为害情况,结果表明:A-3型松褐天牛引诱剂可以持续监测林间松褐天牛、赤梗天牛、马尾松角胫象和松瘤象等松树主要蛀干害虫成虫的发生时间、发生量和发生规律,为监测、预报、控制松树主要蛀干害虫提供直接、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松褐天牛在襄阳地区的发生危害情况,以及综合利用诱捕器诱杀、诱木诱杀、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防治松褐天牛。  相似文献   

6.
[目的]日本学者Kosaka与Ogura发现松褐天牛成虫除携带松材线虫外,雌成虫卵巢内还携带有另一种线虫,他们将其命名为卵巢线虫,并认为这种线虫是松褐天牛成虫的寄生性线虫。我国对该种线虫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为了证明这种线虫在我国是否存在和分布,开展了本项研究。[方法]分期分批捕获刚羽化的松褐天牛雌雄成虫,采用解剖松褐天牛成虫松树木质部及感病的松褐天牛幼虫等方法,调查卵巢线虫的存在与分布。[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松褐天牛成虫体内有该卵巢线虫存在,分布于松褐天牛成虫、幼虫体内和松树木质部3个部位;在松褐天牛成虫体内的卵巢线虫通过松褐天牛雌成虫产卵而接种、进入寄主树木木质部中。同时,木质部的卵巢线虫也有一部分进入松褐天牛幼虫体内寄生,另一部分仍在木质部生活,当松褐天牛幼虫再次发育为成虫时,在木质部中的卵巢线虫和已被寄生的松褐天牛幼虫体内的卵巢线虫再次进入松褐天牛成虫体内,完成循环。卵巢线虫在松褐天牛雌、雄虫体内均有分布,携带率为44.4%,其中松褐天牛雌成虫携带率为43.8%,松褐天牛雄成虫携带率为45.0%,两者间无显著差异;每头松褐天牛成虫平均携带卵巢线虫574条,其中雌成虫平均携带816条,雄成虫平均携带308条,具显著差异。初步研究表明,卵巢线虫在松褐天牛成虫体内只能完成产卵到1~4龄的幼虫阶段,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世代;在松褐天牛幼虫体内寄生和在木质部生活的卵巢线虫能完成一个完整世代,但具体过程尚不清楚;调查中未观察到卵巢线虫对松褐天牛成虫有寄生致病或致死的现象,但对松褐天牛幼虫有寄生致死的能力;卵巢线虫常与松材线虫同时存在,而且侵入松树及离开松树的方式与松材线虫相同。[结论]我国松褐天牛体内也发现有卵巢线虫存在;目前尚不能证明该线虫对松褐天牛成虫具有寄生致死性,但对松褐天牛幼虫具有一定的寄生致死性;卵巢线虫的生活史与松材线虫相似,是否与松材线虫一样对松树具有危害性以及其病理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杨世先 《中国林业》2010,(16):44-44
<正>松褐天牛是松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虫口密度直接影响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速度,防治不及时,可导致松材线虫病的蔓延。特别是江苏省南京市发现松材线虫病以后,它作为松材线虫病这种毁灭性检疫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与病原线虫相辅相成造成大量松树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8.
在南京地区连续二年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病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成虫羽化、成化率以及在松树上的分布和发生情况等观察,结果表明: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松褐天牛的羽化盛期,且70%天牛寄生在松树5m以上的树干和枝梢中;防治上要注重病死树枝梢材的处理,MPP乳剂的防治区松材线虫病死树明显减少,喷MPP油剂处理病材对天牛毒杀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人工环剥松树干皮导致立木萎焉,以此引诱松墨天牛聚集产卵,然后销毁被产卵的松树,达到减少松墨天牛种群密度的目的。3 a试验证明,这是一种安全、无公害、易操作的防治松褐天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1松材线虫病基本情况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松材线虫体长约1毫米,肉眼不易看到,通过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虫侵入松树,破坏、堵塞松树疏导组织,具有传播途径多、发病部位隐蔽、发病速度块、潜伏时间长、治理难度大等特点。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带有松材线虫病的松木木材及其制品传播,近距离传播主要依靠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等传播。松材线虫病发生后,最短40天左右就能导致整株松树失水死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治,3~5年即可造成整片松林毁灭,带来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巨大,其防治工作是世界性难题,对松林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1.
褐天牛是松树的杀手,也是松材线虫的侵染源。通过试验,在松树伐区利用松树林伐兜种植茯苓,既提高了林地产出率;又对松褐天牛的发生进行了遏制,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杀螟·噻嗪酮乳油防治松褐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材线虫病 [Bursaphele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bre) Nickle]被称为“松树癌症”,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1 ] ,列为我国森林病虫害之首。松褐天牛 (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在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 ,防治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治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 ,3] ,国内此方面的研究有过报道 [4,5] 。为进一步探索松材线虫病的治理途径 ,作者于 2 0 0 0年 3~ 1 2月应用 50 %杀螟·噻嗪酮乳油进行了防治松褐天牛的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试验地及其林分状况试验地设在安徽省和县鸡笼山林场的代虎山 ,海拔 1 50 …  相似文献   

13.
摘要:2018~2020年连续 3年在试验地松针萌发前开展 5%阿维菌素打孔注药防治松褐天牛,结果表明:松树施药 36 240株,存活株数 34660株,平均存活率 95.64%,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平均存活率88.77%;施药后的各类长势松树平均死亡 率:长势良好的 A类占 3.82%;长势 一般的B类占 4.13%;长势较差的C类占 38.29%;防治效果 A类优于 B类,又明显优 于 C类;防治成本平均单价 45.2元 · 株 -1 。得出用 5%阿维菌素打孔注药防治松褐天牛具有可行性和 一定的优越性,为防 治松褐天牛措施提供 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松褐天牛等鞘翅目害虫迁移产卵规律,将诱瓶在松树离地面约1.3 m处系挂、设成诱杀天牛等鞘翅目害虫的陷阱,再喷施药杀天牛的微胶囊农药,达到有效、低成本防除的效果.这一发明专利技术,创新了松褐天牛等鞘翅目害虫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多种松树死亡的致命因素[1],传播媒介主要为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2]。采用天敌昆虫释放、林间化学防治、林冠飞机喷雾、清理死树、成虫诱捕等方法[3-6]能短期控制松褐天牛成虫,无论是天敌还是药剂都较难进入树体,大量幼虫仍可危害成灾。故急需开展针对幼虫的防控试验,以探寻更有效措施。树皮穿透剂属新型聚硅氧烷类化合物,可迫使树皮皮孔张开,促使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不同海拔地区松褐天牛发生规律,给松材线虫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2019~2020年通过在不同海拔设立试验点,对松褐天牛发生规律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拔500~800 m松褐天牛数量最多,在海拔800 m以上松褐天牛数量最少。整株样木中,除伐桩外,其他部位均有松褐天牛,松褐天牛在被害树上的数量分布为树干中段>下段>上段>侧枝。因此,在5~7月开展松褐天牛防治,对控制松褐天牛虫口密度是一个关键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慈溪市部分有松树枯死林分的调查和20株有松褐天牛为害的样木的解剖、取样、线虫分离,多次检验鉴定,认为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尚无松材线虫病发生,局部地区松林枯死的主要原因系自然枯死和松褐天牛为害所致。  相似文献   

18.
《河南林业科技》1991,(3):45-45
<正>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褐天牛传播所致,病害蔓延迅速,造成的损失严重。日本经多年的研究,目前在防治方面采取的主要防治技术有:1.天牛的化学防治:在天牛羽化的初期和盛期各喷一次杀虫剂,能杀死大部份天牛成虫,减少甚至在局部地区遏止病害再发生,施药方式有地面喷洒和飞机喷洒两种。飞机喷洒采用直升飞机,从林冠上10m高撒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实地观察、研究,发现松褐天牛具有向东南方迁飞概率较高,并喜在三面环山的小盆地、山丘地,或多山相连的地段活动,一般多在树皮薄、胸径12~18cm松树上集中产卵,其产卵刻槽大多位于松树树干3 m以下的特性.掌握这些习性,有利于制定松褐天牛防治方案,并为具体防治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0.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我国松林习见的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成虫羽化后,其气管携带大量线虫在成虫取食松树嫩皮时,线虫即经伤口进入树体。因此,成虫期不仅是天牛取食、扩散及生殖活动的重要时期,也是携带、传播松材线虫的关键虫态,是研究和防治松褐天牛及松材线虫病的重要环节。迅速而准确地判别松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