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株巨菌草内生细菌的鉴定及其促生特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菌草为材料,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划线分离法筛选内生细菌,采用Salkowski比色法筛选具有分泌植物生长素(IAA)能力的菌株,同时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其溶磷能力、Ashby培养基验证其固氮潜能、CAS方法检测其产生铁载体能力,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优良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巨菌草中筛选出86株内生细菌,其中菌株YA-6的产IAA能力最高(11.73 mg/L),且具有溶磷、固氮和产铁载体的能力,溶磷量为7.103 mg/L。菌株YA-6菌体杆状,呈革兰氏阴性,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鉴定属假单胞菌属,与Pseudomonas hunanensis同源性最高(99.36%)。巨菌草内生菌YA-6具有多种促生特性,具有开发为微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解磷微生物菌肥种质资源库,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巨菌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高效解磷微生物PJS-18,并对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解磷、促生作用的研究.经检测,PJS-18菌株溶磷指数为2.19,产生的可溶性磷含量达82.87 mg·L-1,碱性磷酸酶活性为87.17μmol·min-1·L-1.通过16S rDNA分子鉴定及表观测定初步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添加低浓度PJS-18菌液对小麦苗具有较强的促生作用,株高、主根长较有机肥对照组提高了12.01%、14.93%;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较有机肥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07%、21.70%;根系长度、根表面积、根直径、根体积较有机肥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3.30%、56.79%、3.13%、60.00%.综上,PJS-18菌株具有高效解磷能力,有良好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开发苹果根际促生菌资源,以陕北苹果树根际土壤为材料进行根际促生细菌的筛选。以溶磷、解钾和产铁载体作为标准,测定初筛菌株的多种促生能力,并通过16S rDNA序列同源分析,对筛选出的促生效果最好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采用单菌单独接种和多菌混合接种的小麦盆栽试验,测定其促生效应。结果表明:从陕北不同产地苹果根际土壤中筛选获得131株细菌,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共17株,占总分离菌株的10.68%,其中11株细菌能够溶解无机磷,6株细菌能够溶解有机磷;可产铁载体的有24株,占总分离菌株的18.32%,YS-28和YC-31具有解钾能力。基于16S rDNA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其中的24株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白色杆菌属(Leucobacter)、红球菌属(Rhodococcus)。从中筛选出属于芽孢杆菌属(LC-22、YC-31、LC-19)和假单胞菌属(LC-2)的高活性菌株的小麦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经LC-22、YC-31和LC-19混合菌液处理,小麦幼苗鲜质量增加96.12%;经LC-22、LC-19和LC-2混...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东北山樱根际促生细菌对东北山樱幼苗的促生效应,利用莴苣种子对东北山樱根际促生细菌进行筛选,并采用灌根法研究筛选出的促生细菌对东北山樱幼苗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株促生细菌对莴苣种子的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其中,3-1号菌株处理的莴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最高,发芽率达94%,上胚轴长比对照的平均高42%,呼吸速...  相似文献   

5.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筛选培养基培养法和16S rRNA鉴定的方法,从福建莆田盐碱土壤中分离、筛选、鉴定得到1株耐盐碱能力最强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命名为PT6-1.通过试验测定其生理生化特性和耐盐碱促生能力.结果表明,PT6-1多项生理生化特性呈阳性,在盐碱土培养条件下,施加PT6-1菌液对巨菌草株高、总鲜质量、总光合色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较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3.10%、45.73%、156.37%、68.14%、11.84%,对玉米各项指标分别增加了38.03%、123.02%、77.26%、18.25%、9.59%. PT6-1具有良好的耐盐碱促生能力,在盐碱地治理,菌草业、农业发展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秋海棠中筛选植物促生菌,并探究其对植物促生防病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的秋海棠植株整株挖出,采集健康部位的根部和茎部,清洗后进行表面消毒,并切割为6~8段(每段长度约0.5cm),将切段的材料分别置于3种筛选培养基(PDA培养基、YMA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以筛选出目标促生菌,并分析促生菌的促生能力以及抑菌活性;最后采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均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分析了促生菌对大豆和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从秋海棠根部和茎部分离获得22株菌株,其中11株菌具有多种促生和防病作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一促生菌处理大豆的株高、根长、茎长、茎直径和果实鲜质量分别平均增加27.33%,15.84%,23.46%,13.20%,22.39%;Y-01与Y-02混合菌液处理的促生效应明显优于单一促生菌,大豆株高、根长、茎长、茎直径和果实鲜质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7.42%,25.65%,38.53%,16.42%和34.84%。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灌根处理15和60d后,11株单一促生菌和Y-01与Y-02混合菌液处理能明显促进番茄的生长。【结论】从秋海棠中筛选到了多株促生菌菌株,其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辣椒根际促生菌(PGPR)及其促生效应,以齐齐哈尔龙江县辣椒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稀释平板法筛选PGPR,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其菌种,研究其分泌IAA、GA、 铁载体、 溶磷的能力,并采用血平板对菌株的溶血性进行评价.通过浸种和盆栽试验,验证促生菌株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从辣椒根际土...  相似文献   

8.
渭北旱塬葡萄根际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其对葡萄的促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渭北旱塬50年生葡萄园解磷细菌进行了筛选,并对两个菌株的促生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NBRIP平板,从葡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29株解磷细菌.通过NBRIP液体摇瓶试验,培养7 d后得到两株解磷效果突出的菌株:JYR-12菌株培养液中有效磷含量高达673.99 mg/L,约有13.17%的磷酸钙被溶解出来;JYR-7菌株培养液中有效磷浓度为671.64 mg/L.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解磷细菌JYR-12和JYR-7对酿酒葡萄赤霞珠扦插苗生长及光合能力的影响.盆栽试验表明,接种解磷细菌处理的赤霞珠扦插苗株高、茎粗、地下干质量和地上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葡萄扦插苗的光合指标及接种解磷细菌的均显著高于对照.可见,与对照相比,接种解磷细菌可以显著促进赤霞珠扦插苗生长,其中以菌株JYR-12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分离筛选具有耐乙草胺特性的促生菌株,并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可为推进多功能微生物菌剂的研发提供可行性方案和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乙草胺的改良培养基筛选出具有高耐乙草胺能力的菌株,测试其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的促生作用,并通过促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验证可行性。结果表明:菌株JL7与JL16为高耐乙草胺且具有较强促生能力的根际促生菌,两株菌对乙草胺的最大抗性浓度达700 mg·L-1。JL7的溶磷能力高达223.21 mg·L-1,产IAA(吲哚乙酸)量达82.40 mg·L-1。经鉴定JL7菌株为肠杆菌属(Enterbacter sp.),JL16菌株为醋菌属(Acetobacter sp.)。促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施入JL7与JL16菌株72 h后发芽率分别较对照提高9.42、3.84个百分点,且JL16菌株对芽长与根长有显著的促生作用,较对照增加52.53%、23.22%。盆栽试验中,JL7与JL16的添加对株高、茎粗、根直径、根长等植株形态指标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并证实菌株JL7、JL16在土壤中仍对乙草胺具有耐受性。两种耐乙草胺菌株在促生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这为后期微生物改良土壤和开发新型...  相似文献   

11.
巨菌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利用价值很高,是一种优良的饲料,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较快。2019年引入辽南,经过试验,掌握了巨菌草的生长特性,总结出了其栽培技术,为促进辽宁及北方地区的草产业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16年,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从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儋洲菌草种苗繁育基地引进巨菌草,在黄土高原沟壑区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巨菌草栽培技术简单,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产草量高,抗干旱、耐盐碱,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是很好的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优良植物品种,在区域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研究了巨菌草生长过程入射太阳辐射(Rd)、反射太阳辐射(Ru)、净辐射(Rn)、潜热(LH)、显热(SH)、土壤热通量(G)和波文比(β)等的变化动态;通过耦合系数(Ω)评价地表能量通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地表通量异常值插值方法的判断标准,确定β异常值为-2.00~-0.50.结果表明:采用随机森林插值方法可获得质量良好的通量数据.生育期Rd、Ru、Rn、LH、SH、G、β和Ω的平均值分别为185.99 W·m-2、72.56 W·m-2、111.35 W·m-2、82.94 W·m-2、31.26 W·m-2、-2.72 W·m-2、0.38和0.6,Rd是季节尺度上其他参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LH和SH同时受到冠层导度(gc)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缓解北方地区粮草争地矛盾。[方法]2014~2015年在冀中南地区进行巨菌草引种试验,探索巨菌草在我国北方地区的适宜种植管理模式。[结果]当巨菌草株高在1.2 m左右时,巨菌草叶风干样中粗蛋白含量达17.40%,茎风干样中粗蛋白含量为16.65%;当巨菌草株高在2.0 m左右时,巨菌草叶粗蛋白含量为16.18%,茎粗蛋白含量为12.17%。巨菌草在冀中南地区的产量为150~255 t/hm2。当巨菌草的留茬高度为5~10 cm时,最有利于巨菌草的再生。[结论]该研究可为巨菌草在北方地区的推广种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巨菌草在广东作为能源草的应用前景,在阳山县境内山区试验种植巨菌草.结果表明:巨菌草热值达18.88MJ/kg,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含量分别为78.12%、18.74和3.14%,C、H、N、S和Cl含量分别为44.74%、5.03%、1.84%、0.14%和0.16%,灰成分中K20达42.33%,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和流动温度分别为940℃、950℃、970℃和1050℃,鲜草产量达21.39kg/m2,经过16天自然晾晒,水分含量降至39%.巨菌草适宜作为能源草在广东推广应用,但灰熔点较低,且未破碎巨菌草难以晾晒干燥.  相似文献   

16.
为巨菌草的种质鉴定、遗传育种和亲缘关系提供一定的细胞学基础,采用传统压片法,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和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 z.x.lin(暂定名)〕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象草和巨菌草的染色体形态较为一致,大部分由中部(m)和近中部(sm)着丝粒的染色体组成,象草和巨菌草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28=20m+8sm和2n=4x=28=16m+8sm+4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分别为2n=4x=28=6L+6M2+10M1+6S和2n=4x=28=4L+8M2+10 M1+6S,染色体基数和总数目一致,核型分类均为2A型,不对称系数为58%~60%,均属于较原始的类型。结论:象草和巨菌草的的染色体无明显差异性,从细胞染色体水平上认为两者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7.
巨菌草是一种光合作用效率很高的能源植物,用来发酵产沼气潜力很大。该研究以巨菌草为发酵底物,从菌群富集、堆沤预处理和发酵过程对其进行了高温发酵产沼气的初步研究。共富集得到了4个高温发酵巨菌草产沼气菌群,其中从牛瘤胃内容物中富集得到的4号菌群产气效率最高,15d的积累产沼气量达到了373.1 mL/g TS。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沼液对巨菌草进行堆沤处理效果较好,15d的积累产沼气量为406.5 mL/g TS;接种量为64%时产气持续性好,15d积累产沼气量可达442.6 mL/g TS;最佳起始碳氮比为21.5;添加氯化铵的巨菌草发酵启动早于添加尿素的发酵1~2d。该文为规模化利用巨菌草高温发酵产沼气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为探明菌草材料制备刨花板的工艺条件,以巨菌草为原料、改性脲醛树脂胶为胶黏剂,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板工艺,分析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施胶量3个因素对厚9 mm、目标密度720 kg·m-3的板材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优化条件下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板厚度方向上的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在热压温度190℃、热压时间35 s·mm-1、施胶量12%的条件下,巨菌草刨花板的剖面密度分布正常,表层与芯层密度比为(1.3~1.4)∶1,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和2 h吸水厚度膨胀率分别达到14.9、1 807、0.48 MPa和7.2%,均满足GB/T 4897—2015对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型刨花板(P2)的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可见,巨菌草是适合制作刨花板的非木质材料.  相似文献   

20.
巨菌草不同生长时间的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巨菌草不同生长时间的营养变化规律,分别在生长90d、130d、170d和210d时进行取样,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在90d时最高,为9.19%,并随生长时间的延长极显著下降(P0.01);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随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90d、130d均与170d和210d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170d与210d中性洗涤纤维间差异显著、酸性洗涤纤维间差异不显著(P0.05);无氮浸出物含量随生长时间延长变化差异不大(P0.05)。总氨基酸含量随生长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90d时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7.069%;总氨基酸/粗蛋白、总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均呈现高-低-高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