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脱俗     
<正>素仁和尚短文《我对盆栽艺术独创风格的尝试》,约六百字,话语平民通俗,没文人的诗情豪语,没佛学的禅理言词,言简意赅把自己的盆艺心得,如树友闲谈般叙述。虽然,文中没涉禅言,但经年的佛学禅修已浸透于素仁大师的日常生活,也自然而然地反映于他的盆艺创作上,话语平而作不凡。独创尝试,是不共性不循古,敢破敢立。素仁大师:"至于我选择树材,有所偏爱,总与人不同……有  相似文献   

2.
求变     
正"总与人不同"是素仁大师短文《我对盆栽艺术独创风格的尝试》核心,是他盆艺的目标与因果。"独创尝试"、"总与人不同"是弄艺人的追求,而能得到行内认可却是凤毛麟角。因而,成就了素仁大师岭南盆景先师地位,成"文人树的先行者"(郑永泰语)唯一让后人以创作者冠称的一种盆艺风格。素仁大师从选材、构图、留枝、定托、取舍到植位的与众不同,以瘦劲高飘树形,少到不能  相似文献   

3.
正上个世纪90年代末,笔者在一篇素仁盆景专论的开篇语中这样写道:"中国盆景,流派纷呈。余独爱岭南素仁之风格。然今人多务实,素仁风格已鲜有人为,余深以为憾。"(见《中国花卉盆景》1997年第4期《素仁盆景风格谈》)十五年后,笔者又写了《‘素仁’‘文人’辩‘禅树’相与析》(见《花木盆景》2013年第9期),文中在谈到世人总爱习惯性地将"文人画"、"文人树"、"文人木"与素仁盆景等相互铰接在一起而纠缠不清并时常争论不  相似文献   

4.
三、研究大师的作品,学习创新的方法继承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记得有位国画大师说过:“学习三五年,创新一辈子“。要学习一种技艺并不难,但要创出一种属于自己的风格来,淡何容易。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向传统学习外,更要向大师们学习,去研究他们的作品,特别是研究他们的成名作品,从中品味他们的造景方法,领略其中的文化品味,为自己的创新之路找到突破口。比如素仁和尚的文人树,清雅飘逸,就那么几个小树杈,内涵似乎了了,但其所传给欣赏者的感受却极其丰富,每一个有较深  相似文献   

5.
清疏     
正素仁述:我的盆栽风格,总离不开飘逸清疏。几枝子母交搭高树,我感觉有自然的风意,毫无牵强的迹象。飘逸清疏,这是素仁和尚对自已风格的一个概述;运用高矮大小不等的子母树搭置,是他其中的一个构景形式。虽然这形式未能在他的留图中显现,我却于他的只言片语中感悟到:一盆以高瘦作主,配三两枝矮小副干,自然随意,作构出一幅扶疏简约,飘逸秀美  相似文献   

6.
<正>瘦是"素仁格"的一个特征。于盆艺中形态独特,展馆园场里也常显鹤立。素仁和尚的两个作品存图中,《春初》几条小枝,柔悠瘦秀;《姻缘》子母两干,刚直劲瘦,两瘦各显出不一样的景韵。素仁曰:我偏爱那瘦劲高飘的形格。瘦是素仁选桩的偏爱,也是他的作品特征,与同时期岭南另一先师孔泰初的硕壮雄虬的矮仔大树成极大反差,素仁和尚对高瘦树的偏爱,是他佛禅修行,悟觉脱俗的自然体现,也是他玩树不附流,敢尝试敢创新的因果。素仁树的瘦,蕴含精气神,如郑板桥  相似文献   

7.
正素仁述:"树干有刚有柔,各有优点……或取其刚,或取其柔,或使其刚柔统一。"话语的前段讲树桩天然具备形态,后段我理解为素仁和尚弄树中技艺的运用,依据桩的原态,顺其自然,该刚则刚该柔则柔,以桩塑艺,顺势而为。刚柔本是一个矛盾,为得到造景意愿,经施艺融合"使其刚柔统一……做到意想中尽善尽美的境地",这使其统一,更应是素仁和尚盆艺炉火纯青的自信表述。素仁树的刚,轩昂挺拔;素仁树的柔,径曲通幽。这可从他的《姻缘》、《春初》两个作品体现出来,也较易悟习;但刚柔统一,素仁和尚没留得下作品图照,只可从他的同好盆友苏樵、奠珉府、黄锦的几  相似文献   

8.
    
正素仁和尚前期的作品曾称作"和尚树",后期敬称"素仁格",近有提议称"禅意树",岭南外有把它类归"文人树"。"和尚树"、"素仁格"、"禅意树"都突出佛意禅韵,但"和尚树"的称呼已去,"禅意树"未被广泛推广,"文人树"似不达意。"素仁格"之称则显现内涵独特、风格独帜,极具中华盆艺文化,饱含岭南人对始创者素仁先师的盆艺情怀。海幢存史记,素仁艺流芳。禅韵  相似文献   

9.
空白     
正素仁和尚:"我认为空白面适当增加,是有助于符合自然美的艺术境界,有助于使人们在欣赏中产生自然美的美感"素仁和尚的空白面述意,是今现惯称的留白,空白面的适当增加是他对盆艺删繁就简的空间处理,素仁和尚这段话,可能是岭南盆景文字中最早对"白"的记述。留白,是空间的处置,是盆景构图中的一个造艺要领,素仁和尚出自所爱,作品更重视留白,他所述的空白,显于两个部分:一是树材,出枝高,  相似文献   

10.
<正>“扶疏挺拔,潇洒轻盈,瘦劲高雅,或一枝清秀,或子母交搭,但求清高淡远,不求枝叶婆娑”是素仁创作的盆景主要特点。“素仁格”盆景产生至今虽然只有短短半个多世纪,但是它却以独特的风格,在岭南乃至中国盆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23年11月20日至26日,由广州市佛教协会主办,广州市海幢寺与广东省盆景协会共同承办的第二届岭南佛教文化节暨海幢寺素仁盆景展在“素仁格”盆景艺术的发源地——广州市海幢寺举办。释素仁(1894—1962),  相似文献   

11.
<正>这是我所玩的树中体量最小的作品。我有三百多盆树,除文人树、素仁格外,形体总体偏大,但也有数盆小体量的,这盆径粗与体量都是最小的。我玩树寻桩,遇上并喜欢上了,就不管大小及桩形,觉得遇见就是缘分,尽量放上心思,至于能弄出什么样子,那不重要,作以自乐。我觉得一个盆景人,如容得大小,一个盆景园,能拥有大小,并弄出点自感的美,那才玩得惬意开心。这盆小作的母树体量也不大,是我父亲未准备作盆艺素材的数株小树中的一株。1980年父亲逝世我还没开始弄盆景,喜花草的天性让我延续了父亲的爱好,保育着这几株小树。两三年后,喜欢上盆景,几番侍弄,几小树始有了变化。此树至今仍生机勃勃,是我最早弄出“素仁格”意韵的作品,题名《岭南秀色》。满天星头段易萌蘖芽,需时常拔除,但约在2006年,我却不经意地把长得有点模样的新芽留育,修修剪剪间克隆成与母株同  相似文献   

12.
丝丝柳意     
正十二三年前,我做过一件《松风柳韵》盆景,2007年因管理不善不幸失去了它(见左图)。那是个以松表现垂柳的尝试,这尝试此前好像从未有见。松以刚劲坚挺著称,柳以婀娜轻盈受颂,两种植物的风格各异,能否扭合作构这是一"难"。但这"难"除探艺摸索外,还有盆友的感受度,尽管我玩树有股"不顾议"的劲头。我听过盆友对《松风柳韵》的不认同:"松树哪有这样生长的!"这是实话,柳就是柳,除了柳别的树不会垂枝生长的。但我觉得任何艺术都或多或少地带着点超现实主义色彩,这种  相似文献   

13.
偏植     
正树偏植是"素仁格"的一个特范,素仁和尚述:"配盆、布局,我亦常打破'三七'、'四六'种法的常规,有时屹立盆边,有时傲倚一角,因树的姿态而定,我认为空白面的适当增加,有助于符合自然美的艺术境界。"素仁和尚以独特的艺术视觉,打破传统植位惯例,把树植于盆沿,以最大的盆面空间,形塑出空灵静寂意境。破格的植位表达出独特的思维,树"傲倚一角,屹立盆边"这独特的植位方式,更显孤傲脱俗,数十年前的"破常规",数十年后素仁树外仍没同例。  相似文献   

14.
正从盆景艺术的来源史考据的片段中,无论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水石盆景,还是"选自然之神丽,尽高栖之得意"的山水盆景,均以士官文人为首发。随着文明的进步,盆景艺术从盆景硬件的组合分类及组合方式、造型风格上,出现了众多类别,但这并非说,盆景艺术就是"官样艺术",她最终应归类为民间造型艺术,为什么如此说呢?民间艺术是指"由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艺术训练,但掌握了既定传统风格和技艺的普通老百姓所制作的艺术、手工艺和装饰性装饰物",而盆景艺术的创作者,有史以来,无论是士官,还是文人、平民百姓,都来自民间,都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盆景艺术技艺  相似文献   

15.
雅趣自随心     
正喜欢盆景也有些年头了,我玩盆景不太在意品种的名贵与否,也不去追求所谓的"大老粗"。个人觉得盆景有"宜静观,须孤赏"的要求,细推内理,实在是由于她的美有高度的浓缩性,盆景之妙在于小中见大,因此我园中的盆景以中小型盆景居多。盆景讲究景、盆、几架三位一体,这也是中国古雅文化的体现,目前的盆景的盆钵大体上都是以紫砂盆为主,但我觉得使用一些非常规的盆钵应该也会很有趣。这些年农村的城镇化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株较早年寻回的小桩,高约九十公分,干幼小。桩的上半段曲折下半段挺朗,上下段一曲一直不对称。顶端的两个枝托走向各异,除它们外全干没枝杈。原桩主已种养一段时间,育成右边一条大弧度下跌枝,以素仁树选材的标准衡量,下段应可以,但上段并非合适,那跌枝觉得尤不合意。买回后照例换上只稍好的盆,没理出思路前先慢慢养若,边育边寻思(图一图二)。半年多后桩已服盆,可以动手改调了。这桩的定位是弄"素仁格",但整个桩的高度偏矮,上段的几个弯曲与素仁  相似文献   

17.
岭南盆景艺术造型中,素仁流派有着重要地位,他以孤高、皎洁、清雅的神韵占据着文人雅士的心灵,是阳春白雪的崇尚者,要理解、接受这种造型形式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8.
正8月11日上午,温州第一批主题公园"吕浦盆景主题公园"在胡乐国大师逝世两周年的日子举行盛大开园仪式,并同期举办"浙风瓯韵盆景展",这个城市用最艺术的方式来纪念它的盆景文化引领人。此次活动由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鹿城区园林绿化养护大队和温州市园林学会盆景艺术分会承办,共展示浙风瓯韵风格的盆景作品近百件,特别展出了胡乐国大师遗作《铁骨铮铮》。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盆景以崇尚自然为基调,创作上呈现多元化的格局,体现了对中国艺术传统和创作规律的自觉回归,对传统规则式盆景的否定、超越,并在对其它如台湾、日本等不同盆景艺术的吸收借鉴中逐步走向成熟。崇尚自然的审美倾向在岭南盆景艺术中表现尤为突出,孔泰初与素仁作为岭南最杰  相似文献   

20.
《吉林蔬菜》2010,(5):84-84
<正>时尚的种植艺术不仅可以让人们观赏鲜花与叶子的美丽姿态,而且还可以通过根系和泥土展现自己的个性,比如水培、水晶泥与彩虹沙是最适合办公室的种植方式,它们都不需像一般的土壤栽培那样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