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兑宝峰 《花卉》2017,(1):44-45
前不久,在广州番禺举办的“中国第九届盆景展”中,郑州市碧沙岗公园王小军选送的柽柳盆景《柳荫牧歌》荣获银奖.作品以垂枝式造型,模仿大自然中依依垂柳的神韵,灵动清新,富有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2.
在1999年10月扬州竹西公园举办的江苏省第九届盆景艺术展览中,笔者拙作《苍翠》(真柏丛林式盆景),深受盆景同行和爱好者的喜爱,并荣获铜奖。现将本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花卉》2015,(16)
<正>柏树是柏科常绿植物的统称,植株呈乔木或灌木状,枝叶细密,四季常青,寿命长,是常用的盆景植物。而柳,尤其是垂柳,则是一种极富诗情画意的植物,历代以柳为题材的诗词、绘画等文学艺术作品数不胜数,像《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等,都是咏柳的佳句,还常用"柳叶眉"比喻女孩子的秀眉,而"柳"与"留"谐音,柳又有了"挽留"、"留恋"之意,继而引申到"乡情"、"故园",甚至形成了以垂柳  相似文献   

4.
<正>三角梅为岭南地区常见树种,生长迅速,萌芽密集,愈伤能力强,一年可修剪多次,赏花、赏叶、赏型、赏枝爪,四季迥异,景色多变,且虫害较少,不失为岭南盆景的热门树种。在2015年粤桂港(廉江)第二届盆景艺术博览会上,笔者一盆养护了十多年的三角梅盆景作品《春意盎然》荣获金奖:在2016年第十一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上,百盆岭南盆景首次跨越  相似文献   

5.
6.
卢林 《花木盆景》2008,(6):64-65
2006年10月,本人在江苏如皋花卉市场购得一盆雀舌罗汉松,树高70cm,干径4.3cm,如图一,树相普通,意境欠高远。当时瞧其稍具姿态,又隐约觉得以后有再创作的余地,便千里迢迢带回。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特别喜爱梅花,主要取其品格精神以励。元、明朝以后,更有用梅花制作盆景,置于窗前案上,既可赏心悦目,又用以取代座右铭的功能。关于梅花盆景,我国史书多有记述:元初湖南诗人冯海粟(1257~1339)在《梅花百咏》中就有游龙梅桩的记载。北京故宫陈列有清乾隆年间制作的梅桩模型五盆,有朱砂、绿萼、宫粉等型品种。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地园林部门及园林艺术爱好者,都大力发掘民族遗产,积极推陈出新,使梅花盆景制作进入了全盛时代。目前在四川成都,  相似文献   

8.
正值北国千里冰封,天寒地冷之时,祖国西疆宝岛——海南已是树木葱隆,春意盎然,春雨飘飞,美丽的椰岛被装点得分外妖饶。眼前之秀色美景,椰风海韵,使笔萌发了盆景创作的激情——《天涯春雨》命题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9.
拙作《蓦然回首》在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中获得金奖。回想其创作过程,觉得颇得意味,如能细细把玩,对自己今后的创作会有极大帮助。现小记如下,愿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0.
《幽林深处》(图1)是2002年购进的一盆水旱盆景。原作为水畔式布局,它以变化中富、岸线曲折的白云石驳岸为纽带,将水景和林地分合有致的融为一体。作品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比例合宜,野趣横生,在空间构图及驳岸的处理方面都比较到位。不足的是林木的配植较为杂乱,干枝交错重叠,缺乏谐调,野味虽足,意韵未尽。  相似文献   

11.
12.
正拙作《竞春图》,在2019北京世园会盆景国际竞赛中得到了评委的认同和鼓励——荣获特等奖。高兴之余自然想起它的创作过程,特别是创作心路的来龙去脉,觉得颇有点意味,似乎有些规律。现小记如下。《竞春图》的桩材是1994年购得的,当时见它完整无伤,大小适中,具有连根丛林盆景的典型基础,十分喜欢。开始没有明确想法,只是从材料特征出发,在有意无意间想做一盆在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这件山采刺柏已盆养五年,主干高达190cm,根部直径约20cm,侧面仅有一条三指宽的水线,带有部分天然舍利。一眼看去,缺陷非常明显:主干高、直且扁平,出枝过高,若以常规方法制作难以打破素材自身缺陷。基于刺柏优良的柔韧性,笔者作了一个高难度的尝试——将这株刺柏从中间对折。这样做的好处有如下几点:1.折弯后近2米的高度降低在1m之内,合乎常规盆景高度;2.上下两半主干合二为一,不仅原来扁平的主干得以弥补,而且变化更为丰富;3.解决了出枝过高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李锦伟 《花木盆景》2022,(12):54-57
<正>岭南盆景创作素材主要是具萌发力强、芽点密集、叶片细小等特点的杂木,以九里香、雀梅、榆树、朴树、三角梅等较为常见。经过长期探索研究,盆景人又陆续发现、引入了更多适于创作的树种,红果、六角榕、黑骨香等新兴盆景树种在岭南风靡一时,大大提高了岭南盆景树种的多样性和作品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15.
正朴树,别名相思,榆科朴属落叶乔木。朴树姿态古雅,树干挺拔,叶色美观,冬季落叶后显露出优美多变的鹿角形枝条,四季均可观赏,是热门的盆景树种之一。朴树生长迅速,校条柔韧,不易折断,易于弯曲造型,芽点密,选择枝托位置非常方便,愈伤能力极佳,在地植、盆栽的条件下,较大的伤口也能愈合,嫁接简便,因  相似文献   

16.
<正>图1本文作者创作中。作者将一件缺点很明显的素材大幅改变种植角度,使原本呆滞的树相变得舒展灵动,充满张力。图2、图3原桩正、反面照。此素材为山采刺柏,已盆养5年,高约165cm,根部直径约30cm,生长旺盛。主干斜卧,弯曲接近90°,且弯口有粗大枯枝影响了主干线条流畅。根部变化丰富,但上部主干偏  相似文献   

17.
《花木盆景》2022,(9):76-81
<正>改作前的作品为一高提根风吹式中型盆景。植株由人工培育而成,应该是自幼苗时,便特意将其打造成这种与众不同的树形。找出桩材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再探寻造型可能性,这是制作盆景的基本原则。高提根是这件作品的亮点,但根盘稍显凌乱,缺乏艺术感;此外,斑驳的干身扭筋转骨,极具美感,改作者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截断树干、缩小树形轮廓的构思。  相似文献   

18.
徐昊 《花木盆景》2023,(11):52-55
<正>我喜欢松树之刚直不阿,因此偏好用直干素材来表现松树正气凛然的气质。2009年春获得这棵直干素材,服盆后于2010年1月进行创作。此素材主干笔直,上下等粗,能够表现古松的阳刚之美。该树曾遭砍伐,多年后分枝逐渐长粗,疤痕重新愈合。创作时首先对树枝进行取舍,并利用树枝的自然转折,来表现线条的美。去除多余树枝后对截口要做雕琢处理,以消除人为痕迹,使之形同自然形成的疤结。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品的著作权属于作者。因此,盆景作品的著作权属于盆景作者。但是,盆景作品不同于其它艺术作品,它具有盆栽植物的"生命性"、创作过程的"连续性"、盆景作品的"可改性"三个显著特点,所以对盆景作品著作权的认定就显得比较复杂,本文试图从这些方面作些探讨。如果盆景作品的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作品始终属于一个作者,那么其著作权毫无疑问只属于制作者一个人。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盆景是比较高雅的艺术化的商品,多数盆景作品处在交流状态,有的作品在不断地改变所有者。在这种情况下,作品的著作权应该怎样划分、行使和转移呢?  相似文献   

20.
《揽月》(见图一)是一件大型的动势丛林、树石、组合多变的盆景作品。作品调动了多种造型形式布局,表现了三峡夷陵一带常见的山林景色。作品首先是因“情”而作,作者常奔波于宜昌三游洞一带的山水之间,也正是这里自然美的特征,触动了情感,加上2002年第二届全国盆景学术研讨会又值中秋佳节之际,自然就将我的赏石、邀月之情寄于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