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人参营养器官解剖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土人参的根、茎、叶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根具有次生生长,产生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次生木质部存在大量薄壁细胞.茎的皮层较厚,无次生生长,皮层和髓由具发达液泡的薄壁细胞组成,并在茎的横切面中占较大比例.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分布着密度相近的平列型气孔器.此外在根和叶中存有簇晶,根和茎中具有较多淀粉粒.土人参根具次生生长,茎皮层较厚等特征与其抗旱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应用石蜡包裹法探讨内蒙古茴香与油茴1号的根、茎的解剖结构差异.结果表明:茴香的根和茎均由表皮、皮层、中柱组成,根发育到后期出现了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茎发育到一定程度,在皮层里形成了精油的分泌腔,且分泌腔的数量随着植株的发育呈增多的趋势.高精油含量品种"油茴1号"的根和茎各组织的细胞大小、导管数量、分泌腔数量及直径均比内蒙古茴香的大而多.为茴香解剖学研究及品种鉴定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ascendens)试管苗生根过程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早樱试管苗的幼茎从外至内由表皮、皮层、中柱三部分组成;茎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为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由髓射线与形成层交叉处的薄壁细胞分裂、分化形成;髓射线、韧皮薄壁细胞及皮层薄壁细胞均能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内分化出厚壁组织,在部分愈伤组织可内分化出不定根原基,不定根的维管束未能与茎的维管束相连,这是造成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弄清青藏高原植物茎叶结构与环境适应的结构特性,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方法,观察对比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甘肃马先蒿、西藏沙棘、紫苑、细叶亚菊、异叶米口袋和披针叶黄华6种植物茎叶解剖结构。结果表明:6种植物茎的基本结构相似,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3部分组成,茎中具有较发达的通气组织与基本组织,维管组织排列紧密,且维管组织与基本组织(皮层和髓)的比率相对较大,叶有异面叶和等面叶2种类型,异面叶中栅海比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欧洲千里光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欧洲千里光营养器官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在显微镜下,欧洲千里光的根加粗生长,为次生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周皮、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木质部、维管射线,木质部发达,无食用和药用价值;茎为初生结构,有明显的棱状凸起,从外到内依次为:表皮、皮层、维管束、髓,髓位于茎的中心,全部由薄壁细胞组成,髓射线从茎中心至皮层,可知欧洲千里光嫩茎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叶为两面叶,由上、下表皮和叶肉组成,在叶肉中有羽状网脉,具有药用价值。[结论]该研究为欧洲千里光的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切片方法,对构树叶、茎、根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研究构树解剖结构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构树叶表皮毛丰富,角质层较厚,栅栏组织发达,维管系统密度大,茎具有发达的髓部,根次生木质部比例大,导管发达。根、茎、叶组织中广泛分布着结晶细胞,含有大量的染色较深的代谢物质,具备许多抗旱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
青钱柳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制片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青钱柳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青钱柳的叶为典型异面叶,上、下表皮均具有非腺毛和腺毛,气孔仅分布于叶下表皮,略外凸,主脉具有副维管束。茎的次生结构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构成,维管束为外韧型,皮层、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含有大量的纤维和簇晶,幼茎有髓,成熟茎的中央形成片状髓。根的初生结构中,皮层由薄壁细胞组成,在横切面上占相当大的部分,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无髓部分化,次生木质部发达。上述特征反映出青钱柳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柳叶鬼针草与环境的生态适应性。[方法]通过切片和离析方法对柳叶鬼针草叶、茎和根进行解剖观察。[结果]叶片为异面叶,但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的形态分化不明显;下表皮气孔指数较高,上表皮无气孔。茎分化为地上茎和根状茎,两者的皮层均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其中地上茎维管柱具有发达的厚壁细胞群和木质部导管,起支持和输导功能;地下茎皮层细胞富含淀粉,起储藏功能。根是起源于根状茎的不定根,内皮层无凯氏带,输导组织发育微弱。[结论]柳叶鬼针草的上述特征均与其介于水生和陆生环境之间的生态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运用石蜡切片法,对不同水分处理下的火龙果茎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火龙果茎解剖结构由复表皮、皮层、和维管柱构成,其中维管柱包括维管束和基本组织,靠近表皮的皮层细胞特化为栅栏组织,茎中含有大量的储水细胞和含晶细胞。不同水分处理对火龙果茎解剖结构影响明显,水分胁迫下,火龙果茎复表皮厚度、维管束、储水细胞数量及皮层与茎厚度比值增加,茎厚度以及皮层厚度减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到穿叶独行菜有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构特点;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根的次生木质部导管大;根、茎、叶中有大型贮水细胞;茎、叶表皮有较厚的角质层;叶肉的栅栏组织发达,叶绿体小而多;叶主脉和叶柄的基本组织与茎的皮层细胞都有叶绿体,它属四碳(C_4)植物型;根的皮层细胞从初生构造到次生构造只是体积长大,无数量增加;根以皮层木栓化和后期稍有发生的木栓层起保护作用;根、茎、叶中无贮藏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1.
通过石蜡切片方法,观察了鸡屎藤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鸡屎藤主根和侧根均由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主根的周皮比侧根的厚约130μm,在主根和侧根的皮层薄壁细胞中都有棕色的含晶细胞,主根中的含晶细胞比侧根中的要多;茎由表皮、厚角组织、皮层、维管束和髓组成,13个维管束呈环状分布1周;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构成,上表皮比下表皮细胞厚约28μm,叶肉中栅栏组织仅有1层,平均厚度44μm,海绵组织的平均厚度71μm,主叶脉中的维管束呈扇形排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露草(Aptenia cordifolia)营养器官解剖结构,探讨其耐旱机理。[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露草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根有一定的次生生长,产生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次生维管组织呈多轮分布。茎表皮单层细胞且外壁具角质层,皮层较厚且其中分布有散生维管束。叶为肥厚等面叶,上、下表皮分布有较密集的无规则型气孔器。[结论]露草根具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茎具角质层和厚的皮层、叶为等面叶等特征,与其抗旱性有关。露草的根、茎和叶中都分布有许多含针晶簇的细胞,茎、叶的表皮外均分布有许多盐囊泡,可能既是抗旱又是耐盐特征。  相似文献   

13.
陈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265-7266
[目的]研究在不同连续水淹时间和水淹深度处理下,野古草和秋华柳幼苗茎通气组织的形成和变化。[方法]采用徒手切片法制备野古草和秋华柳幼苗茎基部横切面切片,用ESOiNikon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运用ACY-2U和SimplePCI软件分析水淹处理后野古草和秋华柳幼苗茎中通气组织大小。[结果]水淹2d后,全淹野古草幼苗茎中通气组织与对照、底淹相比有明显的增大趋势。水淹30d后,底淹和全淹野古草幼苗的茎通气组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水淹15d后,底淹和全淹野古草幼苗茎通气组织明显大于对照。水淹5、10、15和30d后,底淹秋华柳幼苗茎通气组织明显大于对照和全淹幼苗。[结论]水淹促进了野古草和秋华柳幼苗茎中通气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系统进化的观点比较委陵菜属种间解剖结构的异同,可作为植物分类及分析其系统关系的重要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石蜡切片法,对大庆地区9种委陵菜属(PotentillaL)植物茎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9种委陵菜茎有直立茎、匍匐茎、直立或斜生茎3种类型;其解剖结构具有相似性,具发达的髓和皮层,维管束多枚,呈环状排列,维管组织与基本组织(皮层和髓)的比例为19.20% ~ 26.70%.[结论]9种委陵菜都具有旱生植物特征,但是其抗旱性的发达程度不尽相同.该研究为委陵菜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更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蓝靛果营养器官初生结构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法,对蓝靛果茎、叶及根的初生结构进行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蓝靛果具有明显的湿生特征:茎、叶表皮的角质层薄,无蜡被;叶片上表皮细胞甚大,无气孔,下表皮细胞小,气孔明显突起;叶脉导管直径小,壁薄;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小;根的皮层发达,富细胞间隙。此外文中还讨论了蓝靛果的结晶以及色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串珠老鹳草的营养器官进行观察,其结构特点为根、茎木质部导管口径大,茎的表皮有较厚的外壁和角质层,髓和皮层有大型的薄壁细胞;叶的上表皮为大型薄壁细胞并向外隆起呈乳突状;栅栏组织发达,细胞两层,为两面叶;茎、叶表皮均有腺毛和单毛;根状茎外有明显的周皮,内有大量的薄壁细胞,含丰富的淀粉粒。  相似文献   

17.
为摸索适合毛花猕猴桃花芽的石蜡切片方法,以毛花猕猴桃"赣猕6号"花芽为试材,在传统石蜡切片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毛花猕猴桃花芽多茸毛的特点,对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样品处理、脱水、透明与渗蜡、包埋与切片及染色方式进行改良。研究结果表明,FAA固定液固定后利用解剖针剔除花芽上的茸毛,不易造成切片组织错位、破碎,切出完整的组织切片效率更高。延长脱水及渗蜡等步骤的时间及提高温度后,切片染色效果均匀,图片清晰,细胞轮廓明显。本研究通过改良传统石蜡切片方法,获得了适合毛花猕猴桃花芽形态结构观察的石蜡切片方法,为后期花芽分化观察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凹叶厚朴的茎和叶的显微结构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凹叶厚朴在茎、叶轴、小叶柄的内皮层和髓中以及主脉下方的薄壁组织中都有分泌腔分布,部分细胞壁出现网状结构.凹叶厚朴的叶为异面叶,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为无规则型,栅栏组织发达.茎的初生构造中,皮层和髓的生活薄壁细胞丰富.茎的次生木质部为散孔材,导管端壁倾斜,具梯状复穿孔,木薄壁细胞稀少,呈星散分布.表明凹叶厚朴在进化中是较为原始的树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分析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 Dode)雌、雄株的解剖结构,阐明不同性别植株间在不同性状参数间的差异,为滇杨的遗传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理及丽江两地采集的滇杨雌、雄株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雌、雄株茎和叶组织解剖结构,并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1)滇杨雌、雄叶片解剖结构组成相似,但在具体的细胞大小上却存在显著差异(P0.05)。滇杨雄株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小于雌株,但雄株叶片的上、下表皮厚度、栅海比、组织结构紧密度及主脉木质部面积占维管束面积百分比等复合性状指标均高于雌株;不同地区雌、雄株叶片解剖结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2)比较雌、雄株茎段解剖结构特征,发现雌株的表皮、皮层、木质部厚度、髓直径与茎直径显著高于雄株(P0.05),但滇杨雌、雄株茎段的表皮厚度、木质部厚度与髓直径在茎段中所占的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丽江地区滇杨雌、雄株茎段的各项解剖结构参数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大理地区的雌、雄株茎段表皮厚度占茎直径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滇杨雄株在茎、叶解剖结构方面均比雌株有一定优势,该优势可能与自然界中雌株濒危的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以美味猕猴桃品种米良1号的当年生嫩枝及叶片为外植体,构建了1个双T-DNA载体pCAMBIA1300-actin-term-2,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菌株作为介导,将aco反义基因导入米良1号猕猴桃中.通过后代植株的遗传分离,以期获得无潮霉素筛选标记的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愈伤组织预培养20 d,侵染30 min,EHA105菌液浓度Dnm =0.6,培养5d,经PCR法检测证明aco反义基因已转入转化植株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