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人工绘制品种鉴别图(Manual cultivar identification diagram,MCID)快速区分鉴别湖北茶树品种,为湖北茶树种质资源评价、品种保护及苗木纯度早期鉴定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湖北省13个优良茶树品种为材料,利用30对均匀分布于遗传连锁图谱上的SSR荧光引物进行PCR扩增,并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扩增产物以筛选出核心引物,利用MCID法构建CID图谱.[结果]3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45个等位基因,各引物等位基因数为3~9个,平均每对引物为4.83个;共检测到194个基因型,各引物检测出的基因型为3~12个,平均每对引物6.47个;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29~0.85,平均为0.58. 13个茶树品种的Nei's遗传距离为0.19~0.44.基于Nei's遗传距离,采用Neighbor-Joining(NJ)法可将13个品种分为三大类(Nei's遗传距离为0.16),结果表明地理来源相同的品种可能因为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而聚在一起,也可能因为亲本来源不同而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利用筛选出的3对核心引物(TM547、TM552和TM107)可快速鉴别所有参试品种,通过MCID法构建的CID图谱可直观看出各参试茶树品种鉴定所需要的引物及其对应的基因型.[结论]基于SSR荧光标记的茶树品种MCID鉴定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的特点,可用于湖北茶树良种知识产权保护、苗期鉴定及品种区分.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于RAPD标记的MCID法快速鉴定72个葡萄品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葡萄种质材料和品种的鉴定是葡萄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保护的基础。本研究应用一种新的基于DNA分子标记的人工绘制品种鉴别示意图方法(manual cultivar identification diagram, MCID)对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2个葡萄品种进行鉴定。【方法】通过增加引物长度以及严格筛选PCR退火温度优化的RAPD技术体系,从35个长度为11个碱基的引物中筛选出6个条带清晰且多态性高的引物,进一步对72个葡萄品种进行PCR扩增获得DNA指纹,然后利用MCID法成功将将72个葡萄品种区分开来。【结果】利用这6条引物扩增的多态性谱带构建了72个葡萄品种的MCID。该葡萄MCID很好地提供对其中某些品种进行鉴定所需要的引物以及需要参考的特征性谱带。【结论】到目前为止,MCID方法是实现利用DNA分子标记鉴定果树品种能力最好的有效途径。该研究所获得的MCID具有高操作性和实用参考性,对于葡萄种质资源研究、品种保护和品种纯度早期鉴定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3.
利用RAPD标记对17个结球甘蓝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较低浓度基因组DNA、高浓度Taq酶及一致的Mg2+浓度,有利于RAPD结果的稳定.所有品种经12个引物扩增后,发现利用其中4个引物在17个品种间所扩增出的多态性标记可将全部品种鉴别.17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秋冬甘蓝品种内的遗传差异较春甘蓝品种内更大.因此,为保持结球甘蓝多样性,将更多的遗传资源用于春甘蓝品种选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陈金  李梦狄  谢友  曾杨贵  陈志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0):1704-1708
【目的】筛选地方性优质抗烟草普通花叶病(TMV)烟草种质,为湘中北烤烟抗TMV育种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方法】采用苗期温室病圃人工接种诱发方法结合大田病圃鉴定,以Coker176为抗病对照、革新3号为中抗对照、G140为感病对照,对9625、金星6007、小黄金0019、401-2、小黄金1025、NGLAUCA、延烟2号等18个烤烟品种(系)进行TMV抗病性鉴定。【结果】在供试品种(系)中,筛选出抗病品种(系)2个,分别为T61和9625,占供试品种(系)总数的11.1%;中抗品种5个,分别为金星6007、03-4-3、胎里黄1061、VESTA33和云烟98,占27.8%;感病品种(系)11个,分别为小黄金0019、401-2、311、小黄金1025、NGLAUCA、延烟2号、大白筋0522、沪金3号、大叶永烟、长脖黄和NC95,占61.1%。【结论】筛选出T61和9625两个抗TMV烤烟品种,可作为湘中北地区抗TMV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同时可在湘中北地区进行T61和9625的示范性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利用24%高渗透压PEG溶液(PEG8000)模拟干旱胁迫,对20个烟草品种进行了试验,研究了20个烟草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种子萌发和苗期生长情况,并对不同烟草品种抗旱性进行了鉴定。在正常供水和24%PEG8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下测定了种子发芽势、种子发芽率、种子发芽指数、烟苗长度、烟苗活力指数及其比值,以其作为评价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指标。结果表明,在发芽期和苗期抗旱性较强的烟草品种为凯里中号叶子、公会晒烟、麻江大广烟、龙里大白花。  相似文献   

6.
二元分类法在荷花品种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中国荷花品种图志》(1989)制定的荷花品种分类系统作出了若干调整,即按二元分类法认定美国莲为中国莲亚种后重新确定其分类地位,将中小株型品种并列,与大株型品种分开.补充重台型,增设新类型和间色品种.调整后制定的荷花品种分类新系统检索表,包括3种系、6群、14类、38型,含278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析红花玉兰各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差异等问题,本研究采用SSR和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红花玉兰不同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化程度进行评估,以建立其分子标记体系。方法以35个红花玉兰品种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SSR和SRAP标记扩增,计算出SSR和SRAP分子标记的各遗传参数。利用NTSYS-pc2.1软件计算各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用非加权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通过R语言分析筛选出能够完全区分红花玉兰品种的引物对组合。结果经筛选共获得18对具有多态性且条带清晰的SSR引物,分别以35个红花玉兰品种基因组DNA为模板,共扩增出DNA条带128条,每对引物扩增条带在2 ~ 15之间,平均每对引物扩增7.1条,平均带型数为10.6,平均有效带型数为5.4,平均分辨能力(D)为0.72;不同引物的多态性位点百分比变化范围很大,在0.142 9 ~ 1.000 0之间,均值为0.730 2;Shannon’s指数平均为0.304 2,范围是0.086 4 ~ 0.433 7;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248 8,范围是0.059 2 ~ 0.282 3。利用筛选获得的11对SRAP引物对35个红花玉兰品种进行鉴定,共扩增156条DNA条带,引物扩增条带数在7 ~ 18之间,平均每对引物扩增14.2条,平均带型数为22.7,平均有效带型数为13.2,平均分辨能力(D)为0.93;11对引物的多态性位点百分比平均数为0.815 6,变异范围是0.657 1 ~ 1.000 0;平均Shannon’s指数为0.375 9,变异区间在0.287 2 ~ 0.455 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240 4,范围在0.180 2 ~ 0.311 6之间。结论红花玉兰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经筛选和优化后的SSR和SRAP引物组合均能将现有红花玉兰品种完全区分开,实现了对红花玉兰品种的简便、快速、准确地鉴定,并为红花玉兰的保护和繁育,以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RAPD和SSR标记对不同样点(产地)水稻品种分析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 1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和 10对微卫星引物 ,分别对 5个水稻品种不同产地的样本进行RAPD和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 ,SSR标记分析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 ,可以直接应用特征性标记去进行种性的区别与鉴定研究。而RAPD标记分析 ,虽然简单方便 ,但就整体而言 ,重复性与可靠性显得明显不足。然而 ,通过大量的筛选和严格的验证 ,也是能够发现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的标记用于种性的区别与鉴定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以阿尔冈金等6个地方主栽的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法鉴定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使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紫花苜蓿基因组DNA蛋白较少,质量较高;PCR扩增反应体系中使用1 U/μL的TaqDNA聚合酶、10 ng/μL的DNA模板和300μmol/L的dNTP,扩增的条带较多,且较清晰,适宜于后续RAPD法鉴定;从100条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S37与S140两条引物,适用于6个不同苜蓿品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具有拮抗活性的放线菌,以烤烟Coker 176、K326为材料,采用生物活性测试和半叶枯斑法,测定47株放线菌菌株发酵上清液抗TMV的活性,对具活性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6株放线菌的发酵上清液具有一定的抗TMV活性,其中菌株F187、F349、F417发酵上清液对TMV具有明显钝化作用,发酵上清液与TMV作用30 min后抑制率分别为57.18%、60.27%、70.19%;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菌株F187、F417、F349均属链霉菌;链霉菌F187、F349、F417的代谢产物对TMV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值得在菌种鉴定、发酵条件优化、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高油酸育种是花生品质改良的重要方向,利用回交育种结合标记选择可快速实现现有推广品种的高油酸化改良,探讨利用这一技术体系进行花生高油酸遗传改良的实践和效率。【方法】以目前推广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中花16、中花21、泉花551、徐花13为轮回亲本(母本,基因型AABB),以高油酸材料冀花13为非轮回亲本(父本,基因型aabb)配制4个杂交组合,一年种植两季并进行人工杂交或自交,夏季在武汉种植,冬季在湛江南繁基地种植,通过1次杂交、4次回交和1次自交得到BC4F2后代。利用PCR产物测序方法,鉴定杂交和回交后代的基因型:根据回交后代基因型分离规律及ahFAD2AahFAD2B序列高度同源性的特点,用引物F0.7/R3在一个PCR反应内同时高效扩增F1和回交后代(BC1F1-BC4F1)的ahFAD2AahFAD2B片段,并利用R3作为测序引物进行反向测序,读取测序峰图判别基因型,在回交后代中筛选基因型AaBb的后代作为下代回交父本。自交后代(BC4F2-BC4F3)基因型鉴定采用KASP分型,获得高油酸(基因型aabb)后代。对获得的基因型为aabb的高油酸后代与其对应轮回亲本进行重要农艺性状、品质和重要抗病性的调查和SSR标记检测。【结果】在3年时间内,4个组合分别获得10、5、6、8株BC4F2高油酸纯合隐性基因型(aabb)单株,通过一代自交获得相应的BC4F3株系,对获得的高油酸株系与轮回亲本进行植物学、农艺性状、品质和青枯病抗性的考察,最终,4个组合均获得了与轮回亲本综合性状最接近的株系,分别为ZJ019、ZJ109、ZJ160和ZJ805,其油酸含量为82.54%、79.85%、79.22%、和78.94%,可作为轮回亲本对应的高油酸新品种。另外,本研究还对中花16回交组合中获得的高油酸株系的遗传背景进行了SSR分子检测,发现ZJ019株系的回复率达94.8%,在该组合中回复率最高,这一结果与植物学、农艺性状鉴定的结果一致。【结论】利用连续回交、南繁加代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可在3年内快速实现现有推广花生品种的高油酸化改良。  相似文献   

12.
水稻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鉴定和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内选用致病力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株S_2对550个水稻品种进行了三次苗期的抗性鉴定,供试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抗性机制初步研究结果,发现供试抗病品种健叶内过氧化物酶活性、酚类化合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感病品种,而感病品种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却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3天和6天测定抗病品种的酚类化合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感病品种却有所上升;无论抗、感病品种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上升;感病品种的游离氨基酸下降,而抗病品种到后期才稍有下降。高抗品种杜勒的气孔孔隙比其它所有供试品种都小,但各品种的叶片气孔密度与抗性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母本钟山红葡萄、父本钟山红玉葡萄及其50株杂交F1代植株为试验材料,通过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亲本与子代间的亲缘关系并绘制遗传关系聚类图,通过测定杂交F1代与父母本的果实基本品质及酚类物质含量等指标,以进一步了解钟山红玉、钟山红及其杂交F1代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发现含有父母本特征性条带的杂交F1代占比不低于86%,杂交F1代与父母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57~1.000,果实基本品质性状呈广泛分离的现象,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F1代果皮中的总花色苷含量呈低于双亲遗传的特点,果肉中总类黄酮含量、原花色素含量呈超高亲遗传的特点,但是果实颜色的遗传受到多基因的调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贵州省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韭菜坪2号(N.tabacum cv.Jiucaiping No.2)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并用灰色关联法分析移栽期和氮肥在影响烟草农艺性状与产值的主次关系,构建效应系数,建立效应系数与移栽期和氮肥的回归模型,并对各因子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通过模拟计算得到最佳移栽期和施氮量的组合方案。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期和施氮量的增加,效应系数呈下降趋势,在一定的值域内,移栽期和施氮量表现出促进作用。随着移栽期的推迟,适当地增施氮肥有助于烟草的生长发育;但施用量过高或过低则表现出拮抗作用。通过对移栽期和施氮量与效应系数的回归模型综合分析,建议在贵州省赫章县韭菜坪2号烟区,移栽期在4月28日至5月2日,施氮量为135.53~146.90 kg/hm2。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经作者实验研究提出的吖啶橙免疫荧光菌团培养浓集法(AOIFBC法)用于人工感染雏肠内容物中S.P和S.g检出的结果:从109例感染雏中分离S.p.,并与常规分离培养对照。本法阳性率31.2%,漏检率3.7%;常规法阳性率17.4%,漏检率17.4%,二者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漏检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离心沉淀物荧光菌团检查与沉淀物分离培养验证结果比较,二者符合率85.3%。从92例感染雏中分离S.g.,与常规分离培养对照。本法阳性率26.1%,漏检率2.2%;常规法阳性率19.6%,漏检率8.7%,二者阳性率和漏检率差异不显著(P>0.05)。离心沉淀物荧光菌团检查与沉淀物分离验证结果比较,二者符合率90.2%。  相似文献   

16.
浙江杨梅品种遗传差异的RAPD和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浙江杨梅品种的遗传差异,采用RAPD和ISSR分析方法对浙江4大杨梅良种东魁、荸荠种、晚稻杨梅、丁岙梅和其它7个品种(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杨梅品种(类型)有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遗传相似系数为0,710~0.992。采用类平均分类法(UPGMA)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30处可将这11个杨梅品种(类型)分成5类,4大良种各归于不同的类。亲缘关系分析显示,东魁与黑晶最近,与早色最远;荸荠种与晚荠蜜梅最近,与黑晶最远;丁岙梅与采自同一果园的实生雌株最近,也与黑晶最远;晚稻杨梅则与荸荠种中发现的一个两性植株亲缘关系最近,同样与黑晶最远。分子标记数据反映的这11个杨梅品种(类型)之间的相互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情况基本相符,两种不同分子标记所作的分类趋势也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