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虹吸式雨量计是用来自动记录液体降水连续变化的自记仪器,从自记纸上可以算出各时段雨量及10、15、60 min等不同时段的极值。由于台站使用维护不当等原因,虹吸雨量计常出现一些故障。列举了台站易出现的故障并提出排除故障的方法,以为虹吸式雨量计的日常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称重式雨量计和翻斗式雨量计的组成构造及探测降水的原理,分析不同雨量传感器产生误差的原因,并阐述了不同雨量计挂接的方法,以期为降水的准确观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北京市大兴区观测站2013年4-7月3种雨量计的降水资料,分析了DSH1型称重式雨量计与定时降水量、SL3-1型双翻斗式雨量计的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比较不同仪器之间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探讨称重式雨量计的液态降水观测性能。结果表明:DSH1型称重式雨量计与定时降水量以及SL3-1型双翻斗式雨量计的降水量之间,都存在非常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都在0.993以上。DSH1型称重式雨量计与定时降水量在小雨、中雨、大雨不同量级的过程中数据一致性较好,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均保持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降水自记仪器的准确度以下;DSH1型称重式传感器与SL3-1型翻斗式雨量计在中雨、大雨过程中,数据平均相对误差超过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降水自记仪器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SL2-1型雨量传感器测量降水误差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玉中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203-204
通过对茌平县气象局虹吸式雨量计和SL2-1型雨量传感器测量的降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SL2-1型雨量传感器测量降水误差产生的规律,并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为自动站单轨运行后对降水资料的积累和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18年唐克站JQR-1型雨量计与OTT pluvio2-200型高精度称重法雨量计降水量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OTT pluvio2-200型高精度称重法雨量计与JQR-1型雨量计的相关性好,相关性系数为0.998 9。OTT pluvio2-200型高精度称重法雨量计作为目前较先进的降水观测仪器,能够实现雨、雪、雹等多种降水条件的自动化监测,可实现全年降水量不间断监测,有效实现了水文仪器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SL3-1型双翻斗雨量传感器是台站用于测量液态降水量的传感器,它可以实时准确的记录每分钟降水量和降水出现时刻,降水量的监测在气象为农服务中以及春夏季降水决策服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当地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了优质的服务项目,雨量计的增多增大了雨量的监测密度,对于提高台站监测预报暴雨、洪水等灾害的能力以及防灾减灾水平将起到促进作用。但在自动站业务运行中,雨量计也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本文就雨量计常出现的故障以及雨量计的维护加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虹吸式雨量计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贲维芬  黄东林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297-297,302
虹吸式雨量计是连续记录液态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自记仪器。分析了其常见的故障及检修方法,以保证气象记录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8.
在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标准基础上,结合暴雨及其灾害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初步选择24 h降水量、24 h内最大小时雨量、降水序列百分位3个因子来确定单站降水强度指数,再与降水区域指数相结合确定降水强度等级,最终将降水强度等级划分为四级,由强到弱依次为Ⅰ级(极端降水)、Ⅱ级(特强降水)、Ⅲ级(强降水)、Ⅳ级(较强降水)。根据选择的降水强度等级标准,对2016年7月1—4日降水过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标准选择客观、可用;2016年1月1日—9月10日湖南省逐日降水强度等级结果也表明初步设置的标准能客观评价降水强度等级。该标准的应用不仅能有效监测和评估洪涝灾害的影响程度,还能为政府部门科学进行防汛救灾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7年7~8月地基双通道微波辐射计、激光粒子探测仪和翻斗式自动雨量计的同步观测资料,采用对比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降水观测时段汽态水含量与液态水含量、汽态水含量与雨强、液态水含量与雨强的相关分析方程,且方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同时,验证了翻斗式雨量计每分钟观测数值与激光粒子探测仪反演的每分钟降水量有较好的一致性.提出了整层大气汽态水含量大于69mm和降水强度大于1mm·h-1时或液态水含量大于0.6mm和降水强度大于1mm·h-1时,云系具有人工增雨潜力,可用于指导人工增雨作业或降水天气预警.  相似文献   

10.
沈阳一次西风槽降水过程的雨滴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粒子激光探测仪、翻斗式自动雨量计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对沈阳春季一次西风槽降水天气进行了同步观测研究,对3种仪器观测信息的分析结果表明:翻斗式自动雨量计观测的降雨强度和累积雨量与粒子激光探测仪(Parsivel)的观测结果一致,表明粒子激光探测仪在不同速度、直径等级观测的雨滴数是可信的;谱宽和降水粒子数随时间变化同步,决定了降雨强度.且直径大于1mm的雨滴是降水的主要部分;建立了反射率因子和雷达回波强度与降雨强度和空中雨水含量的指数关系式,为雷达探测降雨强度和空中雨水含量提供了计算模式;在谱宽随时间变化平缓时,粒子激光探测仪观测的回波强度与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基本一致,可用激光探测仪观测的回波强度标校雷达观测.  相似文献   

11.
虹吸式雨量计、普通雨量器购于70年代,现已经严重老化,不能满足我地区经济建设和防汛抗旱的要求,伴随科技的发展,固态存储雨量计、自动测报雨量系统将取代虹吸式雨量计,2009年5月份,北京金水燕禹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仪器设备供应与安装调试,我局二松流域共计安装8台,为验证雨量自动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我局根据相关规范和实际需要,对雨量自动测报系统的对比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自动气象站的单轨运行,翻斗式遥测雨量计(以下简称遥测雨量计)在基层台站中得到普遍使用,同时单翻斗雨量传感器(以下简称雨量传感器)也在区域自动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对雨量传感器和翻斗式遥测雨量计进行比较,分析二者构造、工作原理的不同,提出了日常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雨量传感器与遥测雨量计的对比及维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自动站的单轨运行,单翻斗雨量传感器(以下简称雨量传感器)在国家基准气象台站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对雨量传感器和翻斗式遥测雨量计(以下简称遥测雨量计)进行比较,分析二者构造、工作原理的不同,提出日常维护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个人日常维修维护自动站的中发现的问题,总结个人日常对翻斗式雨量计出现问题,及主要处理的方法,为今后能更好、更快捷解决雨量计故障。通过分析对比现用的单、双两种翻斗式雨量记录,分析两种雨量计雨量误差,双翻斗在精度上高于单翻斗,在雨量较平缓的过程中,两种雨量计具有的相对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多卫星遥感降水产品寒区误差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北方寒区呼兰河流域作为典型研究区,以地面雨量站及采用IDW插值方法获得的IDWP降水数据作为基准,采用多种统计学指标评估多卫星遥感降水产品在日、月、季度时间及0.05°×0.05°像元空间尺度对寒区地面降水探测精度,以SWAT模型研究其径流模拟适用性,比较TRMM最新一代3B42V7降水产品相对于3B42V6改进程度。结果表明,TRMM 3B42V7与TRMM 3B42V6相比,对流域平均及总体降水量探测均有改进,日时间尺度上,V6过低估计地面降水0.89%,而V7过高估计5.43%,月及季度时间尺度上,两者与雨量站降水量较为接近,降水强度探测方面,两者对不同降水强度区间降水发生频率均有不同程度估计,V6和V7均过高估计高强度大雨和暴雨量,分别高出21.98%、17.03%。V7对空间降水探测精度优于V6。日径流模拟方面,V7与V6相比,在寒区对径流模拟改进效果不显著,验证期二者模拟结果接近,均可应用于寒区径流模拟。CMORPH_CRT、CMORPH_RAW、PERSIANN_CDR数据在寒区评估效果较差,不宜在北方寒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1引言受东北低涡的影响,绥化市出现一次强降水过程,并伴有短时冰雹、大风强对流天气,乡镇自动雨量站实时资料显示:全市共有6个乡镇出现50毫米以上的降水。此次过程降水强度大、范围广,是绥化市今年汛期以来最大的一次降水过程。北部地区降水强度明显,其中明水、海伦24小时雨量达大到暴雨程度。(如表1)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级气象站比较重要的气象仪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翻斗雨量传感器和称重式降水传感器,一旦因仪器故障导致数据缺失,对气象观测工作的开展影响非常大,如何筛查仪器故障并提供解决办法至关重要。总结了国家级气象站常用仪器故障筛查及解决方法,包括气温传感器、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称重式雨量传感器等,以期为气象站常用仪器的故障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2016年淮北市37个加密自动站降水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2016年淮北市37个加密自动站降水属正态分布,平均降水量825.1 mm,雨日116.9 d.降水量、降水强度全年和四季南北差异显著,雨日全年和春、秋、冬季南北差异显著,大运河沿线、市区分别为雨量、雨日低值区;降水强度市区高,大运河沿线低.降水多为局部或大部地区,覆盖率与降水量、持续天数和过程雨日三者的自然对数呈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检验人工增雨的作业效果,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定量测量降水的技术获取面雨量资料,采取了非随机统计方法,对比区根据地形相似和时间相似方法选择,统计计算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的降水相似程度,建立作业区与对比区的自然降水关系回归方程。分析作业后对比区和影响区的3小时累计降水量的变化,即用作业区的实际雨量减去用对比区雨量计算出的作业区雨量,得出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结合桂林人工增雨作业的实际,规定各作业区与对比区,检验分析发现,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的降水总量有明显差异,多年统计平均,增雨率达到15%左右。雷达定量测量降水资料对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检验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日本落叶松林冠对大气降水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林对大气降水的再分配,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的饱和截留量为5mm。影响林冠截留的主要因子是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林冠截留量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截留百分率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减少,林冠截留率与降水强度成反比,日本落叶松冠林对降水的截留率为24.4%,最大值出现在5,6及11月份,为28%~37%,树干茎流在森林降水中的比重较小,为1.2%,通过雨量是林内降水的主要来源,它约占林内降水量的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