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家蚕(Bombyx mori)丝氨酸蛋白酶基因BmSP141序列信息,明确其时空表达模式,结合饥饿与重新喂食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探究该基因在家蚕中的功能。【方法】对家蚕丝氨酸蛋白酶基因BmSP141进行T-A克隆,得到其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在线网站对该基因编码区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子量、结构域等信息进行分析;利用ClustalX1.8和MEGA5.02软件对BmSP141与其他物种的丝氨酸蛋白酶进行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树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28-BmSP141,并转化到Rosetta(DE3)菌株中诱导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利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组织和时期表达特征进行分析;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分析BmSP141蛋白在家蚕5龄第3天各组织的表达情况和5龄幼虫中肠的表达变化;通过免疫荧光定位分析BmSP141蛋白在4龄幼虫中肠的分布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饥饿处理和再喂食后BmSP141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BmSP141编码含有292个氨基酸的蛋白,其中第1-17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其成熟体蛋白预测分子量为25.9 kD,等电点为7.8。同源序列比对表明,BmSP141与烟芽夜蛾丝氨酸蛋白酶和蓓带夜蛾丝氨酸蛋白酶序列同源性较高,分别达到62%和63%。这些同源序列具有保守的催化三联体,与活性相关的基序也很保守,但与胰凝乳蛋白酶保守的底物特异性位点相比,BmSP141的底物特异性位点发生改变。在16和37℃条件下诱导后,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了较纯的重组蛋白,并用该蛋白制备了效价较高的多克隆抗体。组织和时期表达特征分析表明,该基因主要在家蚕幼虫的中肠组织特异性表达, 且在幼虫起蚕到食桑期表达逐渐增加,但眠期表达下降,蛹期和成虫期表达水平较低。Western blot分析也表明,BmSP141蛋白仅在家蚕中肠组织表达,且从5龄起蚕到上蔟表达量先增加后降低。免疫荧光定位结果表明,BmSP141定位于中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进一步证实BmSP141在中肠特异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BmSP141饥饿处理后表达量显著下调,而重新喂食后其表达量上调,表明BmSP141的表达受到消化道食物的诱导。【结论】家蚕丝氨酸蛋白酶BmSP141在中肠组织表达,在幼虫期食桑期高表达,蛹期和成虫期表达水平较低,受消化道食物的诱导而上调表达,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家蚕中肠的消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利用凝胶层析法从鲤鱼(Cyprinus carpio)卵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选择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凝血酶及其特异底物,建立比色法检测,对初步分离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除对胰凝乳蛋白酶无抑制作用外,对其他的蛋白酶均有抑制效果;当温度超过70℃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失活,但在pH 2~11均保持活性,具有较强的酸碱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PCR技术从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中分离得到1条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trSPI,该基因cDNA编码区全长为1176 bp,可编码391个氨基酸。BlastP预测结果显示,该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属于SERPIN超家族。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毛果杨PtrSPI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胡杨(P.euphratic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氨基酸序列XP_011030699同源性最高,相似性为92%,且蛋白的C端氨基酸序列都含有高度保守的反应中心环(RCL)。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了PtrSPI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PICK-PtrSPI并获得了重组毕赤酵母菌株GS115-PtrSPI。利用终质量分数为0.5%甲醇诱导重组真核蛋白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在42648.45处出现了重组蛋白,与预期值一致。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SPI)对10~35g幼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肝胰脏发育及消化道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用SPI替代鱼粉蛋白水平对幼建鲤肝胰指数、肝胰脏中的胰蛋白酶、凝乳蛋白酶活力以及肠道中胰蛋白酶、凝乳蛋白酶活力影响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随着SPI替代鱼粉蛋白比例的增加,蛋白酶活力均极显著下降(P<0.01),肝胰指数显著升高(P<0.05)。用SPI替代鱼粉蛋白后,可引起幼建鲤消化能力下降,肝胰脏和肠道等消化器官的发育受阻,胰蛋白酶和凝乳蛋白酶的活力降低,饲料利用率下降;SPI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是引起上述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青番木瓜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木瓜凝乳蛋白酶基因CHY(chymopapain),构建带有His-tag的原核表达载体p EASY-E1-CHY。将该重组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重组菌株用IPTG诱导表达,在诱导6 h,IPTG浓度为0.05 mmol/L时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Blot杂交分析结果表明蛋白大小为45 k Da。用脱脂奶粉进行凝乳分析,证明此木瓜凝乳蛋白酶具有凝乳活性,此结果为今后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木瓜凝乳蛋白酶工程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马氏珠母贝全脏器为原料,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以及胰凝乳蛋白酶模拟消化道酶解的方式制备低聚肽,先通过胃蛋白酶酶解获得初产物,在此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胰蛋白酶及胰凝乳蛋白酶的双酶酶解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获得小肠消化蛋白酶双酶酶解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4 500 U/g(m 胰蛋白酶∶m胰凝乳蛋自酶=6∶1)、料水比1∶2(W/V)、酶解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低聚肽(200~2 000 u)得率达55%以上.通过优化的工艺条件制备的低聚肽可获得较高的得率,能够为马氏珠母贝全脏器低聚肽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不同抑制剂和激活剂对梨星毛虫Illiberis pruni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利用生化技术分别测定梨星毛虫幼虫不同龄期的4种中肠蛋白酶(总蛋白酶、强碱性胰蛋白酶、弱碱性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活性,进而在最适龄期(4龄幼虫)测定蛋白酶激活剂(EDTA,MgCl2,EGTA,CaCl2)和抑制剂(PMSF,TPCK,STI,TLCK,IAA,DTT)对梨星毛虫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梨星毛虫幼虫中肠总蛋白酶、强碱性胰蛋白酶、弱碱性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均在4龄具有最高酶活性。所有试剂均对总蛋白酶有激活作用;5 mmol/L CaCl2对强碱性胰蛋白酶抑制作用最高;对弱碱性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的仅有5 mmol/L DTT;对胰凝乳蛋白酶抑制效果最佳的为10 mmol/L EGTA。所筛选的对梨星毛虫主要中肠蛋白酶具有抑制作用的抑制剂,对以昆虫中肠蛋白酶为靶标的绿色害虫防控技术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选取吉农11、吉农18和吉育47抗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研究了大豆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对大豆食心虫幼虫发育历期、幼虫重、危害程度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吉农11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显著高于吉农18。大豆食心虫为害后,不同品种的大豆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均高于对照;幼虫取食吉农11与取食吉农18和吉育47相比,初期幼虫重明显较低,发育历期延长,幼虫蛀荚率和虫食率均降低;对大豆食心虫抗性表现为吉农11吉育47吉农18。取食吉农11的幼虫蛋白酶活性较高,其中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在不同时间均明显高于取食吉农18的幼虫。大豆蛋白酶抑制剂能够影响大豆食心虫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剂活性越高,表现出的抗虫性越强。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自然条件下昆虫取食及剪叶刺激对油松诱导抗性的影响,本试验应用香草醛—盐酸法,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了剪叶和不同程度油松毛虫取食处理后,混交林和纯林中油松针叶内部分次生代谢物和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剪叶及不同程度油松毛虫取食能够诱导缩合单宁、黄酮含量和胰蛋白酶抑制剂、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增加。与对照相比,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在混交林中的活性比纯林更为明显。说明剪叶及昆虫取食可诱导增加油松针叶内的缩合单宁和黄酮含量、提高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进而增强油松的抗虫性,林分类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油松诱导防御物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缢蛏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其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有clip结构域的丝氨酸蛋白酶是一类新的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可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防御功能。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cDNA文库中筛选出一条丝氨酸蛋白酶同源EST序列,然后通过5’RACE扩增、测序,拼接得到全长为1 228 bp的cDNA序列,包括66 bp的5’非翻译区和160 bp的3’非翻译区,以及1 002 bp的开放阅读框。阅读框共编码333个氨基酸,含有17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并含有发卡结构域(clip domain)和胰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域(Tryp_SPc domain)。在clip结构域中包含6个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的3个二硫键,在Tryp_SPc结构域中包含His-Asp-Ser催化三联体(HDS)。该缢蛏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被命名为ScSP。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表明,ScSP在缢蛏的外套膜、水管、鳃、斧足、性腺、肝胰腺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尤其在肝胰腺中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其次为性腺组织,而水管,外套膜和鳃中表达量最低。缢蛏经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诱导感染后4 h和8 h,肝胰腺中的ScSP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缢蛏丝氨酸蛋白酶的序列特征与表达分析揭示了ScSP是含有clip结构域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参与了非特异性免疫防御,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蛋白酶抑制剂在鳞翅目昆虫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Native-PAGE)结合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hymotrypsin inhibitor,CI)和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inhibitor,TI)活性染色的方法,调查了棉铃虫部分组织中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碱性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下,血液中可检测到5条CI活性带,分别命名为H-CI1~H-CI5.同样能检测到几条迁移率很近且难以分开的TI活性带,而在头、丝腺、脂肪体、体壁、中肠和生殖腺等组织器官中没有检测到CI和TI活性带.在酸性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下,血液中检测到一条CI活性带,命名为H-CIb1;两条TI活性带,命名为H-TI1和H-TI2.其他组织与碱性电泳的结果一致,未检测到CI和TI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接种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24与48 h后,家蚕中肠6种丝氨酸蛋白酶基因(serineprotease gene,sps)的表达变化趋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对正常组和微孢子虫感染试验组的6个家蚕中肠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编号分别为sp1、sp3、sp5、sp8、sp11和sp12)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家蚕中肠内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转录水平相比,sp1、sp3、sp5和sp12在接种家蚕微孢子虫24与48 h后均上调表达,其中sp5上调最明显,接种家蚕微孢子虫24与48 h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的1.9和1.2倍;sp8和sp11在受微孢子虫感染24 h后表达上调,而48 h后表达量下降。结果表明,丝氨酸蛋白酶(serineprotease,SP)参与了家蚕中肠对微孢子虫入侵的免疫反应;不同丝氨酸蛋白酶上调倍数不同,说明不同丝氨酸蛋白酶参与家蚕免疫反应的程度不同;家蚕微孢子虫侵染48 h后,sp8和sp11出现了下调,推测微孢子虫的成功入侵抑制了sp8和sp11的表达。家蚕中肠不同丝氨酸蛋白酶在微孢子虫感染的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研究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在家蚕微孢子虫与宿主家蚕互作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接种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24与48 h后,家蚕中肠6种丝氨酸蛋白酶基因(serine protease gene, sps)的表达变化趋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方法对正常组和微孢子虫感染试验组的6个家蚕中肠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编号分别为sp1、sp3、sp5、sp8、sp11和sp12)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家蚕中肠内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转录水平相比, sp1、sp3、sp5和sp12在接种家蚕微孢子虫24与48 h后均上调表达,其中sp5上调最明显,接种家蚕微孢子虫24与48 h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的1.9和1.2倍;sp8和sp11在受微孢子虫感染24 h后表达上调,而48 h后表达量下降.结果表明,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SP)参与了家蚕中肠对微孢子虫入侵的免疫反应;不同丝氨酸蛋白酶上调倍数不同,说明不同丝氨酸蛋白酶参与家蚕免疫反应的程度不同;家蚕微孢子虫侵染48 h后,sp8和sp11出现了下调,推测微孢子虫的成功入侵抑制了sp8和sp11的表达.家蚕中肠不同丝氨酸蛋白酶在微孢子虫感染的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研究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在家蚕微孢子虫与宿主家蚕互作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首先采用酸法提取纯化鲤鱼过敏原(胶原蛋白),依据美国药典提供的模拟胃液、肠液配方,分别利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对纯化的胶原蛋白进行酶解消化,以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测定纯化的胶原蛋白在体外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消化稳定性及免疫原性.结果表明,鲤鱼胶原蛋白经模拟胃液(胃蛋白酶)消化15min出现较为明显的降解,消化1h的产物仍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经模拟肠液(胰蛋白酶)消化30min出现较为明显的降解,消化3h的产物仍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经模拟肠液(胰凝乳蛋白酶)消化1~4h均未出现明显降解,其消化产物仍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结果提示,鲤鱼胶原蛋白的耐消化性及免疫原性可能是导致食物性过敏反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茶树对茶尺蠖幼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应用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茶树后,对茶树叶片中脂氧合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抑制素活性,以及对茶尺蠖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外源茉莉酸甲酯喷雾法或暴露法处理茶树,都能够诱导茶树叶片脂氧合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抑制素活性增加,茶尺蠖幼虫中肠强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和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受抑制,但弱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未受抑制,从而导致茶尺蠖幼虫中肠内各种蛋白酶间的协调性遭到破坏,生长受阻,这可能是茉莉酸甲酯诱导茶树对茶尺蠖幼虫产生直接抗性作用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揭示鲈鲤仔稚鱼肠道早期发育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形态观察和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鲈鲤仔稚鱼肠道形态发育特征,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其发育过程中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α-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活力。【结果】在水温(20.6±0.7)℃条件下,初孵仔鱼肠道未分化,出膜后第5天(days after hatching,dah)肠道贯通,肠道"Z"形折点分别出现在30 dah和33 dah,此后形态变化不明显。伴随肠道形态变化,各肠段肠黏膜褶皱高度呈增高的趋势,且一直保持前肠中肠后肠。未分化肠道就能检测到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肠道贯通过程中,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呈上升的趋势,α-淀粉酶变化不明显,而脂肪酶则呈下降的趋势。肠道出现"Z"形折点过程中,4种消化酶比活力显著增加;肠道形态稳定之后,4种消化酶比活力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实验室养殖条件下,鲈鲤仔稚鱼体长和体重生长分别呈线性和三项式关系;出膜后35 d,肠道形态发育基本稳定;消化酶的比活力随仔稚鱼肠道的发育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含有α-胰凝乳蛋白酶作用位点的Cry3A的突变体Cry3Am,以期提高Cry3A的活化效率,增强杀虫活性.[方法]利用重叠PCR技术,构建Cry3A杀虫蛋白的突变体Cry3Am,使之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纯化突变体蛋白;将Cry3Am与饲料混合后饲喂黄粉虫,用以评价Cry3Am的杀虫活性.[结果]成功地在Cry3h杀虫蛋白结构域I的α3和α4之间加上1个α-胰凝乳蛋白酶的作用位点,并提取Cry3Am到杀虫蛋白.体外酶切试验结果表明,Cry3Am很容易地被降解为55 kD的杀虫蛋白.生测分析结果表明,Cry3Am对黄粉虫的毒力是Cry3A的2倍以上.[结论]向Cry3A中插入α-胰凝乳蛋白酶作用位点可以使突变体Cry3Am很容易地被α-胰凝乳蛋白酶降解成55 kD的片段,并能提高Cry3A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查家蚕幼虫总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并探讨与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对家蚕不同组织、不同时期、不同品种来源的样品进行了总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的检测。在Ysh品种中肠中的总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都高于丝腺,性别差异不显著,品种中Dazao和Ysh显著高于Y-1和C108;Ysh品种5龄3日中肠中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5龄7日,高浓度蜕皮激素(20E)处理后24 h中肠中胰蛋白酶活性下降幅度比较大,保幼激素处理后变化不显著。胰蛋白酶活性测定结果与SPs家族基因特异性的在中肠表达,5龄中期表达高于5龄末期,20 E处理后24 h出现下调表达的结果是一致的;不同品种酶活性的差异可能与生命力差异有关。为家蚕丝物质形成和积累提供了分子调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暗纹东方鲀肠、胃和肝胰脏等不同消化器官的消化酶活性,以及不同水平的玉米蛋白粉(0%、5%、10%、15%、20%)对暗纹东方鲀(41. 06±1. 98) g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羧肽酶A、羧肽酶B、胃蛋白酶、氨肽酶以及脂肪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暗纹东方鲀肠组织中除胃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胃组织,其他消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胃和肝胰脏组织(P 0. 05);胃组织中除胃蛋白酶以外其他消化酶活性都较低。(2)玉米蛋白粉对暗纹东方鲀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因消化酶的种类各异。胰蛋白酶以10%实验组活性最大;胰凝乳蛋白酶、羧肽酶A、氨肽酶活性随玉米蛋白粉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当玉米蛋白粉用量达20%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胃蛋白酶活性10%实验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5);玉米蛋白粉能提高肠和肝胰脏组织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1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暗纹东方鲀消化酶活性以肠组织中的最高,胃组织中消化酶活性较弱;玉米蛋白粉显著影响暗纹东方鲀消化酶活性,本实验条件下,玉米蛋白粉用量为10%时暗纹东方鲀消化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野桑蚕中肠组织cDNA文库并分离其丝氨酸蛋白酶基因。[方法]利用TaKaRa公司生产的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构建了野桑蚕中肠组织的cDNA文库,并采用测序法克隆分析丝氨酸蛋白酶基因cDNA。[结果]经鉴定,文库的滴度达6.2×105pfu/ml,文库插入片段的平均大小为1.2 kb左右。从文库的测序结果中获得了野桑蚕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片段(登录号:EU672968),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片段由854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84个氨基酸残基。通过对该基因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和其他10种昆虫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编码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发现该氨基酸序列与其他丝氨酸蛋白酶具有一定的同源性。[结论]该基因的发现对于研究家蚕和野桑蚕对外来入侵物的抗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