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毛白杨扦插不易成活,在生产中多采用“接炮捻”、“一条鞭”等方法嫁接繁殖,繁殖系数不高,而采用组织培养繁殖三倍体毛白杨苗木,则不受季节及生长时间限制,能在短期内提供大批量的优质苗木,便于大规模推广。已有的关于毛白杨组织培养的研究报道主要在于探讨其再生体系和外植体的选择等,而  相似文献   

2.
以107杨为砧木的三倍体毛白杨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毛白杨(Populous tomentosaCarr.)扦插育苗不易生根,生产中主要采用“接炮捻”、“一条鞭”等方法嫁接繁殖。长期以来,八里庄杨(Populus×xiaozhuanica W.Y.Hsuet Liang cv.‘Balizhuangyang’)以其适应性强、扦插成活率高、与毛白杨嫁接亲和力强等特点,成为嫁接繁殖毛白杨苗木的优良砧木。但它的生长速度比较慢,只有I—214杨的70%;分杈多,影响芽接质量;抹杈费工,提高了育苗成本,这在一定  相似文献   

3.
<正> 扦插繁殖是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 Carr.)快速育苗的主要方法之一。毛白杨属扦插难生根的树种,多年来,其扦插育苗技术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至今北方地区仍在研究解决如何提高毛白杨扦插育苗成活率的问题。以往毛白杨扦插育苗多采用硬枝扦插,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插穗进行处理,能促进插穗生根和提高扦插成活率,但硬枝扦插每年只进行一次,其繁殖系数尚不高。本试验采用组培1 年生毛白杨萌发出的大量侧枝作插穗,在全光自动喷雾条件下进行带叶嫩枝扦插,收到良好的效果。插穗来源丰富,生根快,育苗周期短,生根成苗率高,一年能进行多次扦插,繁殖系数高。所以我们认为,嫩枝全光雾插是毛白杨扦插快速育苗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树莓种苗繁殖方法一般采用根蘖分株、埋土压条和扦插.根蘖及压条分株繁殖方法受气候及环境条件影响,生育周期长,且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多年连续田间繁殖还易导致品种退化;扦插繁殖方法,各品种间扦插成活率差异较大,有的品种繁殖系数较低.植物组织培养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系数高、遗传性一致等优点.如何利用树莓组织培养技术繁育种苗,以期...  相似文献   

5.
毛白杨属杨柳科杨属,是我国特有树种,树干通直,高大,适应性强,生长快,是用材林和城乡绿化的优良树种,其优株的无性系苗木,生长速度比普通毛白杨快15%~20%,经济价值更高。但用常规无性繁殖时,如扦插、压条等,很难生根,加之繁殖材料有限,不仅用材多,费工费时,而且成活率低,繁殖系数不大,很难在短期内繁殖大量苗木。试管快繁对于毛白杨来说,无论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毛白杨的试管快繁技术已在造林育苗的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我们用植物组织培养法进行毛白杨的快速繁殖,在短时间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生长快,材质好,树干高大通直,在华北地区很受群众欢迎。但用常规育苗方法繁殖毛白杨较困难,尤其是硬枝扦插育苗成活率很低。为了探索提高毛白杨扦插成活的方法,我们进行了套塑料袋扦插育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提高了扦插成活率又促进了苗木的生长。一、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本校苗圃内,该地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7.
榛子是一种无性繁殖相对困难的树种,目前主要采用压条法进行繁殖,繁殖系数低,这限制了榛子苗的大量生产.为了加快榛子苗木繁殖的速度,综述了有关榛子压条、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方面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了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其发展方向.认为如何有效地提高榛子的繁殖系数,是榛子繁殖亟待解决的问题;繁殖速度快的扦插、组织培养等繁殖方法将成为解决榛子繁殖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84K杨二圃配套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有人对毛白杨硬枝扦插成活率低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毛白杨苗条上根源基数量少,而且集中分布在下部。也就是说,毛白杨扦插繁殖困难是其遗传特性决定的,企图通过改进扦插育苗技术从根本上改变这一事实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认为,要提高毛白杨繁殖系数,真正解决毛白杨的无性繁殖问题,还必须从毛白杨所具有的根蘖能力强这一有利于无性繁殖的遗传特性着手。  相似文献   

9.
毛白杨又叫绵杨树,是我国西北、华北和中原地区特有的乡土速生用材树种.由于毛白杨在圃地扦插成活率低,影响了它的繁殖发展.采用搭设塑料棚,在棚内进行容器短穗扦插,成活率可达80%以上,繁殖系数提高了3~5倍.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林木繁殖,通常采用播种、嫁接、扦插等技术方法。播种繁殖因其遗传基因杂合程度高,实生后代性状分离严重,不易保持原有的优良特性;嫁接繁殖比较麻烦、费工费时、季节性强、繁殖系数较低;而扦插繁殖则既可以保持原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稳定,后代个体表现均一,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繁殖出较大数量的苗木,操作简便,宜繁期长,是其他繁殖方法不可替代的好方法之一,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毛白杨优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毛白杨优株(MB_1)是省林研所从全国范围内选择的毛白杨(雌株)优良无性系单株之一。树体高大挺拔、树冠茂密。适应性强,生长比普通毛白杨快15—20%,且材质优良,经济价值高。但毛白杨种条在用做常规无性繁殖时,如扦插,压条等,则生根困难,加之繁殖材料数量的限制,很难在短期内繁殖大批量的苗木。为了给林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苗木,满足大面积推广优株,自1986年起,我们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毛白杨优株(MB_1)快速繁殖。到现在为止,生产了毛白杨试管苗二万多瓶,并有近万株试管苗移入大田中,当年最高的长到3米,最大基径达3厘米。  相似文献   

12.
毛白杨,河北杨多代循环繁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康健  孙长忠 《林业科学》1990,26(2):110-116
从1983年起,对毛白杨、河北杨的扦插繁殖育苗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出“多代循环繁殖新方法”,无需任何处理,也无需地膜覆盖,使大田育苗成活率稳定在80%左右;同时研究出快速、简便、繁殖系数高的优树根萌条培育新技术,为毛白杨、河北杨优树的无性系测定、无性系育种和无性系造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借助昆虫传播花粉,其后代易发生变异。若采用种子繁殖苗木,则不能保持其原优良品种的特性。且繁殖系数低、速度慢。故茶树良种培育靠扦插育苗来保持其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系数高,扦插密度大,品种纯,长势一致,容易达到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毛白杨又叫绵杨树,是我国西北、华北和中原地区特有的乡土速生用材树种。由于毛白杨在圃地扦插成活率低,影响了它的繁殖发展。采用搭设塑料棚,在棚内进行容器短穗扦插,成活率可达80%以上,繁殖系数提高了3—5倍,现将其介绍如下: 一、种条规格:选用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扦插苗条,要求苗高2—2.5米,地径1.5厘米。  相似文献   

15.
毛白杨生长快、材质好,深受群众喜爱,但其枝条扦插不易生根,育苗比较困难。为了大量繁殖毛白杨苗木,武强县西武公社东唐旺大队林业专业队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伟大教导,采用创树断根的方法,大搞毛白杨断根育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插穗长度和密度对毛白杨嫩枝扦插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毛白杨嫩枝全光雾扦插试验证明,插穗长度和扦插密度对毛白杨生根并无显著影响,而对其腐烂率则影响很大。采用适宜长度的插穗和适宜的扦插密度,可以有效地降低扦插腐烂率,从而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α)树干通直高大,寿命长,生长快,适应性强,是用材林和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是我省优良的乡土树种之一。其优株的无性系苗木,生长速度比普通毛白杨快15—20%,经济价值更高。但毛白杨扦插不易生根,繁殖困难。为了快速扩大优良无性系的繁殖,为生产提供大量种苗,我们从1986年4月开始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养毛白杨高体茎段,获得了完整的植株,现在移栽成活。 一、试验材料 采自我所毛白杨课题组引进的毛白杨优良无性系1—2年生的嫁接苗。  相似文献   

18.
桉树组培苗嫩梢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990年进行了巨尾桉、尾叶桉、雷林1号桉组培苗嫩梢的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嫩梢扦插繁殖苗木具有遗传性稳定、生根率高、繁殖系数大,操作简单等优点。并具体介绍了嫩梢扦插育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毛白杨育苗在插穗扦插后,加强苗木的抚育管理,是保证苗木优质丰产的关键。只有加强扦插苗木不同发育阶段的抚育管理,才能培育出1年生毛白杨的优质壮苗。毛白杨插穗从扦插后到成为1年生苗木,这期间的抚育管理大致可分为苗木自养期、苗木分化期、生长缓慢期(根系生长期)、苗木速生期、苗木发育充实期、苗木休眠期6个时期,不同的生长发育期有不同的抚育措施。1.苗木自养期。毛白杨插穗从扦插到新梢开始出现封顶为止的一段时期为苗木自养期。此期插穗新根的形成和生长,主要依靠插穗本身内部的营养物质的储藏和水分的供应。春季扦插的基部插穗发芽较晚、生根较早、自养时间较长、成活率较  相似文献   

20.
<正> 为了克服毛白杨扦插育苗中需经冬藏催根、费工麻烦不易推广的缺点,我们从1984年开始,进行了毛白杨春季随剪条随高锰酸钾处理随扦插育苗试验,使育苗成活率稳定在82.5—83.1%,种条繁殖系数达到9.9。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设在县林科所和县苗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