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原文的文化内涵,了解和掌握相关民族文化的差异。本文通过论述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提出实现中西文化传递的四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频繁 ,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对搞好语言教学 ,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民族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 ,浅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更加明显,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渗透格外重要。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文化输入,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认识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方面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强调在农业英语翻译时,要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注意这些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影响,避免误译。  相似文献   

5.
从英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的比较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成语中出现的不同动物形象入手谈中西文化的差异 ,并对这一现象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三方面进行剖析 ,说明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解决学习英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6.
新文化运动文化观包括文化社会整体观、中西文化观、文化发展观。新文化运动文化观阐释了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分析了中西文化的特点及地位,揭示了文化发展的规律,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理论。新文化运动文化观有其深刻和科学的一面,又有片面和偏激之处。  相似文献   

7.
影响英语教学的因素很多,其中文化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语言体系,而语言又是文化的最大载体;英语是西方文化体系的产物,因而英语教学必然涉及到西方文化的诸多方面。本文试图就中西文化的差异来论述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地位,以便揭示英语教学中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薛勤 《南京农专学报》2002,18(4):119-121
分析论述了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教学的影响,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英美文化,正视民族差异,才能学有长进,学见效果。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初,梁漱溟在中国学术史上首次对中、西、印三方文化及其哲学进行系统比较,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他的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一,他穿过文化现象,直透现象背后的根本精神,复由根本精神说明现象;其二,他重新校正了东西文化的意义方位,纠正了自严复以来思想界流行的线性进化论的倾向;其三,他的结论让国人乍舌,他公开主张走孔家的路,过孔家的生活。这些问题直至今天,仍然耐人寻味。 一、意义方位的重校和文化根本精神的发现 自中西文化交通以来,对中西文化优劣得失的考察一直是国人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钱穆的中西文化差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穆先生在其众多的著作和论文里, 论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他从中西不同的民族性格、经济特征、宗教、科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阐述了中西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特征是产生中西不同的文化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中西文化在品性中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西方人重忏悔,中国人重内省。卢梭的忏悔意识是西方文化的代表,并以此作为参照物,它对中国文化的代表郁达夫作品的忏悔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郁达夫作品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有着对卢梭的超越及其自身的矛盾。由此可见,中西文化在不断的渗透与交融中,由于中国文化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所构成的一种文化情结,给这两种文化带来了剧烈的冲突和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其自身价值和意义非同小可。以电影预告片为例,其自身主要作为电影上映之前的宣传手段,在进行宣传过程中其自身除了是一种艺术体现之外,更是决定着能否吸引观众入院观影的重要因素。在接受美学视角下,中西方文化美学具备着较为明显差异,具体差异也会体现在预告片制作方面。此类美学视角下,预告片体现着中西文化美学,本文从电影预告片角度分析接受美学视角下中西文化美学方面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如果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教育的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茶文化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明清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概况,已有很多的论文和论著作了研究和介绍,但往往不谈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近十多年来,一些学者不断地研究和介绍了中国茶文化的西传,但又往往不把中国茶文化的西传放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来探讨其历史的地位,因而,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一问题。本文所指的明清时期是指从明朝的建立到清代中后期的1840年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是中西文化平等交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影响西方的重要时期;而1840年以后,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是伴随着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殖民侵略,不是一种平等的文化交流。中国的文化精英…  相似文献   

15.
魏形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246-1248
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别涉及许多方面,而饮食观念的差别是其中最重要的.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体验性的和注重调和的,西方的饮食观念是理智性的和强调个性的.中西饮食观念存在明显差异,而形成这些差异的根源是双方不同的"中坚思想"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这也是中西文化的本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上有很多的不同之处,这些文化上的差异,对英文广告语的汉语翻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而,在进行广告语的英汉翻译时,翻译者不但要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有深刻的认识,还要正确地运用翻译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广告语的宣传和号召效应。  相似文献   

17.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成语是语言的精髓,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比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是浓厚历史背景和浓郁民族文化的融和。然而中西方因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的不同而产生许多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对语言间的文字转换形成了一种障碍。本文主要从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典故、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五个方面阐述了中西文化差异对各自成语形成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在英汉成语互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差异以及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8.
樊亚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209-4210
笔者从传统文明、地理环境、宗教、伦理、价值观等角度揭示了中西方民族旅游性格差异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吸收西方民族文化的优点,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朝着开放、稳健、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港台儒家的代表人物唐君毅在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中,揭示了西方文化的根本精神是"自觉地求表现"的精神,由此去说明西方文化成就的主要是客观的人文世界.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则是"自觉地求实现"的精神,因而成就的主要是道德人格.这两种根本精神既有其价值所在,但又有偏颇,因而中西文化的会通就成为文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十多年来,国内学者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一浪高过一浪,对中西文化差异则各抒己见,莫宗一是,本文拟就分析中西哲学里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观点来探讨二种文化差异的实质性所在,提出自然观差异的根源与文化背景、科技发展与思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