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突出地域文化的表达,重视景观文化元素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景观的文化品位。本文以江苏滨海县玉泉河景观工程设计为例,分析探讨如何将海滨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滨水景观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2.
李淑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160-8162
强调滨水植物景观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根据滨水植物景观的特点进行问题分析,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滨水景观植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荆门市凤凰湖滨水公园良好的湿地自然环境,并从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方面具体分析了凤凰湖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研究了其植物景观营造的策略,强调只有充分研究凤凰湖湿地的特点,根据滨水特性对植物景观进行规划,才能保证滨水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才能促使植物景观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从而为荆门市凤凰湖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创造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黄龙溪古镇植物景观设计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植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滨水植物景观空间营建、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景观配置三方面探讨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手法,为古镇滨水景观设计与营造提供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永辉  张霖 《安徽农业科学》2015,(8):182-184,187
以生态设计为切入点,提出滨水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分析了滨水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生态理念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同时对未来景观设计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浅析北京市河湖滨水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河湖滨水景观在近年来的治理中取得了很大的改善,通过对这些景观环境的实地考察,以及对北京水资源、绿化景观资料的收集整理,提出了河湖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的某些缺憾和不足,尤其是与市民生活习惯和兴趣相关的设计方面,并提出将浮岛和人的亲水行为结合起来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水本身就与人类生存及发展紧密杂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水源充足的地方基本发展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因其可调节局部小气候且改善人居环境,对体现城市文化起到重要作用。而城市滨水系统也是城市景观中具有多样性的景观设计,合理规划可成为凝集城市文化内涵的理想景观空间地带,对城市景观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含义。虽然当前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在体系、理论面向并不成熟,在建设中存在或多或少的生态破坏及设计方式陈旧等问题,尤其缺失文化传承性。于此笔者将以城市地域文化传承,在滨水景观建设中所体现演化过程展开论述,研究目的在于探求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的完整体系,期望为今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更好的传承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7.
滨水区景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钰  陈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30-7932
从理论基础入手,引入了滨水区和滨水景区的相关概念,指出滨水景区是构成区域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地区的形象窗口,也是凝聚人气的重要休闲场所,结合研究区具体情况,从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社会文化要素方面分析了滨水区的景观构成,根据湖体形态及水景观现状将研究区分为3个区域,分别分析其景观现状,并针对各段景观现状提出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使相互关联、互为制约的因子共同作用,开发自己的滨水景观,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要素的协调发展,建立与自然相融合的人居环境,以期为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生态园林理论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和接受。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中,滨水绿地景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滨水设计和城市整体景观设计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建造过程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成为了现代城市绿化设计的一个焦点。本文以长江下游某市为例,就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作简要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自然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城市中的滨水 景观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为城市景观带来多样性,也给城市增添了生机与活 力。本文通过对南昌九龙湖滨水景观的现状进行分析,阐释一座现代新城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所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景观优化建议,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用地较为紧张的滨水绿地,不仅承担着景观的作用,还有防洪的功能,因此它对滨水城市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实践案例龙山县果利河滨河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介绍了其生态廊道、梯度横断面、立体景观交通体系和滨水植物景观设计,为城市滨水公园构建景观安全格局、完善区域绿地系统生态设计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岸是古运河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运河水岸景观的合理设计对于古运河在当代社会中发挥新的作用及对人的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江苏省镇江市运河水岸景观设计为例,分析探讨了城市运河水岸环境的建造中,根据现场来创造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运河水岸景观,并且根据人的活动需求,来设计出富有生命力的运河水岸空间。对于其他城市型水岸景观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亮 《现代农业科学》2009,(5):162-162,169
笔者在分析城市滨水区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以人文性设计、生态性设计和景观序列3种设计方法,以及分析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类型,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3大类。  相似文献   

13.
滨水区是人类文化的发源地,是园林中富有活力的生态景观区,具有丰富的园林景观和历史文脉价值。在充分认识现代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探讨在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中可应用的生态学原理,包括主导因子原理、群落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竞争原理和生态演替原理。并提出了生态驳岸、构建人工植物群落两种滨水区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内外滨水近自然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城市滨水近自然景观对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并对滨水近自然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归纳,总结了现代城市滨水近自然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郑燕宁  江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08-10510,10513
解析了滨水场所的概念及我国城市滨水区城市景观的建设现状,介绍了滨水环境的设计方法。以南宁市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例,分析了场所意象现状,解读了场所精神,认为场所设计应依据特色性和可识别性意象,统一性及多元化意象,整体连续性意象,可达性和人本性意象,景观敏感区生态保护性意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场所规划设计思想,划分了功能分区,进而详细说明了滨水区空间环境中的景观组织。旨在形成具备人性化、生态化、特色化、可识别的独特乡土文化的滨水景观场所。  相似文献   

16.
金华  金东来  王卓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790-2793,2807
以挖掘城市景观滨水空间的文化价值为前提,从跨文化比较心理学角度出发,以大连理工大学、广岛大学、伦敦大学的本国在籍大学生为对象,开展了针对中国、日本、英国的被试者的滨水空间认知意识和利用方式的调查。在比较各群组被试者的人生价值观、滨水空间认知意识结构、亲水方式等量化统计结果的基础上,运用数量化理论Ⅲ类对其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展开定性分析,并从客观角度剖析了人在滨水空间中所产生的行为方式的类型和目的,以及文化价值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赵普天  李振升  王帅兵  高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445-3446,3550
以河南省舞钢市石漫滩水库滨水景观为例,针对该景区存在的生态问题和景观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滨水生态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设计思考、主题立意、景观构思、设计表达直至空间布局等几个基本设计步骤,对烟台市夹河景观带的设计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探讨了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个性化营造,以期为今后的滨河景观设计提供相关思路和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河流景观整治中的类自然化形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河流迥异于乡村田园河流和乡村溪流,在河流景观工程建设上受到城市环境、水利及生态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结合南京滨水绿地实例和国外城市河流成功改造实例,对中国近年来城市滨水景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滨水景观日趋硬质化、重视觉形式和肆意设置休憩空间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河流本身的自然原生态价值与潜力和大众需求为前提,提出城市河流景观建设应视其所处地段环境条件进行因地因势满足城市河流的防洪功能,以期在基于生态工法下找到适当的理性实践途径,最终达到城市河流最观类自然化形态保护和恢复的目的。参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