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产后最初几天,有的奶牛饲养户为了多赚钱而大量挤奶,不给奶牛一个恢复的机会。这样会使奶牛血钙通过奶大量流失,引起产后瘫痪或酮尿病等产后疾病。因此,在奶牛产后5天内不可将奶挤净,要严格控制挤奶量,减少挤奶次数。同时,要供给含能量较高的饲草、饲料和足够的饮水,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产奶量的目的。奶牛产后第1天,挤奶量控制在够犊牛吃即可,第2天挤日产奶量的1/2以下;第3天挤日产奶量的2/3以下;第4天挤日产奶量的3/4以下。从第5天起,如果奶牛体质健壮,食欲正常,可恢复正常挤奶。如果奶牛体质较差,可根据奶牛的具体体质状况,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后挤净初乳方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犊后第一次挤奶是否要挤净初乳在养牛业的同行中一直存在着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ZB B4332- 85 5.11中规定:“……,进行第一次挤奶,但不要挤净”。传统的挤奶方式,一般是分三次挤净初乳,第一次只挤三分之一,第二次挤出量不超过三分之二,第三次才将初乳挤净。笔者前几年根据人医倡导的孕妇产后挤净初乳能防止乳房炎的发生和刺激泌乳的观点,提出了奶牛产后一次性挤净初乳的倡议。高级畜牧师刘忠贤先生也在文章中提出了“引进饲养新概论,精心围产前期2周的护理,挤净产后初乳”…  相似文献   

3.
正羊产后5~7 d的奶叫初乳。初乳浓度大,黏稠胶状。第1天挤奶不要将奶挤干净,以防大量血钙进入奶中,造成体内缺钙,引起产后瘫痪。只要够羔羊吃的即可;第2天可挤日产量的1/2,第3天挤2/3,逐渐增多,第5天可以挤净。如果乳房有水肿现象,可比正常多挤2次,并应热敷,促进消肿。同时饲喂时,注意不要加精料。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因乳房不洁,受外伤及细菌感染所引起;或因挤奶技术不熟练或挤法不当.挤不净奶等使乳房受损所致。  相似文献   

5.
1挤奶方法1.1手工挤奶手工挤奶技术包括乳房擦洗、按摩乳房和挤奶。擦洗乳房之前,先要检查乳房是否有外伤和疾病。擦洗乳房要用50℃温水将毛巾浸湿,当毛巾的水分较多后迅速洗涤2次,然后将毛巾拧干,自上而下按摩,擦干乳房。擦洗乳房后,要轻轻按摩乳房,可增加产奶量和提高牛奶的脂肪含量。挤奶后期按摩乳房有利于将乳房中的奶挤干净。挤奶时,先挤2个后乳头,再挤前2个乳头。  相似文献   

6.
1初期产后可喂给温热的麸皮盐水汤,并任其自由采食优质干草或青干草。对乳房加强热敷、按摩、挤奶。保持牛体、乳房和牛舍的卫生。一般产后的2~3天后母牛的食欲已经有所恢复。可根据食欲、乳房状况每天增加0.5~1.0千克的精料。在加料的过程中要注意牛的食欲、反刍、粪便和乳房状况。母牛食欲旺盛,反刍和粪便正常,乳房逐渐消肿,就可继续增加精料。高产奶牛在刚产犊的前4天,不要将乳房的奶全部挤净,一般第一天挤5~6千克,第二天挤全天乳量的1/3,第三天挤1/2,第四天挤3/4或挤完,每次挤奶时,要按摩或热敷乳房。日粮干物质采食量由占体重的2.5%~3.0%,日粮中应含有2.0奶牛能量单位(NND)/千克干物质(DM),14%的粗蛋白,20%的粗纤维,精、粗比为40%∶60%,钙0.6%,磷0.3%。  相似文献   

7.
挤奶厅不仅仅是挤奶的地方,对那些挤奶时间仅用小半天时间就完成的挤奶设施来说更是如此。散栏牛场挤奶厅包括挤奶大厅、设备室、储奶间、休息室、办公室、治疗室。考虑到奶牛挤完奶后需要为奶牛提供分群,因此需要在待挤厅的边上或另一侧建设处置及治疗室。对于小规模牛场,挤奶厅待挤区以及牛走廊,在不挤奶时还可作为其他用途。  相似文献   

8.
控制原料奶质量不仅要从奶牛的育种、营养方面着手,还要从环境卫生、挤奶操作、挤奶器具的清洗及原料奶的贮存几方面着手,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优质的原料奶。下面仅就管道式挤奶器在使用过程中如何控制原料奶质量谈几点看法。1挤奶操作1.1平时注意保持牛体的清洁。挤奶时若乳房较脏,可用含有消毒剂的温水清洗乳房,然后擦干,清洁的乳房可仅擦乳头。严禁在挤奶前用大量的水冲洗牛体。1.2按摩乳头。在清净牛乳头的同时,应对乳头作水平方向的按摩。按摩时间不得少于20秒钟,以刺激乳头,促进排乳。1.3废弃头三把奶。挤出每个乳区的头三把奶置于带黑…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头表面很容易被弄脏 ,使得乳头表面附着大量细菌及芽孢。而在挤奶前对乳房不正确的清洗 ,会使原料奶中微生物数量增加。研究通过制定挤奶控制措施并实施 ,使原料奶中细菌总数和芽孢总数都有所降低 ,措施前后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0.
在挤奶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奶牛之间的个体差异、挤奶时间长短、流速快慢以及挤奶末期乳头杯的运行情况确定哪些牛可以压集乳器,而不能完全确定挤奶时不能压挤奶杯组。挤奶杯组负重针对乳头细长﹑乳房下垂或乳区不平衡的奶牛有利于挤尽牛奶,减少挤奶时间。  相似文献   

11.
剩余奶(residual milk),是挤完奶后乳房中残存的奶(残存奶complementary milk)。主要是机器挤奶后乳房中未挤完的奶,不是指奶业加工中机器或容器中没有清除干净的奶。剩余奶约占奶总量的15%~20%。在奶牛养殖生产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有意保留一些奶在牛的乳房中,不挤干净。以避免乳牛发生产后低钙血症而导致乳牛生产瘫痪。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乳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奶牛的养殖事业,给中国奶农引领了富裕之路。要想稳定地经营牧场,提高奶牛产量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应在“奶牛的改良”、“饲料的搭配及分配”、“挤奶技术,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努力。但是,即使这些都得到了改善,在每天的挤奶中,提取乳房内乳汁的技术也是很重要的。而且,错误的挤奶方法和奶牛的疾病与奶量的降低和奶质的恶化都有关系。那么“适合奶牛的泌乳生理的挤奶技术”是什么呢?我们怀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同大家共同探讨正确的挤奶技术。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人工干奶分逐渐干奶法和快速干奶法两种,简述如下。 1 逐渐干奶法 即在15-20天内达到干奶的方法。首先停止对乳房的按摩,降低精料,青绿多汁饲料的饲喂,只喂品质差的干草;停止运动或加大运动量。打乱挤奶的时间,逐渐减少挤奶次数,改日挤3次为日挤2次,1次,隔日1次。  相似文献   

14.
第1例:黑龙江五大连池市兴隆乡王某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岁,第2产,于产犊36天前来就诊。主诉几天前牛的产奶量明显降低,挤奶时间延长,乳头中间有疙瘩,比较硬,现在有奶挤不出来了。  相似文献   

15.
1精粗平衡围产期要适当配比精粗饲料,这一阶段精料的最大饲喂量不可超过奶牛体重的1%,粗料应增加青绿饲料比例。不要把奶牛喂得太饱,以免在分娩后的前几天奶牛患酮尿病。2少喂食盐奶牛产前15天左右,要减少食盐的饲喂量,增加运动量,这样可以减少奶牛乳房水肿的发生。3限量补钙对分娩前15天的奶牛要实行低钙日粮饲养,使日粮中的钙质含量减至平时喂量的1/3~1/2,这种喂法可使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转移,这样可有效防止奶牛产后麻痹症的发生。4产后挤奶奶牛产后第1天挤奶量应为正常挤奶量的1/3,从第2天起逐渐增加,到第4~5天,泌乳和消化机能恢…  相似文献   

16.
1掠夺式挤奶 有的奶牛户.不懂得奶牛在两个泌乳期之间,必须有60天的休息期(一般称为干奶期)。即在下一胎待产前60天停止挤奶。而是从产后一直挤到没有奶或下牛时.方停挤奶。这样带来的负效应是严重的:一是奶牛过度消耗体内营养.至使奶牛发情不明显。性周期紊乱。较难配孕;二是奶牛体力消耗大,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影响下胎泌乳量的提高。所以在产前必须有60天的干奶期.让奶牛有充分时间弥补体内损失的营养.为夺取下胎较高产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1泌乳初期的饲养奶牛分娩后15~20d左右为泌乳初期,也叫恢复期,奶牛食欲减退,消化机能差,生殖器官尚未复原,乳房水肿。为促进奶牛体质恢复,保证恶露排尽,减轻乳腺机能活动,在产犊后3d以内只喂品质优良且易消化的干草,4~5d以后在日粮中加入精料0.1~1kg。以后每2~3d再增加一些,但每1d增加的精料最多不超过1.5kg。为了防止奶牛产后瘫痪,产后3~5d内,每次挤奶不要挤净,尤其是产后第一次挤奶,挤1.5~2kg初乳能满足牛犊需要即可。以后每次逐渐增加,到第5d则全部挤出。但对低产奶牛或产后乳房没有臌胀的母牛,产后则可挤净。对于产后水肿厉害的奶…  相似文献   

18.
1 发病因素 奶牛产后瘫痪,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分娩后第1次榨乳24小时内.发病原因有如下几方面.母牛产犊后,有的为了多挤奶,把乳房中的奶全部挤净,这样会使乳房内压显著下降,引起微血管渗漏现象.  相似文献   

19.
产后母牛由于在妊娠后期消耗了大量的营养,此时奶牛处于生理病态。所以,母牛产后最初几天,乳房水肿,乳腺及循环系统的机能活动都不正常,在此期间有的奶户为多挣钱而大量挤奶,不给奶牛一个恢复的机会,这样会使血钙转入奶中,造成大量失钙,引起产后瘫痪或酮尿症等产后疾病。因此,在母牛产犊  相似文献   

20.
《山东饲料》2005,(6):28-28
掠夺式挤奶:一般奶牛泌乳期为305天,但由于奶牛年龄、胎次、膘情及饲养水平等因素影响,有时泌乳期适当延长或缩短。目前有的奶牛户,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从产后一直挤到没有奶时,方停挤奶。这样带来的负效应是严重的:一是奶牛过度消耗体内营养,致使奶牛发情不明显,性周期紊乱,较难配孕;二是奶牛体力消耗大,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影响下胎泌乳量的提高。所以必须在泌奶期内挤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