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就上海梅陇、广州天河和江西莲塘的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的抗药性及其与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MFO)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种群(R)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氯菊酯的 LD_(50)分别是江西种群(S)的>10414倍、2102倍和245倍。广州种群分别为>10414倍、>3569倍和1533倍。活体增效试验表明,酯酶抑制剂 TBPT 在低剂量(0.208μg/虫)时,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都无增效作用,在高剂量(2.08μg/虫)时分别增效41.7倍和110倍。用 MFO的抑制剂 PB 作同样处理时,低剂量的 PB 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增效作用分别为5倍和12.9倍;高剂量的 PB 对溴氰菊酯增效562倍以上。~(14)C-氰戊菊酯代谢的离体研究结果表明,R 小菜蛾代谢~(14)C-氰戊菊酯的速度是 S 小菜蛾的2.1倍,TBPT 抑制~(14)C-杀灭菊酯的代谢约20%,而PB 抑制50%以上。由此可以得出结论,MFO 是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拟除虫菊酯是一组杀虫剂,介绍的应用范围很广。可是,已存在一个潜在的严重危机,因为已报道对拟除虫菊酯产生抗药性的节肢动物种数从1967年的几种上升到了70多种,包括已经对其它化学杀虫剂产生极强抗药性的主要害虫,且这种情况将会由于过度施药而加重。因此,有必要寻找延缓抗药性产生和发展的策略。节肢动物抗拟除虫菊酯的报道数量比经济上防治失败的事例要多。因为:(a)在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贵溪和金溪两地马尾松毛虫种群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贵溪马尾松毛虫种群的LD50与1994年相比下降了87.66%,贵溪马尾松毛虫种群对溴氰菊酯已由低抗水平下降为耐药性差异。比较氯氰菊酯对贵溪和金溪两马尾松毛虫种群的毒力,可知贵溪和金溪马尾松毛虫种群对氯氰菊酯一直处于耐药性水平范围,贵溪马尾松毛虫种群对氯氰菊酯的耐药力比金溪种群强。  相似文献   

4.
江西马尾松毛虫的抗药性及克服抗性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对江西部分林区马尾松毛虫毒力测定结果分析,江西林区马尾松毛虫对功夫菊酯和多来保敏感,对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耐药力有所提高,高安、贵溪等林区马尾松毛虫对溴氰菊酯产生了抗药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克服马尾松毛虫抗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甜菜夜蛾的抗药性监测及防治   总被引:54,自引:5,他引:54  
80年代以来,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 H(?)bner)在上海市郊菜区曾多次大发生,严重为害十字花科蔬菜。80年代后期,市郊菜农普遍反映,使用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杀虫剂,其浓度远比80年代初期高,而效果却明显下降。作者从1981—1992年,对当地蔬菜上常用的杀虫剂进行抗性监测,并寻找有效药剂开展防治试验。结果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杀虫剂均为已知准确含量的制剂或原药;供试虫采自上海华漕地区甘蓝上至少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于1981-1986年,先后在新乡、武汉、北京、廊坊等地监测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ub.)对菊酯类农药的情况,经室内点滴法和大田防治试验,得知该虫5年中对溴氰菊酯和杀灭菊酯的LD50分别提高36.36倍和16.25倍;不同地区间的敏感程度有明显差异。新乡、武汉为主要棉区,其棉铃虫对溴氰菊酯敏感性较北京、廊坊为差,LD50达2.5638微克和2.0972微克/克虫重,较后者高出2.28—78.64倍。抗溴氰菊酯的新乡棉铃虫,对新菊酯农药PP321表现正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7.
麦蚜是为害小麦的一类重要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小麦种植区.2016年-2018年我国麦蚜总体偏重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防治麦蚜的主要杀虫剂类型之一,但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麦蚜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本文综述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用机制、麦蚜对拟除虫菊...  相似文献   

8.
自从40年代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问世以来,它在防治卫生害虫、保障人类健康方面立I;了汗马功劳,多年来曾是卫生杀虫剂吨位最大的农药中评1。但由于滴滴涕的高残出,卫生害虫又对其产生抗药性,大多数国家已经禁用。为了寻求替代药剂,各国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目前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的药剂有拟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谢节剂、引诱剂和驱进剂、有机磷类、氮么甲酸酯类和有机氯类等。五拟除虫菊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害虫高效广谱、击倒快、*渠小;很快在防治卫生害虫上大显身手。目前已批准登记的用于防治卫生’或虫的主要品…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幼虫不同龄期的抗药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棉铃虫的为害根本出路在综合治理,关键在科学使用农药。就目前我国生产的可用于防治棉铃虫的农药品种尽管有毒性高、品种少、部分品种因棉铃虫的抗性发展而药效下降等问题,但只要使用得当,特别是抓住不同虫期的特点,选好对口农药,在关键时期使用,是可以控制其为害并延缓抗性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谢力  彭统序 《昆虫天敌》1996,18(4):23-29
本文研究了酯酶在小菜蛾抗药性中的作用。离体酯酶活力测定表明,抗性品系幼虫的羧酸酯酶活力是敏感品系的1.4倍,故羧酸酯酶在抗性品系抗药性的作用不大,酸性和碱性磷酸酯酶在抗性和敏感品系的幼虫中差异很小,幼虫的酸性和碱性磷酸酯酶电泳酶谱没有差异。幼虫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显示Est-1位点的C基因的频率随着抗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基因型的多态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12.
江西省部分地区水稻二化螟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点滴法普查了江西省南昌、南城、永新、丰城、上饶、彭泽6县(市)二化螟种群4铃幼虫对4种(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供试二化螟种群对沙蚕毒素类农药杀虫单、有机磷类农药三唑磷已产生了较强的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33.30~241.95、7.97~111.20;对苯基吡唑类农药氟虫腈和抗生素类农药阿维茵素部分地区也产生了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5.88~16.47、3.70~9.90。本文还对二化螟抗性治理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拟除虫菊酯对松毛虫赤眼蜂和狭臀瓢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敏玲  许雄 《昆虫天敌》1991,13(4):175-177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七十年代崛起的,由于其用量少、杀虫效果高、对人畜比较安全,很快便应用于农业、卫生、仓库害虫等的防治。八十年代初期,由于有机氯杀虫剂主要品种六六六和DDT等高残留农药停止生产和被禁止使用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森林害虫的防治上,已有一些地方用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等进行飞机或地面喷雾防治松毛虫,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本所松突圆蚧组曾提出用氯氰菊酯防治松突圆蚧,地面喷雾试验用25ppm的防治效果达92%。  相似文献   

14.
板兰根中三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研究了板蓝根中3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残留分析方法。以石油醚为萃取溶剂,分别用索氏抽 提法、浸渍振荡法、超声波法提取。提取液经100 mL丙酮∶0.05 mol/L氯化钙溶液(1∶1)液 -液分配净化后,以弗罗里硅土柱净化,5%乙酸乙酯-石油醚淋洗,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 测器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10-10~4×10-10g,氯氰菊酯 、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5×10-3、5×10-3、2×10-3 mg/kg。3种提取方法对板蓝根的添加回收率、变异系数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抗药性的历史节肢动物抗药性的历史记载,一般说来是从1908月梨圆蚧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对石硫合剂产生抗性开始的。1908年Mclander在华盛顿州的Clarkston山谷观察到,常规的石硫合剂防治梨圆蚧之后其存活率很高,于是他首先提出是抗性所致。十  相似文献   

16.
用球形芽孢杆菌Ts—1冻干菌粉,对国内10种蚊幼虫生物测定的结果表明,不同蚊种之间敏感性有很大差异。库蚊属蚊虫(特别是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对Ts—1敏感性很高,按蚊其次,而伊蚊属除东乡伊蚊外对Ts—1均不敏感。此外,同一蚊种不同地理株之间,对Ts一1的敏感性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了害虫抗性问题。而抗性谱调查和抗性监测是合理选择替换农药、延缓害虫抗药性所不可缺少的工作。本文作者以对氰戊菊酯抗药性达613.6倍的菜缢管蚜(Lipaphis erysimi Kalt)种群为基础,研究了其对4种类型杀虫剂的交互抗性谱,以便为该害虫的抗性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菜蛾抗药性衰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菜蛾抗药性衰退的初步研究罗余平,黄彰欣,吴佳教(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广州510642)杀虫剂轮换使用是克服害虫抗药性的有效方法。为了更好地应用这种方法防治小菜蛾[Plulella xyloslella(L)],就应探讨小菜蛾对某种杀虫剂出现抗药性后,...  相似文献   

19.
天然除虫菊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天然除虫菊素对害虫有着击倒快、使用浓度低、杀虫广谱、害虫不产生抗性、对温血动物及人畜低毒、低残留等诸多优点 ,但由于其在光照及空气下不稳定 (易分解 )和资源的短缺 ,其发展逐步陷入低迷状态。自20世纪20年代Elliott.M博士合成第一个拟除虫菊酯以来 ,30年代就有大量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面世 ,成为继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后的另一大类新农药。拟除虫菊类农药 (主要是杀虫剂 )比起天然除虫菊素有着光稳性优点。但经长期的使用发现害虫对这类农药易产生抗性。由于在自然条件下比较稳定 ,对农产品、环境中的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贵州省白背飞虱的抗药性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13年和2014年采自贵州省贵阳、平坝、遵义、黔西、平塘及玉屏6地白背飞虱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对噻虫嗪的敏感性最高,LC50值为0.060~0.93 mg/L(平均0.33mg/L);其次为吡虫啉、毒死蜱、环氧虫啶和噻嗪酮,其LC50值分别为0.080~2.84mg/L(平均1.03mg/L)、1.09~3.89 mg/L(平均2.27 mg/L)、0.59~10.07 mg/L(平均2.71 mg/L)和0.28~18.15 mg/L(平均4.96mg/L);白背飞虱对敌敌畏、吡蚜酮和异丙威的敏感性相对较低,LC50值为0.89~57.96mg/L,LC50平均值分别为10.03、12.16和22.44mg/L。两年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贵州省6地白背飞虱种群对吡蚜酮、噻嗪酮和吡虫啉表现出低至中等水平的抗性,而对其余5种药剂仍较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