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用茶多酚和大豆分离蛋白混合液处理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结合聚乙烯(PE)保鲜袋包装低温(10±1℃)贮藏,评定贮藏过程中刺芹侧耳感官指标的变化,并测定其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褐变度及失重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大豆分离蛋白与茶多酚对刺芹侧耳进行涂膜保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中添加茶多酚可明显抑制其褐变度和呼吸强度的上升、降低其失重率,减少其贮藏期可溶性固形物的损失,对刺芹侧耳的保鲜效果优于单一涂膜剂和蒸馏水对照,涂膜保鲜剂中添加茶多酚量为2%时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第10期报道,陕西师范大学科研人员进行了低温、减压、臭氧处理冬枣贮藏试验研究,确定了冬枣贮藏的适宜条件:在给贮藏环境提供充足的水分湿度条件下,温度控制在-2℃;每隔10d(天)用30mg/m3的臭氧(O3)处理半小时,之后立即除去臭氧;每天抽真空1次,使压力保持在40.5~47.0kPa。试验表明,可降低果实呼吸强度,抑制酶活性和霉菌繁殖,减缓淀粉和维生素降解速度,防止果实腐烂和冻害发生,保持果实硬度等,冬枣可贮藏140d(天),好果率达92.6%。低温、减压、臭氧处理保鲜冬枣…  相似文献   

3.
将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热激蛋白基因hsp70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进行遗传转化,PCR验证得到刺芹侧耳抗性转化子。试验表明:潮霉素浓度为70μg/mL,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200μmol/L,侵染时间为90 min,共培养时间为2 d时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核桃加工下脚料栽培刺芹侧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核桃加工下脚料核桃壳部分或全部代替常用培养料中木屑、玉米芯进行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杏鲍菇)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核桃壳代替玉米芯的配方1(木屑34%,核桃壳30%,米糠20%,麸皮10%,玉米粉5%,石灰1%)栽培刺芹侧耳,发菌快(满菌时间25 d)、子实体含氮量高(2.83%),单瓶产量(193.3 g)与使用常规培养料栽培(202.0 g)相近,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光照对刺芹侧耳子实体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光照对工厂化栽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子实体形态和产量的影响表明,7种不同波长光源中蓝光对刺芹侧耳子实体发育最有利,蓝光照射所获得的子实体个体较大、外观形态好(菌盖较大、较厚)、商品价值高;进一步研究了蓝光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对刺芹侧耳子实体生长的影响表明,采用3根LED条形灯照射所获得的刺芹侧耳外观形态及单瓶总产量均较好;光照时间为6h即可获得外观形态较好、单瓶总产量较高的菇,但照射18h得到的菇个体较大。  相似文献   

6.
臭氧处理对菠菜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菠菜为试材,采用10%浓度臭氧处理菠菜,以0.03 mm PE膜包装袋包装(对照组)于(20±1)℃下贮藏,通过对其贮藏期间感官品质及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臭氧对采后菠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可有效维持菠菜的感官品质,减缓水分散失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程度;此外,臭氧可抑制菠菜叶绿素及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提高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从而达到保鲜效果,延长菠菜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麻类资源,尝试采用不同苎麻麻蔸添加量的培养料栽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率以及生物学效率,并将麻蔸与棉籽壳及其他麻类副产物(苎麻麻骨、麻叶,红麻麻骨、麻叶,青贮苎麻麻骨、麻叶)的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及栽培效果进行了比较,评价麻蔸为主料栽培刺芹侧耳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棉籽壳相比,苎麻麻蔸中粗蛋白含量高而粗纤维含量低,而与青贮苎麻副产物相当;供试配比培养料中,以苎麻麻蔸含量50%和60%的培养料栽培刺芹侧耳效果较好,生物学效率达到70%左右;苎麻麻蔸栽培刺芹侧耳效果与其他麻类副产物相当,显著高于棉籽壳。苎麻麻蔸是栽培刺芹侧耳的理想替代原料。  相似文献   

8.
芒果采后分别经10mmol/L柠檬酸、10mmol/L柠檬酸+0.05%纳米氧化锌(ZnO)复合浸果10min后,常温贮藏,定期检测相关指标,以探索芒果采后实用保鲜新方法。结果表明:柠檬酸处理对芒果保鲜有一定作用,可延长芒果贮藏时间;但柠檬酸+纳米ZnO复合处理对芒果保鲜效果更显著,贮藏16d,柠檬酸+纳米ZnO处理芒果的硬度、好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维生素C均明显高于柠檬酸组和对照组。而失重率、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柠檬酸组和对照组。所以柠檬酸+纳米ZnO处理可显著降低芒果采后呼吸作用,较好保持芒果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栽培食用菌的新原料和增加红麻种植的经济效益,本研究进行了红麻副产物栽培刺芹侧耳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条件下刺芹侧耳的菌丝生长速率以及生物学效率,研究了水分、pH值、钙盐、糖以及碳氮比对刺芹侧耳生长的影响,确定了红麻副产物栽培刺芹侧耳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红麻副产物培养基中麻骨50%、氮源35%、水分67.5%,pH值为5.5,添加1%碳酸钙和1%蔗糖时用来栽培刺芹侧耳生物学效率最高。品质分析结果显示红麻栽培刺芹侧耳产品的蛋白质、脂肪、还原糖和粗纤维指标与棉籽壳培养基栽培的接近,但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降低了7%。因此,红麻副产物是栽培刺芹侧耳的理想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10.
高湿低温环境中臭氧对冬枣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晓军  王群 《果树学报》2004,21(4):346-349
软化褐变和腐烂是冬枣贮藏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高湿低温贮藏环境中,臭氧(浓度1~2 mg/m3,作用时间15min,8 h释放1次)对冬枣的硬度与维生素C含量、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并统计了冬枣贮藏60 d和模拟运输后再贮藏7 d的脆果率等理化指标。结果发现,湿冷环境中,臭氧可以延缓冬枣硬度、维生素C含量和淀粉含量的下降速度,75 d时臭氧处理冬枣的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3.4%和14.3%,淀粉含量比对照组高出18.6%(60 d);臭氧可以降低淀粉酶活性和MDA含量的上升速度,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60d时臭氧处理组比对照组枣果的淀粉酶活性和MDA含量分别低34%和92%,过氧化物酶活性峰值比对照组的低27.3%;贮藏60 d后臭氧处理冬枣的脆果率比对照组高出25%,说明湿冷环境的臭氧贮藏可以明显提高冬枣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PDA平板和PDB液体摇瓶培养方法,比较了铁、锌和钙离子在香菇(Lentinula edode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和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丝体中的富集及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锌和钙离子可以在香菇、金针菇和刺芹侧耳菌丝中富集。实验范围内,铁离子促进香菇和金针菇生长的浓度均为5.6~28.0 mg/kg,当浓度超过279.3、279.3、28.0 mg/kg时抑制香菇、金针菇和刺芹侧耳菌丝生长。锌离子促进香菇生长的浓度为3.3~6.0mg/kg,当浓度超过653.8、327.0、327.0mg/kg时抑制香菇、金针菇和刺芹侧耳菌丝生长。钙离子浓度超过1721.7、8608.5、8608.5mg/L时抑制香菇、金针菇和刺芹侧耳生长。  相似文献   

12.
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原基形成过多影响子实体商品的产量和品质,生产上一般通过人工疏蕾保证单菇重达到商品菇要求。通过在刺芹侧耳菌丝体培养阶段结束后进入生殖生长时,采用中间留有直径4cm圆形孔的20cm×20cm牛皮纸(100g/m2,透光率5%)套住刺芹侧耳袋口端,减少栽培袋袋口光照面积,考察对原基发育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刺芹侧耳菇蕾在开口处分化并迅速发育成子实体,使采收期比对照提前1.8d;而在被牛皮纸覆盖的区域菇蕾不能分化,从而有效地控制刺芹侧耳菇蕾的数量,使疏蕾次数从对照的2次减为1次;同时,局部遮光而对子实体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糠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和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并测定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成分,以研究利用刺芹侧耳菌糠栽培草菇和双孢蘑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刺芹侧耳菌糠栽培草菇产量为6.34kg/m2,相比常规稻草栽培草菇增产49.17%,其蛋白质含量为27.9%,也高于稻草栽培草菇(24.9%);刺芹侧耳菌糠栽培双孢蘑菇的产量与稻草栽培双孢蘑菇产量相近,而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含量都低于稻草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14.
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子实体进行热风干燥处理,检测其色差值、褐变指数、中间指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其美拉德反应程度;提取刺芹侧耳多糖-蛋白质复合物,分析其基本成分、加工特性(溶解性、相对黏度、起泡性、乳化性、硬度、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和凝胶强度)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新鲜刺芹侧耳的色差值最高,干制24 h的最低;新鲜刺芹侧耳的褐变指数与中间指数最低,干燥24 h的褐变指数与中间指数最高。新鲜刺芹侧耳多糖-蛋白质复合物溶解所需时间最长,干燥18、24 h的溶解时间较短;干燥24h的相对黏度最高,新鲜刺芹侧耳的最低;干燥24h的乳化性、起泡性均最好,干燥12、18、24h的乳化稳定性较好,干燥18 h的起泡稳定性较好;干燥24 h的硬度、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和凝胶强度均最高;干燥18、24h的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较高,干燥24h的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干燥24h的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较高,干燥18、24 h的对多酚氧化酶抑制率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刺芹侧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塔罗科血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完熟果实,分别采用11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后,进行单果包装低温(8~10℃)贮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真绿色柑桔保鲜剂、抑霉唑和咪鲜胺等柑桔常用化学保鲜剂以及碳酸钠处理的保鲜效果较好。其中,抑霉唑250 mg/L浸泡塔罗科血橙果实1分钟处理后贮藏60天的烂果率为5.3%,保鲜效果最好,对青霉病和绿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100%。碳酸氢钠、食盐、酒精、柠檬酸、甘氨酸和温水处理等均无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工厂化栽培中发黄腐烂子实体的细菌组成,构建16SrDNA文库,利用限制性内切酶MspI和RsaI分别对随机克隆进行酶切筛选,并测定代表性克隆16SrDNA序列,BLAST分析结果表明刺芹侧耳子实体病状组织中存有两类菌群,分别为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属。同时,对刺芹侧耳子实体病状组织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16SrDNA鉴定及BLAST分析,病原细菌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的同源性较高,其作为引起刺芹侧耳工厂化栽培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以刺芹侧耳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基质菌丝体和子实体为试材,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刺芹侧耳栽培过程中基质菌丝体和子实体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期掌握刺芹侧耳整个栽培周期中基质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动态,为进一步探索刺芹侧耳栽培过程中菌丝吸收利用氮后合成的有机氮载体以及转运和传递方式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基质菌丝体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发菌阶段显著上升,在后熟阶段及搔菌处理时期,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不显著;子实体生长阶段,基质菌丝体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基质菌丝体中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为精氨酸(Arg),现原基时含量达到最高值为7 082.30μg·g~(-1)(占比65.86%),从现原基到子实体成熟过程中基质菌丝体中Arg含量逐渐下降,最终为1 741.31μg·g~(-1)(占比40.67%)。由此推测Arg在刺芹侧耳生长过程中的氮素营养转运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臭氧处理对巨峰葡萄品质与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臭氧气体处理对巨峰葡萄采后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为臭氧在葡萄保鲜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以21.04mg·m-3、44.62mg·m-3、81.41mg·m-3、131.14mg·m-3等不同浓度臭氧气体处理巨峰葡萄,置于温度-0.5℃~0.5℃、湿度85%~95%冷库中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与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臭氧处理可有效抑制葡萄的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的下降;有效抑制PPO活性,减少单宁等抗氧化物质的消耗;并能保持葡萄果实内较高的SOD、CAT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延缓葡萄果实的成熟和衰老进程。其中以81.41mg·m-3臭氧气体处理葡萄,即以250mg·h-1臭氧气体发生量通入气胀2min,并密闭保持1h,每周处理1次,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最为显著,贮藏至98d后,好果率达85.4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光质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生长发育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将刺芹侧耳菌袋在出菇阶段置于红(A)、黄(B)、绿(C)、蓝(D)、白(E)光下照射,以黑暗条件为对照(CK)。结果表明:黄、绿、蓝、白光照射可缩短刺芹侧耳的生长周期,提高发育整齐程度,且蓝、白光处理的发育整齐度较好;蓝、白光处理的整菇长度(137.8 mm和147.4 mm)和菌柄长度(98.5 mm和107.7 mm)显著短于其它处理;绿、蓝、白光处理的菌柄较粗(最大直径54.8~60.8 mm,最小直径46.3~52.9 mm),但绿、白光处理的菌柄形态不匀称;黄、绿、蓝、白光处理的菌盖最大直径显著大于CK(黑暗)组,其中白光处理的菌盖最大直径最大,且生长后期约25%的菌盖长成畸形,红光和黑暗处理的菌盖多为圆形,形状整齐;蓝光及白光照射使菌盖颜色变黑、变蓝;红光照射的子实体粗蛋白含量为21.97%,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红、蓝光照射的子实体中的粗多糖含量低于黄光和黑暗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工厂化生产刺芹侧耳时,根据子实体生长状态及时调控光照,将有利于生产出适应于市场需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以新鲜的不同成熟度的枸杞鲜果为试材,采用0、0.75%、1.00%、1.25%的壳聚糖涂膜液对枸杞鲜果浸泡处理1min后,在4℃下贮藏10d,每隔2d测定1次枸杞鲜果的抗坏血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腐烂率和失重率,研究了不同浓度壳聚糖涂膜处理对不同成熟度枸杞鲜果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涂膜处理的枸杞鲜果能存放8~10d,比对照组(清水处理)可延长1~2d。各涂膜处理均能有效减缓果实水分的蒸发、降低失重率和腐烂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其中以1.25%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枸杞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4d后才出现腐烂果,比对照组延迟了2d。因此,壳聚糖涂膜处理有利于枸杞鲜果的保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