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三回程有机肥颗粒转筒干燥设备中筒抄板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有机肥颗粒物料的高效干燥,提出了专用三回程转筒干燥工艺,着重对影响有机肥颗粒运动的中筒内抄板设计参数进行研究。分析了抄板的作用原理,设计出在中筒可以实现物料逆向爬坡的组合式抄板;应用EDEM离散元软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物料在中筒内停留时间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为转筒安装倾角和组合抄板平面滑板角;通过试验验证,完成了转筒倾角和组合抄板平面滑板角对物料停留时间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试验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对比分析,经偏移修正后的仿真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物料在中筒内的停留时间;根据试验结果,转筒安装倾角不超过5°、组合抄板平面滑板角不小于40°时干燥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气流冲击式转筒干燥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种气流冲击式转筒干燥机,与常规式转筒干燥机相比,具有传热系数高、物料受热均匀、节约能源、单位体积装载量多等特点。干燥机采用保温隔热、热空气循环利用以及换气除湿等方法,工作时可根据不同物料的特性和产品要求调整热风温度、相对湿度、风速、转筒转速等工艺参数以及分支喷管直径、高度、倾角等结构参数。以牧草种子(披碱草种子)和胡萝卜丁为试验物料对气流冲击式转筒干燥机进行了性能试验,干燥后的披碱草种子可达到国家Ⅰ级种子标准,脱水胡萝卜丁复水后与原物料L、a、b色差ΔE仅为5.95。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液体黏滞系数测量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了转筒法测量液体黏滞系数的实验,通过设计内外转筒动静结合结构将黏滞力转化为转筒的扭矩,利用三线摆把转筒扭矩转化为转筒的微小转动,并利用光杠杆法测量转筒的微小转动,将难以直观观察的黏滞力转化为常见易测的物理量,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本实验巧妙地将相对运动的测量端固定起来,大大降低了测量的难度。此外,通过增加恒温装置和测温装置,实现了液体黏滞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的测量,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解决注塑机料筒温度控制系统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方法】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注塑机料筒的超快智能温控系统,该系统的设计综合应用自动化技术和智能调控技术,以PLC自动控制系统以及PID智能控制软件为主。设计流程如下:首先需要科学选择料筒,并结合料筒的实际情况,构建智能温度控制模块,引入嵌入式的智能控制算法,通过后台输入相关参数的方式进行操控;通过验证平台,验证操作模式以及系统算法是否稳定,然后进行小批量的生产,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质量评估,若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地进行生产工艺和温控系统的调控。【结果】该系统通过闭环控制算法来实现自动化调控,不仅可以提升注塑机料筒温度控制的精准性和科学性,更可以为实际的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8.
带直扬料板回转筒内秸秆碎料运动与混合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扬料板对实验室级回转筒内秸秆碎料发酵热均匀化速度的影响,需研究筒内二元秸秆碎料颗粒的混合速度。基于图像分析,建立了研究二元秸秆碎料颗粒混合度Imix及完全混合时间Tc的方法,并用Visual Studio编写了分析软件。依据实验室级回转筒设计实验台,采用完全实验、分析软件和正交分析法,研究了直扬料板对Tc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实验室级回转筒而言,在对Tc的影响上,板长大于板数,两者数量级相同,均表现显著,并相互耦合;宏观效应曲线上,Tc随板长增加类余弦函数规律变化,随板数增加类指数函数规律变化;Tc向单+长板和多+中长板两级化降低,向多+短板和多+长板两级化升高,4块板55%筒体半径长度扬料板情况下混合最快。不当的扬料板选择,反而会降低筒内料发酵热的均匀化速度,选用扬料板时,应采用多+中长板方案。最后,基于摄像结果分析了颗粒的运动模式、扬料板的作用过程、扬料板作用下的物料混合机理,归纳总结了不同长度/数量的扬料板作用下的颗粒运动模式,完成实验室级回转筒内物料运动模式的分解、定性研究。对于工业级回转筒,可参考本文所提出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11.
远程变电站抄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无法适应用电管理的需要.充分利用电话线路的有利条件,设计一种基于电话线路的远程抄表系统.详细介绍远程秒表系统的组成,探讨用户电能表终端和配变集中器的设计思路,总结出营业管理程序具有自动化集中抄表、易于控制、实时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14.
针对现有远红外蔬菜脱水机存在的输送链板不能按时翻转落料甚至脱落等问题,对其拨板机构进行了改进.试验证明,改进后的拨板机构能够保证设备顺利地实施前后链板的左右交替换位,其换位率达99.47%,因拨板机构卡住而导致双面输送链板脱落的可能性降为0,从而使翻转落料得以顺利实施;采用可调活板结构调节轴承外圆至链轮节圆之间的距离,保证了拨板机构的位置精度.采用该拨板机构时,其支座角度以135.左右为宜,轴承外圆至链轮节圆之间的距离最好为0或略小于0. 相似文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