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使用后评估(POE)法为研究方法,通过观察抚顺丰远玫瑰城居住区水景空间植物景观的配置手法和使用需求并分析使用人群对于植物景观的实际需求和使用情况,以植物景观的品种数量、可观赏性、健康状况、空间布局、植株高度、种植密度、修剪风格、温湿调节等8个因子拟定评估准则,然后对玫瑰城水景空间植物景观进行满意度调查,计算各因素对水景空间植物景观的满意度相关性。最后根据所分析的数据发现植物的可观赏性和植物配置的空间布局对整体水景空间植物景观的影响较之其他因素更加显著。针对两因子中不足之处提出改良意见,为今后抚顺地区自然奈件的水景空间植物景观设计做参考。  相似文献   

2.
阐述植物景观空间的内涵、空间类型及影响元素,对新乡牧野公园的植物景观空间营造进行初步分析,指出牧野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类型比较丰富,植物景观空间设计较为合理,对类似气候城市中其他绿地的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们的任何活动都依存于空间,人和空间形成的系统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景观空间带给人的心理感受非常重要,它会影响人的情感、生活品质等各个方面。一个景观空间由其各设计要素组合而成,通过各要素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不同功能的空间环境,给人以不同的空间感受。人们对空间环境的感受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第六感等,然而判断环境好坏最直接的还是视觉这一直觉体验。文章对各设计要素对营造景观空间不同视觉心理感受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景观设计中能营造出更符合人们不同心理感受的空间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居住区绿地空间的植物尺度与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居住区的绿化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与居住区建筑建设速率相匹配,居住区植物景观建设往往期盼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忽略了对植物空间尺度的把控和对植物种植密度的合理化设计。植物尺度与种植密度决定了植物景观的空间形态以及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居住区绿地空间的营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分别从植物个体空间尺度、植物种植尺度与种植密度以及杭州居住区绿地案例3个部分综合分析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设计中有关于植物的尺度应用问题以及植物的种植密度问题,并给出空间营造改善的相关建议。讨论如何从植物造景的角度,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居住区绿化空间,提升居住区绿地环境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医院的整体环境设计中,户外空间的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意识到,户外环境的设计对医患双方均有着巨大的心理影响。本文从植物景观在医院环境中的艺术美感、生态功能和公共关怀方面体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可以让医院真正认识到植物景观的重要作用,进而在环境建设方面合理规划植物景观,充分地发挥植物景观的各项作用能够得到。  相似文献   

6.
植物是构成景观环境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而色彩对人具有重要的心理影响力。由色彩斑斓的植物所营造的不同景观环境,带给人不同的心理和视觉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植物色彩象征。儿童景观设计具有特殊的设计手法,通过从分析植物色彩象征在不同类型儿童景观中的应用和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影响,探讨如何来创造更有趣味性、适宜性的儿童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7.
人与景观环境是互为作用、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景观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以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作为设计核心。文章从人文环境角度、自然环境角度、空间、形体材质、色彩等角度分析景观设计对人群行为的影响;从人的行为尺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人群的交流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来阐述人群行为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古代园林时期到如今的城市园林生态建设,植物在园林发展中起到诸多功效的作用。通过对特定时期的中西方植物景观差异性进行研究,以时间为轴线,从植物的景观功能、设计手法、空间营造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表明,同时期下的中西方植物景观在设计手法和空间营造上受当时的人文条件、统治阶级、环境条件等因素限制,植物设计的表达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均反映了同时期园林植物景观的不同设计理念。旨在为之后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花卉》2018,(22)
本文讲述了校园景观的设计原则,重点阐述了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中的设计表达分析,主要有环境和行为文化表达和特定物质文化表达。其中环境行为表达分为交流空间的文化氛围、固定行为场所和娱乐运动文化活动氛围;特定物质文化表达分为标志性建筑物、建筑和植物景观的文化,旨在更好地表达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娱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通过合理的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建筑整体景观表达效果。本文首先对地域性文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具体的设计策略,包括前期的地域性分析、室外空间环境组织策略、植物景观营造和景观细节处理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愈发明显,生活空间缩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渴望能够把身边的环境进行改变,从枯燥、污染严重的空间解脱出来。富有情趣、注重体验的景观吸引公众自发参与,将很多需要深层次考虑的问题引入人们的生活,并且自然而然地将人作为体验型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验型植物空间设计原理和要素出发,论述体验型植物空间设计方法,对案例进行简要分析,以达到对体验型空间植物景观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园艺》2020,(3):122-124
康复景观是最先兴起于欧美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园林的新型景观模式,其倡导构建"健康"和"疗养"为理念的治愈性空间。以植物要素为切入点,分析中外优秀的康复景观案例。在综合考虑人的感官、地域特色、气候等因素下,从康复花园的角度去探索植物在特定空间上的布局形式。为今后在康复花园中,运用植物打造符合不同人群需求的景观空间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沿河公园及绿地对附近居民提供休憩、运动、聚会等功能活动,通过对沿河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空间与使用人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人为本"的植物景观是如何通过品种及林缘空间来创造的,以及不同植物景观会给人群带来怎样的行为活动及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14.
在老城区景观更新过程中,发现存在许多功能复杂、差异大的建筑空间组合区,在小区域范围内建构多元化的景观空间以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是这些多功能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案例地贵州师范大学阳光苑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是典型的老城区小尺度的活动空间,从空间序列的角度出发,对其植物配置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其在多功能空间组织中的作用和优势。结果表明: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形态特征以及不同的配置方式是影响多功能区不同人群使用需求的重要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进行多功能区植物配置时,分清主次,利用基调树种和季相变化烘托主环境氛围;②按照“少即是多”的原则进行均衡配置,并且使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有机结合;③利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配置,创造丰富的竖向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功能。研究结果可以为同类型的区域交往空间提供植物配置策略,优化和提升老旧社区的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从环境与人行为的关系、环境与安全空间、实用空间、宜人空间、私密空间、公共空间等特定空间的营造方面探索人与环境的关系。园林植物与路径、节点、区域、标志、边界等环境意象的形成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设计这些不同场地的植物配置时,就要考虑到人的生理和心理2方面需求,选择合适的景观树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根据不同特定空间、使用者的多种需求设计出安全、实用、宜人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6.
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不同的环境对人心理感受的影响不同,随着生态观念的深入人心,植物在园林的景观构成要素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植物是体现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空间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园林要素中极为重要的一员。本文通过分析环境心理学与中国园林植物造景的相互影响以及设计原则,使环境心理学能够在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得到更灵活、更贴切的应用,并对后来的研究与应用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常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芸 《现代园艺》2012,(23):54-55
居住区绿化景观受土壤、地形、地下停车场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这几个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实际情况,在植物选择、植物搭配、艺术构图上要精心设计,设计出符合居住区的绿化景观,提供符合现代社会居民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8.
胡丛飞 《花卉》2020,(6):30-31
选取青岛近年新建的龙湖悠山郡居住小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景观空间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景观空间的多样性,丰富并完善了人居环境不同人群的需求。通过植物空间的有效组织,给人以亲近自然的丰富体验,构建生态多样化的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19.
园林植物的应用对于公园绿地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植物对于公园绿地的作用主要有调节环境生态状况、划分空间、美化城市环境、营造景观效果等。根据场地与环境情况合理运用园林植物,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积极作用,可促进城市空间环境更好地发展。以重庆江北嘴中央公园为例,结合该公园的区位环境等区域特点,对植物应用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选取诸暨市具有代表性的新老公园进行植物景观调查分析,调查各公园植物种类及数目、群落结构、季相变化、色彩搭配、空间营造、养护管理等,分析植物景观对诸暨城市绿地功能性、景观性、文化性等的影响,总结诸暨植物景观特色。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植物景观优化方案,以期为生态园林城市公园绿地的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