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马铃薯组培苗平均单株结薯1~2粒,生产上常通过加大移栽密度来提高产量,但高密度移栽会带来组培苗需求量大、植株间通风透气差、植株不能充分生长、原原种个头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存活率,一般在移栽前额外进行1次壮苗培养,但壮苗培养相对常规扩繁成本有所增加。壮苗移栽因顶端优势强,植株分枝少,导致单株结薯较少。此外目前的通用做法还有  相似文献   

2.
介绍低纬度高海拔地区马铃薯茎尖剥离、组培苗生产、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合格种薯生产等一系列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陕北是全国马铃薯五大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近30万公顷,其中脱毒种薯推广面积达到10万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1200千克左右,增产增值效益显著。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榆林大地种业公司联合组建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工厂,具备年产试管苗1500万株,微型原原种薯2000万粒,基本满足现有脱毒种薯种植面积。为了防止马铃薯退化,以保证及扩大脱毒薯面积,应加大现有的原原种工厂化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会泽县科研设施建设大为改善,建成了“规模较大、档次较高、设备齐全、管理完善”的会泽县脱毒马铃薯繁育中心,现有温网室2628m2、组培室560m2、种薯仓库2006m2、马铃薯质量检验室554m2,年生产脱毒组培苗100余万苗、脱毒原原种300余万粒,是云南省种薯(苗)快繁最大的生产基地县。  相似文献   

5.
推广脱毒马铃薯已成为提高马铃薯产量的重要有效措施之一。马铃薯脱毒原种是用保护设施下生产的脱毒微型薯作种薯,在高海拔冷凉山区、有一定隔离条件的土地上繁育优良种薯的一种生产方式,主要以繁育马铃薯脱毒良种为目的,与大田栽培方式有所不同。通过近两年来对比繁殖技术的摸索,初步总结出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原种繁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脱毒马铃薯原种无土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马铃薯栽培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得人们的喜爱。当今,以马铃薯为原料的食品越来越多,但目前马铃薯栽培种性退化很严重,病害侵染特别严重,造成品质差、产量严重下降。为了提高马铃薯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我们在文洛式智能温室内,采用有机无土固体基质扦插脱毒马铃薯组培苗,繁育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我们主要作了基质配方的筛选试验、马铃薯组培苗扦插密度试验、温度对组培苗扦插成活率与结薯率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扦插方式对生产微型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脱毒苗网室扦插方式是影响试管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之一,扦插密度是原原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试验采用不同扦插方式及扦插密度进行微型薯扩繁,结果显示:采用镊子扦插,在密度5 cm×5 cm时,能显著提高试管苗的成活率和微型薯产量,达到降低微型薯生产成本的目的,此处理组合为繁育微型种薯的最佳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移栽苗剪插快繁脱毒微型种薯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土栽培生产马铃薯微型种薯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对我国马铃薯产业提升、种薯生产工艺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试管苗脱毒快繁工艺复杂、培养价格高、工期管理程序繁多,造成马铃薯试管苗成本高,扩繁速度慢,而且,夏季高温污染以及移栽苗成活率低等问题,成为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规模扩大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居玉玲  王炳君 《蔬菜》1999,(3):20-21
马铃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农作物,我国的栽培面积达400万hm’,马铃薯为无性繁殖植物,极易感染病毒而引起种性退化,因此留种困难。许多国家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种著,我国则是北种南凋,由于用种量大门.5-Zt/hm’),每年调种时,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80年代以来,天津市蔬菜所创建了“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技术”及扩繁体系,并取得重大进展。一、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技术是应用生物技术与无上栽培技术相结合进行敞开力防蚜)、工厂化周年生产脱毒微型种薯的方法,分以下三个步骤1.脱毒组培苗的生产马铃薯脱毒苗的…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适合广西地区的马铃薯种薯脱毒快繁技术,解决广西区马铃薯北薯南调原种供应不足及脱毒种薯普及率低等问题,2011年我们在广西西北部海拔1000m以上的天峨县进行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不同密度夏繁试验。结果表明:0.8万粒/667m2是高海拔天峨县地区合理的播种密度,‘费乌瑞它’(A1B3)不但结薯数多,而且单粒薯重量适中,产量(1492kg/667m2)最高,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数不断减少,产量降低,成本也增加。由此可见,在夏繁脱毒马铃薯原种的繁殖生产中,合理的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的稳产增产很关键。  相似文献   

11.
优质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粮、菜、饲及工业原料兼用作物,其营养成分全面而均衡,市场开发潜力很大。脱毒马铃薯对马铃薯进行茎尖脱毒,通过组织培养生产原原种、原种进行推广,是一项有效的避毒增产技术。它具有无病毒感染、结薯早、膨大快、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脱毒马铃薯一般可增产30%-50%,(亩)产值千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雾培法生产微型脱毒薯是目前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一项先进的新技术,它通过营养液定时喷雾,使植株根系在黑暗和无基质条件下获得生长所需水分和养分,属于典型的气雾法栽培。这种方法可以在保护地条件下,实现人为调控马铃薯生长发育所需条件,使植株生长迅速,可大幅度地提高繁殖效率,并可根据所需种薯的规格,随时采收符合标准的薯块。  相似文献   

13.
斯南白宗 《蔬菜》2018,(8):50-53
为了转变迪庆州马铃薯生产耕作粗放、绿色防控意识淡薄、肥料及农药施用不当、良种繁育体系尚未健全、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步伐慢等现状,解决马铃薯单产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不明显的问题,同时有效发挥当地土壤、气候、光照等资源优势,2016年迪庆州农科所立足迪庆马铃薯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特点,引进国际马铃薯中心推荐的马铃薯雾培生产设施,建立了1 000 m~2塑料大棚温室,开展马铃薯原原种雾培试验,以期促进迪庆马铃薯产业向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以及高单产、高品质的方向发展。从试验结果来看,共栽植组培苗7 600株,生产马铃薯15.2万粒,雾培生产较传统微型薯栽培大大提高了繁殖系数,缩短了微型薯的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单株结薯率是传统栽培的10~15倍,在迪庆高海拔地区成功实现了马铃薯微型薯双季生产。  相似文献   

14.
随着马铃薯的连年种植,不同品种的马铃薯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脱毒种薯的推广是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保证,大量生产脱毒种薯和掌握马铃薯原种生产技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高静  黄正霖 《西南园艺》2005,33(Z1):19-21
从重庆市马铃薯的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原种的引进、扩繁和生产,脱毒种薯繁供体系建设,技术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以及种薯营销几个方面介绍了发展现状.并提出存在问题,讨论了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化发展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正病毒是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由于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病毒侵染进植株体内后,会逐代传递并积累,最终导致种性退化而大幅度减产。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采用生物技术脱除已侵染到块茎中的病毒,使之恢复原有品种的生长特性。1脱毒种薯繁殖技术由脱毒微型薯长出来的种薯一般叫做原种,有人把它叫做原种一代。原种经过繁殖后可以直接用于大田生产。隔离条件好的情况下,原种可经过两代繁殖后用于大田生产。原种及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受到病毒的感染后会出现退化现象,进而降低马铃薯的产量。通过对马铃薯进行脱毒,并使用试管微型薯繁殖技术培养无毒的马铃薯种子,可大大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保证马铃薯的品质。本文对马铃薯脱毒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繁殖技术要点,并对马铃薯繁殖技术中病毒检测方法进行了讨论,以期促进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繁殖技术的发展,提高马铃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组织培养是当代生物研究中的一项基本技术,而马铃薯微型脱毒种薯是生物技术与无土栽培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优良品种的脱毒苗密植来生产个数多、无病毒、单薯重约1克的微型薯块。微型脱毒薯的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可工厂化周年生产,比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自2009年被农业部纳入马铃薯原种补贴试点以来,取得的成效有:脱毒种薯综合生产能力及推广面积显著提升;带动了全市马铃薯生产发展;基础设施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脱毒种薯良繁体系逐步完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畅通种薯流通渠道,打造稳定的优质原种供应渠道,加强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建立健全的种薯质量监督检验体系,优化布局种薯扩繁基地,加强贮藏技术培训和设施建设"等完善重庆市脱毒马铃薯良繁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雾培管理新技术——槽内打顶整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雾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无土栽培技术,主要用于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的生产(图1)。马铃薯雾培平均单株结薯多达50~60粒,每平方米结薯可达800~1000粒,是基质栽培生产微型薯的几十倍,大大提高了微型薯的生产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