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秦川牛是我国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中外驰名,在全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中也是首屈一指的。1978年农业部把秦川牛选育列为国家重点研究项目07号课题之一。为了摸清秦川牛的种质特性,为今后开展系统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农业部的关怀和资助下,在省农业局的具体领导下,于1978年10月成立了秦川牛课题研究组,由西北农学院、陕西省畜牧兽医总站、省扶风农牧良种场、乾县秦川牛场、周至县楼观台种牛场等单位组成,在邱怀教授的主持下,1979年至1985年七年内须完成有关秦川牛种质测定的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畜牧兽医总站1974年与原西北农学院、武功农林学校、原陕西省扶风农牧良种场等单位有关专家深入秦川牛中心产区评选出特级公牛10头,充实关中重点冷冻精液站和配种站,对迅速提高秦川牛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时隔10余年,1974年选出的10头特级公牛业已全部淘汰。为了摸清产区公  相似文献   

3.
秦川牛是我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品种之一。近年在农业部的亲切关怀和资助下,在陕西省农业局科教处的具体组织、领导下,由西北农学院、陕西省畜牧兽医总站、省扶风农牧良种繁殖场、乾县秦川牛场和周至县楼观台种牛场等单位组成秦川牛育种课题组,在邱怀教授的主持下,开展对秦川牛生理、生化常值、生长发育规律、早熟性和肉用性能、繁殖特点、产奶和役用性能、以及  相似文献   

4.
蒲城位于陕西关中东部,是秦川牛良种重点选育区之一。蒲城土地辽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盛产粮棉,农户大都养牛种田,农民不仅有养殖秦川牛的喜好和习惯,而且有长期以来积累的养殖选育秦川牛的丰富经验,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草料资源,使秦川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1982年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一、基地概况渭南市地处关中东部,辖34个乡、镇,504个村委会,总人口71.4万,其中,农业人口59.8万,农业劳动力24.9万,总面积1200km~2,农耕地122.6万亩,人均1.72亩。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家畜良种资源丰富,1958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秦川牛、关中驴良种基地县。1986年被省政府定为秦川牛商品基地县。同年5月,市政府决定在官道、周家、辛市、田市、下吉、南七等13个乡、镇建立秦川牛商品基地,要求在1985年的基础上,秦川牛每年递增6.2%,到1990年底,  相似文献   

6.
秦川牛是中国黄牛优良品种之一,多为役用。近年经邱怀教授等研究,该品种牛产肉性能良好,且肉嫩多汁,具有较大的产肉潜力。陕西省关中地区是秦川牛的原产地。国内畜牧科学界前辈多人曾对该品种牛状况作过考察,其中以兰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西北农学院、陕西省农牧厅受国家之托,联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家畜改良站是陕西省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种源龙头单位.2002年3月的陕西省人民政府专题问题会议<纪要>指出:改良站的主要任务是对秦川牛提纯复壮、扩大种群、保护种质资源.<纪要>要求改良站到2010年,秦川牛种公牛存栏100头,母牛150头.年生产冷冻精液200万份,还要生产秦川肉牛胚胎、供应秦川肉牛良种.省政府对家畜改良站的高度重视是秦川牛种质资源保护、选育提高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又一大契机.  相似文献   

8.
《秦川牛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是由西北农学院(现在的西北农业大学)负责起草,陕西畜牧兽医总站协作的我省第一个种畜国家标准。1986年1月国家标准局发布了这个《国标》,从1986年9月1日起施行。为了把《国标》尽早应用到生产上,促进秦川牛的提高和发展,陕西省畜牧兽医总站  相似文献   

9.
谈秦川牛转型选育及杂交利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川牛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地方优良黄牛品种,秦川牛应该由役用方向向肉用方向转型。本文以眉县秦川牛良种选育示范基地为例,探讨了秦川牛转型的主要选育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秦川牛的选育工作,积极鼓励社队和群众培育优良秦川牛,最近,我省又对已培育出的二至四岁优良秦川牛进行了奖励。这项工作是继1979年之后再一次在秦川牛产区中的十三个良种基地县进行的。这次报奖的优良秦川牛614头,其中特级  相似文献   

11.
·遗传育种·3 4 4 44关于加强家畜家禽品种资源保存和利用工作的建议(草稿)国外家畜遗传资源保存概况畜群规模与保存有利的非频发突变的可能性浙江温岭高峰牛体重估测及分析关于秦川牛外形及若干体量性状间相互关系的初步分析南阳黄牛肉质成分的分析舍饲家畜生产体制下基因的非加性效应的利用畜禽良种繁育休系的建立与推广有关“火焰牛”问题的探讨黄牛改良趋势及其存在问题渐江温岭高峰牛泌乳性能的测定报告中一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秦川牛》(报批稿)也为秦川牛的保种投一赞成票巴山牛(紧凑细致型)本繁选育1984年工作总结秦川牛生后期若…  相似文献   

12.
秦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川牛是中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具有优良的肉用品质,做好秦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我国未来养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秦川牛的选育、改良及存在问题,秦川牛未来的育种方向,技术路线和措施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做好比良种畜种禽的保种和选育工作,对提高畜禽质量,发展畜牧业商品生产,及早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陕西省畜禽品种资源丰富,拥有不少优良地方品种,如秦川牛、关中驴等畜种驰名中外。但由于这些地方良种目前经济价值还不很高,有些地区群众盲目引用外种进行杂交,给这些品种资源的保存带来了灭顶之灾;有的种畜场  相似文献   

14.
为了贯彻1960年春农业部召开的全国家畜、家禽育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本品种选育和杂交育种并举,全面开展家禽、家畜育种工作”的方针,从1973年开始,我国一方面引进肉用和多性能综合品种牛,采取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方法进行黄牛的杂交改良;另一方面成立了全国地方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开展对秦川牛、南阳牛、晋南牛、鲁西牛、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强化畜禽种质创新、加快良种繁育与推广、加强种畜禽重点疫病净化。实施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加快抢救性收集保护,确保重要资源不丢失、种质特性不改变、经济性能不降低。结合各地资源条件和养殖基础,明确优势区域主推品种,健全畜禽良种推广体系。本文联系实际,从秦川牛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了当前秦川牛遗传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5个方面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秦川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7条操作性强的路径和举措,对进一步做好我国地方特色畜牧优良品种秦川牛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促进秦川牛种业更好发展具有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秦川牛是我国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中外驰名。为了摸清秦川牛的种质特性,研究秦川牛的肉用性能以及与此有关的早熟性和不同屠宰月龄、性别对肉产量、质量及饲料报酬的影响,在陕西省农业局科教处的领导下,由西北农学院养牛学教研组主持,陕西省扶风农牧良种场协作,于1979年元月至1981年元月用52头(公母各半)6—7月  相似文献   

17.
秦川牛是我国五大黄牛之一,产于陕西省,历经数代畜牧科技工作者的系统选育和精心改良,已经初步具有肉用品种的某些特性,但产肉性能还不太理想。因此,要继续加大秦川牛选育和改良的步伐。1改良的效果为降低饲养秦川牛的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的牛与牛耕、出土文物“牛”、农业自然资源、粮食与饲料作物、耕牛饲养管理和牛的繁殖与选育诸方面因素的历史发展状况作了分析论证,认为:唐代是秦川牛的形成时期。  相似文献   

19.
利用原产于陕西关中地区的本地良种秦川牛资源和当地饲料资源,根据以往科学试验成果,提出本规范以生产替代进口的高中档牛肉。规范包括牛只选择;育肥期,肥育牛的营养与饲料,饲养与管理方法;以及肥育记录等。本规范适用于秦川牛以及含秦川牛遗传组成的杂种牛。生产中环境与饲养条件千差万别;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对所提原则要求有所变通。  相似文献   

20.
秦川牛已经成为世界级潜在肉牛良种。近日,我国畜牧专家公布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