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醋糟栽培白灵菇的技术要点包括母种试管扩繁、醋糟栽培料的配置、原种与栽培种的制备与培养;在3个大棚(333m2)进行示范,制定出工厂化栽培的工艺流程;推广中由人工装袋改用装袋机装袋,提高了栽培效率;在山西汾阳市推广2年来,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1生产现状 草莓是辽宁省的特色水果之一,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2000年辽宁省草莓栽培面积大约为0.67万hm2.随着我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及国际贸易的需求,草莓生产发展迅速,到2003年全省草莓生产面积已达1.323万hm2,产量22.3万t.其中露地栽培面积为0.45万hm2,产量为6.57万t;设施栽培面积为0.87万hm2,产量为15.73万t.以丹东市栽培面积最大,达0.88万hm2,其中温室栽培面积3 420 hm2,大棚栽培面积2 100 hm2,露地栽培面积3 393 hm2,年生产量16万t,产值6.4亿元.其次是铁岭栽培面积为1 333 hm2,产量1万t;大连栽培面积为1 200 hm2,产量2.7万t;鞍山栽培面积为400hm2,产量0.8万t;盘锦栽培面积320 hm2,产量0.75万t.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巨大口蘑Tsw-06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和出菇情况;并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原(栽培)种培养基为:麦粒88%,木屑10%,碳酸钙2%;最佳栽培料培养基为:棉子壳43%,稻草43%,麸皮10%,过磷酸钙1%,石灰1%,轻质碳酸钙2%;最佳栽培模式为脱袋床栽覆土栽培。  相似文献   

4.
<正>西安市阎良区素有中国甜瓜之乡的美誉,常年甜瓜栽培面积在3300多hm2,每667m2经济收益达4000~6000元,高的在万元以上。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甜瓜栽培效益,阎良区积极推广栽培早春  相似文献   

5.
以小白菜为材料,研究了栽培基质深度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 cm深基质栽培小白菜,叶长、叶宽、叶片数、根长、根体积、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均优于2 cm、4 cm和16 cm深基质栽培,同时,叶绿素、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高于其他处理。综合各项指标表明,本试验中小白菜的生长和品质优劣依次为8 cm栽培>16 cm栽培>4 cm栽培>2 cm栽培。由上可知,采用8 cm的基质深度栽培小白菜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正>灵芝,俗称灵芝草,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在江西栽培灵芝有短段木熟料栽培和代料栽培2种生产模式。由于各地禁止砍伐阔叶林,栽培者大都采用代料栽培。现将我所多年总结的灵芝覆土栽培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北方薄皮甜瓜露地栽培历史悠久,习惯采用地爬式栽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科研人员通过多年多点对比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北方棚室生产的薄皮甜瓜吊蔓高产栽培技术.与传统的地爬式栽培比较,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可以密植.地爬式密度2 000株/667m2,吊蔓式密度3 000株/667m2;第二,高产.地爬式栽培2 000 kg/667m2,吊蔓栽培可达3 000 kg/667m2;第三,商品率高.吊蔓栽培果实吊在空中着色好,无阴阳面,商品率达100%;第四,病害轻.吊蔓栽培通风透光,大部分叶片远离地面减少病菌浸染机会.  相似文献   

8.
大球盖菇栽培模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球盖菇层架式栽培、畦式栽培、地坑式栽培3种栽培模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地坑式栽培明显优于层架式栽培和畦式栽培。地坑式生料栽培的生物学效率达59.2%、出菇产量14.8 kg/m2、净收入111.5元/m2、投入产出比1∶4.0,其生物学效率分别比层架式生料栽培和畦式生料栽培高出12.2%和26.1%,净收入分别比层架式栽培生料和畦式生料栽培提高了12.4%和26.4%;地坑式熟料栽培的生物学效率达185.5%、产量17.8 kg/m2、净收入119.3元/m2、投入产出比1∶3.0,其生物学效率分别比层架式熟料栽培和畦式熟料栽培高出11.3%和18.7%,净收入分别比层架式熟料栽培和畦式熟料栽培提高了8.1%和15.2%。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在连栋大棚中立体套种苦瓜、大白菜、芹菜对土地利用率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种栽培模式土地利用率可达175%;常规苦瓜栽培模式1hm2种植13500株,产量为46200kg;套种模式1hm2栽苦瓜6750株,产量达78450kg,比常规栽培增产69.81%,1hm2净收入132960.0元,比常规栽培增收346%,效益明显高于常规种植。  相似文献   

10.
高山稀特蔬菜威灵仙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但喜凉爽、湿润;主要以种子繁殖,并栽培于荒山或大田,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以打破休眠,可条播和撒播,苗期保持床土湿润,并适当遮光;荒山栽培每667 m2可定植2 000~2 500株,采用条栽或穴栽;大田栽培多采用池畦栽培,株行距30 cm×30 cm,当幼苗15~20 cm高时及时采收。  相似文献   

11.
<正>‘寒富’苹果的选育成功是我国抗寒苹果育种史上的重大突破,在40°N以北和广大冷凉地区栽培优质大苹果成为可能,苹果适宜栽培的北界因此向北推移200 km。截至2016年底,全国‘寒富’苹果栽培面积超过14万hm~2;辽宁省‘寒富’苹果栽培面积达到12万hm~2,占全省苹果栽培面积的45.6%,成为辽宁省苹果栽培的第一大品种。也是目前我国苹果栽培面积最  相似文献   

12.
<正>1概述1.1栽培现状日本栗(Castaneacrenata Sieb.et Zucc.)原产日本,是日本和韩国栗树的主要栽培种。我省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引进,现有日本栗栽培面积2万hm2,约占全国日本栗栽培面积的90%,主要分布在宽甸的南部、凤城的南部、东港市和振安区。  相似文献   

13.
2020年,烟台市苹果栽培面积18.7万hm2,产量575万t,产值198.2亿元.其中富士栽培面积14.2万hm2、产量480.7万t,分别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75.9%和产量的83.6%;红将军品种栽培面积1.26万hm2、产量45.3万t,分别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6.7%和产量的7.9%;嘎拉品种栽培面积8933...  相似文献   

14.
<正>脚板薯是薯蓣科薯蓣属田薯种(Dioscorea alata L.)的扁块形变种,分为白肉品种群和紫红肉品种群。赣南脚板薯是赣南传统栽培的几个脚板薯品种的统称,主要有2个品种。赣南脚板薯在赣州市各县(市、区)均有栽培。根据调查,在安远县凤山乡东河村集中连片栽培66.67余hm~2,是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地方;在南康区、赣县区有连片栽培3.33余hm~2  相似文献   

15.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普通土壤栽培增施CO2及有机土栽培对黄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种栽培方式下CO2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土栽培与增施CO2的普通土壤栽培均在上午提高了温室内CO2浓度,使温室中CO2浓度在上午光合作用最强的时期显著高于普通土壤栽培,最终表现为黄瓜生长优于普通土壤栽培。生理分析表明:普通土壤栽培增施CO2和有机土栽培均可增加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并显著提高了植株的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增施CO2对盛果期黄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有显著提高作用,分别提高10.21%和7.23%;而有机土栽培下黄瓜总糖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黄瓜盛果期增施CO2增产效果明显,单株产量较对照显著提高,与有机土栽培产量相当。增施CO2对黄瓜产量的影响主要在采收中后期;而有机土栽培对黄瓜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在采收的前中期。有机土栽培不仅改善了根区环境,还对温室CO2浓度有很好改善作用,可以不用增施CO2而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6.
邢后银  徐冉  何光进 《现代园艺》2007,(4):15-16,23
<正>淮安市是江苏省辣椒主产区,大棚栽培辣椒种类多样,周年供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产品行销多个省份。大棚辣椒栽培有秋红椒栽培、秋青椒栽培、春青椒栽培、春红椒栽培四种形式,按667m2计算,红辣椒一般产量2000~2500kg,效益5000~9000元;青椒一般产3000kg左右,效益超6000元。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设施栽培的发展,西瓜的生产期延长,可通过不同的生产方式,实现西瓜的周年栽培。现根据陇东生产经验,总结出西瓜周年生产管理要点。1茬口安排秋冬茬温室西瓜栽培:8月中旬育苗,9月中下旬扣膜,12月底至第2年1月采收。冬春茬温室西瓜栽培:11月育苗,12月定植,第2年4—5月采收。春大棚西瓜栽培:1月育苗,2月定植,5月采  相似文献   

18.
以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基质栽培对西瓜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栽培的西、甜瓜分别比对照增产26%、13%,每hm2经济效益净增17242、6757元;基质栽培对西、甜瓜品质影响不大;基质栽培条件下氮素养分盈余量较低,平衡指数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半免耕对番茄抗病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富贵六号’为试材,研究了传统栽培和半免耕栽培2种不同栽培方式下番茄对青枯病、病毒病的抗性和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酸度、pH值等4个品质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传统栽培的番茄植株2种病害引起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半免耕栽培的番茄;半免耕栽培与传统栽培的番茄品质差异不显著,即栽培方式对番茄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黄伟  齐恩芳  贾小霞  刘明霞 《蔬菜》2021,(11):21-24
为探索陇东旱塬地区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为材料,共设4种栽培模式。处理T1为露地坑栽,处理T2为黑色地膜单行栽培,处理T3为黑色地膜双行栽培,处理T4为黑色地膜双行微沟栽培,通过农艺性状、商品率、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比较,选择出最佳的栽培模式。结果表明:相较于露地坑栽模式,3种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的出苗率略低、生育期晚,而株高、分枝数、地上干质量、穴薯块数、穴薯质量均较高,其中地膜覆盖双行微沟栽培方式(T4)表现最佳, 667 m2产量最高,为3 280.2 kg,较露地坑栽增产19.5%;且667 m2产值最高,达到3 936.28元;667 m2纯收益较露地坑栽增收657.2元,增加率达27.6%;因此,地膜双行微沟栽培不但产量高,而且纯效益也高,可作为陇东旱塬地区马铃薯栽培方式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