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蛙类养殖发展迅速,群众的养殖兴趣浓厚,但对其中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和认识。致使部分养殖者蒙受损失。现就本人所知,谈些看法,仅供参考。蛙类种类繁多,林蛙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北部、前苏联的乌苏里江地区及中国的东北三省。北美有美国青蛙,古巴有古巴牛蛙(二者为食用蛙,不能药用,体重可达1~1.5公斤)。林蛙大体分为四种:即日本林蛙、昭觉林蛙、黑龙江林蛙和中国林蛙。目前我国主要发展的人工养殖蛙类有:适宜东北地区的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和石林蛙;适宜南方地区发展的古巴牛蛙、美国青蛙及当地野生的棘胸蛙等,基本形…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就是根据林蛙的生物学特性,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从林蛙抱对产卵、孵化、蝌蚪变态、幼蛙、成蛙的饲养及越冬等完全在人工条件下进行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方法。全人工养殖林蛙使林蛙生产走向高密度、集约化、快速化、科学化的道路,提高了林蛙的回收率,稳定了林蛙的收成;扩大了林蛙饲养区域,在庭院、平原地区都可以用全人工方式养殖中国林蛙。  相似文献   

3.
东北林蛙人工养殖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人工养殖东北林蛙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的发展对策。认为人工养殖东北林蛙应该以半人工养殖方式为主。如何解决技术难题是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还不成熟,不适宜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是我国特有珍贵的野生动物。近年来,中国林蛙在我地区养殖面积较大也是养殖效益较好的养殖品种之一。养殖模式主要有全人工养殖(也叫集约化养殖)和半人工养殖(也叫封山或封沟式养殖),但由于每种养殖模式又各有优缺点,广大养殖户及准备从事中国林蛙养殖的养殖户难以选择,为了帮助养殖户选择适于自己的养殖模式,我们于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进行了《中国林蛙全人工与半人工养殖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5.
林蛙的养殖     
林蛙的养殖山东省章邱市畜牧局黄玉德一、林蛙的经济价值林蛙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食兼用的动物资源。林蛙去内脏的干燥全称哈士蟆,其雌体的干燥输卵管又称田鸡油或哈士蟆油,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哈士蟆具有止痛、解热毒、利水消肿之功效,而哈士蟆油则具有补肾益精、润...  相似文献   

6.
我搞林蛙的人工养殖是在1999年春季。春节刚过,我们全家商量着一年的农事安排。就在商量的过程中,电视里播放了1个人工养殖林蛙能致富的片子:在高效日光温室里,长着密密的瓜菜茎叶,成群结队的林蛙在茎叶下蹦跳着。片中介绍,这种温室大棚内林蛙的密度达到了每平方米200只左右,效益十分惊人。全家人为之一振,立即决定19994年把养殖林蛙作为重点。随后,我坐上火车来到丹东凤城一带进行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7.
寒露林蛙是2007年发现的林蛙新种,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极高的药用价值。国内对寒露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较少,野生资源也正遭受严重破坏。为了保护寒露林蛙这一珍贵的种质资源,从生物学习性、场地选择、繁殖学、越冬管理等方面对寒露林蛙的半人工养殖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寒露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蛙的养殖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是吉林省科委重点发展的科技项目之一。林蛙由于其蛙油营养价值较高,蛙肉又是美味佳肴。因此,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升。但近几年来,随着林木的采伐,森林面积逐渐减少,林蛙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之农药的污染,及采用磁电机等灭绝性的手段滥捕乱杀,使林蛙的数量迅速下降,有些地方甚至已灭绝。自1982年起,人们就利用当地的森林资源优势,采取封山护沟的办法散养林蛙。但由于不懂科学技术,管理粗放,不肯投资,抱着守株待兔的侥幸心理,加之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的天敌的危害,林蛙散养孵化率低(一般在50%左…  相似文献   

9.
<正>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是具有重要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特种经济动物。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东北林蛙的人工养殖,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养殖品种[1]。东北林蛙雄雌交配产卵后进入较短的蛰眠状态,称为生殖休眠[2],生殖休眠是雌、雄东北林蛙普遍存在的现象。人工养殖的东北林蛙生殖休眠死亡率在70%以上[3]。试验研究养殖圈舍和拟自然生境条件对东北林蛙生殖休眠的影响,探索东北林蛙适宜的休眠生境,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蛙是集食、药、补于一体的珍贵蛙种 ,因林蛙所独有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加之自然资源的日趋枯竭 ,半人工养殖林蛙回捕率较低 ,圈养林蛙势在必行 ,笔者经过多年研究与探讨 ,总结了圈养林蛙要把握的六个关键技术。1 孵  相似文献   

11.
东北林蛙是我国著名的经济蛙种,林蛙的输卵管即林蛙油是名贵的食品、补品、药品.林蛙养殖环节多,难度大,难点多,加之养殖者对林蛙生活史的生态及生理特点缺乏了解,常常因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并结合养殖中实践经验,以期为林蛙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林蛙养殖业的主要产品为哈士蟆油,而哈士蟆油为雌性林蛙的输卵管干燥物,所以说雌蛙是养殖的主要对象和目的。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多年来对雌性林蛙的大量捕取以及其他不明的原因,使得林蛙雌、雄比例失调,雌蛙仅占群体中的30%左右。这样,一方面限制了蛙群的扩大速度,另一方面也破坏了生态平衡,降低了养殖效益。1雌性诱变原理在两栖类中,每个胚胎同时具备发育成雌性和雄性的潜能。哈士蟆没有异型的性染色体,动物的表型性别可以由改变个体发育的条件加以控制。因此,在林蛙个体发育前期的适当时间,可利用物理及化学的方法改变林蛙的个体发育环境,…  相似文献   

13.
林蛙别名雪哈,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林蛙属。2年达到性成熟,3年以上可做种蛙。尚志市地处张广才岭,森林茂密,溪流交错,自古就是林蛙分布和活动的地区,近些年开展了封沟人工养殖林蛙,并取得了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蛙南移人工养殖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并研究了中国林蛙从东北迁移到浙江之后 ,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生长变缓、死亡率增高、行为习性改变和幼蛙的发育过程不良等现象。分析了南方环境生态因子变化对林蛙所造成的环境胁迫 ,及由此带来林蛙在冬眠和繁殖上的影响。认为饲料供应、光周期和环境温度是决定林蛙在南方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 ,并从技术上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蛙生长过程分为越冬期、繁殖期、幼蛙养殖期3个生长期。工越冬期管理 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林蛙的活动减少,不再取食。随着温度逐渐降低,林蛙开始冬眠。  相似文献   

16.
林蛙 ,俗称蛤士蟆 ,为两栖纲 ,无尾目 ,蛙科 ,主产区在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 ,我国主要有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和黑龙江林蛙 (r.amurensis)。林蛙具有相当高的食用、药用和经济价值 ,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 ,被誉为深山老林珍品 ,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其肉细嫩鲜美 ,其油在中医学上用作养阴药 ,主治虚劳咳嗽 ,体虚 ,精力亏损 ,神经衰弱等症 ,有补虚、壮阳、健体之功能。由于林蛙所独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尤其是蛙油在国内外市场更是走俏 ,供需悬殊。因此 ,大力发展林蛙养殖是脱贫致富的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蛙是蛙类中最有经济价值的种类,主产于长白山脉。雌性蛙的输卵管,市场称为田鸡油、哈士蟆油,是滋补佳品,也是林蛙养殖的主产品。中国林蛙已经在“三北”地区成功地进行了半人工和人工养殖。在林蛙养殖中,自然孵化的蝌蚪,雌性蛙产生率仅占40~50%。目前在1~  相似文献   

18.
《江西饲料》2001,(6):39
近年来,苏州大学水产学院、江苏省苏州望湖中国林蛙研究所进行了中国林蛙南移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中国林蛙不仅能在南方正常生长繁殖,而且在南方养殖还具有生长期长、饵料资源丰富等特点。 中国林蛙是我国著名的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身的珍贵蛙种,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被誉为深山老林珍品。中国林蛙的全身均可入药。目前林蛙的南移养殖刚刚兴起,养殖中国林蛙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车铁崔勇华成长勇缪建海 )  相似文献   

19.
林蛙又叫石蛙,是我国极其珍贵的经济动物资源之一。林蛙肉是独具特色的新型肉食品,属美味佳肴。林蛙油是名贵的滋补品和天然保健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是货源稀缺的创手货。国内售价每公斤500~700元,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价700美元左右。被誉为“软黄金”。林蛙卵及皮均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近年来由于各地高价收购林蛙及自然条件的影响。野生林蛙遭到掠套式滥捕资源日渐枯竭。所以,人工养殖林蛙前景广阔、效益显著。现将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蒋张林近几年总结的人工养殖林蛙的技术要求介绍于下:1.养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东北产区,林蛙的价格一直呈稳中有升的态势。而近几年由于自然灾害,2002年秋天林蛙的数量大减,林蛙的产区收购价格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雄蛙8~10元/公斤,单体规格达22克以上的雌蛙5~8元/只;林蛙油的产区收购价也达到了1800元/公斤。而且随着地方深加工企业的上马及新产品的开发,各地都有商贩上门收购活蛙。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人都想试一把,同时又有许多犹豫。笔者据有关资料及蛙农的经验写成此文,希望能对欲养殖林蛙的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