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四大名绣”云南省昆明铁路分局广通机务段罗正友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民间民族工艺美术的文明古国。在我国的白、苗、傣、壮、侗等兄弟民族中,至今仍保留着丰富多彩的刺绣传统。各地刺绣形成不同的风格,各类刺绣如朵朵奇葩,竞相开放。其中以江苏的苏绣、湖南的...  相似文献   

2.
马瑞江 《农业考古》2007,(1):197-204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他们创造了各自的文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汇聚在长城内外,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壮剧。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关系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对于游牧与农耕这两种生产方式对于中国北方的历史及中国文明的影响,确实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宋辽金元时期西北地区涝灾大幅减轻的原因入手,比较游牧与农耕这两种生产方式对西北生态脆弱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梯田农耕是南方少数民族经济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农耕活动中,赋予了梯田以深刻的生命意义和精神价值,创造了丰富的梯田农耕传统文化。然而,这种传统文化中还包含了更深的内涵,那就是少数民族在梯田农耕中所体现的‘蚂蚁抬土’的精神、‘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坚忍不拔、团结协作、以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这些精神恰恰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青竹茶传奇     
青竹茶传奇王郁风祖国南疆,迷人的西双版纳,一派热带风光,山林茂密,青翠欲滴,是植物、动物、药物的王国,也是世界茶树原生地之一,现在山间仍生长着许多高大乔木型的古茶树。那里居住着:傣、汉、哈尼、拉枯、布朗、彝、基诺、瑶、佤、白、回、壮等十多个民族,和睦...  相似文献   

5.
稻作农业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创造文明的重要基础。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稻作农耕历史和自成体系的耕作制度,是许多南方民族传统文化建构的根基,在中华文明宝库中独树一帜。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许多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稻作农耕日益衰微,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也逐渐消弭在历史的尘埃中,民族特性因之亦逐渐丧失。与此同时,在理性工具指导下的产量诉求,不仅催生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诸多的严峻挑战,食品安全成为一个难以言状的社会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在描述南方少数民族传统稻作农耕历史和耕作制度的基础上,对其生态意涵进行探究,旨在说明那些我们曾经认为的"落后",实际蕴藏着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和意义,并以此来反观当下的"发展"与"科学"。从地方知识中吸取智慧,既是尊重历史的表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云南民族饮茶方式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苏芳华,魏谋城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全省总人口3800多万人。云南是全国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共有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  相似文献   

7.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锦艺术源远流长,富有特色.论文在讨论西双版纳傣锦和德宏地区傣锦两大流派发展渊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两者在面料、色彩、图案特点和纹样构成等造型艺术方面的特点、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西双版纳地区交通不便,艺术风格更具本民族传统原始宗教的特征;德宏地区地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冲,较多受到内地工艺的影响,进化较快.最后指出:傣锦两大流派的形成及其造型艺术特征是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宋明以来,客家人在开发粤东山区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传统农耕习俗.这既反映客家人重视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利用时令和山区自然条件安排各种农耕活动;也体现客家人重视与社会的关系,不断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生产习俗,形成显著山区经济的特色.研究客家传统农耕民俗,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客家传统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视角.  相似文献   

9.
范舟游 《农业考古》2007,(3):197-200
湘西土家族图腾神灵崇拜是南方稻作民族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稻作民族,由于水稻的发现、栽培技术的进步而引申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土家先人把这种精神寄托于图腾崇拜和祭祀习俗上,在土官土司制度及强宗大姓封闭式专制统治下,这一民族仍保留着一定文化内涵的原始农耕稻作成份,并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稻作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相似文献   

10.
云南是中国西南边疆省,北回归线横跨全省东西,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境内多山,但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适宜茶树的生长,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就产于云南。这块土地养育着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水、蒙古、布依、独龙、满二十六个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相似文献   

11.
瑰丽三江     
宋玉琴 《新农村》2008,(3):43-43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一块绮丽多彩的宝地,位于广西北部,与湘黔交界,这里世居着侗、苗、壮、瑶、汉五个民族,其中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3%。境内群山连绵,梯田如网,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滋养了郁郁葱葱的自然美景,也润育了依山傍水的古朴民情。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出灿烂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徐义强 《农业考古》2012,(3):242-244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也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世居于云南省的红河、澜沧江流域以及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的广大山区和半山区。从经济形态上来看,哈尼社会以梯田陆地农耕经济为主,是极为典型的农业社会。哈尼人一般聚族而居,哈尼族村寨中延续千年的"莫批——咪谷"组织是哈  相似文献   

13.
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化内涵丰富,涵盖了关于生命、自然、人类和社会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农耕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但目前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深层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280-281
农耕文化,既反映了农耕生产的全过程,同时还折射出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精神文化。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各民族在长期适应客观自然和社会历史环境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在这传统农耕文化中包含了各民族团结合作、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傣锦云南省芒市文化馆罗玉山傣族姑娘织锦忙摄傣锦是我国云南省傣族人民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它用细纱为经、红线为纬织成。历史悠久、风格古朴、织工精巧、图案别致。它美得象孔雀的羽毛、天上的彩霞。傣锦有特殊的地方色彩和浓...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的畲田与畲田民族的历史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雄生 《古今农业》2005,2(4):30-41
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在此背景之下,以刀耕火种为主要特征的南方畲田民族和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汉民族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使得曾经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的畲田,沉寂数千年之后,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本文将畲田民族的历史放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重大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主要内容包括畲田的耕作方式,地区和地理分布,作物种类,唐宋时期畲田民族与后来畲族的关系,以及畲田民族的历史走向。指出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加剧了原本就因刀耕火种而不断迁徙的畲田民族与周边民族(主要是汉族)的冲突,同时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农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石伟昌 《农业考古》2019,(5):224-228
黎平老茶饼是贵州黎平县内的侗、苗、瑶、水、汉等民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产品,饮用黎平老茶,是黎平各民族古老的习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耕文化与园林艺术风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耕环境、农耕生活、农耕思维、农耕科技等角度审视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认为中国古代园林是农耕文化的浓缩、再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19.
周杰 《新农业》2022,(2):93-95
传统农耕孕育民族文化,保护传统农耕也即保护民族文化.贵州境内尚存一定数量的资源禀赋极高的传统农耕存留区,在不改变其自然变迁趋势的前提下,其存续前景不容乐观.对此,应通过农旅融合手段重构传统农耕的活态传承机制,进而重构民族文化可持续传承机制.依托价值观照、过程收益、主客共享等运作要素,农旅融合促成了传统农耕活态传承机制的...  相似文献   

20.
目次 一、前言二、栽培稻种属 三、水田类型四、水田灌溉 五、耕作农具六、耕作技术 七、播种与收获八、谷物加工 九、谷物贮藏十、结语 一、前言 本文论述的重点是以中国的汉代和日本的弥生时代为中心,对中日两国古代稻作文化中的一些要素(如栽培稻的种属、水田的类型、主要的耕作农具、耕作的技术、谷物收获具、谷物加工具、贮藏谷仓等)进行对比,然后再对中日两国古代稻作文化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初步概括。 自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一直就是以稻作为主要的农耕对象。大约在进入青铜时代以后,中国的稻作农耕逐渐向东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